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五官科手术技巧
45661600000027

第27章 临床口腔疾病手术(2)

4.部分萌出,反复产生冠周炎。

5.咬颊或者摩擦颊黏膜。

6.无对牙而下垂。

7.妨碍义齿的制作及戴入。

8.妨碍下颌喙突运动。

9.有囊肿形成。

术前准备

X线片检查;口外检查;口内检查。

麻醉方法

上颌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

拔牙时患者多采用坐位,患者上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

手术技巧

用骨凿去除盖牙冠的骨质,使牙冠暴露至少达最大周径以上,虎挺从近中角处插入,将牙向侧及远中方向挺出。

术后处理

1.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常有肿胀、疼痛、开口困难、吞咽疼痛等现象。

2.术后可立即给予冰袋冷敷,并给予消炎、止痛药物。

注意事项

1.邻牙远中牙颈部,尤其是在有龋洞时,术后清除食物残渣及牙坏死组织等存留。

2.劈开法或者去骨法产生的牙碎片或者骨碎片,应仔细检查并清除干净。

3.术后探查有无肉芽组织并予刮除。拔除阻生第三磨牙后,尤其是低位者,将与牙龈相连的牙囊遗留去除。

4.术后应将扩大的牙槽窝压缩复位。

5.去骨后若有锐利骨缘,以咬骨钳及骨锉修整。

6.切口缝合,加压止血与普通拔牙相同。

7.术中不要暴力去骨劈开,以避免舌侧骨板和上颌体意外骨折。

8.对低位的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前应说明可能伤及下牙槽神经及发生下颌骨折断,需征得患者同意签署手术同意书。

二、牙再植术技巧

适应证

1.位置不正的扭转牙,若无正畸条件可行再植术矫正,但限于20岁以下青少年,单个、单根的健康牙且牙周情况良好者。

2.因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的需要,如根管治疗时器械折断、根管阻塞、穿孔、根尖病变较大、根管过度弯曲等,可将牙拔除,经处理后再植。

3.跌伤或者暴力撞击导致一个或者多个牙齿脱位者,一般多发生在前牙。

禁忌证

1.离体牙损伤严重,牙冠折断或者有根折;扭转牙处于拥挤、重叠位置或者有牙根明显弯曲。

2.多个牙齿脱位,伴有牙槽骨粉碎性骨折和软组织缺损。

3.年龄过大,牙槽骨已有Ⅱ度以上的横行或者纵行吸收,并伴有其他牙齿缺失。

4.牙离体>24h,离体牙未妥善保存,导致牙周膜干结或者受到严重污染。

术前准备

1.非外伤性牙再植应行X线片检查,也可作为手术后对照。

2.外伤性牙再植应先行清创缝合术;非外伤性牙再植应先行洁治术去除手术区牙石,消毒剂冲洗含漱;局部有炎症应先治疗消炎后再行手术。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必要性及预后,签署手术协议书。

3.牙髓处理。根尖发育尚未完成牙乳头完好者做牙髓处理;根尖发育完成的牙齿大部分主张不立即做根管充填,出现变色、根尖吸收及根尖病变者再做,再植术后1个月进行根管治疗;根尖发育已完成的牙齿均应做根管治疗。因牙髓治疗而再植的牙,根管充填后应尽快植入。如为扭转牙即刻再植,无论牙体或者牙髓均不做处理。

4.离体牙的保存。离体牙在30min内完成再植准备,这是牙再植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牙脱位后立即将其含于口腔内,或者将其置于消毒后的牛奶内。就诊后即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离体牙,清除污物,不要剥除或者损伤附着的软组织,注意保护残留于根面上的牙周膜。清洁后的离体牙置于抗生素浴液中浸泡5min,再浸入生理盐水中备用。

麻醉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或者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

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坐位。

手术技巧

1.非外伤性牙再植需以手指压迫牙槽骨壁使之复位,将牙槽窝内的血凝块轻轻刮除。外伤性牙再植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下清创。

2.牙龈撕裂或者牙槽骨移位者先将牙龈和骨折片复位再缝合牙龈,轻轻刮除牙槽窝内血凝块及异物,尽可能保存残留在牙槽骨壁上的牙周膜,并以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以抗生素溶液冲洗并轻刮牙槽窝使其充满新鲜血液,以备植入离体牙。

