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45785400000002

第2章 婴幼儿心理卫生与保健篇

婴幼儿的心理卫生

婴幼儿期是指从婴儿出生到3岁之间。早期良好的家庭教有是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做法

人的良好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要从吃奶时就开始培养。经婴儿喂奶应定量、定时,切不可一哭就喂奶,以避免建立哭与喂奶的不良条件反射。喂奶时,不应该把乳头塞给婴儿就算了事,应该同时倾注母爱,如慈祥地微笑、抚摸、哼曲等。平时,还要不断地给孩子以情绪刺激,如体贴地亲吻、抚摸、摆动等。这些可促使婴幼儿微笑和精神愉快,有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增进母子感情。

婴幼儿迫切需要精神接触和爱抚,这是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

若婴幼儿生活在不良的情绪环境中,就会表现呆板、不活泼、好哭闹、畏缩、易生病。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婴幼儿,会引起拒食、夜惊、烦躁、消化紊乱、爱哭、发育迟缓。

婴幼儿能否建立对母亲的良好依恋情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幼儿的情绪信息能否及时并准确地做出应答。注意使婴幼儿早期情绪健康发展,有助于儿童发展其潜在的最佳智能因素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活泼开朗和乐观进取的性格。父母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声音要轻柔,因为成人大声的否定性指令常会产生与成人愿望相反的结果。要想让儿童停止某项活动,最好使用轻柔的话语,原因是他们从成人的话语中分离出语意之前,语境起着重要作用。大声要求儿童停止某项活动,有时会起到混淆的作用,只能使他们干得更起劲而不能阻止他们的活动。

儿童期心理卫生与保健

儿童期分为学龄前期(3一7岁)和学龄期(7一12岁)。

古谚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近代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健全与否在3岁左右就奠定了基础。

原因分析

由于儿童自由活动能力增强,知识增多,因而希望独自去做一些事情,若遭成人千预,会拒绝或哭闹,这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反抗心理较强的幼儿长大后常常意志坚强,有主见,勇于承担责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强。因此,父母应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完成他们可以做到的事,不要事事包办或强加压制,否则不利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但还要注意,对幼儿的行动要多加保护、指导,不然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易产生疑惑感、羞怯感、消极感。

儿童入学后,学校生活和学校里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内容。教育、培养孩子如何过好学校生活,如何处理好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有时候学生太多,教师顾及不上,所以做家长的更应该注意。

特别提醒

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是父母、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要循循诱导、亲切关怀、大胆鼓励、耐心细致。还要指导孩子们遵守纪律、融洽相处、互相帮助,养成规范的集体生活习惯。对学习落后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消除苦恼和焦虑的情绪。对有不良行为或不良性格特征的儿童,家长及老师更应付出心血帮助他们。

婴幼儿智力开发

1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凭感官认识世界的,而1岁以后的孩子则可借助语言和思维来认识世界,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大转折。当儿童仅凭感官认识世界时,并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和概括,而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儿童认识的这种转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真体表现

这个时期,家长尤其应该注意让孩子学走路。

1岁零两三个月时,孩子要能走稳几步;一岁半时,应该走得较稳;2岁时,应能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自如。

岁的儿童,应当学会跑、跳、攀登和超越小障碍物以及双脚交替、级地上楼或下楼,能够双脚从楼梯的末级跳下,能够较熟练地玩滑梯,能够跟随“,的口令走步或随简单的音乐和节奏摆动手的本能的动作并不能保证孩子正确地使用物品,因此应该教孩子学会人类操纵物体的典型动作方式。3岁前主要训练最基本的、较简单的动作方式,如正确地使用餐具、穿鞋、穿衣、系扣等做游戏是发展孩子智力的好方法。做游戏,首先是给孩子充裕的玩具或可玩的物品,因为此时他们尚不能做纯表象的游戏;其二要教孩子多观察生活,可见的、可模仿的多了,游戏才能丰富多彩;其三要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是一种有情节、有角色的活动,家长的参与能提高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借用角色的身份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还要培养1一3岁儿童的语言能力,这项训练以听话和说话为主,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一1.5岁,孩子说话很少,而且多为单词句,即一个词代表一句话。但是他们能听懂的话却比较多,所以这个时期学话的重点是理解词语,家长要多和孩子说话,并配以实物和动作表情达意。

第二个时期:1.5一2岁,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时要大力培养孩子说完整的简单句,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个时期:2-3岁,要着重培养孩子说复合句。满3岁时,应当使孩子掌握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式。

帮助孩子更快地发展口语,还应做三件事,即:

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除多和孩子说话外,还可利用收录机、电视等为孩子提供听话和模仿说话的条件。

创造丰富的生活天地。孩子生活内容丰富,见多识广,可说和想说的话很多。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最热心的听众,成人良好的倾听态度是鼓励孩子说话的重要条件。

注意专门的语言训练。可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唱儿歌等多种形式进行。

特别提醒

岁前是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良好行为和习惯的时期。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少讲大道理,多提供形象的行为范例。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曾把3岁前这段时期称为儿童的“图谱时代”,即这时的孩子对外部的事物和行为模式,是把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图谱来接受的。早晨见人道声“早上好”,与人分别说声“再见”,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说声“谢谢”,这些都是完整的社会行为习惯模式,孩子看到了,就会照着学。

父母是为孩子提供良好行为模式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必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影响孩子。

怎样完善孩子的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生活的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式,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核心。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直接左右他的一生。因为良好的性格是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基础,只有性格善良,勤劳诚实,积极进取人才可能追求高尚的生活。良好的性格又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只有坚强的人在事业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正如居里夫人说:“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正是这种坚强的性格,伴随居里夫人次获得诺贝尔奖。良好的性格还是人生幸福的保证,人生活在;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遇到挫折、失败和逆境,有积极开朗、乐观向上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才能完善自我的性榨并且最终成为强者。

人的性格基础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而人的早期经历对生格基础的形成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婴幼儿时期需要打下的良的性格基础是: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好奇、求知有同情心、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孩子有了以上性格基础,一切优良品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派生出来。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呢?

具体做法

首先要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兴趣。例如孩子爱提问题,会做玩具,喜欢音乐,热爱读书,常常讲故事,学画画,下象棋,做计算,锻炼身体等,这些兴趣都会使孩子从小获得情绪的满足,受到意志的锻炼,有利于养成活泼开朗、好学多思、积极向上的性格。相反,如果只给孩子物质上满足,而精神上却枯燥无味,孩子就会丧失热情,或因无聊而吵闹,形成不良的性格。

其次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优良的性格。例如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劳动,培养他独立料理生活,帮助他克服各种困难,鼓励他帮助别人,或者不怕病痛,坚持锻炼,上学风雨无阻等等。好的性格绝不是靠说教培养的,实践活动才是培养良好性格的“老师”。

特别提醒

孩子早期性格培养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养成良好性格的心理环境。性格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对孩子影响最早、最深、最平常的环境,是父母的爱。亲子关系一直伴随调整婴幼儿全部心理倾向和状态,如父母温存,孩子就恬静;父母暴躁,孩子就胆怯;父母严肃,孩子就认真;父母溺爱,孩子就散漫;父母鼓励,孩子就自信。假如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爱,孩子会感到像天塌下一般黑暗。总之,父母情感的微妙变化,牵动着孩子的每一根神经,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家长自身的性格,是孩子无意中模仿的榜样,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性格修养。

愿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切实帮助孩子迈好这人生第一步。

幼儿语言的发育

幼儿语言的发育是以能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的,这大约发生在1岁左右。

但是,1岁以前的乳儿期为此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语言准备期。这种准备包括婴儿对环境做出的反射性哭声,也包括5个月左右婴儿出现的一些哭声之外的声音。

各时期表现大约在5个月龄时,小儿进人唯呀学语阶段,发出一些类似成人语音中所使用的音节的重复,如爸爸、妈妈等。但这只是一种发音游戏,而无实际意义。八九个月龄的小儿已开始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小儿能理解但不能主动说出的词语,我们称为被动性语言。

小儿在1一1.5岁时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刚开始单词只是作为单个事物或动作的标记,随后以一个单词代表一种意思,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单词往往意思不明确,结构不完整,十分简短,仿佛电报文字,因此被称为“电报句”。

岁是小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3岁时孩子的词汇量已达1000个左右,句子结构也开始逐渐变化,复合句的比例增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也相继出现,但句子的结构仍不够完整,句子成分残缺,顺序颠倒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时,儿童喜欢与成人谈话,喜欢听成人讲童话故事,并能理解其内容。

进人幼儿阶段后,小儿开始了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与3岁时相比,7岁时的词汇量大约增加3-4倍,而且幼儿已经掌握了各类词语,对词义逐渐明确并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在这个时期,幼儿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如被动语态和双重否定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正确掌握。

幼儿期语言的表达也逐渐庸连贯性语言取代情景性语言,并在对话性语言基础上开始发展独白语言。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讲话而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经常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产生,有时表现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进行的出声思考过程中。所以,独白语言是一种既有外部语言特征,又有内部语言特点,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渡语言。

儿童人学以后,口语发展迅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在课堂上,能全面理解教师逐渐趋于复杂而完整的语言表达。此时,儿童独白语言迅速发展,这种独白式语言比对话语言需要更多的预先思考,需要善于选择词汇、组织内容、主次分明、指向清楚,从而促使儿童的语言更完整和更连贯。在此时期,儿童开始大壕地学习和使用书面语言,包括阅读课文、造句、写作等。由于口斗语言和书面语言涉及到的解剖生理基础不同,临床上可以看到羊些儿童书写、阅读能力较差,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却较好的情况。

在童年期,儿童的内部语言有了明显的发展。内部语言是一种发音隐蔽的默语,句子压缩、简略,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是语雇发展的高级形式。低年级小学生往往还不习惯不出声的思考,到时了后期则思考就发生在说话之前了。经过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功能基本已经发展完善,并可以使用和成人基本无差别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特别提醒

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有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语言特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语言培养和训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并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障碍。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随着一阵振奋人心的啼哭,可爱的宝宝来到了人世间。人生第一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孩子是否能够充满信心地拥抱这个世界,是否能对将来的一切打下信任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完全要依靠成人来帮助,为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当他会走路后,他就有较强的能力来控制自己的环境了;待他的语言获得发展后,情形便会更好些。可是在婴儿时期,他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全凭成人的摆布。

有些父母凝视着自已的宝宝,可能会说:“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嘛!婴儿毕竟就是婴儿,整天只是睡觉,醒来喂喂他,尿布湿了换一换,洗洗澡,如此而已。他还太小,不能学什么,长大后他自然而然会坐、会爬、会玩!”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可爱的宝宝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在学习了。在这个阶段,孩子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就是他对生命的观点。就婴儿来说,他正在形成其第一个有关人生哲学的观点—他对活着的基本感受。他认为:可信赖的就是快乐的,不可信赖的就是不快乐的。

孩子是否会形成一种信赖感,重要的是父母为他设置的环境如何,因为环境是孩子用来观察外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人生第一年中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乐观的,那么他便会成长为一个乐观的人,他的行为方式就会是积极的、主动的、合作的;如果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悲观的,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悲观的人,他的行为方式就会带有消极的、被动的、孤独的特征。

婴儿也有心理需要,初为父母的你或许会深感惊讶,认为不会讲话的婴儿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让他们吃饱、睡好,使他们温暖、舒适就行了。孩子从他一诞生起就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身份加入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在他们的那些基本需要之中还蕴涵着社会性情感。因此,如何满足婴儿的各种基本需要,对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温饱的需要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婴儿的温暖需要并不复杂,所有的母亲不会冻着她们的小宝宝,在孩子出生之前各种舒适、清洁的衣服被褥就已准备齐全。

但满足婴儿的进食需要,却是件复杂的事情。婴儿的饥饿往往是相当强烈的,1个月大的婴儿如果正在熟睡,饥饿的痛苦使他立刻醒来;而当他吃饱之后,又会马上人睡,直至再次感到饥饿时重新醒来。大多数的母亲为满足孩子的进食需要往往会从一些书本中找答案,多采用定时喂食的方法。其实,满足孩子的进食需要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管是间隔4个小时喂一次,还是间隔3个小时喂一次,都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

具体做法当你的宝宝哭闹时,先喂奶给他吃。如果他有向外吐奶头等表示不想吃的举动时,你就可以断定他的哭并不是由于肚子饿,而是由于别的原因了。

为帮助孩子对自己、对世界都树立一种基本的信心,应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孩子饿了时就喂他吃。饿了能得到迅速满足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世界是个美好的世界,我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更喜欢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吃奶,这世界真是一个既安全又使人满意的地方,我知道一切都会很好的。

对睡眠的需要。婴儿的第二个基本需要是睡眠,这种需要婴儿自己就可以满足,困了就睡,睡够了就会醒来。不过,还有几点需要加以注意。

特别提醒

婴儿睡眠时不必使房内保持绝对安静。有些母亲从孩子一出生就为他安排了一个超静的环境,在孩子睡觉时,总是手踢脚地行动,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如果你太刻意制造安静,结果会使你的宝宝只有在较静的环境中才能熟睡。在孩子睡觉时,按照平常的样子,该怎样做就怎样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是在孩子睡觉的房间里听收音机、看电视或吵闹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就是婴儿的睡眠习惯与我们成人不同。很小的婴儿,往往会吃饱了就睡,这对你倒很方便。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不会一吃饱就睡了,他想要玩一会儿。这在白天倒还没什么,在夜晚就麻烦了。你困得要命,很想喂过他之后马上去睡,而他却精神好得很,刚吃饱,又快乐又满足,毫无睡意。

具体做法

遇到这种情况,把他放到婴儿板上是个好办法,这样,不但可以方便你把他移到别的房间去,也方便给他变换睡觉的姿势。有时,当婴儿在摇篮里睡不着时,在婴儿板上却会睡着。

排泄的需要。婴儿的第三个基本需要是排泄,这也是一种他自己会照顾自己的需要。有的妈妈,尤其是那些爱干净的年轻妈妈,很可能对那弄得一塌糊涂的尿布有厌恶感。尿布很难闻,会使你生气,但是请你尽量不要把这种厌恶让小宝宝感受到,因为他对自己身体里产生出的这些东西并没有这种感受。

具体做法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只要不太冷,湿尿布并不会使小宝宝太难受的。特别要提出的是,当宝宝终于能够一觉睡到大天亮时,你不必半夜起来特意给他换尿布。

特别提醒

切不可产生误解,而使更换尿布的次数太少,以致让孩子长尿布疹,你只需要掌握适当,恰到好处即可。

爱抚的需要。婴儿的第四个基本需要是爱抚。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需要“接触性慰藉”,也就是说,除非你以抱他、搂他、摇他、亲他等接触性的动作来表明你的爱,否则他将无法知道你的爱。

