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杯》,是写17世纪海盗亨利·摩尔根爵士的历史传奇。随后发表两部小说《天堂的牧场》(1932)和《献给一位无名的神》(1933)。1935年,《托蒂亚平地》出版,受到文艺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1936年发表《胜负末决的战斗》。1937年发表《鼠与人》,同年由作者改编为话剧在纽约上演,获得剧评家奖。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集《长谷》,其中包括中篇小说《红马驹》。
代表作《愤怒的葡萄》(1939)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1940年获普利策小说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欧洲当过战地记者。这一时期的小说有《月落》(1942)、《罐头厂街》(1944)、《任性的公共汽车》(1947)等。中篇小说《珍珠》(1947)寓意深远,文字洗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斯坦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
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纽约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欧洲战场通讯,汇集为《从前打过一场战争》,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与好友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亚海湾一起采集海洋生物标本,次年发表两人合写的报道《科尔特兹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贝克对生活的许多看法。1947年游历前苏联,次年发表《俄罗斯纪行》。1960年在美国游历,1962年发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国》。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华伦
华伦,(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诗人、小说家、文艺批评家。出生于肯塔基,曾在范德比尔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求学,后去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曾在范德比尔特大学、耶鲁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从事创作,并参与《南方评论》杂志的创建和编辑工作。在范德比尔特大学求学期间,与“新批评派”建立了密切联系。他早期写的一本传记《约翰·布朗:烈士的产生》(1929)表现了他对南方问题的兴趣。1930年,与10余名学者联名发表题为《我要表明我的态度》一文,被称为“南方重农学派”的宣言。华伦最初是以诗歌成名,曾多次获得奖金。著有诗集《诗三十六首》(1935)、《同一主题的诗十一首》(1942)、《诗选,1923—1943》(1944)、《龙的兄弟》(1953)、《许诺,1954至1956年的诗歌》(1957)等,以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描写见长,洋溢着肯塔基的乡土气息。华伦是“南方重农学派”中在小说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家,有些评论家认为他是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他的第一部小说《夜骑》(1939)写肯塔基州农民和姻草公司的斗争。华伦的最受重视的一部小说《国王的人马》(1946)曾获普利策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小说的主要人物威利·斯塔克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后采成了作恶一方的“独裁者”。评论家认为斯塔克是真实的人物,是政客休伊·朗的化身。1950年出版小说《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华伦的文艺批评文章《老水手的韵律》(1946)是诗歌评论中的名篇。他与克·布鲁克斯合编的《理解诗歌》(1938)一书,对诗歌进行了严格和周密的分析,是美国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讲授诗歌的教材。他是“新批评派”的主力,和艾伦。泰特等人继承了艾略特“非个人化”的诗歌理论。他认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具体作品,主张对具体作品进行孤立和细致的研究,包括形式、结构和修辞手段等。这种批评方法在一个时期之内支配了美国批评界和大学的文学教学。
赖特
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1960),黑人作家。1908年9月4日生于密西西比州纳切兹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祖父是奴隶,父亲是种植园工人,后弃家出走。母亲是乡村教师。赖特进过孤儿院,曾在几个亲戚家寄养,15岁起独立谋生。他从小深受歧视,对社会、尤其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在他的著名的自传《黑孩子》(1945)中作了生动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反映。赖特离家后曾在孟菲斯、芝加哥等地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同时勤奋自学,立志成为作家。他爱读德莱塞、刘易斯、安德森等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深受他们的影响。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赖特长期失业,对美国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的社会有了进一步认识。1932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这使他后来的创作能够比较深刻地发掘生活,揭露社会的矛盾和黑暗面,向社会提出控诉和抗议,因而成为30至40年代美国左翼文学中所谓“抗议小说”的创始人之一。1937年赖特去纽约任美共机关报《工人日报》的哈莱姆区编辑。1940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土生子》问世,使他一跃成为享誉美国文坛的黑人作家。小说获得畅销,后又改编成戏剧在百老汇上演,并拍摄成电影。西方有的评论家认为只有在《土生子》出版之后,黑人文学才在美国文学中取得地位,开始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赖特成名后,逐渐与美国共产党的观点和政策发生分歧,终于在1944年退出共产党。1946年迁居巴黎,1960年11月28日去世。
赖特著有《局外人》(1953)和《今日的主》(1961)等5部长篇小说,《汤姆大叔的孩子》(1938)和《八个男人》(1961)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与人合写了两部剧本以及其他著作近10部,也发表过一些诗。
贝洛
贝洛,(Saul Bellow 1915—2005),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父母是俄国的犹太人,在他9岁时移居美国芝加哥。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长期在大学任教,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最初的两部小说《挂起来的人》(1944)和《受害者》(1948)出版后均获得好评。他的成名之作是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作品。19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雨王汉德逊》,提出了“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问题。长篇小说《赫尔索格》(1964)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它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60年代动乱中的苦闷与迷惘,描写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危机。1970年,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出版,贝洛再一次提出人道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前途问题。1975年发表的《洪堡的礼物》成为当时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描写了两代作家的成功与失败,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中物质生活富足之中精神生活的空虚。贝洛还写过剧本《最后的分析》(1964)、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等,他也发表过文学评论。他于1976年出版了游记《耶路撒冷去来》。
贝洛曾获得多种文学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洛威尔
洛威尔,(Robert lowell 1917—1977),诗人。出身于波士顿的名门世家。远祖和近亲中有19世纪诗人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和意象派女诗人艾梅·洛威尔。他于1937年从哈佛大学转入俄亥俄州肯庸学院,求学于新批评派的约翰·克罗·兰塞姆门下,开始致力于“形式工整而内容艰深”的诗创作。1940年,这个清教徒的后裔皈依天主教。1943年因拒绝在陆军中服役曾被监禁。1946年发表诗集《威利爵爷的城堡》,得到好评,后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51年刊印诗集《卡瓦纳家族的磨坊》。此后对天主教失去了信心。他在波士顿大学讲授诗歌,但经常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扰。1957年前往美国西海岸朗诵诗歌,听到垮掉派诗人金斯堡朗诵的《嚎叫》而有所触动,转向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式的自由诗体。《人生写照》(1959)标志着洛威尔诗风的巨大转变。他在一组自由无韵的诗篇中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作了坦率和朴实的表述。在著名的《回忆西大街与勒普克》中,他从平静的50年代回顾狂热的青春岁月和狱中生活;在《臭鼬出现的时刻》里他以繁复的形象体现了异化的痛苦和绝望中的自求解脱。这些自传性的诗篇充满了人生经验的真实情节,语言平易,亲切感人,其影响所及,使所谓“自白诗”成为一时的风尚。
洛威尔于1963至1977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卷入了政治活动。1965年他拒绝约翰逊总统的白宫宴会的邀请,1967年与作家诺曼·梅勒等人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向五角大楼进军的行列。这期间他出版了诗集《献给联邦死难者》(1964)、《大洋附近》(1967)等。1970年后,洛威尔常住英国。1973年出版的诗集《海脉》使他再度获得普利策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