3.处理后的离体牙按脱位或者拔出方向植入,植入后垫以纱布嘱患者咬紧,使牙完全复位。

4.对再植后仍有松动的多根牙应做固定。利用两侧邻牙做简单的不锈钢丝“8”字交叉结扎固定单个牙再植而邻牙稳固者。

术后处理

1.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经常以含漱剂漱口;刷牙时避免损伤再植牙。

2.术后2周起,每周1次X线片检查,以备定期复查时对照。

3.术后4周起,定期进行牙髓活力检查,必要时作根管治疗。

4.术后1周内进流质饮食;1周后改为半流质;2周后改为软食;1个月后可进普食,1个月内不要用其咬切食物。

5.固定时间一般在4周左右。若有牙槽骨骨折可适当延长。但固定时间长短与牙槽嵴高度的丧失显着相关,因此不应随意延长固定时间。

6.经常检查再植牙的牢固程度和咬合情况,有问题时随时加固或者调。

注意事项

1.两个以上牙脱位,再植效果往往欠佳。多个牙脱位不宜再植。

2.注意保护残留于根面上的牙周膜,切不可以硬刷子刷或者以锐器刮,也不可以蛋白凝固类消毒液浸泡,避免牙周膜破坏变性。

3.离体牙不宜长时间浸在抗生素溶液中。多主张短时间浸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备用。

4.因牙髓病治疗拔出的牙,牙周膜不做处理,始终以湿盐水纱布包裹,切不要干燥。全部处理过程应在20min内完成,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5.刮除牙槽窝内的血凝块时,不可用力,避免附着于骨壁的牙周膜受到损伤。

6.结扎固定时应先扎健康邻牙,再扎离体牙,并将钢丝末端扭紧剪短后嵌在牙间隙处,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必要时可加牙周塞治剂或者自凝塑料固定。也可用釉质黏接剂贴片加自凝塑料固定。

三、牙槽骨修整术技巧

适应证

1.影响美观的牙槽突明显前突或者下垂。

2.牙槽突上各种妨碍义齿戴入、排牙或者固位等的骨尖、骨突、倒凹或者牙槽突过度肥厚。

3.拔牙后牙槽突吸收不全,牙槽突局部过高,有骨尖、骨突或者倒凹,影响义齿修复者。

4.上下颌间隙过小,义齿戴入困难时,应去除部分牙槽嵴顶。

5.有导致义齿修复后较长时间内仍存在疼痛的骨尖者。

6.多个牙连续拔除,并行即刻义齿修复时,应于拔牙后同时修整牙槽嵴,使之呈自然平坦状态,术后立即配戴预成义齿。

术前准备

1.术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依据情况术前可行血常规检查。

3.术前进行常规体检,排除手术禁忌证。

麻醉方法

1.患者体位。以坐位或者平卧位为宜,同牙拔除术。

2.麻醉。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范围广者,可加用阻滞麻醉。依据患者全身状况,浸润麻醉时可适当加入1∶200000的肾上腺素。

手术技巧

1.切口范围以显露修整部位为度,一般应超过骨尖0.5cm。弧形切口适用于小骨尖修整,其凸面应朝向牙槽嵴顶;“L”形或者梯形切口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骨修整或者上颌结节修整。黏骨膜瓣的蒂部应向唇颊沟,游离端在牙槽嵴顶,以保证组织瓣良好的血供。

2.以骨凿、咬骨钳去除唇颊面过分突出的牙槽突,消灭倒凹,去除过高的牙槽间隔、骨尖及锐缘,小骨尖可直接以骨锉锉平。用骨凿去骨时,骨凿的斜面应与骨面平行,角度不可太大,由近中向远中逐层去骨,避免唇(颊)向凿骨,避免去除骨组织过多。