具体做法

当你抱着你的宝宝时,就应该尽情地摇他、搂他、唱歌给他听、亲他,因为这是使他知道被爱的方法。他在情感的愉悦和享受中了解了与别人的情感关系,这就打下了他日后与人相处的基础。

如果他与你的关系是良好的,或者他感觉到你真的喜欢他,那他对生命的美好即有了基本的依赖。如果你如此照顾你跳宝宝,那么他在1周岁前就开始形成强有力的自我意识—依就别人、对生活充满乐观。

智力上的需要。婴儿除了具有以上所谈的那些情感上的需要外,还有智力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对于他对世界的认识和心理发育是极为重要的。为了了解婴儿智力上的需要,首先要考虑他对事物的感受。

婴儿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分辨出“我”与“非我”。当我介看到一个婴儿第一次发现使他的手指、脚趾活动的原来是“我时,的确是很有趣的。他发现选择何时让它们扭动时,它们就会在何时扭动,这真是太棒了!于是,他便会高兴地坐在那里不断地仗用他新发现的权力。

具体做法

了解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你可以给予他智力上适当献刺激,你可以给他能够刺激感官的东西玩,给他可以拿、可以吃、可以嚼、可以拆开的东西玩。家里很多简单的东西都可以派上用场,像干净的碎布可以抓抓咬咬,塑胶瓶子、盘子可以抓抓敲敲,衣服夹可以抓弄,镜子可以照照自己。只要东西不太小,不致被孩子吞下去或不易碎的,都可以给孩子玩。

特别提醒

不过,请一定不要忘记所有孩子最喜欢的“玩具”,父母随你高兴,爱怎样和他玩就怎样和他玩,爱怎样对他说话就怎样对他说话。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母亲总喜欢静静地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机会和他谈谈,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

当然,他还不能了解你所说的话,但是从你的声音中,他可以得到智力上的刺激。

婴儿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

3个月龄以内的宝宝,饥饿时的表现、哭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如果醒来肚子饿,就放声大哭,嗓门大得震耳,而且奶瓶不塞进嘴巴决不罢休;有的孩子总是先快乐地玩上几分钟,然后轻轻哭两声,就好像对你提出温和的警告,如果你不理睬他,他才大声哭。所以你首先要注意孩子的简单行为。

具体表现

初生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前3个月的婴儿一般都比较乖顺、安静。他还不能抬起头来,也不能翻身。对他来说,世界是广大、吵闹、混乱的。虽然他一开始就注意到人的面孔,可是却没法辨别。不过新生儿能在脑子里储存惊人的事物。有的研究认为,即使刚出生一天的婴儿也能辨别各种声音与气味,当这些声音与气味重复出现时,新生儿就会有所反应。

通过对皮肤的触摸是婴儿感受刺激的一条渠道。婴儿喜欢人家摸摸或拍拍他的皮肤,在他洗澡前后给他点儿“信息”。你还可以帮他做体操,以训练肌肉。比如让他仰卧在床上,把他的两只小手先摆平,然后弯曲在胸前,他会开心地笑,特别是你随着动作唱着合拍的歌或发出怪声时,他会更为开心。

用眼睛观看也是婴儿感受刺激的渠道。婴儿的世界就是他的小床,而对很多婴儿来说,世界显得枯燥单调。假若要你住在一间四壁空空荡荡的房间里,你会感觉如何?所以装饰一下宝宝的小床吧!用彩色布条、纸带把没有棱角的塑料玩具挂在床上或旁边,让孩子的世界充满生气!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把婴儿一直放在小床里,要经常把他抱起来放在腿上,让他换换环境,或者把他扶靠在婴儿板上,带到另一个房间去。

婴儿不但需要一个有趣的视觉环境,而且还需要一个能够参与活动的环境。他需要了解他能够做出的足以影响环境的事。当孩子试图“呀呀晰唯”地与你交谈时,你应对他发出的声音有所反应,对孩子来说,这样就是从环境中得到了回应,这可以使他兴奋,给他愉悦。就像大点儿的孩子得到了新玩具一样,他会为了再得到反响而发出声音。

还有一种使孩子参与到环境中的方法是:用一根小绳,上面拴些不会伤到孩子的小东西,像小调羹、彩色塑料小环等,把小绳挂在宝宝面前伸手可及之处,他就会用手拨弄着玩。

特别提醒

以上这类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使孩子从接触不同的物体与环境中丰富心理世界,帮助并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个性。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使他们知道自己对周围的环境有真正的影响,这是在婴儿前3个月你所能给予的最好帮助。

宝宝3个月至6个月时通常就开始伸手拿东西了,这表示他将要从被动、无助的阶段转变到主动,运用双手摸索、探险的阶段了。

婴儿在前3个月中是用眼、耳还有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的,3个月后便开始用手了,到4个月,双手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以前,他以眼睛发现了物体有形状、有颜色;现在,他将用手来探索物体的其他性质,包括柔软、坚硬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没有哪一个科学家像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那样生动而热切地来研究他的环境,对任何能拿到手的物体,他都会仔细地进行探索:是软的还是硬的?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是干的还是湿的?是否有毛?所以,应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尽量在他面前放些不同的物体,让他抓、摸,让他操纵。

特别提醒

与此同时,孩子开始把什么东西都往嘴巴里塞,就好像嘴巴是研究这个世界的惟一器官,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时要多加小心,易碎的、有尖有棱的、能吞下的东西千万不要被孩子拿到。

会发声的玩具是最适宜孩子玩的了,像一挤压便可发声的橡皮玩具,可以抱着玩的布娃娃或小动物等。

很多孩子在此时可以放进游戏栏里了。当孩子还没有习惯在地板上自由自在地爬、坐之前,把他放进游戏栏里比较好。在他习惯了自由之后,就可以把游戏栏放在客厅或厨房里,一面工作一面陪他,他也可以观赏周围的一切,学着自己玩玩具。

宝宝6个月至9个月时,开始“怕生”。在6个月以后,他已经对某些事物和与他有关系的人熟悉了,也自然能够觉察哪些是陌生的。当你让孩子接触陌生人时,如果孩子哭起来,就表示他害怕,这时不要急,给他点儿时间熟悉熟悉就会好的。

表现这时期的孩子喜欢发出“唯唯呀呀”的声音,你可以跟他做芳音游戏了,让他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在这期间,婴儿也开始对重复做同一件事感兴趣。他喜欢止次又一次地重复同一件事情,直到他感到已经会了为止。譬如说他可能在饭桌上一次又样东西,这对成人来说是很难想像其中的乐趣的。

自6个月起,婴儿也开始发现模仿的乐趣,这将是他童年中最有力的社会动机。他会模仿父母的动作,如用抹布擦桌子等,也会模仿父母发出的声音。

在大约8个月时,婴儿可能开始爬了,这使他成为更活跃跳“探险家。这时期的婴儿对发现的周围环境极感兴趣,时常可以自得其乐地玩上半个小时,家庭中的各种小东西就是他最好的玩具。

宝宝9个月至1周岁时,可能就会走路了,当然有的也要等到周岁以后,有的要到14个月或15个月才行。不管他在何时开始走路,到10个月时,他对环境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你替他换尿布或穿衣服时,他不再被动地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任你摆布,他可能会踢腿、伸小手,也可能开始与你合作了。

表现此时他虽然不会讲话,却已经能听懂不少话,他可以了解你的命令,也能懂得像“洗澡”、“吃饭”等日常活动用语。现在你应该帮助他认识他的世界了,这很容易做,只需对他说话就行。当你给他洗澡时,用手轻轻拨弄着水,然后说“水”;看到树,指着树说“绿树”。

可以说明的事物很多,你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说。

特别提醒在这段时期,你也可以开始把书介绍给你的孩子。孩子的第一本书最好是布封面或硬纸板的,内容最好是色彩鲜艳、丰富有趣的图画或他喜欢的小动物。你指着图画对他讲时,他会希望自己拿书,拍打它,翻弄书页,然后放进嘴里。稍后,他会高兴地看着书上的图画,对着书发出几个无意义的声音来。他这是在“念书”,不要轻视这种动作,从这时就开始让他与书接近,这就是在为他日后的爱好书籍打基础呢?

小儿的注意力发育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注意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之分。婴儿在出生不久即出现注意,并可因周围环境的强光、巨响而出现定向反射,但这只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注意。

各时期表现

婴儿时期的注意不断发展、丰富,除了强烈刺激可以引起其注意以外,凡能满足其肌体需要或与满足需要有关的事物也能引起其注意。1岁左右的小儿在独立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促进了注意的发展,出现了随意注意的萌芽,逐渐能按照成人的要求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指向有关的对象。但是,婴儿的注意力是极不稳定的,对一个对象的注意只能维持几秒钟,1岁左右的婴儿凝视成人手中的手表一般不超过巧秒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增大。

原因分析到了幼儿期,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都在发展,特别是通过戏活动,在向儿童不断明确游戏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随意注意的发展,但是,幼儿期儿童的注意特点仍以不随意注意占主导任何鲜明、新颖、具体的形象和变化的事物都能自然而然地引起么少的注意。

注意力的广度也就是同一时间内注意事物的多少。实验证明,到小学4年级左右,只有极少数儿童能达到成人注意力的刁平。幼儿2-3岁时能集中注意力10-12分钟,5-7岁时能聚精会神巧分钟左右。

学龄期儿童,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不随意注意有了新的特点,更多地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教师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激情演讲及产生美感的画面都可以引起儿童较长时间的不随意注意。此时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7一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后能达到30分钟。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内容可以增加其注意时间,且注意力稳定性会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对于熟练的活动,学龄期儿童已经能主动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了,如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此阶段,注意力有障碍的儿童通常表现为分心、不稳定,不能使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任何事物上,经常不断地由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上。另外,注意力有障碍的儿童还表现为注意范围狭小、注意力分配能力较弱等。

特别提醒

到了青春期,少年的随意注意逐渐占主要地位,应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某种必须注意的客体;努力克制自己的兴趣,排除周围的干扰,争取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小儿的思维和想像力的发育特点

各时期表现

应该说,婴儿基本上是没有主动思维能力的,他们的思维受动作的束缚。而幼儿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了,他们学会了在动作以前在头脑里进行思考,使思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并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不过,此时他们的思维还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觉性。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进行判断和推理,但限于经验,有许多推理是不合乎逻辑的。他们对推理的前后矛盾无法觉察,更无自我判别能力,因此,他们的判断和推理难免出现错误,这一切都不足为怪。

幼儿已经具有丰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现在幼儿所做的象征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中。五六岁的孩子做象征性游戏已发展到了顶峰。此外,他们丰富的想像力还表现在绘画、手工、讲故事等活动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事这些活动的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童年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到中、高年级,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增长。小学生在解决一些概念性问题时更多地采取求实、具体的途径,紧紧抓住觉察到的现实不放,而对其他可能性思索得很少;在到断、瘫某种现象时,他们也多采取经验归纳,而较少假设演绎。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有所变化。·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其思维方式从“经验型”的抽象向“理论型”的抽象发展,开始运用假设和概率来分析,同时达到能对思维过程本身进行反省和自我评价的心理水平,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逐渐增强。此时的青少年富有创二精神,常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对别人提出的观点一般不轻易相信和盲从.要求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

父母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的遗传特征、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经济情况夫妻之间的协调等,与儿童的心理发育关系非常密切。

原因分析外貌和生理状态:婴儿的外貌和生理特征在很大的程度上压父母的遗传,这种特征对人的性格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美丽可爱的外貌就常容易受到庇护和赞美,因而容易养成依赖和自大的个性。

文化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也可以影响儿童的行为。总的来说,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孩子的行为表现就越符合社会规范。

经济收人:父母的经济收人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产生影响。过去传统的说法认为,富贵人家容易出纨绔子弟,而贫穷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也有人认为贫穷可以导致犯罪的增加。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全面,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调查结果表明,中档收人家庭的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要比低档收人家庭的少。随着全社会家庭经济收人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收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和谐对子女的心理发育可以产生良性的影响,不和谐则可以产生不良的影响。夫妻关系和谐与否同夫妻人的个性、经济状态、文化差距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同样在遗传、家庭环境等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由于工作关系而使得夫妻分居两地的情况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利,容易导致儿童行为障碍甚至犯罪问题。夫妻经常吵架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也非常不利,而从夫妻不和到最后分手的时间越长,则对儿童心理发育的不良影响越大。因为在不和睦的家庭中生活的儿童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在这种不安全感的影响下,有些儿童可能形成胆小退缩的性格,有些甚至造成品德问题。

父母行为:父母中有道德败坏或犯罪者,其子女有行为问题或品德问题的也较多。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家庭环境因素造成的,但也不能排除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作用。

儿童孤独症的心理调适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心理发育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表现症状孤独感重:患儿不喜欢与人交往,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不喜欢被父母抱,不愿意和同龄孩子玩耍,对周围的事物毫不关心,很少微笑,不爱看人,喜欢自己单独活动。

兴趣狭窄,行为呆板重复:患儿不喜欢任何改变,他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项活动或某种玩具,任何改变都会使他深感不安。

语言障碍:患儿很少说话,有时会自言自语,但不让别人听;掌握的词汇十分有限,偶尔说话,也常常用错词汇。

智力发育不均衡或落后: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患儿智力发育落后,明显差于同龄人;另一种是患儿在某些方面智力超群,但其他方面却达不到正常值。如有个别患儿连阿拉伯数字都认不全,却能准确地哼出他所听过的每一首乐曲,并且只听一次就行,这类患儿常被人们称为某些方面的“天才”。

治疗与调适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最好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然后对症下药,一步步纠正孩子的不良心理状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们千万不能对患儿发脾气、表现急躁、动手打骂,那会使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要相信爱心可以战胜孤独,只要家长能付出满腔的爱去呵护孩子,孩子的病一定能治好。

儿童学习吃力的调适方法

具体做法

需要对这些儿童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训练,配合学校开展特殊教育和强化训练。

治疗方法

对于伴有的躯体障碍或行为障碍,需要及时地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医疗措施。如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可用利他林治疗,而对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儿童,可适当给予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治疗。

特别提醒

对于学习吃力或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的儿童,主要应进行早期干预,一旦发现儿童有学习问题或语言发育问题,应尽早接受心理保健和咨询,防止病情发展。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调适

分类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包括语言发育延迟、特殊性语言发育障碍、发育性发音障碍、口吃和选择性缄默症等几种类型。

症状表现

语言发育延迟:其原因包括精神发育迟滞、脑性瘫痪、听力障碍、发音器官疾病、婴儿孤独症和心理社会剥夺以及特殊性语言发育障碍等。患者可能伴有发音、语言的质量以及交流等方面的异常。

特殊性语言发育障碍:说话延迟及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差。

发育性发音障碍:这些儿童主要表现为发音的延迟和异常,发音的水平低于其年龄对应的水平,说话吐字不清或发音错误。

这些儿童由于常被人取笑而容易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变得退缩、孤独。但其智力水平是正常的,神经系统检查也没有异常发现。

