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45641900000001

第1章 教师角色理论(1)

内容精粹

由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师在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中,在不同时间、空间里,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不同时代里,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变化发展。当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

教师角色理论,是阐释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对教师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角色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心理学中创立的,后来教育学家将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教师角色理论在内的教育活动中的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非常重要理论,是用角色来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即可以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身份并根据人们对角色的理解、期望和要求以及对社会互动参与者起作用的有关群体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角色是由根据社会文化规定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学习和掌握角色规范中实现的。角色理论包括角色知觉、角色技巧、角色期待、角色规范、角色紧张、角色扮演、角色行为、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训练等内容。它主要强调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心理影响,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一、角色与角色扮演

角色又叫“脚色”,它原来指的是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次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称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它包括三种基本含义:一是它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二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按照一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根据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背景不同,受不同社会角色期待的制约,规定了人们各自不同的行为规范和不同的角色扮演的方式。角色扮演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的认知是否是准确的,对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恰当;另一方面取决于扮演者的角色技巧运用是否恰当。判断角色技巧的高低有三个维度:一是角色扮演数量,如果角色扮演者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成功扮演不同角色,则说明角色扮演的技巧娴熟;二是角色扮演者进入角色的程度要适当,不可过强,也不可太弱;三是角色扮演的时间长短,某些角色是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不连续的,但是另一些角色却需花费很长时间和经过很大努力。如果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如果符合其角色地位所规定的角色规范,即合角色行为,那么此扮演就是成功的;反之,则为不合角色行为,此扮演则就是失败的。有时也可以把角色扮演理解为个体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上,按照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

二、角色行为与角色技巧

往往人们对角色行为的理解会有两种看法。一是指个体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时表现出来的行为。了解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团体里,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下扮演的角色,可以通过这个人所表现出的角色行为,对其地位、身份做出认知和判断。二是指角色的规范和权利、义务所规定的行为,是角色期待在行为模式上的表现。因此,它是理想行为而不是承担角色的个体的实际行为。按照第二种理解,就意味着样本所有承担角色的个体须通过学习在社会的影响和强制下,按照样本去规范行为,从而使社会各组成成分内部及各部分之间协调一致。角色行为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行为规定。

角色技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那些能够导致成功、有效地扮演角色的特质和方式。通常包括角色扮演者的能力倾向、经验因素以及特殊的角色训练,一般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角色认知技巧,包括角色知觉、角色扮演、移情作用、社会敏感性等内容,是指个体在与别人交往中根据得到的线索正确推断他人和自我社会地位的能力,以及推断社会和他人对某种角色恰当的角色期待的能力。这种能力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特征是,能够识别他人角色反映中的微差别,为其做出正确判断提供线索。角色运动技巧,是指角色扮演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高度分化的肌肉反应和一定形式的语言反应。任何角色的扮演都需要有适当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和声调等运动反应。在运动技巧方面,表意性功能是很重要的,它是通过角色扮演者的动作、言语、表情等一系列运动形式来说明其想表达的含义。角色技巧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获得的,它对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角色期望与角色规范

角色期望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结构和角色行为之间的桥梁。一个人的角色行为是否符合其所处的地位和所具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否遵从了角色期望。角色期望是由每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拥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所规定的。往往以角色规范的方式对各种角色行为提出要求,它不仅规定了角色行为准则,而且规定了行为方式。角色期望对角色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它使角色扮演者按照社会和人们的愿望去行动。但角色期望对人格也会产生一种副作用,即产生疏远或人格偏离的现象。另外,角色期望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它使扮演同一角色的人们在角色行为上产生差异,也会使一些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时会感到无所适从。

角色规范就是指群体中角色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角色期望的提炼而形成的,并且在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角色规范与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紧密相关,并成为个人行为的重要调节器,虽然它的形式是内潜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外现的。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以书面形式或法律条文规定下来的成文的行为准则;二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它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个人具有的素质、能力等因素。角色规范是社会影响个人的重要中介环节,为人们的角色扮演确定了具体的行为界限,个体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角色规范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角色适称、角色协调和角色偏差现象。角色适称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对该角色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要求。简言之,即角色与社会地位、身份相匹配。人们能否做到角色适称,取决于下面三个因素:一是角色的清晰度,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职责有明确的了解,有较为准确的角色知觉;二是角色期望,个人对社会或他人对自己所承担角色应该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定行为的认识;三是角色技能,个人对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的智慧、经验、能力等个性特征有明确了解。角色适称是良好的角色行为的前提条件,否则会引起角色冲突。

