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香艳重生:媚祸
4566600000134

第134章

屋内,却静得令人窒息,只听着勺碗相撞的声音。

他没有拒绝她喂药,只是一碗见底,再一碗见底,两人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终于,她端起碗起身要走了,他张嘴想唤她,仍没唤出声。人已经消失,伸出的手,狠狠砸在自己的腿上,暗咒一声,面容痛苦纠结着,许久,都不曾松开眉头。

而她悄悄躲在窗边,看他暗自痛苦,慢慢地,红了眼眶。

未遭战火洗劫的燕渠国,百姓安居乐业,虽不若其他几国富裕,但百姓面上一片详和,乃是诸多逃难而来的人最羡慕的生活。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暖热的晴好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偏偏她的心情如何也好不起来,脑子里一直晃着姜霖奕挫败痛苦的模样。连周围骤然变得安静,也未注意,走着走着就差点撞上人。

“姑娘?”

“啊,对不起对不起……是你?”

雪色空灵,如仙人儿般的男人朝他淡然一笑,便邀她进了一家古仆清雅的小店,扁书——琉璃茶社。

“少君叫我轻轻即可,上次的事,真是不好意思。”

“哪里!信,只是略尽薄力,讨个人情罢了。”低垂的蓝眸未抬一下,但轻轻却感觉到了一股威慑力,“不知姑娘可愿欠文信这个人情?”

瞬间明了,举茶一饮,“好。”

“姑娘果然爽快,文信很高兴能认识姑娘。”

“呵呵,能和久仰大名的文信君做朋友,也是轻轻的荣幸。”

文信君话不多,浅浅而谈,淡如水。却不知为何,那薄蓝的冰眸中,总似蕴着一抹淡淡的忧色,给了柔和的气质里平添了几分令人怜惜的感觉。

未几,他取出了一截淡香的木块,旁若无人般雕刻起来,偶尔抬头笑看她一眼,她亦回应着点点头,望着远山墨黛,不由也神游起来。想着他砸了拐杖,还是得练习走路才行,不如就另外做一种康复器给他,让他再摔不得好了。

终于似解了心头结子,松口气饮下香茗,又是一怔,环看四下,心生一计。

一个木头娃娃递到了她眼前,“送给你。”

“呵呵!好可爱,少君的爱好就是这个么?好像我啊!”原来刚才他不时看她,就是在做这个,果然是个心细之人。“不过,只有一个,她多孤单。”

不知不觉说出口来,对上那双冰蓝的眸子,尴尬得脸红直道抱歉。

他却道,“无防,其实……她也曾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她?”不由冲口而出,“是你挂在腰间的那个娃娃吗?”

薄冰的眸子一动,一笑,“姑娘很聪明。”遂又拿出一截木头,问,“你是想要他有胡子的,还是没有胡子的?”

当下,轻轻一阵的涩然,心说名少君果然不虚传,才不过两眼就认出他们了。不待她回答,他便又动起手来,细细的木悄,在桌面上堆起一座小丘,时间在淡香中飘过,看着这样俊美的男人如此认真的模样,当真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心情也渐渐沉淀下来。

拿着两个木娃娃,轻轻心中一阵感动着,冲文信君笑道,“谢谢你。”

“姑娘现在心情可好了?”

“啊?”

他眉目含笑,她才知原来如此。

“时候不早,我让文定送你回去。便是你已经康复,想是家中人亦会担心你一人出来。下次可不一定能碰到我这般的朋友,帮你解心了。”

她笑开,“谢谢朋友多多关心,我这就回去。”当下又交换了一下构买好木头的地点。

才转身时,轻轻又忍不住回头唤住文信君,道,“少君,许是我多嘴,”她目光落在他腰间的小木头娃娃上,如此近看,应是个女娃娃,“木头如何可爱,也比不得她在你身边的好。”

他微愕时,她抚着怀中的两个小娃娃,面容凝出一片坚定,“不管如何苦,我一定会治好他,一定要跟他在一起。”

“你……和她很像,希望你的他不要像我这般……懦弱……”

遂点点头,转身离去,愈行愈远的雪色身影,如烟如缕,迅速消失在人眼眸中,只余一片轻叹。

转眸看着一脸不悦的文定,轻轻笑道,“你知道你家少君到底是为哪家姑娘伤心么?也许,我可以帮上忙啊?”