口吃:与神经系统轻微病变、心理因素等有关。此病常在儿童3岁左右时出现,表现为说话不流畅,易出现语音或单词重复停顿,每句话在第一个字后即出现停顿或重复,或拖长发音。口吃儿童常伴有情绪与行为问题,常常有害羞、焦虑、容易激动等情况。

这些儿童智力正常,语言功能正常。

选择性缄默症:患此病的儿童常在3一5岁发病,此前已经具有很好的语言功能,有正常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病后在某些场合拒绝说话,而在另一些场合则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缄默时以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也可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部分患者可能有情绪和行为问题,如害羞、社交退缩行为。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违抗性行为。

治疗与调适

手术治疗:对有躯体功能障碍或器官损害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以纠正其发音或语言器官功能的异常。

语言治疗:采用特殊的语言教育方式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

药物治疗:对伴有焦虑和抑郁以及行为问题的孩子,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很多时候,语言障碍的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因此,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行为治疗:对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可以采用行为治疗的方式来解决其行为问题,并同时达到改善其语言障碍的目的。

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正训练

原则

训练前,先进行全面细致的语言功能评价,搞清说、读、听、写等方面存在障碍的程度及病变的范围,使训练具有针对性;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训练;训练计划应适合儿童的语言水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材和训练计划;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激发患儿语言交往欲望与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各类型训练儿童语言缺乏的训练方法:此类儿童通常伴有听力障碍、脑瘫等病症,如果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但不会说话,可教以手势、手语或装置沟通板等,以增进其与人们的沟通能力。聋哑儿与其他儿童一样,出生几周后就开始发音,但由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过一段时间他就停止了发音。此时,应立即再教他发音,训练其通过唇读理解人们的话语,并运用适合的手势语言同他进行交谈。到3岁时,就可以开始教写字、认字,读些简单的词,教他以画画和写字表达自己的意思。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在训练初期,先训练语言理解能,教一些简单发音,然后依次训练单词和句子等复杂的表达方,可首先让患儿倾听环境中的声音,并告诉其在听音的基础上,要求患儿根据老师或家长。在具体的训练中,可首先让患儿倾听环力法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的口形,指出指定物体的名称。然后,老师指向某一物品,让其说出名称,多次重复。在此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泊语对话。

特别提醒

此种训练常需要家长的参与,如在家中能同步训练效果会更好。其他还有行为矫正法和认知法等。

口吃的矫正训练

原因分析

童年期的不良心理影响是导致儿童口吃的最主要原因。大量事实表明,儿童口吃是由于受惊吓,被严厉斥责或惩罚,突然变换环境,家庭关系不和睦,心理气氛不融洽等原因而引起恐惧、焦虑、愤怒等紧张情绪造成的。

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模仿性强,有的孩子觉得口吃很有趣,出于好奇和顽皮,故意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语言,结果造成自己语言上的口吃习惯。

从生理原因上看,儿童口吃与某种脑功能障碍,特别是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此外,儿童脑部感染、口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容易引起口吃。

心理影响:口吃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碍,例如,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少言寡语,孤僻、害羞、胆怯、自卑等,有时他们也容易激动、情绪不稳、敏感、恐惧、焦虑,这些都影响孩子与人交往,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儿童口吃要及时矫正。

症状表现

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三:第一是难发性,即对开头的一个字的发音感到特别困难;第二是重复性,即重复某,个字的发音;第三是中阻性,即在说话过程中拖长某个字的发音或停止某个字的发音,表现出语言不流畅。另外,有的患者在说话时还伴有挤眼、歪脖子、摇头晃脑、跺脚等症状。

病因分析

一般来说,儿童2-4岁时出现的口吃现象是暂时性的,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掌握词汇有限,还不能迅速地选择词汇,不能流利地连接语音和词语,因而经常表现为重复或拖长一个字音或短句中第一个词,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语言训练

家长平时在家里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例如,教患儿慢慢地说话,训练他发音的节奏感和力度感;让患儿个字地练习发音;对已经识字的患儿,让他阅读文字时,个字地大声朗读,等等。

特别提醒

父母、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不要过分地注意患儿的语言缺陷,不要模仿、讥笑、指责患儿说话。因为口吃患儿一般都存在恐惧感和自卑感,在说话前就焦虑不安,担心别人会取笑他,倘若再有以上因素,就会加重儿童的口吃。所以,教育者应多给孩子以温暖和关怀,采取正确的方法,提出恰当的要求,尽量减少和消除引起儿童精神紧张的因素。

矫正孩子的口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时间,只要坚持做各种训练并反重练习,就能使儿童克服口吃并流利地讲话。

矫正方法家长要让患儿有充分的休息与睡眠,保持其身心健康。

老师应通过家长了解有关患儿的口吃情况,并让家长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以便家长有合理的要求与期望,同时配合老师对患儿进行适当的辅导。

老师还应与家长共同分析患儿在一天某段时间,特别是在与某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在说某些字句时,口吃为何增加?这就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认真地查找口吃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家庭成员要给予合作,避免产生打断、催促等针对口吃患儿的急躁反应,要一切顺其自然。

让患儿有机会练习成人赞许的语言方式,增加语言交流经验。

以渐进方式训练其在各种场合或在生人面前说话,增加语言及生活经验,培养自信心和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

婴儿会患孤独症吗

症状表现

性情极端孤僻,不愿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语言发育迟滞,缺乏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只喜欢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并渴望维持原样不变;缺乏对物体的想像力及灵巧地运用它们的能力,如缺乏想像性游戏,特别喜欢刻板地做摆放物体的活动。

产生原因

产生婴儿孤独症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染色体异常、大脑结构发育异常、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人能阐明其原因和发病机制。

表现特点

社会交往障碍:社会交往缺陷是婴儿孤独症的核心表现,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不愿与他人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单一,不愿或拒绝别人的拥抱;父母离开时没有明显的依恋之情,父母回来也没有特别愉快的表现;有时亲人呼唤其名字也不理会、无反应。患儿长大后,也很少主动与别人接触,在与伙伴的交往活动中,常扮演被动的角色,缺乏主动性。

语言发育障碍:患儿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语言运用能力损害,只能运用刻板重复的语言或模仿语言;语言音调、节律障碍;出于自我刺激地使用语言,即自我中心语言;非语言性交流的损害,即患儿很少采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别人交流。

另外,还表现为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僵硬,对环境要求倾向于固定不变,有时行为不正常。如对个别事物的兴趣较特殊,容易对物体的非主要特征产生兴趣;有时做游戏的方式出人意料,常做出一些特殊的动作姿势等。

治疗方法教育性治疗:教育性治疗是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教他们学会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及行为规范,公共设施利用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其中注视与注意力的训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及早进行。

行为治疗:其治疗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患儿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不利于患儿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侵犯性行为。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能控制孤独症的一些症状。主要药物有: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氟呱陡醇、舒必利等;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有利他林、匹莫林等;其他药物,包括氟苯两胺、纳曲酮等。

儿童神经性厌食的治疗与调适

危害

神经性厌食是指主动拒食,导致体重下降,同时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觉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常可引起严重营养不良以及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产生原因

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过分追求苗条,严重的心理挫折及学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心理比较脆弱的女孩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她们想使自己尽量“完美”起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需要。有些患者往往以饥饿与发作性暴食、呕吐等交替的方法达到这种目标。

由于体重下降快,青春期以后的女孩可能出现闭经,生长发育停止,乳房不发育;男孩则可能出现生长期幼稚化。同时,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以及伴随的严重感染等症均可能在患者身上出现。随着营养不良的加剧,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失眠、抑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和一些强迫症等。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患者还是认为自己的体形不够“理想”,仍然觉得自己太胖,需要进一步“减肥”。这就说明患者存在严重的自我形象感觉障碍。

有半数的神经性厌食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得到完全恢复,但仍有许多患者出现慢性病程。本病的死亡率大约在5%左右,其中自杀是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治疗与调适儿童神经性厌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药物治疗方面,首先是恢复体重的治疗,如给予白蛋白、输血、脂肪药物等补充营养,以及为提高其食欲而在餐前注射胰岛素等。另一方面,给予抗抑郁药物也是医师用得较多的措施之一。

特别提醒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患者的发病诱因,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对自身形象的心理疑惑和障碍。

儿童功能性遗尿症

儿童功能性遗尿症是指儿童5岁以上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常尿湿床铺、被褥或在白天尿湿裤子,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2%左右,男女之比大约为

病因分析

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有些患儿有家族史,表明可能有遗传性;有的则在睡眠过深的情况下出现遗尿;还有的是在强烈的心理刺激下出现遗尿症的,表明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当然,如果缺乏排尿训练就必然导致儿童出现遗尿。

产生原因

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是导致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常见原因。

如家庭心理气氛不融洽而造成精神受惊,离开母亲被寄养他处,因环境突然改变而失去感情上的依恋对象等都可导致儿童遗尿。另外,遗尿本身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造成精神紧张的因素。如惧怕父母的责难、打骂和歧视,周围人的讽刺、嘲笑,这些都加剧了孩子心理上的紧张,并使孩子因羞愧而渐渐变得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这种心理状态反过来又增加了大脑的不良刺激,使遗尿的病态愈趋顽固。

自我控制能力差。有较多儿童反映,自己睡觉时经常自我提醒不要尿床,而且在睡眠过程中当膀胧充满尿液时,自己也模模糊糊意识到要上厕所,但因为睡得过深,往往在梦中觉得找到了厕所,排尿后才感到又尿床了。儿童的睡眠往往较成人深,3岁以上的儿童睡眠时并不是整个大脑皮层都处于抑制状态,其中有一部分还在不停地工作,这些不眠兴奋灶称为“警戒点”,睡眠时如有尿意,它会唤醒儿童起床排尿。患功能性遗尿症的儿童,一般都睡得很熟,较难唤醒。因为孩子经过一天的活动,感到很疲劳,如果白天受到突然惊吓或受到父母严厉的责打,大脑细胞由于受刺激就会更加疲劳,从而睡眠会更加酣畅,不但外界的刺激,就是膀胧充满尿液的刺激,也不能使之脱离睡眠状态,更不用说自己醒来排尿了。

治疗与调适

对于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治疗,可以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等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采用丙米嗦等往往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需要正确处理儿童的心理问题,排除其心理压力。

千万不要对孩子讥笑、羞辱、责骂,甚至对外宣扬,让其出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和不满情绪。如果孩子因受家长责骂而产生恐惧感,精神负担加重,睡前会更加紧张,这会促使遗尿发生,因而家长应多关怀、安慰、鼓励、劝解孩子消除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遗尿的信心。目前,对儿童功能性遗尿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为治疗,包括采用电铃一电路方法和夜间定时唤醒的方法,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特别提醒

矫正孩子的遗尿行为,首要的是使孩子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战胜遗尿的信心。

儿童多动症的纠症与治疗

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典型发病年龄为3岁以后,8一10岁为高发期,且患病者中男孩多于女孩。

亥要病状活动过多,难以自制,这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好动、爱哭、不安定、兴奋过度、乱摸乱翻东西,这些现象在患儿3岁前后就有明显的表现。上学后表现更加突出,上课时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乱动。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这是儿童多动症~个突出而持久的特征。患儿注意力极难集中,有意注意能力极差,随意注意能力突出,极易受外界影响。患儿做事常常是有头无尾,丢三落四,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而是不停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且好冲动和任性。

患儿自控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好冲动,好吵闹,好发脾气,做事缺乏条理性,经常先行动后思维,从不考虑行动后果。患儿有时会突然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危险动作与行为,如顶嘴、打架、出走等,而且不服家长和老师的管教。患儿学习吃力。因其思想很难高度集中,无法专心听课,很难自觉完成作业,学习吃力就成为患病儿童的主要行为障碍。但是,大多数患儿发育正常,其学习吃力与智力发展并无直接联系。

区别表现

多动与好动在心理行为上有着明显的质的区别:多动症患儿的动,是杂乱无章、毫无主见、毫无目的的;而好动的儿童的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患多动症的儿童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品质低下,有意注意参与少,随意注意支配多;而好动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会不断增长,注意力能集中,只是在某一活动或某一场合兴奋度的高低有所不同。

多动症儿童的多动,不分时间、场合,许多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而好动的儿童的动,多是出于淘气或好奇,其举动并不离谱,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某一活动,没有什么活动能使他们安静下来,并专心投人进去;而好动的儿童对他们感兴趣的事和感兴趣的活动能专注地投人,甚至能提出许多新奇的问题。

原因分析

医学研究发现,多动症的产生与发展,多数原因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是由染色体异常或父母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引发的先天性缺陷。除此之外,与食物过敏、铅中毒及放射线的刺激引起胎儿或儿童的神经缺陷有关。再次是胎儿在母亲怀孕期,特别是在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期间,母亲的不良清绪或恶性刺激,致使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受损。亦可因学前期的教育不当,如要求过高、过急,过多地指责或干涉儿童的正当行为,造成儿童精神过度紧张,或者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放纵,使之养成一种缺乏约束力的“条件反射”。

纠正与治疗

多动症的治疗,除对先天性的缺陷治疗较困难外,后天因素引起的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纠正和治疗多动症的过程实际上是“条件反射”重建的过程,使其形成良好的兴奋灶。

可以采用一些适合儿童的认知活动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并通过一些良好的训练程序,逐步纠正和减少其过多活动和不良的心理行为。

特别提醒如果多动症患儿有了进步,应该及时表扬、鼓励,以此来强化其良性动作行为。

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暗示或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控制。至于心理和药物治疗,其目的也无非是提高行为训练的成效。只有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使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对于撒谎孩子的教育

诚实是一种美德,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诚实的人。但是,国内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对全国7个省13个城市430户家庭的调查中发现,从3岁起,就有50%的孩子开始说谎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也随之上升,到9岁时说过谎的孩子已上升到70%。怎样看待孩子说谎这一社会心理现象,需要家长把握好分寸,若处理不好,不仅会误伤孩子的心灵,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会使孩子形成恶习。

确实,当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要警惕孩子染上撒谎的坏习惯。

由于绝大多数孩子还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遇到诸如把家中的东西碰坏了、好贪玩、做作业不认真或考试“砸了锅”,常常会不知所措。此时,家长或老师如果像“检查官”一样严厉查问,可能导致孩子不但不承认错误,甚至会强词夺理编造谎言来进行对付。

可见,当父母的如何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不仅牵涉到道德观念和情感教养的问题,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问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四五岁的孩子脑发育为成人的2/3,这个时期大脑的演化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尤其是对情感能力的学习。这一时期若遭受巨大的压力,或教育方法不当,不仅会损伤孩子脑部的学习中枢系统,而且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如易怒、猜疑、悲观或注意力无法集中,产生各种恐惧的幻想等。这种情感经历的伤害,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持久的影响,往往导致其在未来人生的挑战中难以把握机会。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孩子的“谎言”切不可采取粗鲁的方法来处理。

