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育探究
45642100000012

第12章 新课程与探究教育(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内容大为更新,富有时代感,克服了“旧”的弊病。

(6化学

新教材书后所附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仅重新设计制作,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内最新的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录自2001年国际原子量表,并全部取4位有效数学,并经中科院院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审阅。

(7)语文

新教材的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时文的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看,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中,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新教材中,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密切联系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社会实际,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新成就与新问题如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疯牛病等,教材中都有提及,如生物新教材“资料分析”专栏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

4.新教材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克服了“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

语文课程不仅十分强调探究,而且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探究甚至提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来对待。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第1页,“课程的基本理念”共四条:“(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其第三条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新教材以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和过程模式等先进课程设计理念为支撑,充分体现了强化“自主探究”这一崭新理念,这突出表现在各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课后第一题是:“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这里,提示了供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

第二题“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不仅提示了供学生探究的问题,而且通过括号中的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引导和指导。

(二)探究阅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在强调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第二阶段,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第三阶段,阅读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提出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其中有一个新提法,就是:“推想”。所谓推想,是一种猜测推断,这种猜测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初步感受理解基础上的。这种推想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大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它是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方法,但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很少明确提出这个要求。

从第三阶段开始,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探究阅读,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阅读”。

第四阶段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有的实验教材设计了阅读专题,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有的还倡导比较阅读,都是在这方面作出的积极尝试。

“探究阅读”是开放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

“探究阅读”是自主性阅读,阅读主题的确定,阅读的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整理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探究阅读”是挑战性阅读,既然是“探究”的,既然是“探究”的,就是未知的、有一定难度的,它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探究阅读”也是综合实践性的阅读,它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阅读。这条目标,从方法到途径都给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反映出新教学理念:即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浩瀚语文海洋中的精彩珍品,有如现在电影院中正在上映的国际大片。同学看完这些“大片”后,一定有不少感触,上课时,同学们可以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预习这些“大片”时同学们可以探究以下问题,也可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也可以搜集一些与这部“大片”有关的材料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1.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必做)

(1)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2)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说说理由。

(3)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2.理解感悟与整体把握(选做)

(1)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

(2)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当然,这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且每个人的启示可能不同。)

(3)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3.课文分析与鉴别欣赏(选做)

(1)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推敲、体味重要词句)

(2)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3)这部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4.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选做)

(1)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

(2)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

(3)分享了同学与老师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可以就某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地说)。(必做)

物理讲到“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时讲了人耳的构造、双耳效应,讲“透镜及其应用”时,讲了“眼睛和眼镜”,讲电流和电路时讲了生物电,通过心电图了解心脏工作是否正常等。

地理新教材中海陆的变迁一节从“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说起,讲“天气及其影响”时,在“活动”栏目中讲到了历史上赤壁之战中运用天气的例子。

物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导语:

在非洲干旱炎热的草原上,万籁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亲边听话地跟着。这群象要去哪里?也许,它们发现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进速度虽然缓慢,但方向是确定的。忽然,不知什么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竖起鼻子站在那儿,另一些则左顾右盼犹豫着。但是很快,它们又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次它们改变了方向。

也许你会问:“这又不是生物课,怎么让读大象的故事?”“这些大象的活动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这和声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看似简单,但又有许多奥秘的声。学过“有趣的声”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声,声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当然,你也会明白人类为什么听不到大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声音”了。

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的习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

新教材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新的语文课程教材特别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些探究题目的设计,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

第3课“生命,生命”文后第二题是:将这篇课文跟下面一篇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课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这些探究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

生物新教材第一章在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写道:

“请注意,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专家们做出的概括也不尽相同。请你分析一下下面的概括是否全面、准确。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建议吗?”

这就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教材系列化的方向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克服了“书本中心”的倾向。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中提供了三个有关的网站。

地理在讲到“天气与气候”时写到“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可以从互联网上随时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进入‘中国气象在线(China Weather On Line)’(www.nmc.gov.cn)网站,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气象知识。”

历史更是在新教材附录“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中提供了7个历史学习网站。

音乐(五线谱)一年级上册更是在最后一个单元设置了我的“音乐网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投入巨资建设人教网(www.pep.com.cn),作为各科教材的延伸。不仅大量提供由于课本篇幅所限而无法纳入的阅读材料和拓展学习,而且及时推出由于课程教材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所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

新教材实验首次以课题制形式采用行动研究模式。

人教版新教材实验已决定采用课题制的形式,以改善教育实践为目的,开展课题研究,开创了中国大规模行动研究之先河。目前,这一工作正在进行中。

新教材在创新的前提下不忘继承中国五十年教材建设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

语文新教材,在加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同时,不忘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辩证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新教材中,一方面,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但另一方面,也不完全抛弃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是在练习中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另外,每课都有“读一读,写一写”,以便加强字词方面的基本训练。

另外,新教材在加强选文时代性的同时,不忘选文的经典性,多数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名作,有利于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强调打牢基础的呼声是有充分道理的,古老的遗训是深刻的:“地基打不牢,再高的大厦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古文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现在有些初中教师反映,小学毕业生在拼音、字词句方面的基本功有滑坡迹象,错字、别字连篇,语句不通。

最基本的训练和基础是个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都“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

素质教育的理想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绝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

当前,作为以一定的滞后性为特征的教育实践一定要主动强化自己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但创新必须与继承辩证统一起来,“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三)新旧教材观的不同

1.旧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定论、共识或目前大家一致认可的。

新教材中可以出现尚有争议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尚有争议的种种解答。但要指明争议的存在和对种种解答的不同意见或评论。

2.旧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都是学生所能理解的。

新教材中可以出现如下文字:“阅读以下一段关于基因工程与克隆羊的论述,看看能读懂得多少,可以与小伙伴们讨论,也可以查阅课外书,或向大人或专家请教。现在读不懂也没有关系,关于这些内容,今后同学们将进一步学习。”

3.旧教材告诉学生教材中关于各种问题或事物的知识都是绝对正确的,绝不会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