但是,角色协调则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的认识与社会、他人对他的角色期望呈现出的一致性的状态。角色协调有利于人们顺利扮演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并有助于产生与角色期望相适宜的行为,从而达到角色适称。角色不协调的后果是导致角色冲突,影响人们的社会适应的能力。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望(价值、道德、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的行为或与自我理想中的角色行为存在差距,亦称角色差距。角色偏差一般分为五种类型:第一是行动偏差,涉及违反规范的行为或行动例如犯罪行为;第二是习惯偏差,指经常性的行动偏差,例如惯窃、手淫等;第三是人格偏差,起因于人格的不正常,这种人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及扮演正常的角色,而常常产生角色冲突;第四是群体和组织的偏差,这就涉及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的行为偏差,例如流氓团伙、帮会恶党等;第五是亚文化的偏差,一些人共有特殊的文化特征,但违反了社会大多数人所具有的文化角色标准。例如,一些地区独有的信仰、价值、婚恋方式等。

四、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

由于角色适称和角色协调上往往出现困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存在着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的现象。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地位,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角色扮演时,引起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角色冲突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角色扮演者内部的矛盾冲突,称为角色内部冲突,它又有两方面表现:其一是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持有相互矛盾的角色期待,使其角色行为发生矛盾,引起角色冲突。其二是角色行为的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持有相反的意见,但还必须履行的时候,在角色内部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第二,角色之间的冲突是由角色紧张造成的。也有两方面表现:其一是角色承担者所承担的几个角色同时对其提出履行角色行为的要求时,就会发生角色间的冲突;其二是当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时,引起的角色间的冲突。解决角色冲突的途径主要有下面两条:第一是提高角色扮演的技巧,积极地解决某些角色冲突;第二是暂时或长久地解除某一角色任务,以缓解角色冲突。一般来说,缓解角色间的矛盾冲突,常常会受到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角色紧张则是指个体所承担的各种角色的同时又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或个体所承担的某一角色内部所规定的各种行为规范之间互不相容,从而使个体感受到时间或精力分配上或情感上的矛盾状况。它是与角色冲突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更多的是与一个角色的特定行为困难有关,而前者强调的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角色紧张广泛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如果得不到恰当解决,会导致角色冲突。对于角色紧张的作用问题,社会心理学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它既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而造成,那么只要能妥善处理,还是有益于个体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全面发展,也能使个体较好地承担各种角色。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角色的要求如超出入的能力就会造成对人精神方面的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则有害于身心健康。缓和角色紧张的方法,可以采用改变角色结构,或将个人的某些角色给其他人,还可以用扩大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个体的角色技能等方法。

五、角色学习与角色训练

为了更容易形成角色技巧,解决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问题以达到符合角色规范和满足角色期望的要求,人们可以进行角色学习和角色训练。角色学习是指个人了解和掌握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行为规范、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特定的社会规范下的学习,主要学习角色的责任与权利;二是在与他人交互反应中的学习,主要是学习、模仿角色的态度和情绪反应。它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①综合性的学习。角色学习是将角色作为一个整体的、有组织的认识模式来学习。②伴随着角色的互动。角色学习是在互动着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在与其相对应的角色伴侣的互动中扮演的。③经常随角色位置的变化而进行的,角色学习需要与角色互动中的地位、情境相联系。一个人扮演大的社会角色越多,就越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也就越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容易取得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资格。

一般说来,人出生后的角色要经历着三个过程。①从模仿到认知。儿童最初的角色学习是玩耍中的角色扮演,通过模仿学习,儿童开始逐渐了解社会中各种角色,由模仿过渡到对角色的认知。②从自发到自觉。个人的一些角色是生来就有的,如性别角色,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承担这些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社会的影响和教育下开始自觉地学习并非生来就具有的角色。③由整体到部分。社会角色最初往往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个体对角色的认知最初也是它的整体轮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个体开始学习角色各个部分的具体规范、权利和义务、知识与技能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学习到的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角色学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