原因分析

在孩子看来,按照事实叙述事物,远不如用自己的想像来虚构一个现象更有意思。

两三岁的孩子由于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都不成熟,还搞不清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其行为远比语言重要得多。

从孩子4岁开始,虽然明知撒谎是不对的,但孩子往往以主观愿望为出发点去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事物,往往容易把现实和臆想混淆。

如爸爸是解放军,他却对别的孩子讲“我爸爸是团长”。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想像和希望,就必然会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这种状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当多见,做家长的不可简单地把孩子的这种想像当做谎言来对待,而应该向孩子讲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幼时的达尔文富于幻想,其想像力十分丰富,叙述某一事物时总好插人自己的主观想像。有一次,他在山边拾到一块化石,回来后却跟姐姐说,这是一块宝石,价值连城。还有一次,他拾到一枚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造的。”姐姐一看,不过是一枚压变了形的18世纪的旧币罢了。姐姐对达尔文的“撒谎”十分恼火,屡次向父亲告状。然而,当医生的父亲却淡淡一笑,“这算什么撒谎!”因为他从达尔文的“谎言”中发现了孩子的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对其想像力和好奇心悉心加以爱护,精心启迪,终于使达尔文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的父亲无疑是明智的,因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引导

首先,不要用成人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和责难孩子。孩子先天不会撒谎,开始时也多属于自我表现、自我想像的童心现象。轻易地用道德、良心指责孩子显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次,家长讲话一定要言而有信。孩子只有当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并受到不正确的对待,如训斥、责骂、体罚时,才有可能撒谎。而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真正实施撒谎行为还要有社会的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及家长言行的榜样作用。许多家长为了诱导孩子做一件事,常漫不经心地许下诺言,过后却忘得一干二净。而孩子的希望一旦落空,就觉得是受了骗。所以,要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大人必须首先不要说谎。做父母的更应检点自己的言语行为和处世态度,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第三,要使孩子不撒谎,就必须宽容孩子的过失。孩子说谎有的是环境逼迫的,而且一旦发现说谎可以逃避责任,免受皮肉之苦,就开始说起谎来。

特别提醒

当父母的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即使孩子说了谎,也应区分有意和无意、善意和恶意。对无意的过失,不应追究;对好奇、顽皮、不当心的过失,应耐心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凡孩子能承认自己过错的,不仅不应该批评指责,而应动情地从人格意义上加以表扬。当孩子处在窘迫之时,父母若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孩子往往会终生难忘。

人缘差的孩子怎样避免心理障碍

人缘差的孩子,在情绪上易冲动,不合群,好斗殴,往往在一怒之下思维受阻,易造成情感表达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这些孩子的情商普遍较低,情绪自控能力较差。

症状表现

人缘较差的孩子,多数在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时就爱吵爱闹,到了高年级更是难以管教,这些孩子的心理行为不只是单独针对某个问题发生偏差,而是在情感智能上普遍存在问题。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常烦恼,没精神,不快乐,多孤单,有恐惧,缺少爱,在思考问题时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冷静的思考,常做白日梦,无法摆脱不愿想的事,学习成绩差。在行为方面,表现为脾气暴躁,好制造闹剧,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管教。

病症分析

这些孩子常常无视实际情况,贸然判定别人对自己怀有敌意,并不假思索地进行反击。由于无法学会与别人沟通,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种孤单,又促使他们在内心充满愤怒,对不公正的事表现得格外敏感,常视自己是不公平的牺牲品。如果遭到家长或老师的无故指责,常会感到冤屈,但又找不到支撑的力量,这就使自己陷人迷茫无助的境地之中,以致诱发心理障碍和犯罪行为。

治疗与引导

所幸的是这样的后果并非无法补救。有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际互动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早年的失衡还可以调整过来,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还有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时时对患者做出回应,以示了解患者的内心状态,这类似亲子间的情感调和动作。这种回应往往是意在不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但可使患者深深感到安慰并从中吸取无穷的力量。另外,可对人缘差的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友谊训练,教他们如何表现友善,如何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如何团结友爱,如何走出人缘差的阴影。训练时可让人缘好的孩子先示范表演,再进行角色转换,让人缘差的孩子对别人的好的表现作赞美、微笑或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等等,从而领悟和掌握重要的人际情感交流的技巧。还可以让人缘差的孩子练习表达悲伤、快乐、愤怒等情绪,使其加强对他人的情绪感受的判断与回应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这些训练,人缘差的孩子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结交新朋友中,会使其交往能力、情感交流能力得到很大增强,人缘状况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尤为重要的是,训练能较好地改善其认知误差的缺陷,转变其待人接物的方式,从而较好地把自己融合在群体之中。

特别提醒

对人缘差的孩子要多关心、多鼓励,多给予精神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以便让孩子增强自信心。

儿童夜醒的治疗与引导

症状表现

儿童夜醒是指儿童不能连续地整夜睡眠。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很常见,但往往被父母们认为是正常现象。其实,这是由于儿童大脑睡眠节律未能及时建立造成的。

产生原因

抚养不当:新生儿大脑发育不成熟,在其昼夜醒睡节律正在形成时,抚养不当可使其睡眠节律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夜醒现象。

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矛盾冲突、父母不和等也可引起儿童夜醒。

大脑发育不成熟:早产儿、脑损害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难以建立正常醒睡节律。

治疗与引导

心理引导:父母对孩子可以进行心理引导,给予其安慰、解释、指导,消除其焦虑、抑郁心情,帮助其建立纠正儿童夜醒的信心。

行为治疗:一般采取消退法,父母对夜醒行为有意识地忽视,让儿童学习自己人睡,对患儿的哭闹一般不予理睬;或者可采取按时唤醒法,即在了解儿童的夜醒习惯后,在其自然睡醒之前巧-20分钟将其唤醒,稍后再使其入睡。另外,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定合理的、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安静;同时努力改变不良的抚养方式。

儿童梦游的产生与引导

儿童梦游是指儿童在睡眠中起床行走。现代研究证明,这种情况只出现在睡眠中的非做梦期间,故也称为睡行症。但我们约定俗成,仍称为梦游。

产生原因

产生梦游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如很多患者有家族史。这些研究也发现儿童大脑皮质发育延迟、环境压力和心理因素以及睡眠过深都可以导致梦游的出现。

症状表现梦游的儿童常在熟睡中起床,双目凝视,在室内或室外走动还可做一些较为复杂的活动,似乎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口中可念念有词,甚至可回答他人的问题,但口齿欠清,常答非所问。经历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可以自行上床或随地躺下,恢复正常睡眠。次日,对发作经过没有记忆。也有的儿童并不下床走动,只是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做一些刻板、无目的的动作。梦游往往在人睡后的1.5一3小时出现,一周可发作数次。

引导方法

对于发作次数不多者,一般无需治疗,仅在发作时注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即可。对于正在梦游的人,应将其带回床上,或将其唤醒。对于发作频繁者,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安定类)药物。

儿童品行障碍的心理分析与引导

儿童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身上出现反社会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说谎等,以及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斗殴、破坏物品、放火等。

这些行为严重时可危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触犯法律时被称为违法行为。

原因分析

生理学因素:有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往往具有异常的性染色体;还有研究认为,雄性激素过多是导致这些行为出现的主要基础;也有研究认为,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细胞缺陷也可导致这些行为的出现。

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儿童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等,都可能诱发品行障碍或违法行为。其中,父母教养不当及父母角色能力不足与儿童品行障碍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症状表现

反复持续性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背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在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上均超过同龄儿童所允许的范围,具有适应社会环境困难的特征。它不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所致的疾病行为,内在生理缺陷可能是以上行为的基础,这些行为的形成还与家庭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儿童品行障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此病多发生在儿童13岁时。

攻击性行为:指斗殴、伤人、破坏物品及虐待他人或动物、性攻击、抢劫等行为。这类行为发生在儿童4一6岁时,表现为咬人、咬物或好打人等;发生在儿童人学后,则表现为常与同伴争吵、斗殴。

这种儿童往往好动,易惹事生非,情绪易激动,以自我为中心,好表现自己。受到挫折时,则常以破坏物品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

反社会行为:这类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表现为说谎。儿童期常由于幻想希望获得长辈的表扬而撒谎,或怕做错事受处罚而撒谎。有些儿童由于环境及教养因素从说谎得到了益处,使说谎成了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这就构成了品行障碍。

流浪不归。这类儿童常离家出走,到处流浪。在童年早期,因自尊心受到伤害,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出走,或因学习成绩不好害怕受父母惩罚而出走。当第一次出走后如获得满足,即出走行为得到了强化,则可能引起以后的多次离家出走。偷盗。儿童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喜欢,以及无法辨别自己的物品与他人物品之间的区别,而常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当这种行为成为习惯以后,就构成了品行障碍,并可能成为违法犯罪者。逃学。儿童由于厌学,反抗老师或家长,贪玩等原因,背着父母不去上学,而在外面游荡或与其他儿童玩耍。此类儿童的家庭气氛常常不好,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父母对儿童不关心,好体罚儿童。性攻击。多发生在12一15岁男性少年,最初是出于好奇或恶作剧,或受黄色书籍戴录像的影响,严重者会出现强迫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行为。

预防与引导

父母的榜样作用:儿童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而父母是其第一个模仿对象,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父母必须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应有自我检讨的作风,样让儿童也懂得如何检讨自身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对儿童明确是非标准和要求:从3岁起,儿童已开始注意自已与周围人的关系及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因此,父母对儿童的要才应以照顾他人及集体利益为准,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讲清道理,并与子女讨论,同时应寓教于乐。要让儿童学会自己,断和评价是非对错,创造儿童自我管理的机会,培养儿童认知郁力,以增强儿童对自我行为的控制。

鼓励的作用:对符合儿童准则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彭励。及时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正确行为,使儿童4立自尊心和成就感,这将会增强其认知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建立亲子感情交流:儿童喜欢受到别人理解、尊重,需要爱,父母只有与子女建立友情,了解他在想什么,理解其行为,才能达至分析问题恰如其分,才能建立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感。

特别提醒

对有些兴奋好动、难以管理的儿童,应给予特殊的教育。对这类儿童,应根据其行为特点,诱导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有组织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其合乎集体要求的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识字能力的提高,可让其从听故事转化为安静地坐下来阅读故事书,从书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孩子胡搅蛮缠的心理调适

产生原因

横行霸道行为是从生活经历中学来的,其中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的家长惟我独尊,要求孩子必须听他们的支配并剥夺孩子应有的一些自主权利,经常用强制、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还有的家长自身修养较差,经常在邻里之间惹是生非、胡搅蛮缠,邻居们往往避而远之。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就可能模仿家长的行为,在其他的场合去任意欺侮别人、威胁别人,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以示自己强大或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或用横行霸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任意欺侮、伤害别人的横行霸道行为,也常见于父母过分溺爱、百依百顺的孩子。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利名和要求,感情容易冲动,经常无理取闹。当与别人产生意见分止时,他们只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味地满足个人的需要,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个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愤怒或失落的情绪,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地危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如果一个孩子攻击另一个孩子或抢了另一个孩子的东西时被欺侮者哭着躲开,使这个孩子很容易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那么下一次他还会对其他的孩子采取这种霸道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外,当经常受欺侮的孩子不再甘心忍受而起来反抗时,他往往会诉诸于武力来威胁其他孩子。再者,影视作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心理调适

对横行霸道的孩子,需要加强管教,但是一定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首先,态度要鲜明,管教孩子是为了消除其不良行为,促成其良好行为,因此不能放松对孩子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不能姑息孩子的错误,更不能迁就、纵容孩子的横行霸道行为。其次,要耐心地教育,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往往采用报复性的惩罚方式,这种报复性的惩罚方式本身就带有恃强凌弱的霸道特性,不仅失去了管教的意义,而且会对孩子的横行霸道行为产生消极的强化作用,使他更为逆反,更加霸道。

特别提醒

由于儿童的横行霸道行为的形成主要起因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首先应从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找出那些可能导致儿童霸道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

其中,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一定要明白教育孩子首先是个教育自己的过程。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观察并学习对其行为有重要影响的榜样人物,并使他们对榜样感兴趣。要让他们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再想想自己应当如何去学。如果孩子出现了向榜样学习后而形成的良好行为时,要及时地进行鼓励。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还可以辅之以暗示·激励、教导等方法。通过榜样的影响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学到良好的行为和技巧。

幼儿自私的心理调适与引导

产生原因

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心理。由于是家中惟一的孩子,往往是集父母的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爱心。家里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又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的,即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

他们的内心活动都是单纯围绕自我出发,如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了别人和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

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毛病。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调适与引导

孩子的自私主要是后天形成的,自私心理的根源是家庭的娇惯和溺爱。因此,克服自私心理的关键是消除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支持、过分保护和“惟儿是从”的现象。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有原则的,绝不能迁就与溺爱,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予以满足,不合理要求就一定不予满足。不论是购买玩具、吃东西、就餐都要从客劝实际出发,所有家庭成员平等相待,不搞特殊。

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通情达理的习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或愿望,要多顾及别人,善于从别达的角度考虑问题或看待事情。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随心所欲、自己的人,是不会有小伙伴的。这样,他就会自觉地克服自己的自私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首先做到先人后己,乐于助人,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孩子。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送去,乐意把自己心爱的物品借给朋友使用,主动帮助邻居解决生活困难等等。另外,利用电影、电视、童话、故事等有关事例教育、熏陶孩子。

特别捉醒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谦让行为得到锻炼。如买回好吃的东西后,引导孩子亲自把东西分给家庭成员,与家人共同享用;在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时,诱导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积木、玩具等分一些给小朋友玩,还可以指导孩子相互交换玩具进行玩耍。与此同时,家长应及时称赞孩子的慷慨、谦让之举,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体验。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产生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组病因未明,发生于青春期前,临床表现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孤独性明显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产生原因

儿童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前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好静、孤僻、胆小、寡言、不喜交往、怕羞、主动性差等。这些不良和睦可能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遗传因素、大脑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刺激因素起到了诱发的作用。

症状表现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基本相似,但其发病往往比较缓慢,早期症状表现为有睡眠障碍、头痛、精神委靡、活动减少、孤僻退缩、与亲人疏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少言寡语、情绪焦虑、抑郁、无故发脾气、生活懒散等。疾病发展后,则可与成人一样出现幻觉、思维散漫等症状。

治疗方法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成人差别不大,一般应用药物治疗、精神治疗、环境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特别提醒

由于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缺乏特征性的症状,而其预后又比较差,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一旦怀疑有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就应及时就医。

儿童癫痫性精神病障碍的产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3%一4%,其中约一半以上病例开始于儿童期。从小儿出生至4岁是发病的;一个高峰年龄,10-20岁为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癫痫常常引起的儿童的精神和行为异常。