3.过多的黏膜边缘用剪修整后间断缝合。

术后处理

1.术后进软食或者流食,不要用患侧咀嚼食物,避免伤口裂开或者缝线过早松脱。

2.漱口剂含漱,保持口腔清洁。

3.术后1周方可拆线,因为牙槽骨部位承受咀嚼摩擦力较多,过早拆线可致创伤口裂开。

注意事项

1.应注意去骨量应尽量保守,以保留牙槽突的高度。去骨时骨凿斜面向下,随着凿骨需要及时调整骨凿方向。

2.翻瓣时最好不要从切口的顶部开始,因为此处位于原牙槽窝顶部,瘢痕组织较多,而且骨尖、骨嵴的阻挡致翻瓣时阻力大,翻瓣较难且分离器容易滑脱,挫伤软组织。瓣底部不要翻开过多,不要越过唇颊沟,以能显露骨尖、操作便利为度。

3.术中翻瓣不宜过大过广泛,以充分显露骨尖、骨嵴为度。

4.孤立的小骨尖,可用钝器垫以纱布,直接锤击,将其打入牙槽骨内。

5.手术时间应依据牙槽突在牙拔除后的吸收、修复及改建过程而定。最好在拔牙后3~5个月,必要时亦可提前进行(拔牙后1个月以上)。

四、唇颊沟加深术技巧

适应证

部分或者全颌牙槽嵴严重萎缩,影响义齿修复后固位者。

术前准备

1.保持口腔清洁,术前可开始应用抗生素。

2.术前进行常规体检,排除手术禁忌证。

3.拍X线片,观察牙槽骨的大小、形状,下颌管、颏孔的位置等。

4.如需植皮,术前应进行皮肤准备。

5.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在模型上用丙烯酸树脂做印模托盘,以备手术时取印模用。

6.对于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前应向患者做详细解释。

麻醉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或者阻滞麻醉,取皮区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可加入肾上腺素,浓度采用1∶100000~1∶1000000。

手术体位

坐位或者平卧位。如需要游离植皮,取平卧位。

手术技巧

1.黏膜下唇颊沟加深术

(1)先游离牙槽突顶黏膜,再沿唇颊面向上游离至所需高度。向远中分离至颧牙槽骨时,如受阻而不能绕过,可在该处做一垂直切口,再由此处分离至上颌结节。

(2)分离后,黏膜下组织应完全从骨膜上分离开,形成一位于骨膜上平面的黏膜瓣,前鼻棘如明显突出并妨碍义齿就位,可从正中垂直切口内将其凿除。

(3)缝合、固定、缝合切口。

2.上颌黏膜或者皮片移植唇颊沟加深术

(1)确定切口位置:切口在唇颊侧的黏膜上,蒂在牙槽突顶。切口距离牙槽突顶即为将要加深的距离,至少应在1.5cm以上;在此切口的两端向牙槽突顶各做一附加切口,形成梯形的黏膜瓣。

(2)切开黏膜后用尖刀沿黏膜下锐性分离,也可用蚊式钳在黏膜下做潜行剥离,形成一个梯形黏膜瓣。

(3)缝合创伤口:将游离的肌纤维缝合固定于沟底的骨膜上。若切口在唇颊侧,将翻起之黏膜瓣边缘缝合固定于新形成的唇颊沟最深部位的骨膜上,紧密贴合骨膜。

(4)固定:①采用预成义齿加压固定;②剖开的橡皮管以碘仿纱布包裹,凸面向下,置于沟底,口内外贯穿缝合固定;③印模膏固定。唇颊沟加深后,将烫软的印模膏置于沟内,冷却变硬后取出,在其上涂黏合剂(取皮用的黏合剂即可),将取下的黏膜片的黏膜面或者皮片的皮肤面贴于印模膏上,修去多余组织。可将其缝合固定于印膜胶上或者碘仿纱布上,使皮片创面与松解游离的创面相对。

3.下颌黏膜或者皮片移植唇颊沟加深术

(1)确定切口位置:在牙槽突顶的舌侧黏膜做切口,从一侧磨牙后区到另一侧磨牙后区。锐剥离与钝剥离结合,显露肌纤维(颏舌肌、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

(2)于牙槽突顶的唇颊侧做黏膜切口,从一侧磨牙后区到另一侧磨牙后区,保留了中间的牙槽突顶黏膜。向外向下做骨膜上剥离,至外斜线处停。

(3)视缺损面积大小,采用中厚皮片移植于暴露的创面上,取印模膏或者碘仿纱条固定。一般从大腿内侧取皮,取10cm×4cm大小断层皮片即足够。皮片应用时,可在其上做多个松弛切口,以扩大其面积。