文定却是哼声拒绝,只做了个请势。轻轻无所谓地耸耸肩,盘算着尽快找个好木匠把东西做出来。

……

闻人义扎完最后一针,便示意小童将姜霖奕推到了窗边,轻轻推开窗户,院中的忙碌一览无遗。

轻轻正忙着架设行走用的双杠,指示着三花匪将其稳稳定入地中,倒挺热闹。

他贪婪地看那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小脸,眉头也越蹙越紧。

闻人义走来,道,“待会儿,可否陪老头子出去走走?”

“闻前辈,您不用跟晚辈如此客气。”

“呵呵,那好吧!那我不客气,你这就是答应,可别反悔。”

“不敢。”

“嗯!我是听丫头说你的茶艺乃尚朝一绝,所以想邀你至老友经营的琉璃茶社一聚。”

狭眸一缩,看向窗外,握着扶手的手收紧,胸口重重的一个起伏。

她为他做的事,他岂会不知,岂会不明白她这番借他人之手,都是给他留面子,讨他欢心,希望他早日康复。而自己竟然仍放不开,仍是无法开口,解开这个亲手打上的结。

轻轻看着人离开,总算松口气。又拿出了两个小木娃娃,看啊看,直惹到三花匪来打趣,才哼声进屋休息。却未想她一觉醒来,百草堂已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轻轻,轻轻,你醒醒,快醒醒……”焦急的声音,是记忆中最熟悉的那个。

她睁开眼,映入他眼底的担忧,“奕哥哥,怎么了?”

他紧紧抱着她,声音微微颤抖,“没事没事,只要你没事就好。”

她心中一抖,知道他终于还是放开了骄傲的坚持,但当她抬起头,看到那一片火光浓烟时,刹时失神。

药房的监管一直做得相当仔细就是为了防火,为何突然就起这么大的火?

明亮的室内,充斥着浓重的苦药味,低糜的气氛,在床上人未醒前,持续煎熬着众人的心。真到一声低吟响起,众人的目色才亮起,聚向大床上,那奄奄一息的老人-闻人义。

“老……神仙……”

鬼溪老人立即靠前,握起那双斑驳的手,只道,“有什么事,尽管说吧!这里的孩子,都是值得信任的。”

屋内,除了一贯服伺他的药童,还有轻轻等人,和文信君。

闻人义环顾一周,轻咳了两声,一抹苦色浮上,“他们……都是为了我祖传的《医典》……”

原来,六国大战即将开始,各国为备战资收集能人异士、巧匠医者。而盛名天下的闻氏《医典》便是其必争的战资之一,其中记载的外伤圣药更是抢夺的重点目标。也因此,文信君早已派人驻医馆保护闻氏安危,是矣初时他们到来时才有如此井然有序的求医情景。

但他国间者从未死心,以使闻人义中毒,遇刺,常有之事,近日来尤为频繁。文信君得讯才不得不亲自赶来,保护闻人义。但,老神医操劳过度,病体难愈,又逢与爱徒关系闹僵的心伤,内忧外患并起,昨晚大火起时,赶回医馆又遇刺客袭击,虽然他们成功击退刺客,但见着百草堂的百年基业被毁于一旦,老人已心力交瘁,直言愧对列祖,昏死过去。

鬼溪道,“如此,你当如何打算?这重要的东西能交到屠越人手上是最好。”

闻人义看看鬼溪,又一一看过众人,沉思良久,目光不由定在文信君身上,幽然一叹,似有满腹欠意。

文信君即道,“老神医不必顾及我。文信此生亦无法离开燕渠国,此事可交由轻轻姑娘,相信她一定会帮您找到越人兄。”

他一出口,众人惊讶。如此贵重的东西,他不留着自己国家未来御敌用,送给一个还算陌生的人,委实说不过去。

“不行。这是爷爷的祖传心血,怎么可以由我……”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回闻人义,他又看了看点头微笑的鬼溪先生,才道,“少君,人义不才,这么多年仍然无法解你身上血咒。虽然现在你咒发已稳定,但若能寻得玥儿姑娘……”

“老神医,此事,您勿需挂念。文信自会处理。”冰蓝的眸子闪过一丝忧色,迅速又变得清明,但这看在轻轻眼中,终于明白了什么。

原来,他腰间的木娃娃叫玥儿!他是因为什么血咒的关系,才无法与爱人相聚的吗?

闻人义知道文信君的坚持,便不再提,唤了轻轻,附耳低语时,将宝典所在告之。

铜鼎烛火突然熄灭,明朗的室内,传出一片嘤嘤哭声,幽幽地,荡入浩浩天地,久久不散。

闻人义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德行高洁,倍受世人爱戴,一连七日,满城缟素,出殡之日,哭声恸天,飞雪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