症状表现

癫痫性精神障碍可以在癫痫发作时短暂出现,也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单纯地表现为失语、失音、感知觉异常;也可在意识不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幻觉、错觉;还可出现恐怖情绪、抑郁、病态喜悦、愤怒或不愉快的体验、强制性思维等。

病症危害

长期反复发作的癫痫可以导致儿童的智力水平下降,原先获得的知识丧失,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年幼儿童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者,大龄儿童患者则出现理解判断、抽象思维、记忆、计算等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患儿智力减退程度与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发作频繁性、是否脑损伤和发作类型等有关。

发病年龄越小,发作频度越大,病程越长则损害越大。此外,如果患儿的癫痫是在原来脑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则智力水平的下降、个性的变化较明显。

治疗方法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及时控制癫痫的发作,并针对精神障碍的具体情况而应用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

特别提醒

家长应注意对儿童因此病产生的苦恼和恐惧心理进行及时引导,减少患儿因为服药后出现多毛及牙龈增生等副作用造成的精神刺激。家长要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忽视而不积极寻求治疗,患儿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或加重儿童癫痫性精神障碍。

独生子女的特点与教育引导

特点表现

生长发育:独生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要好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负担较轻,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关心程度较高有关。

智力:我国的科学家进行了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方面,包括想像力、语言能力、模仿及创造性思维等都比非独生子女好。

原因分析

首先,独生子女具有较好的先天素质和营养条件。一个母亲只生一个孩子,身体条件较好,胎儿的发育也较好。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经济条件也比较宽裕,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这就为独生子女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健全的大脑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家长有较宽裕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有较多的财力为早期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国内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谦虚精神和依赖性方面稍差。

教育引导

要让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龄人进行接触。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些约束力,即行为规则,谁违背这种规则就会被排斥。这样,独生子女才容易意识到“自我中心”的不现实性。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有限度的,有原则的,不能是纵容性的。父母教育孩子既要倍加爱护,也要严格要求,要帮助孩子建立是非道德观念,克服和纠正不良行为。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人之间对儿童的教育要求、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应该是一致的。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仅在思维上感到矛盾重重,在行为准则方面也会不知所措,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特别提醒

独生子女的家长和老师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应对孩子提出统一的、正确合理的要求。即使出现意见不一致,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公开”发生冲突,而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协调,以减少孩子的矛盾感。

父母的语言与幼儿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父母的理想、信念、作风、习惯、品德及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子女。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常常言语失误,但自己尚未察觉到,故未引起应有的注意,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常见表现一是对幼儿讲专横语。有的父母以家长身份,不问青红皂白,主观臆断,吹毛求疵。这些父母不懂得教育规律和幼儿心理特点,只知用“瞎说”、“人小鬼大”、“变坏了”、“混蛋”等言语对幼儿严厉斥责,更有甚者,对幼儿打耳光,踢屁股。父母专横斥责,幼儿又不知错在哪里,长此以往,孩子逐渐形成胆小、畏惧、压抑、内向、反抗、倔强等性格,使孩子的求知欲受到打击,智力发育及性格的形成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是对幼儿讲模糊话。这是指父母对儿童讲是非不分的语言。父母带孩子见到熟人或亲友逗孩子,常常会得到几句夸赞的话:“这孩子多聪明,就是有点瘦,你们多给他营养营养嘛。”父母往往回答说:“我们这孩子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列举了一些食物),真拿他没办法。”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孩子挑食现象的批评,但孩子对上文两段话往往分不清楚,易产生误解。

三是对幼儿讲糊涂话。有的家长在与别人说话时,指着自己的孩子介绍说:“这是我家的小皇帝。旧久天长使孩子逐渐形成任性、粗野、不讲道理、懒惰、好吃、爱穿等不良习性。

四是对幼儿讲反语。某教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母亲买了9个橘子,放在碗柜里后转身做饭去了,当时被孩子看见了,向妈妈提出要吃,妈妈说你拿一个去吃吧。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孩子吃了两个,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训斥说:“你为什么只吃两个,要吃你就全吃掉。”结果等妈妈做完饭一看,橘子仅剩了两个。于是,妈妈吼着对孩子说:“你真的就全吃了?”孩子哭丧着脸说:“妈妈不是叫我全吃了吗?我吃不下去了。”幼儿年幼无知,他们听不懂父母的反语,因此必须正面讲清道理,注意循循善诱。

特别提醒

父母语言失误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期既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各方面的奠基时期。为父母者首先要学点幼儿教育知识,懂点儿教育规律和艺术,发挥榜样作用,重视对孩子的语言影响,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有了这些,才能在科学育儿方面取得成效。

家庭教育与子女犯罪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但是子女的成长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下面列举几种容易导致子女犯罪的家庭类型。

原因分析

不信任型。这类家庭的父母对周围的人抱有怀疑、防备的态度,常因一些小事抱怨自己家吃亏,当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

虚荣型。这类家庭的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总好表现得高人一等,别人不能比自己强;在对待子女和别人相处方面,总是追求虚荣,缺乏朴实和诚恳。

自私型。这类家庭的父母教育孩子评判事物的标准,不是以客观和公正为准则,而是从个人得失去衡量事物、对待别人。

享受型。这类家庭的父母好逸恶劳,对子女不进行劳动彰育,公然怂恿子女不参加任何社会公益劳动。

冒险型。这类家庭的父母为了追求舒适优厚的生活待遇:

往往不择手段,不顾法律,为了金钱什么都干;对子女的违法行黄不以为然。

动武型。这类家庭的父母一遇到矛盾就以武力来压服别人;在教育孩子时,常向孩子灌输这方面的错误观念。

特别提醒不要忽视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样,因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起到暗示作用。

当心儿童自闭症

不久前日本国家卫生署推测,每200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患了“自闭症”。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我国,只不过我们过去对这种病症未予足够重视。

症状表现

孤独、不合群。喜欢独自一个人玩,不愿意到公共场所去。

固执,提出的要求一成不变。如: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挪了位置,就会生气;甚至上学、去幼儿园的路径也是喜欢一成不变,不愿意更改;自己做错了事情,当大人指出时,多无济于事,常以为自己做得最好,自以为是。

语言出现障碍。最突出的表现是,常照问话回话,重复别人的话,甚至将“你”、“我”等人称代词倒过来使用。比如,有人问他:“你干什么呢?”他回答道:“你干什么呢?”等等。

治疗措施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患,至今尚未研制出治疗此症的特效药物。国外专家认为,治疗此病的有效措施是精神疗法和饮食疗法。

精神疗法:其要领是调整家庭教育方法;改善家庭成员与孩子的关系;更细心、更周到地关心孩子,与他们交朋友,并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饮食疗法:主要是食品结构要合理,少吃白糖,不吃零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维生素C充足可改善自闭症的症状。

特别捉酸特别要注意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夫妻间切忌争吵。

幼儿的道德感与道德教育

在婴儿期,由于孩子表现的主要是不随意行为,还谈不上有科么道德和道德行为。虽然有时候婴儿也能根据爸爸、妈妈的要才调节自己的行为,如妈妈去上班,孩子跟着要去,受到妈妈的阻止孩子就不缠着妈妈了;孩子歌儿唱得好,妈妈要求他再唱一遍,移子就继续唱。这样看来,孩子似乎懂得了一些“规则”,知道按知则办事。但是,这毕竟是一种道德假象,因为这时的孩子其行为调节是在外部因素控制之下进行的,他们所做出的某些遵守“效则”的现象,并不是由自身内部具有的道德素养决定的,而是在某种具体需要下做出的感觉性的、适应性的行为反应。所谓“听话”,并不意味着具有某种道德感,也算不上什么道德行为。

而孩子到了幼儿期则不同了。3岁以后的孩子已经能以直接的有理由的活动为背景,产生了随意的、有积极倾向的行为。这时他们不只是根据成人的要求来进行自我调节,并已经能够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感(如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要求等)来进行行为选择。事实上,从幼儿期起,孩子便进人了道德的起源期,此时父母要倍加关心对孩子道德修养的培养。但是幼儿的道德毕竟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有着独特之处。

特点其一,幼儿认为,所谓道德便是成人指令。在幼儿看来道德的内容便是成人的“话”,成人的“话”在孩子看来总是“对”的。

其二,幼儿认为,所谓道德行为便是服从成人的指令,符合大人的要求便是“道德行为”,不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便是“不道德行为”。

其三,幼儿的道德感和道德行为是极不稳定的。幼儿由于受年龄的限制,不能根据概念推理进行充分合理的思维,因而也就不能产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加之幼儿的行为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幼儿又没有足够的意志保证,经不住自身需要和其他新异事物刺激的吸引。所以,幼儿的道德感和道德行为是不稳定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道德素养与成人的道德素养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上述道德特点来进行。

注意

要让孩子懂得社会规则是由社会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这一实质性内涵,以便孩子从“成人要求”这一片面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要让孩子懂得社会规则与成人要求之间的关系。成人的要求多是根据社会规则而来的,所以孩子要听大人的话;同时又要指导孩子进行独立思维,学会自己分析判断,进行行为选择,做到不盲从父母。

要让孩子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意义,提高孩子遵守社会规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帮助孩子克服内心障碍,让孩子学会抑制个人欲望,培老孩子的道德意识。

给孩子以正确的、经常的社会规则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刀止孩子受到错误规则的引导。

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要及时强化。孩子有了好的判断、好白想法、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多让孩子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进行道德训练,接受道德教育。

特别提醒

总之,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引导和训练。

在幼儿期怎样进行“性”知识教育

儿童认识自己性别的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性别认同。也就是说,经过性别认同以后,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男孩知道自己的性别与女孩之间似乎有所不同,反之亦然。

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是形成心理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孩子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为使孩子形成应有的行为概念,要注意孩子早期的性别和性别角色教育,以便使孩子对“性”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错误做法一般来说,父母不会刻意地去改变或扰乱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行为的形成。但是,也不能忽视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在性心理方面的混乱。有些父母可能出于好玩,或者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另外一种性别形态,就给孩子进行“易性打扮”,就是说,把女孩打扮成男孩,而把男孩打扮成女孩。还有的父母把孩子打扮得非常“中性化”,缺乏鲜明的性别特征。这样,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概念产生混乱。

周岁以后的孩子,常常会问“妈妈是怎样生我的”之类的问题,会从和周围孩子的比较中,意识到自己是男或女,甚至会就自己的生殖器官向父母提出“为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做父母的不应回避,而应该给以必要的解答。比如,对于生殖器官,可以这样解释:这就像我们身上的手和脚一样,只是人的普通器官。从而打破了孩子的神秘感。

特别提醒通常由母亲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由父亲对儿子进行性教育比较好。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有关的科普书报给孩子看,使他们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如果缺乏科学的性教育,一些孩子会在幼儿期养成不良习惯,例如爱用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到了青春期时,由于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有时令计一些昔色滓秽的东西找到市场,这是很危险的。

儿童异常情绪的特点

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如同生理发育一样,都未成熟,因此,儿童的情感反应肤浅而短暂,情绪易变,常常“会儿笑”,这是一般儿童的情绪表现特征。而有些孩子的情绪表现不同一般,他们在某一时期里经常出现某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并干扰儿童心理正常发育,这种情绪就是异常情绪。

症状表现

暴怒。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偶然表现为暴怒不应视为异常,但是如果经常有暴怒发作,如尖叫、大发脾气、摔坏物品、撞头或咬人等,就应予以重视。引起孩子暴怒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环境不良,诸如父母对子女教育态度不一致,父母感情不和谐,对孩子过分关心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儿童暴怒。

焦虑。有焦虑情绪的儿童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注意范围缩小、学习能力下降及睡眠障碍(尤以易醒和梦魔为突出)等。因与父母分离而引起焦虑的儿童常缠住父母,不断地要求大人注意他们,甚至拒绝去幼儿园或学校。严重的焦虑伴有莫名的恐惧,并有瞳孔扩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等植物神经劝能失调的表现。自幼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和强烈的儿童易产生焦虑,较难适应新的环境。另外,如果父母或亲人有严重焦虑也可“传染”给儿童。

过分的恐惧。指儿童对某些事物产生强烈的恐惧,或对不该产生恐惧的事物产生恐嗓。根据行为发展原理,恐惧在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是合理的,而在其他时期就不合理了。

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约半数的孩子对动物或黑暗有恐惧感,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恐惧反应会急剧减少。如果一个7岁的儿童因看到蚂蚁而惊慌失措,那便是异常了。有恐惧现象的儿童所恐惧的对象往往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如黑暗、昆虫、动物、传染病、死亡等,他们在遇到这些事物时便会产生焦虑不安和惧怕反应,并尽量逃避。例如,对动物恐惧的孩子不愿去动物园,而对黑暗恐惧的孩子则不肯去电影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儿童的恐惧并不在情绪或行为方面充分显示出来,而是以躯体方面的不适,如腹痛、呕吐、头痛、大小便次数增多等来显示其恐惧心理,并以此为由而回避其所恐惧的事物。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那些以腹痛、头痛等理由来拒绝上学的孩子,实际上他们是有对学校的恐惧。

忧郁。儿童的忧郁情绪不像成年人那样显而易见,他们的忧郁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躯体不适,二是行为问题。前者包括那些无法解释的头痛、恶心、腹痛、遗尿等,后者包括厌食、逃学、离家出走、欺侮弱小等。导致儿童忧郁情绪的原因主要与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亲人生重病或死亡,父母不和,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讥讽、训斥等都可导致儿童忧郁情绪。

环性情绪。这多见于少年儿童。有环性情绪的孩子在某一段时间里表现很兴奋,话多,活动也多,忙碌不停,好管闲事,情绪易激动,常惹事生非,顽皮或恶作剧,进食量增加,睡眠减少。而在另一段时间里则表现为忧郁,闷闷不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不愿上学,常诉说头痛等不适,进食减少,睡眠差,多梦易醒等。重者常表现为兴奋和忧郁交替循环出现。这种异常情绪的产生与遗传、心理因素和精神疾患有关。

病因分析如上所述,有时儿童的异常情绪表现为躯体的不适,因而对那些查不出原因而又无法解释的、反复出现的躯体不适,应考虑到是否系异常情绪所致。

治疗方法祛除不良的心理学环境因素是消除儿童异常情绪的关键措施,改善教养方法有助于缓和儿童的异常情绪。对有些严重异常情绪的孩子应予以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要不要给孩子留面子

事例分析某市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D,放学后途经一家个体画片店时,悄悄把一张不干胶藏在身上,他的举动,被女店主看在眼里。当他刚要离店时,女店主喊住了他。他开始时不承认,后来又说是前几天买的,最后终于承认了错误。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可能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

