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代科技概论(上)
45709600000007

第7章 西周的社会、科技和历史

西周(前1046~前771)初期分封建国时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深深埋下了巨大社会历史变革的种子。在诸侯的地位和财产可以世袭继承的情况下,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的诸侯王公便可能在周天子的政治统治机器效率降低时由代理的管理者变成实际的所有者,而且他们越是扩大自己的地盘、土地、奴隶和人民数量、财产和军事力量,就越能够加强自己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周王权力的下放为诸侯让开了发展进取的场地。在这个时代,技术的发展便大大加快了速度。另外,周天子在分封过程中把大部分奴隶变成了耕种井田的农奴,他们有了相对的人身自由,不再是商代那种可以同牲畜一样随意处理的奴隶,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由于周王和诸侯直接管理的奴隶数量都相对地减少了,周代在祭祀和殉葬方面所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在周王名义管理和诸侯实际管理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中,奴隶、农奴、平民、大小贵族的命运之摆都有趋向新的平衡位置的可能性,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增多了,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大树也加快了生长。

西周近300年,仍属于青铜时代,但冶铸青铜的作坊面积和规模比商代更大了,铜在铸鼎和铸造日用器皿方面的用量有所减少,这种有限的宝贵资源被更多地用到了武器和手工业工具的制造方面。除了各类武器制造得更加锐利之外,戈矛一体的铜战戟已得到普遍应用。商代只有铜盔,甲则仍用皮革制造;西周除了铜盔之外,还有了铜甲,而皮制的盾则成了战车上战士的重要防护武器。西周的手工业种类繁多,分工更细,一些制作中心已成了相互协作的综合性工场,号称“百工”。例如兵车的制造就由木工、金工、漆工、皮革工几个工种按序分工制成。西周手工业和技术方面的一个杰作是铜阳燧的发明和制造。这是一个凹形铜镜面,置于太阳之下能聚阳光取火。《诗经》中关于农业生活的大量咏叹表明井田上的农业已经显出繁荣景象。中小型灌溉系统建立起来了,人们按照土地的肥瘠程度实行轮作,多稼的大田里长着小麦、大麦、谷、稻、豆、糜、麻,家屋周围的小田里有瓜、瓠、葵、韭,屋墙边和近田的山坡上则有桑、桃、枣、梅、杏等。对于马、牛、猪、羊,这时不但开始了良种的选配,而且还对马和猪进行阉割驯养。在夏商以来手工织机改进和养蚕业发展的基础上,天子和贵胄们能够夏着丝绸,春秋着绮,冬装裘皮。在居室方面,自夏、商以来夯土建高台、在高台上建屋宇的“王者之居”还在墙头和屋顶搁上了瓦。当然,奴隶和生活无起色的平民们依然穿着用葛藤、大麻、苎麻等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麻布衣,住在土屋或草房之中。

尽管在原始社会和夏商时代已经积累了一些自然知识,但只有在对远古的自然崇拜和商代的神灵崇拜发生怀疑之后,人们才能以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西周初期以来对天命和人的关系的新看法使人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然。这时医疗术已和巫术分开,医生成为专门职业。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阴阳学说和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在西周已成为系统化的哲学,开始反映在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中。按照五行说,木金火水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五个方位又分别以青白红黑黄五色来表示。这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宇宙颜色论。根据这个古老哲学和当时的天命思想,当时的天文学家兼卜师们写成《易经》一书,把相传为伏羲所造的八卦发展成了一套带有神秘色彩的无所不包的学说。在八卦中,一代表阳,一代表阴,一代表天(乾),一代表地(坤),一代表水(坎),一代表火(离),一代表雷(震),一代表山(艮),一代表风(巽),一代表沼泽(兑)。通过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种卦象搭配所得的六十四卦象征着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这实际上也正是古代人试图通过阴阳和八卦的认知框架来把握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其中浸透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直觉感悟和对生活本质的体味,是自然知识和生活智慧的一种结晶。八卦中包含着二进制数学的神秘起源,可能还开创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用算筹计算的传统,它也成了民间粗俗的占卜算命活动的渊薮。当时西周的数学家们已经开始用算筹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算筹从此成为算盘发明前中国人的基本运算工具。因为用竹棒计算,故“算”字为“竹”头。此外,大量生物学、物候学和气象学知识也反映在农业和社会生活的文献记载中,其中《诗经》中对草、木、虫、鱼、鸟、兽的分类从现代的观点看来也有合理的地方。古人在这方面的认识顺序也反映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中。

西周时的国家学校已办得相当出色。“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礼记·王制》)学校中所设的六门课程是礼(政治)、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战车的技术)、书写、算术。在音乐方面,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这十二律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七声音阶是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变徵、变宫。在数学方面,战国时代由后人整理成书的《周髀算经》便是周时宫廷学校的教本。这本书以周公和商高的对话形式写成,它已经对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大量天文计算的结果。《周髀算经》提出了中国最古老的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根据盖天说,“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是周人对主宰万物的天的结构的直观感觉,在这里,天命论的学说不但没有妨碍反而激励着人们对天的认识。

然而,英明的武王和周公在进行分封建国的革命时没有料到由此会产生两个同这场革命的目的完全相反的社会历史后果,这就是:

第一,在帝被天取代、天又被人怀疑的情况下,周初在征服大势下确立的社会等级名分制度——周礼,慢慢动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封诸侯王公的地位在代代世袭过程中越来越巩固,最后导致了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分立。没有任何一种内部或外部的力量能把这个分散的诸侯国群体从政治上密切地结合为一体。利益摩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冲突和争夺。最初由周天子下放给王公的政治单位在社会生活进步的过程中演化成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独立的单元。王朝初建时潜在的政治对立面变成了王朝后期不能控制的现实对立力量。这样,分封建国这块周初的建国砖石便转变成了周末时王朝的墓石。

第二,建立在以奴隶劳动为补充的等级制基础上的周王朝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始终能以谨慎的态度和强有力的措施来统治天下,并在变化了的社会条件下采取新的“顺天应人”的变政来维持天子的威权。相反,高高在上的天子后代们在特权地位中逐步丧失了明德慎罚的能力。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确切纪年开始于这一年),由于周厉王贪财暴虐,专山泽之利而不让平民谋利,再加上灾荒的发生,国人暴动后流放了天子,王朝实行了13年共和政治,在进行了一些改革后略为稳定下来。不久,西周最后的周幽王据传为了博取美丽的褒姒一笑,在没有敌情的时候点燃了报警的烽火台,失信诸侯。公元前771年,西方戎人的一个部落攻杀周幽王于骊山烽火台之下。接着平王即位,京城从陕西关中的丰迁到河南西部的洛邑。这时,周王已基本上失却了对诸侯国王公的政治管理权,而成为一个只有天子之名的小王国的主人。中国历史上全木木面的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前771~前256)从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