三个结合是: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包括团、队活动)。活动是形成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理的基石。我们注意与年级教育重点配套,与学生实际结合,着手点小,着眼点大。活动中做到对个体和群体的教育相结合,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②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注意在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各种进步都注意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各种反复也都从非智力因素角度予以分析和诱导,促使学生自我认识,把偶然出现的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逐步转化为稳定的成功心理,从而促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③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能,并引导到学习之中去。
2.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一个缺点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于是我们的教育往往片面地用外压式的强制教育强化管理,学生似乎被管住了,一旦没人这样“管”,他们又故态重现。这样做的结果,扼杀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最终也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必须在加强正面教育和管理的同时,立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一旦这种素质形成,学生就获得一种不断自我增值的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①在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形成的环境。努力把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如在制订班集体、小队、小组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中,在干部队伍的形成、建设的过程中,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如试行“今天我值日”干部轮流等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再如经常把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②通过有计划的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强调三个自我: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活动。教师则主要在上述三个环节中指导、帮助学生。这些活动,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四)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创设成功机会,帮助学生成功,就是要根据学生认知和非认知的特点,从多方面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形成自我学习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理论和实践证明: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其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因为学得好,所以爱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可以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发展,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成功的主要方法有两条措施:
1.调整教学要求和进度
实行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创造宏观方面的条件,保证学生逐步、稳固地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全面提高素质。
调整的原则是:对基础的连续的要求,学生有困难,就放慢、抓实。当然一开始,大家也很担心,放低要求、放慢进度后的成功,是不是真正的成功,会不会影响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其实,我们主要是调整过程中的要求,而不是调整最终的要求。在过程中,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努力获得成功,对学生来说是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正是有了这种一开始相对大纲来说是低层次的成功,促使学生愿意紧跟教师去不断地争取高一层次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我们的教师才可能逐步诱导学生接近、达到乃至超过大纲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调整中的辩证法。我们改革的效果也充分证明了调整的有效性。
提高要求,把增加和强化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硬要求来抓。如各科教学中都重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今天作业好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明天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后天服务态度好的公民。把学生作业习惯培养当作培养学生认真办任何事的基本素质来抓的。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写(钢笔字、毛笔字)、听写、阅读(包括速读)、说话等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增加和强化了思维、基本运算、珠算、计算器统计等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运用外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等。
2.实行“低、小、多、快”
“低、小、多、快”是成功教育的的基本方法。它为学生在学习中成功提供了具体保证,在实施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低”是指“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通过问卷、谈话、诊断性测试、预习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水平,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是指“小步子”。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多”是指“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如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等,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通过逐步积累而得以实现。这种良性的循环,又大大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快”即“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既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五)实施鼓励性评价
通常的评价往往有着这样的不足,即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就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因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从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支配下,一再失败的学生无法发现自己,激励自己,失去了他们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们主要实行适应学生起点、鼓励学生进步的评价。
1.确定评价标准的主要原则是:(1)适应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起点;(2)适应不同层次学习困难学生的起点;(3)有利于发挥学习困难学生的某些长处。
2.实施鼓励性评价时的主要做法是:(1)编制适应学生起点的测试;(2)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确定其要达到的最近区域目标;(3)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某些长处有所发展的,都给予鼓励;(4)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群体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鼓励性评价的主要原则是:
(1)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分等,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评价,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2)评价的出发点是找优点,找到孩子的优点就等于找到了孩子的生长点。
(3)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表扬。鼓励和表扬的效果最好,这是被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反复证明了的。
(4)评价的标准坚持以个体为主。这是由大班集体授课造成的内部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只有每一个体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那么,学生才会达到、乃至于超过社会的标准。
(5)评价过程宜粗不宜细,以模糊为主。精确的以分等为目的的评价,大多会导致更多学生的失败。其实日常的评价只能反映学生大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不具备分等的功能。
(6)扩大评价范围和内容。单一的书面考试既不能反映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水平,更容易挫伤那些在书面考试中沦为“差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语文中把说话、写字、速读等都列为评价的范围,这就形成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应。
(7)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现实的评价中,教师习惯于评价学生,很少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而评价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孩子学会在群体中正确评价自己,尤其是进入青春发育期孩子特别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8)帮助学生在失败时正确评价自己。第一,教师承担一定的责任,以利于改善师生关系;第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第三,鼓励学生,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六)塑造成功教师
成功教育要有成效的实施必须把主要的精力、主要的时间投入到研究、提高教师的工作中去,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成功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取得突破。为此,需要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领导正确认识教师
首先要把教师成功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校长和学校领导要把主要的时间,主要的精力,主要的经费投入到提高教师,帮助教师成功的工作中去。
成功教育要求校长和学校领导对教师做到“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一个教师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这就是成功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信念。
2,帮助教师认识自己
前苏联一个专家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最可悲的是当一个人走向坟墓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
教师自我认识的主要内容是: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关键是找到五个点: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核心是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
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充满创造性,只有通过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所创造,教师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着重从两方面开展研究,那就是研究教育的问题和教育的经验。
研究教育的问题,就是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预测和争取教育问题的解决,提高教育的效益。
研究教育的经验,就是要帮助教师把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最后使之自觉化,产生更大的效益。
4.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提高教师
师德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师德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对待差生,面向全体学生。对此,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抓制度的执行,不断提高要求。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严肃处理违反师德的事件。我明确提出,在任何问题上我和教师有分歧,校长可以退让,唯独在师德问题上寸步不让。由于领导敢于抓,发生在这方面的事情也逐步减少。
(2)抓先进典型的树立,进行耐心的疏导。我们定期评选教学能力强、师德好的优秀教师,树立先进典型,发扬他们的优秀事迹,定期地组织师德经验交流,定期地表扬那些在突发事件中善于理解学生、善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先进思想。同时针对学校存在的矛盾,请专家来介绍与学生谈话的艺术、方法、心理矫治的技术等,帮助教师提高教育学生能力的艺术。
(七)帮助家长建立成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