女店主又继续问他在哪个学校读书,家在哪里住,让他写检查。D在检查中写道:“我偷了一张不干胶,请原谅,以后不偷了。”并在落款处写上了本人、父母和班主任老师的姓名。

其实,到此为止,已经给孩子很深刻的教训了。

女店主还要D把上衣脱下来,回去叫大人来取。孩子本不愿意,但在女店主的催逼下,无可奈何地把上衣脱了下来。

从被盘问,写检查到脱衣服,长达一个小时。最后,光着上身走了。

然而,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学校和亲戚家,而是去了他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人们无从得知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思,谈论着一些“假如”和“也许”。

有的说:“一孩子难免犯错误,假若不逼他脱光上身,也许……”

直到悲剧发生以后,人们才后悔莫及,才想起来:也要给孩子留点面子就这一点,不仅社会上许多人做不到,就连许多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做不到。生活中不爱孩子、故意虐待亲骨肉的父母恐怕是寥若晨星,但是,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父母却触目皆是。

由于几千年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不少人把父母打孩子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孩子稍有过失,轻则辱骂,重则拳脚棍棒相加,还为自己的“行动”施以“严教”的美名。实际上,孩子不管长幼都是一个“人”。是人就有独立的人格,就有做人的尊严。

从法律地位上讲,子女与父母是平等的关系,他们的人身权利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般6-7岁的孩子就开始懂事,并且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但与此同时,顽皮捣蛋又是小孩子的天性。因此,怎样教育孩子并不是二件简单的事情。

正确方法

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多教一些改过的方法,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并给其留下改正错误的余地。

注意

如果轻易采取损伤孩子自尊心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那就适得其反,性情暴烈者可能挺而走险,向家长或社会实施报复;性情脆弱者可能失去自信和勇气,消沉、出走,甚至自杀。

当然,在平时就应该滴地教育,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突然发生重大过错。滴地教育,父母首先要注意自身修养,自己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美好的追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其次,要注意方法。有意识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感到你是“有意识”的,即不能让孩子感到你所说的都像从哪里背下来的,而且背过好几遍;还不能让孩子觉得你对他感到失望,因为他而感到自卑,这样孩子心中才不会植下自卑的种子。

怎样看待孩子的嫉妒心理

产生原因嫉妒是一种因他人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而产生的带有忧虑、愤怒和怨恨情绪的心理。

主要特征只因他人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于是借助一些手段来维护心理平衡,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产生嫉妒心理是对失去爱抚的一种正常的反应。父母对孩子的偏心,会引起兄弟姐妹间的嫉妒;教师对幼儿的偏爱,会引起小朋友之间的嫉妒。易生嫉妒者以女孩居多。孩子的嫉妒心理在3岁和11岁形成两个高潮,在前一高潮期女孩多,后一高潮期男孩多。女孩之间的嫉妒比男孩之间或男女孩之间的嫉妒要多。奖罚不公会强化嫉妒情绪。

具体表现嫉妒有时只是一种轻微的烦恼,有时却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如果只是轻微的烦恼,还无所谓。假如发展成敌意了,那就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因幼儿年幼无知,缺乏理智,会干出什么来,是很难估计的。当然,幼儿一般的嫉妒往往多表现出用言语表示不满,或者毁坏自己没有受到表扬的“作品”,或者故意冷落、打骂被宠爱或受表扬的孩子,或者进行恶作剧使被宠爱、被表扬的小朋友难堪等等。

特别注意要避免幼儿产生这种嫉妒心理,首先家长和老师不要偏爱孩子。在家庭中,无论是分食品,还是买玩具,要尽量做到合理公平,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解释并进行适当补偿。例如,把姐姐的旧衣服给妹妹穿,这时要说明理由,如这衣服还没有坏,应当节俭等。

但是,不能总是让妹妹穿旧衣服,还应适当地给其添置比姐姐穿过的还要好的衣服。即使不从衣服上补偿,也要从别的方面补偿,例如,吃水果姐姐吃小的,妹妹吃大的等等,以保持孩子心理平衡。

稍大一点,逐渐习惯了,也懂得道理了,孩子便不会从这些方面考虑父母是否偏心。如果父母真是偏心,想掩盖也掩盖不了,子女迟早会感觉到的,长大后往往会形成家庭成员间的别扭和争吵的局面,甚至会酿成家庭悲剧。

其次,要赏罚分明、公正。家长不能偏袒一个,处罚一个;也不能对同样做事的孩子有的给奖,有的不给奖。对幼儿做事,家长要弄明白原委,查清楚是非,分出来轻重,尽量做到赏罚合理,使幼儿心服口服。

另一方面,使女孩子心胸开阔,使男孩子尽量避免“女性化”也是克服嫉妒心理的重要措施。

心理调适一旦形成嫉妒心理,家长要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嫉妒转化成要强上进的动力,去争取赶上比自己强的人。同时,还要引导幼儿避免以自我为中心,要能容忍和接纳别人,做到心胸开阔。

要不要淡化孩子对金钱的欲望

最近,从一份调查材料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市曾对62所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面对“作为学生你现在想做什么”和“你对做工、弃学经商的人怎么看”的提问,有n%的人回答说想弃学经商,26.2%的人想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有12%的人认为弃学经商能“早工作,早挣钱,早享乐”,不少学生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明确表示怀疑。在尚未成熟的孩子心里,求知欲被求钱欲淡化了,一些中小学生竟与大人一起在钱的漩涡中挣扎。

有人早些时候曾断言:10年以后中国将出现一批新的文盲、半文盲,这并非耸人听闻。现在的情况已引起人们的忧虑和深思。

那要不要淡化孩子对金钱的欲望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第一,让孩子明白他们与成人的不同。

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在孩子的心里,他们总认为自己与大人是一样的。因此大人们做的事他们也想做,比如在玩过家家游戏时,孩子们会把做饭、烧菜、哄孩子等学得惟妙惟肖。

因此,大人们过分关注家庭的经济来源,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会深刻感到钱的重要性,继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大人与小孩的责任不同,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挣钱是当他长到成人时候的事情。

第二,最好给孩子讲一讲爱因斯坦修理机器的事,让他明白知识是更“值钱”的

有个公司请爱因斯坦修理一台很多人都修不好的机器,爱因斯坦只在机器上画了一道粉笔线,让人们从这里打开机器,接上两条断了的线路,机器就修好了,爱因斯坦要修理费1万美元。公司负责人说:“一道粉笔线值1万美元吗?”爱因斯坦说:“一道粉笔线至多值1美元,但是知道画在哪里值9999美元!”

这个故事说明,科学知识能带来巨大的财富。

第三,追求财富、幸福是人的天性,不能用生硬的办法来阻止,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如果你身为家长,在为家庭追求财富的同时,又如何教育孩子不要过分看重金钱呢?正确的方法是:肯定追求财富没有什么过错。这样,孩子就不会认为家长追求财富是一种恶劣的品质。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肯定追求美好,追求人与人相互合作,创造崭新局面是最好的。这样,孩子自然会去珍惜人的感情、精神和生命。

第四,教育孩子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能用刻板的方法。

从现代社会看来,一点不给孩子零用钱是不可能的,不接触商品流通也是不可能的,用家长小时候的“消费水平”对待孩子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世界在发展,在变化。

注意

刻意地“节约”孩子的零花钱,刻意地控制给孩子买衣服、文具,并教育他“等你长大后自己赚钱去买”等等,都只能使孩子刘金钱的欲望更为强烈。因为在孩子的群体中,也同样有各种各科的攀比。过分攀比应当制止,但是,这种攀比又确实存在,并影晌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总在攀比中落后,自然会产生自卑感。

叮心理调适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好好学习,增长知识的重要性,提高自立、自强的本领,用乐观的态度正视当前的生活状况,克服虚荣心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怎样预防和纠正幼儿的神经质

区别要想严格区分孩子是难以管教的还是神经质的,并不太容易,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难以管教的孩子往往表现为:有时捣乱或者故意调皮,经常闯祸,跟大人过不去。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懂得道理的,如果父母教育得法,这些孩子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的。

症状表现有神经质的孩子行为表现就不同了:第一,他们有明显的疲惫感,很容易疲劳;第二,经常出现周期性“头痛”(总说自己的头有挤压感、膨胀感、刺痛感等等);第三,睡眠反常。这三种情况在每个神经质孩子身上尽管表现程度不同,但是这些症状在每个神经质儿童身上都有。此外,神经质的孩子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食欲不振,对冷热、气味、声响极度敏感,情绪不稳定(经常忧郁、喜怒无常)等,这些症状在每个神经质儿童身上不一定全有,可能在某个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

形成原因其一,错误的暗示。凡是有神经质孩子的家庭,父母常常错误地说一些带有诱发性的话语,如“你头痛得厉害吗?”由于孩子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即使不头痛,他也会感觉到“头痛”。

其二,生理因素。如妈妈怀孕时曾中毒或受到伤害,或由于遗传病理所致,或由于孩子身体经常生病(如感冒发烧),使身体或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伤等。

其三,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式的教育,不断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神经质是逐渐演变形成的。他们开始时诉苦、抱怨。以后出现疲惫感、虚弱感,并不断加深,学习时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成绩下降。随后出现缺乏信心和极端失望的情绪,有的则变得容易激动,甚至脾气暴躁。

注意神经质常常发生在孩子各方面都虚弱的时候,因此,要想正确预防和矫正儿童的神经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了解孩子是否有遗传性病症。

2.防止孩子的体力、脑力劳动负担过重,特别是脑力负担不能过重。若孩子感到“吃力”,则必须减轻负荷。

3.加强娱乐活动,同时让孩子每天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4.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创造一个和谐、宁静、愉快的家庭环境。

怎样培养儿童的意志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坚强是人的一种珍贵的心理素质。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的人,都经过和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所以,从小培养儿童的意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养方法

爱劳动。劳动(包括体力的和脑力的)是培养儿童意志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儿童各种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眼下,家长们注意强化孩子的脑力劳动而忽视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要孩子整天用脑学习,效果并不好。

不常参加体力劳动的孩子往往意志脆弱,生活能力差,好贪图享受。因此,父母应在每天或每周给孩子安排一些适当的体力劳动。

责任感。责任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首要条件,也是个人意志的表现。责任感的强弱与环境有关。生长在艰苦环境里的孩子,大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父母包办一切的优裕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责任感往往较弱。

随着现在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很多儿童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裕。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儿童的责任感,最根本的一点是:凡是孩子能够做的,要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说“你不会做”,而该说“你一定能做好”,并向他提出适当的要求。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什么事都不愿做或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孩子,要加以指导、帮助和督促,不要随便迁就。

毅力。毅力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窘境时,父母不必立即去替他解围,而要给他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当孩子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时,应鼓励他再想想办法,因为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口心理调适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经受几次失败的磨炼,不必担心,不必心疼,只要善于启发,在必要的时刻帮他定能学会在逆境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当然,这一切都必须遵循从易人手与择难而进相统一的原则。只要使孩子在自我调节中保持了心理平衡,他就能学会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坦然面对人生,变得更坚毅、更刚强。

特别提醒一种坚强意志的形成,离不开有目的的锻炼和培养,这种锻炼和培养应贯穿于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家长应抓住每一个最佳时机,让孩子战胜困难,以便孩子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会面对人生。

幼儿的不同气质表现

气质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包括情感发生的速度和程度、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情绪反应的强弱、思维的灵敏度、意志的坚强程度等。如有的人情感易爆发,有的人却沉着;有的人情绪反应强烈,有的人反应微弱;有的人思维敏捷活泼,有的人迟缓犹豫。儿童在很早就会表现出自身气质特点,但随着环境的影响,气质会有所改变,而本身遗传的气质特点将终生永存。

胆汁质的幼儿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有心下几方面:

1.好说,好争辩。在任何地方均好说话,上课时总爱抢先回答问题,有时站起来却又答不出来。

2.好动。坐不住,好跑、好跳,走路急而快;手脚停不住,画图或搭积木时,稍不合意,会将画纸撕破,把积木推倒,这是胆汁质幼儿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明显的特点。

3.情感表现明显、强烈。好大笑、大哭,受到表扬就扬扬得意,受到批评就表现得十分沮丧;与同伴相处时爱争吵和发脾气,比较执拗。

4.愿意参加各种活动。能劳动,对成人交给的任务能努力去完成;精力特别旺盛。

这种类型的孩子情感发生迅速、易变,动作发生快捷。

多血质幼儿在生活中一般表现如以下一些特点:

1.动作利索,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学习舞蹈、体操及模仿各种动作比较快。

2.不怯场。对生人和熟人主动打招呼,对集体生活很快能适应;在幼儿园或其他生疏的环境中,没有恐惧的表现。

3.情感表现明显。爱哭爱笑,爱吵爱闹,情绪变化快、不执拗。

4.待人热情,喜爱交往,富于同情心。

5.兴趣广泛,但不稳定。游戏时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玩那,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和倾向性。

6.注意力容易转移,很难集中。学习时虽然头脑灵活,容易接受和理解问题,但是对复杂的问题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解答。

这种类型的幼儿情感发生迅速、持久、强烈、有力。

黏液质幼儿有以下一些特点:

1.行动迟缓。动作慢腾腾,吃饭、起床、洗漱、人睡、走路等动作都是慢条斯理。

2.情感不易外露。很少大哭大笑,高兴时总是微微一笑;很少掉泪。

3.稳重、恬静、不爱说话。对家里来的客人很少亲近,当客人询问时,却能很好地回答问题。

4.情感上不容易受刺激,不容易发脾气。与兄妹或同伴玩耍时,能友好相处,很少发生冲突。当受到欺侮时很少告状;受到批评时,面部表情不明显,很少掉泪;受到表扬时也只是微微一笑。

不爱表现自己,有忍耐力和自制力。

5.注意力稳定但很难转移。能专心地去学习,但难于兼顾李他方面的事情。学习舞蹈及动作技能方面的速度比较慢。

这种类型的幼儿情感发生缓慢、平静,动作发生迟缓、稳重,柞绪易控制。

抑郁质幼儿有以下一些特点:

1.行动迟缓,不爱活动。

2.容易怯场,客人来后常常偷看,不爱交际。

3.与邻居小朋友玩时,常常显得胆怯,不够主动,说话也较少。

4.情感不容易外露。很少大哭大笑,一旦喜欢某一玩具,就轰不释手;一旦讨厌某个人,则很难对其产生感情。

5.善于观察细微事物。绘画或玩积木时能反映出事物的细节。

这种类型的幼儿情感发生迟缓且不强烈,有很高的感受性、倾向性,善于观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此类幼儿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碰见,特别是在幼儿园。这些孩子与其他类型的幼儿在一起,很容易显现出来,然而在家庭里表现不十分明显。

儿童的个性包括哪些方面

个性这个词,心理学的定义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这样看来,人的个性是复杂的、多狈」面的。概括起来,包括两大方面: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本质个性倾向性就是一个人对周围现实形成的态度、观点和行为趋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方面。有的人要求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的人则要求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容,这是人们在需要方面的差异;有的人爱好美术,有的人爱好唱歌,这是人们在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是勤奋学习,有的人出于为祖国建设而学习本领,有的人却仅仅为了得到好的分数,这是动机不同;一个人坚信某一观点毫不动摇,另一个人却坚持另一种观点毫不动摇,这是信念不同。还有,人们的世界观方面的表现也有差异,也就是在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上有所不同。