(4)采用夹板或者加长翼部的义齿,用下颌环绕结扎法或者用义齿固定已加深的唇颊沟和已降低的口底。

术后处理

1.术后24h内应采取冷敷,可给予激素以减轻肿胀。

2.术后7日拆线,7~10日拆除固定物,如创面裸露,应继续用碘仿纱条压迫固定,直到新生的上皮将创面消除。

3.固定物拆除后,将原有义齿重衬、修整,使义齿翼比新形成的沟稍短1~3mm,避免刺激使肉芽过度生长,收缩加重。

4.流质饮食1周,可采用鼻饲。

5.3~4个月后重新制作义齿。

注意事项

1.术区如有渗血,必须彻底止血后方可植皮或者黏膜,移植时黏膜片或者皮片上的压力应均匀、适中,否则易造成局部坏死。

2.对于手术范围较大的患者,可采用皮片移植。皮片多在上臂或者大腿内侧无毛区采取,一般采用中厚或者厚断层皮片。但皮片有20%~30%的收缩度,所以所取皮片应比创面稍大,以补偿收缩。

3.手术部位在下颌前磨牙附近时,应注意避免损伤颏神经及动脉。

4.分离层面应始终保持在骨膜之上,以保证移植的黏膜或者皮片成活。

5.只有还存在相当量的牙槽骨时才能施行唇颊沟加深术。对于牙槽突严重萎缩的患者,应改用或者连用牙槽突重建术。

6.新形成的唇颊沟应有足够的深度,以利于义齿有较好的稳定性。

7.新的唇颊沟形成后,须保证黏膜与骨膜的紧密贴合,加强新形成唇颊沟底黏膜的缝合固定,避免新的唇颊沟收缩变浅,避免黏膜下有无效腔存在发生血肿。

8.切断附着于骨膜表面的肌纤维时,不要切透骨膜,避免暴露骨面。

五、牙槽嵴增高术技巧

适应证

牙槽突萎缩明显,或者下颌骨重建后过低的牙槽突影响义齿修复效果者。

麻醉方法

全麻或者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体位

一般采用仰卧位或者坐位。

术前准备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2.全麻术前常规检查。

3.拍摄头影测量及曲面断层片,并与修复科医师密切合作,制定治疗计划,进行模型外科疗效预测。

手术技巧

1.骨移植牙槽突增高术

(1)自体骨牙槽突上移植成形术:在两侧第一磨牙之间做牙槽突顶弧形切口,形成颊、舌两个黏骨膜瓣;两侧磨牙区行骨膜下隧道式剥离,植入自体髂骨或者弯曲成形的肋骨。

(2)自体下颌骨骨切开移位牙槽突成形术:从两侧磨牙后区之间沿牙槽突顶切开黏骨膜,在颊侧的骨膜下剥离至下缘,分离颏神经血管束,必要时切除颏孔下方部分骨质,用微型骨钻、锯在颏孔前部下颌骨体做矢状切骨,磨牙区沿舌侧骨板向下切开至下颌下缘,不要伤及下齿槽神经、血管。

(3)三明治式牙槽突成形术:依据需要选择做前部或者全牙槽突成形术,在前庭沟处做切口,分离至下颌下缘处,横行切开骨膜,显露外侧骨面。用微型骨锯水平切开下颌骨体,一分为二。上部分骨块与舌侧骨膜相连,下部分骨块的舌侧骨膜充分剥离。

2.羟基磷灰石植入牙槽突增高术

(1)在两侧尖牙区各做一个与牙槽突垂直的切口,切口靠近舌侧,切开黏骨膜。

(2)用一弯形细长骨膜剥离器沿骨面逐步将牙槽突上黏骨膜分离,剥离至内外斜嵴交界处,形成隧道。

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黏膜色泽,如有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做适当处理。

2.全麻术后常规复苏及护理。

3.术后24h内不要漱口,24h后定时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术后2日内进食流质,2日后可进软食,7日内不要进行咀嚼运动,拆线后数日内也不要进行咀嚼运动。

5.术后7日拆线

6.常规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可减轻局部水肿。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