特征表现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心理方面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之处,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如智力,它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还有一些特殊能力,如数学、绘画、音乐、文学等能力。气质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性情。有的人直率热情、脾气急躁,有的人活泼好动、遇事敏感,这些都是气质方面的不同性格是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在对待周围人们的态度上,有的孩子坦率热情,有的孩子拘谨怕羞;在对待劳动的态度上,有的孩子积极负责、有独创性,有的孩子怕麻烦、不负责、偷懒;在对待公共财物方面,有的孩子爱护珍惜,有的孩子不爱护甚至破坏。这就是儿童对人、对物、对事的态度,也就是人的性格特征。

色彩与儿童个性

色彩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的社会教育,不只是要给孩子一个高智商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以求得智能与情感、意志的平衡。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色彩与一个人的个性有一定关联,色彩教育在个性培养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婴儿从三四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4-8个月的婴儿,最喜欢波长较长的温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不喜欢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色、紫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先天素质、环境条件以及每个人自身成熟发展的情况不同,儿童在色彩的喜好上也会出现差异。

孩子一般较喜欢红色等具有刺激性的色彩,所以,大多数孩子都喜欢选择红色蜡笔绘画。

色彩与性格

情感较脆弱或缺乏勇气与冲劲的儿童一般会选择紫色。

喜欢黑色或暗蓝色的儿童,多是健康欠佳或有点儿神经质。

喜欢黄色的儿童,大部分是健康的孩子。当今社会,都市人口剧增,处处耸起高楼大厦,这使得城市儿童缺少室外活动空间,难得接触阳光。而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在缺乏阳光滋润的情况下,这些儿童在潜意识中就产生了追求健康色彩的欲望。

较喜爱绿色的城市儿童,大部分是“生活环境贫乏者”,这并非指物质的贫困,而是心理上的贫乏。孩子打开窗户所见到的不是相邻的水泥高层建筑,就是来来往往的车海人流,却不见青翠的花草树木,长期下去,对于绿色所代表的清新活力的形象必然心怀憧憬。

色彩心理色彩心理本身所具备的性质包含着个人的特有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早期的色彩环境所培养的。运用色彩心理,提供适当的色彩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儿童的性格。例如:对于情感过度脆弱、勇气不足的儿童,父母最好有意提供给他们红色的衣帽、具或学习用品,因为红色会促进人的性格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对喜欢黑色、暗蓝色的儿童,则应多提供绿色环境,因为绿色能使人安静、稳定;对于上学好久了仍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这类孩子多爱使用刺激性的颜色或不平衡色调来绘画,父母不妨让他多运用稳重的颜色,这有助于改变其浮躁的个性。

色形与生活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孩子房间的色彩布置。一般原则是:幼儿期以单纯、明朗、积极的红色为基本色彩;到少年期以至青春期,则需要随其成长而变换适宜的色彩。

若幼儿的房间以做游戏为主要用途,应采用红色系和粉红系的中间色调为佳,或者在此基础上搭配以绿色系地板和窗帘,果也不错。在绿色系地板的衬托下,放置其上的红色玩具会显更娇艳,从而更能博得孩子的喜爱。

如果房间以睡眠和读书为主要用途,就应采用使人感到稳定、宁静的色彩。幼儿房间不宜采用蓝色或蓝绿色的中间色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学时则可采用蓝色或蓝绿色,或采用大胆对比关系色彩。另外,少量的补色关系色彩,如黄色与蓝色、红色与蓝绿色等色彩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效果。但是,对比过分强烈的配色或色调过分鲜艳的色彩会让孩子分心,所以应避免使用。

总之,书房的配色原则是选择一种较耐看且可以消除疲劳的配色方式。

怎样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能称为性格。性格是人格的心,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最本质的特性。性格是在生活条件和孝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固。生活中经历的大事件往往对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适当的爱。孩子缺少爱,就像饮食上缺乏营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但是,过多的、不当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对性格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会养成孩子贪得无厌、任性古怪的性格;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缺乏坚强的性格,将来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不强;什么事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孩子长期失去亲自动手的机会,从表面看孩子获得了休息,实际却影响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因为肢体的活动有利于刺激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必不可少。

所以,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避免简单化。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随便地采取简单的教育方法,甚至采取恐吓法。如不让孩子外出时,不是讲清道理,而是恐吓孩子,说外面有猫、有狗、有狼,甚至有鬼等等这虽然能取得阻止孩子外出的效果,但孩子从此也许就怕这怕那,逐渐形成胆怯的性格。有的采取呵斥法,如为了避免孩子在身边问这问那的麻烦,就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自己玩去吧!”经过几次训斥后,虽然询问减少了,但遗憾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之泯灭了,形成对什么都不关心,不感兴趣的孤僻性格。这些对智力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正确的方法是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不解现象,并尽量给予满意的答复。

放开孩子手脚。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会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争吵或打架,所以就采取消极的方法,每天将孩子关在屋子里,守在自己身边。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虽然这可以避兔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但是长期下去,会使孩子养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以致缺乏交往处世的能力。因此,还是放心地让孩子到生活之中去锻炼吧!只要引导和教育得当,不但会避免不卫要的麻烦,而且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孩子智力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怎样教孩子明辨是非

从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看,1岁多的孩子还不可能有意识越做出什么道德判断,但对父母对他的态度已有所反应。当孩子万小心摔倒,流下眼泪时,妈妈鼓励说:“宝宝是好孩子,自己会爬走来!”他会马上破涕为笑;在他伸小手打人时,爸爸表示生气“哼了一声,他可能大哭起来。按一些老人的说法,这是孩子已能知好歹了,也就是说,能知道大人对其行为怎样评价了。

由于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断地指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子就学着运用这些观念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不过,在幼儿时期,他的评价仅仅是单纯地模仿成人。到了5-6岁以后,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了。父母可以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事入手,树立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例如带孩子过街必须走人行横道,并告诉他这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表现;孩子拾到别人的东西时,鼓励孩子把拾到的东西送交民警,孩子因而受到了表扬,这更有利于加强他的是非观念和体验。此外,利用游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观念,孩子在游戏中,总是愿意模仿正面人物。游戏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方面更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要玩得有趣,孩子就得控制自已,遵守规则。例如玩“捉迷藏”游戏,别的孩子没藏好时,被蒙住眼睛的孩子就必须紧闭双眼,不管他多么想知道别人藏在什么地方也决不能偷看。

儿童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他的判断就难免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并受情感支配。孩子有好动、好模仿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有时能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也常因感情冲动难于约束自己。

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行为,进一步锻炼孩子控制自己好不学坏的能力。

怎样对待说谎的幼儿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讲假话,但是他们说谎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在看待某个孩子说谎以前,首先得弄清楚其谎话的起因。

原因出于幻想:低龄的幼儿往往由于在头脑中产生了极其生动、逼真的想像而说了“谎话”,其原因在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不能明确地区分幻想和真实,并极其热衷于虚假和离奇的游戏。对于上述情况,家长就不必强行加以干涉和制止,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幼儿的成长,孩子会逐步停说这一类“谎话”。有时候,家长对孩子夸张性的想法亦可给予明显的、逗乐性的作答:“是这样的吗?”

“真像你说的那样吗?”亦即是说,家长本身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幻想性游戏中,借以使孩子从家长的言谈和语调中清楚地懂得,爸爸妈妈只是意识到他在讲述一些游戏性的语言而已。

自卫心理:稍大一些的幼儿说谎,常常出于自卫心理。幼儿因为担惊受怕而说谎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往往表明,家长对孩子因一时疏忽而造成的后果,如打破杯碗等反应过于严厉和激烈,或幼儿出于多种原因而失去了家长的应有信任。家长对孩子说谎现象的大声斥责、怒骂甚至惩罚,常常会适得其反地惹起更大的麻烦。

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聪明些的孩子在今后说谎时将更为深思熟虑和巧妙。正确的做法是,使孩子确信他的恐惧是完全不必要的,爸爸妈妈是深爱他的,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如果你常说假话,那么当你讲真话时,我们也不能相信你啦,其他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也都不会信任你啦。”

自卑心理:幼儿还会出现自我夸大式的谎话。这很可能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某种懦弱和能力低下的自卑感,家长有必要找出原因,从而设法使孩子消除某些不必要的想法,并树立起坚定的信心。例如,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的时机出色地表现自己或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清规戒律过多,使孩子的内心深处受到了压抑等等。如属于上述情况,家长必须全面地修正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提供更多具体实践的机会,并给予孩子经常性的鼓励。儿童有时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而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小孩吵嘴打架,往往是吃了亏的孩子跑到家长或老师那里去告状,本来是他先动手打了人,他却谎说别的小朋友先打了他。这种不诚实,是儿童吃亏后的报复心理所造成的。他指望能得到家长或老师的同情和支持,去惩治他的对手,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补偿。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偏听偏信,更不要急于去斥责那个被告的孩子,而要先弄清楚情况,再去教育孩子。

了解了孩子说谎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主行心理调适和矫治的方法。

方法心理疏导:如果幼儿对说谎已习以为常,家长就更有必要对细儿周围的环境以及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若考察后确认周围环境对幼儿未有多大影响,自己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是恰如其分的,而孩子却依然说谎成性,甚至变本加厉,那么,很可能是其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求助于有关的心理学家或其他专家们的指导。

严格教育:对儿童进行诚实教育,不能光讲道理,还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要把思想教育跟行为习惯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孩子能从小就按诚实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有些幼儿园,针对儿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几要几不要”的具体要求:一要拾金不昧,不要拿人家的东西;二要爱护公物,不要损坏公物;三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四要自己做作业,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五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像这样的行为规范要求,简单明了,容易记忆,也容易检查,把诚实教育具体化了。这些具体要求使儿童懂得什么是诚实的,什么是不诚实的,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通过这些严格教育,从而建立起内心的约束。

怎样对待孩子的恋物行为

具体表现儿童对小布块、绒毛动物玩具等特定物品的依恋,常常表现在临睡前,在疲劳或不快时,以及在陌生环境中也时有发生。其行为表现主要是喜欢用手抚摸、玩弄一些依恋物,或者用一些依恋物在脸上摩擦等。稍大些的孩子对这些依恋物常常爱不释手,明显表露出依恋的情感。

原因分析科学家认为儿童对特定物品的依恋是其心理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他们认为儿童对特定物品的依恋,是婴儿在身体离开母亲的同时需要紧靠着某些物体的体现,而某些特定物品正是被作为母亲的象征与其保持着联系,儿童将母亲的抚慰特征转移到手中的物品,从而为儿童的独立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些学者还认为,儿童对特定物品的依恋,源于皮肤或身体对某些物品接触的强烈欲望。孩子会从对物品的抚摸、摩擦中接受刺激,从而促进自我抚慰能力的发展。

特别提醒儿童对特定物品的依恋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性学家研究认为,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显示出明显的恋牧迹象。正是由于早期的明显的恋物行为,使他们容易形成性对的泛化心理。到了青春期,随着性兴趣与生理快感体验的增强物的情感更为强烈,恋物的行为进一步发展而最终形成恋物癖、因此.对儿童的恋物行为应予以正确引导。

怎样对待有偷窃行为的孩子

所谓有盗癖的孩子,是指行为不良的孩子。不过,有些幼儿另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他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擅取他人的秀西,若视为行为不良,就未免言过其实了。

孩子大约4岁以后,才能分别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3岁左右还没有分别的能力。因此,3岁以下的孩子有这种行为,决不能视为偷窃。孩子上幼儿园,已能分辨自己的东西与同伴的东西时,偶尔也会毫不客气地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这时要视为偷窃行为而加以纠正。

产生原因

孩子对某一物品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望,但是通过正当的手段满足不了这种强烈的心理需要。比如看到别人有令人羡慕的新玩具或其他物品,自己向别人索要遭到拒绝,家长也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就采取了这种令人不能接受的手段,以达到合理的满足。还有孩子看到其他小孩经常拿着好东西在小朋友面前炫耀,往往觉得自尊心似乎受到伤害,于是他会趁父母不注意,偷钱买东西到小朋友面前炫耀,以获得所谓的心理平衡与满足。

有的孩子由于平时缺乏别人的关注和感情,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便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此向其他人炫耀、吹嘘,或送给别人,以换取别人的感情或注意。例如,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相当好的孩子,经常会有偷窃行为,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普遍对孩子感情投人过少,或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父母的感情出现危机,结果促使孩子有意无意地通过偷窃行为来获取父母的感情关注。另外,有些孩子当不能从正常途径满足其自尊心时,便选择了偷窃行为来达到暂时满足自尊心的目的。这些孩子常常把偷窃看做是“英雄”行为或“勇敢”的表现,把拿了别人的东西而没有被发现视为“有本事”。因此,这种孩子常将偷来的脏款、脏物分给其他小朋友,以换取当“头头”的机会,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友好与“尊重”。

有些孩子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遭遇内心挫折时,常常会用偷窃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或用偷窃来表示反抗。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老师往往偏爱一些孩子,让他们玩这玩那,并参加各种活动或给予奖赏,而另一些孩子却相对受到冷遇,得不到玩的机会,也很少受到奖赏;或有时两个孩子因抢一个玩具而发生了争吵,老师却担护地把玩具给了他所喜欢的孩子,而批评另一个孩子,这就会使受批评的孩子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进而进行反抗,把这个玩具拿回家去占为己有。

矫治方法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时,大人不宜大惊小怪,这时的孩子尚处于似懂非懂时期,不该把他的行为与成人的偷窃行为相提并论,否则情况会更糟。大人要教导孩子,使他明白擅取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行为。父母在家里就要教导孩子区别每一件物品之归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该擅自据为已有。孩子经过教导后,外出时就不会一声不响地擅取别人的东西。如果在家里不先教导,到了外面再对孩子的偷窃行为严加呵斥,这样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孩子把邻居的东西带回家时,父母一定要亲自带着孩子将东西退还给人家,并教导孩子向人认错。父母千万不可因自己羞于向人认错,而将事情含糊过去,这是最要不得的态度。

再者,不妨让他们玩借贷的游戏,借以培养孩子对你我之物郎分别观念。稍大的孩子一再偷窃时,父母要试着去了解其是否羊不满情绪,或者对其管教是否得当,家庭生活是否太散漫等等。

特别提醒较大的孩子偷窃,有的是故意令人生气,借以发泄怒气;有的是故意使坏;有的是因家庭对孩子的偷窃行为视若无睹,对孩子纵容并毫无罪恶感,家庭内部兄弟间甚至互相偷窃对方的零用钱遇到以上情形,家长务必谨慎处理,对幼儿给予正确的指导,情况严重者,还要请教专家。

怎样对待孩子的回嘴

大凡父母,难免要遇到孩子回嘴的问题,有的听之任之,有的以打骂相加。前者认为好坏都是自己的孩子,不必斤斤计较;后者认为无规无矩,有失家教,要严予管教,不能太松。一个太松,一个太严,久而久之,前者之子骄傲蛮横,无所顾忌;后者之子畏畏缩缩,无所作为。两者都不足取。那么,究竟怎样对待孩子的回嘴呢?

原因分析这要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谈起。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此时,孩子已显示出一定的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性,处处流露出一种“成人感”。这正是少年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孩子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在主观上,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大人”,但客观上,他们的行为还未脱稚气。而父母也往往把他们视为小孩,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无视他们自我肯定的需要。这些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父母的训斥和无原则的迁就,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他们个性的正常发展。孩子的回嘴,正是他们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不是什么失礼行为。人的成长都会经过这个过程。

特别提醒如果父母掌握了孩子的这些心理特征,就会谅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正确引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当孩子回嘴时,不应训斥打骂,而要具体分析、循循善诱。当孩子回嘴在理时,要给予孩子肯定、鼓励,提醒他应该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态度等;当孩子回嘴无理时,要指出无理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怎样与孩子心灵沟通

怎样同孩子沟通,是当前不少家长碰到的一个难题。有些父母为孩子不听话而犯愁,但又感到力不从心,拿不出什么办法;有的家长想找孩子谈谈,孩子却爱理不理,不以为然,甚至与你顶嘴,让你下不了台。这种状况,在处于“第二反抗期”的孩子中不是少数,令家长烦恼不堪。今日之家教,已经全方位、多层次地受到“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素质与分数、时代与观念”的冲击与挑战。

面对现实,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尤其是多同孩子谈心,不断地与孩子沟通心灵,既当受孩子尊敬的师长,又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所有这一切都是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和增进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据一项对某市中学生的调查,有36%的初中生和41%的高中生不喜欢同自己的父母谈话。这说明,尚未成熟的孩子不爱听父母的话的情况相当普遍。有位高中男生说:“应当说我是喜欢自己的父母的,但这只是一种本能的爱,其实我们两代人并不沟通。

我从不对他们说心里话,他们也从不问我有什么需要,只是考试前后抓我的成绩。”

孩子不愿意同父母谈心,事出有因。不少家长总把子女当做需要照顾和管教的对象,只是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很少从精神上关心孩子,更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同孩子谈心;也很少放手让孩子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不把思想和行动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这种保守式、捆绑式的教育方法从孩子降生那直延续到孩子长大成人,家长始终坚持一种信条:“一切听老子的,老实听话就是乖。对孩子谈不上什么民主与平等。”有这种陈旧观念的父母,当然是很难和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有共同语言的,因而是很难相互沟通的。

这并不是说孩子没有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本的原因还是要从父母身上去找。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幼稚无知,缺乏阅历和经验,出点偏差在所难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不善交流的父母。“人之初,性本善”。假如把孩子比喻为一张白纸,父母应当是首席绘画师。高明的画师可以画出杰作,鳖脚的画师只能画出“2脚画”。父母娇惯、宠爱孩子,最终将自食苦果;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会给孩子“可乘之机”;父母对孩子老是板着脸说教,孩子听多了就不耐烦;至于父母行为不检点,更会在孩子心中失去良好形象和榜样的力量,引起他们的不服。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需要解决自己不能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孩子的问题,对孩子要讲究说话和谈心的艺术。语言信息有其独特的功能,它既能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也可压抑孩子的精神,使其丧失进取心;既可以拨动孩子的心弦,调动孩子的积极心态,也可以在无意中造成隔阂,形成对立情绪,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教育培养孩子是一门学问,当然需要学习,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会生就会教”。

家庭教育决不是说教,不是指令,不是一件单凭愿望和意志就能做好的事情,需要正确的观念,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也就是说,除了在物质上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外,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好孩子的心理,以朋友的身份、富有艺术的语言同孩子沟通。

西方的有识之士认为,孩子虽小,却是独立的人。他们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带孩子爬山、游水、滑雪,磨炼意志,培养个性;从小把孩子当做小大人一样看待,同孩子谈话时,大人总是蹲下来,创造一种平等的气氛;重视促进孩子的交往活动,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认为孩子是“有权犯错误的人”,大人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不是打骂、羞辱,也不是纵容、冷漠,而是耐心指导和帮助;有时也批评孩子,但多半不厉声训斥,更不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或唠叨个不停,而是很幽默地给孩子以暗示或鼓励孩子自己纠正。虽然由于文化观念不同,教育方法会有差异,但是那种捆绑孩子的思想和手脚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限制了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弱性化的教育观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理所当然地应当废弃。

具体做法第一,家长应当反省自己是不是在以平等的意识同孩子相处和交谈,要转变“一切听我的”这种以父母为中心的观念,不要用尊长的口吻同孩子说话。孩子有了差错,父母批评他,要求他改正,这是对的,但是父母出了差错却不肯向孩子认错道歉,请求谅解,这不能算是平等相待,孩子自然也是不服的。父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过分亲热、宽容,不高兴时又会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式,任意训斥孩子,这种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为转移的感情用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待遇。只有彻底摒弃旧意识旧观念,才能在举止中而不是停留在理念上同孩子平等相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思想感情交流。

第二,要学会先做孩子的忠实“听众”,以便了解孩子的心理,从感情上与孩子的心灵相容和相通。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说的话无关紧要,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这会妨碍自己与孩子进行有益而有效的交谈。孩子天真无邪,看到了新奇的,碰上了什么动心的,或遇到点什么麻烦事主动向父母袱汇报”,这原本是孩子对父母信赖的表现。即使孩子的说东道西打扰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你也要尽量耐心地听他讲完,最好是全神贯注地倾听,而后对孩子说得不对的或偏激的地方给以适当引导。这种引导不是指责,也不是教训,而是容纳和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平等交流,这是与孩子交谈的良好模式。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同孩子接触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常会因不了解情况而错怪了孩子。每当孩子进行申辩时,切勿气恼,切忌带有不良情绪。不妨先冷静倾听,或做必要的核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出对与错,这样孩子不但口服心服,而且家庭民主气氛也浓了,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面谈话和说理。同样一句话,从正面说,还是从反面说,效果大不相同。父母对孩子谈话要态度真诚,语意明确,尽力做到轻讲重听,切忌从反面讽刺挖苦或“提审”、揭丑。因为父母的话语是传达思想感情的信息,父母说话人情人理,就能拨动孩子的心弦。粗暴的话语是令人厌烦的噪音,孩子不但不愿听,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一旦有了抵触,有了隔阂,即使父母的话再正确,孩子也难以听进去。粗暴地裁决,高声地叫嚷,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使孩子的欲望和情感受到压抑,就会妨碍和损害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有时孩子会固执己见、傲慢倔强,家长应弄清原因,合理引导孩子,此时往往是孩子遇到了挫折或失望。在这尤其需要指点迷津的时候,父母若能设身处地地同孩子一起探讨教训和原因,孩子更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四,交谈一定要抓住关键和要害,千万不要吹毛求疵,唠叨不停。严格地讲,唠叨是家庭精神生活的垃圾。有的父母总爱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唠叨不休,久而久之,孩子只好听之任之,并逐渐变得麻木不仁或走向另一极端任性胡为,发展下去,在长大后变成冷酷而好挑剔的人,或者在心理和语言上造成某种障碍与缺陷。

苏联有位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曾讲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从我手里经过成千上万的学生,但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长,与众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相当难于管教的孩子。这些孩子从表面上看有许多毛病,如男孩中常见的不可驾驭的淘气、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等。

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进入小学,对于儿童来说,是他们身心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在这一转折时期,儿童既保留有前一年龄阶段特点的痕迹,又开始有了下一年龄阶段特点的萌芽,因而必然面临许多因新旧交替而产生的新的教育要求,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讲究更高的教育技巧。

学龄儿童的教育

入学准备

要为儿童购置齐备的学习用品。如有利儿童身体发育的肩背书包、文具盒、作业本、铅笔、橡皮、卷笔刀、尺子等。文具盒户的学习用品数量不宜多,够用就可以了。颜色可以鲜艳,但色彩刁要太杂。量多色杂容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会诱使他们上课时西弄学习用品而不用心听讲。

在家里应当为儿童安排符合科学要求的学习位置。这是适应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所必需的,是促进儿童自主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更是保护儿童视力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因为进人小学,儿童要学习大量的文字,文字是黑颜色,是抽象的符号。儿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视觉中枢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另外,儿童要做许多书面作业,用手写字的时间迅猛增加。符合科学要求的座位,应当光线充足,柔和的光源来自左前方;桌椅高低尺寸比例正好,以让儿童坐下写字时胳臂肘能舒适地平放在桌面上,书本或作业本与眼睛的距离保持在30一40厘米为准。

作息制度变化与睡眠不足,是一年级小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矛盾。无论是从幼儿园升人小学或是由家庭转人小学的儿童,以往他们都有较长的午睡时间,而人小学后基本上取消了午睡,夏季除外。但是小学生脑力劳动和负担量却大大超过了学龄前儿童,他们的高级神经活动和负荷量加重,精神紧张,如果不用保护性措施调整高级神经活动的紧张度,必将降低学习效率,结果事倍功半。

因此,家长应保证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一年级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0小时睡眠,才能消除一日紧张学习、活动后的疲劳。

在学龄前阶段,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刚人学的儿童,玩心依然很重。一到放学,许多儿童不是马上回家做作业,而是找机会去玩,以致常常影响作业的完成。应该教育儿童放学后立即回家,稍许休息便开始做功课,在完成全部作业并经过自己检查后,再去游戏。如果放学后立即去游戏,儿童会过于兴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多喜欢与同伴玩追逐等活动量较大的游戏,这样再由剧烈活动转向安静,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集中注意力,因而会影响儿童学习的效果。如果放学后及时完成作业,在儿童心理上不但可以消除因未完成作业而产生的压力感或恐惧感,而且会因及时尽到了应尽到的责任而产生一种愉快感。带着轻松、偷快、安定的情绪投人游戏和娱乐活动,儿童才能积极主动,从中受益。

特别提醒家长应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功课,并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不与其他同伴一起做功课,避免相互交谈,打乱思路,影响效果;保持良好的学习姿势,正确使用学习用品,不把时间浪费在不断用橡皮改作业本或小刀削铅笔上。上述要求提出后,必须坚持去做,力争养成习惯。一年级学生机械记忆仍占很大比重,如果儿童单靠死记硬背已得到好分数,父母就要引导他多理解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促进他的意义记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成绩不理想的儿童,父母要善于分析原因,保持冷静态度,不可斥责打骂。因为如果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再想激发起他学习的积极性,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儿童进人小学以后与人接触的范围扩大了,机会也增多了,父母应不断向儿童灌输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等良好思想,这是使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儿童精神营养不良的调适

谈到“儿童营养不良”这个词儿,家长们很快会想到给孩子们买营养品、补脑液、神童饮等均衡营养的物品。其实,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供给各种物质营养,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所谓精神营养,即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特殊营养,主要包括来自亲人和保育人员以及教师对孩子的爱抚、教导、约束与批评。这些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一样,不仅要充足、齐全,也应搭配合理,不可偏废。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爱与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这样必然形成对子女教育中的独特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儿童出现精神营养不良。

症状表现与调适过分溺爱。对孩子过分溺爱可以说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将自己的一切希望系于孩子身上,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例如,一位下岗女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对她来说“麦当劳”这个词是指什么,以前一点也不知道,一次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她走进了麦当劳店,看到女儿吃着那玩意儿美滋滋的样子,她高兴地望着女儿说:“给妈妈尝点好吗?”女儿却坚定地回答:“不给,这是我的,想吃你自己买。”女儿的回答未能改变母亲的爱意,她依然固执地给女儿擦汗、整理衣服。其实,溺爱出来的孩子将来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只会一味地从别人那儿索取,不会付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而这种心态只能在父母身边才行得通,在社会上必然要碰钉子。溺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与成长十分有害,是引起他们任性、怯懦、怪僻的主要原因,成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首要因素。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珍惜、尊重别人给他的爱,同时也要以实际行动来爱别人。

很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受各自观点及知识水平的影响,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方式难免存在矛盾,当出现一方溺爱而一方严格,或一方反对而一方支持的情况时,就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弄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了。如孩子毁坏了玩具,母亲严厉训斥孩子,而奶奶则在一旁呵护着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吗?乖乖,别怕,奶奶明天再给你买一个。”这样,在奶奶的干预下母亲不再坚持了,孩子的错误行为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难免下次再犯。这种教育方法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也比较突出,如教师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在公共汽车上应给老人让座等等,而在家中则不然,奶奶总是将享受让与小孩,父母常常在公共汽车上为一席之位与人争吵,这样常常使孩子辨不清是非对错。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缺乏原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闹的办法要挟父母,向父母要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被逼无奈而就范。其实,这种缺乏原则的迁就,恰恰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使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固化下来,下一次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要坚持原则,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其讲道理,或者不予理睬。其实孩子是很精明的,知道自己的哭闹在对其溺爱的奶奶面前很管用,而在幼儿园的教师面前毫无作用。所以教育孩子既要坚持明确的原则,同时又要让他感觉到父母很爱他,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既有感情,又有理智。

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想方设法不让孩子遭受一点挫折,却不注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去适应社会,遇到困难会很自然地缩在父母身后,等着父母去处理;遇到挫折也是依赖父母,没有父母在身边指点就什么事都不会处理。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渐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这样解决间题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将来遇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有了主意,并能独立解决了。

只注重智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格的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心愿,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聪明、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也不用管,因而每天带着孩子奔波于音乐班、英语班、钢琴班之间,让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甚至剥夺了孩子与同龄小伙伴玩耍的权利,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其实,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学会爱别人,学会谦让和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学会如何根据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恰当地表达情绪,为步人成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孩子天性中有好奇、冒险、活动的要求,家长应鼓励孩子与自然接触,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会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知识的原始动力。如果剥夺了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批评不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正确而恰当的批评有利于约束孩子的言行,规范其行为举止。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或者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还会养成强烈的对立心理,如出现任性倔强、粗暴无礼、不跟家长说真心话、撒谎等毛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当然,孩子做了错事时,不批评也是不对的,这不利于孩子优良品质的形成。批评对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非常重要,有利于孩子判明是非,矫正行为。恰当的批评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懂得儿童的正常行为心理,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二是批评孩子时应讲究方法,一般可用皱一下眉、不说话等温和的方法来表达,不要当众羞辱、大声责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须知它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蔼地指出其缺点,并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又能使孩子懂得自尊和自信。

特别提醒精神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而今已经发现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依赖性强、不关心别人等心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孩子,重视物质营养均衡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