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课外英语-美国各州小知识(十)(双语版)
45807900000021

第21章 南卡罗来纳州(6)

20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是美国黑人创造的爵士舞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最初只流行在美国小城镇的黑人聚居区和拉丁美洲下层社会中,并不为人所注意,甚至被上层社会所不齿。但没多久,它就迅速流传,直至风靡全世界。迪斯科音乐强调以夸张的强弱力度的交替反复诱发内在的节奏冲动来支配舞步,比传统的华尔兹、探戈等,更为自由,突出个性。舞蹈动作可随着音乐节奏即兴发挥。

美国民间舞蹈

在美国,民间舞蹈一词所指的范围比某些国家要广泛得多,传统舞蹈、仪式舞蹈、社交舞蹈、舞厅舞蹈中的许多舞蹈都可以称作民间舞蹈、往往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这和它的舞蹈文化构成有关。

美国民间舞蹈主要分3部分;印第安人的舞蹈;欧洲移民及其后裔的舞蹈;黑人的舞蹈。印第安人的舞蹈包括社交性的、仪式性的、和劳动生活紧密联系的、用于治疗疾病的等等,几乎都是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圆圈舞,其中往往都渗透着对“超自然力”的崇拜。印第安人大多没有文字,小心地保存传统的舞蹈和歌曲具有重要意义,故很少和外来舞蹈相融合。欧洲的移民——英国人、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等在涌向北美大陆的同时,带来了各自传统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舞厅舞蹈,他们结合当地新的生活条件把这些舞蹈加以改造,创造出具有美国特点的新舞蹈形式。其中最流行的有方舞,它与英国乡村舞和法国卡德里尔舞有关,变体很多;圆舞,显然是在成对跳的华尔兹、波尔卡、绍蒂谢等舞蹈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沿舞厅周围旋转行进的舞蹈;集体游戏舞蹈通常是边舞边唱,旁观者也以歌声和拍手相和,舞蹈动作一般比较简单、生动有趣,且可以随时变换舞伴。美国黑人对美国舞蹈的发展和美国舞蹈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从17世纪超,800万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运进美国,他们带来了非洲黑人舞蹈的激情和切分节奏(即把欧洲音乐以重拍故在第l拍的传统改变为把重拍放在第2拍或弱拍上),黑人舞蹈和白人舞蹈融合交流,创造新的舞蹈形式,例如,踢踏舞和爵士舞就是把爱尔兰木底鞋舞的节奏改变成切分节奏,并一反爱尔兰人那种身躯僵直、面无表情的跳法,加上了身体和手臂的动作,形成了全新的舞种。黑人奴隶模仿和嘲讽那些趾高气扬的白人奴隶主,创造了步态舞。其他如狐步舞、布鲁斯和查尔斯顿等也成为流行一时的新舞蹈。其中许多舞蹈后来成为受人喜爱的现代舞厅舞蹈,不仅遍及美国,也风靡欧洲大陆。

踢踏舞

一种用脚击打地面的节奏性舞蹈。源于爱尔兰和兰开夏的木鞋舞。它的基本技巧是用脚跟、脚掌、半脚掌、脚尖击打地面发出响声,以丰富而复杂的节奏变化取悦观众。表演时需要在舞鞋的前掌部分加装金属片,使击地的响声清脆悦耳。踢踏舞于20世纪初在美国的杂耍剧场中风行,并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踢踏舞表演的职业演员,其中最有名的有B.鲁滨孙、E.鲍威尔、F.阿斯泰尔、P.德雷伯、R.博格和A.米勒等。这种舞在20世纪70年代曾再度流行,风靡一时。

方舞

由4对舞伴站成四方形跳的舞蹈形式,尤指美国方舞,它已成为美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方舞起源于英国乡村舞的两种派生物:一是源于英国轮舞、节奏鲜明、复杂的花样舞蹈——肯塔基跑步舞;一是路易十五时代十分流行的、四方形的法国对舞——科蒂荣。方舞通常包括一连串的“花样”,每个“花样”中的舞蹈队形都是对称的,而舞步则比较简单,“花样”的顺序是事先安排好的,由一位领舞者(可以是舞路者之一,也可以是不参加舞蹈的另一个人)用呼喊声来指挥“花样”的及时转换,他能够即景生情地呼喊出押韵的词句(有时还使用方言)来激励舞者,使气氛活跃起来,有时舞者也呼喊出与他相互应和的词句。美国方舞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墨西哥舞蹈或民间游戏的因素,形成种类繁多的变体。

著名舞蹈团体

美国芭蕾舞剧院

美国最重要的芭蕾演出团体之一。1939年由R.普赖曾特和L.蔡斯创建,并由前者任团长;1945—1980年由蔡斯和O.史密斯共同接任团长。1980年后由M.巴里什尼科夫任团长。它不仅介绍古典芭蕾名作和上演各国优秀编导的作品,还鼓励年轻而有才华的编导进行创作,因此剧目广泛多样,兼容并蓄,包括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作品。剧院设有附属的舞蹈学校。

纽约市芭蕾舞团

美国著名舞蹈表演团体之一。前身是美国芭蕾舞团。1934年L.柯尔斯坦聘请G.巴兰钦赴美建立美国芭蕾舞学校之后,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剧团。1946年巴兰钦和柯斯坦创立“芭蕾学会”。由于一系列成功的演出,于1948年应邀迁入纽约市音乐和戏剧中心,改名为纽约市芭蕾舞团。1949年J.罗宾斯任该团艺术指导。1950年开始,多次到欧洲巡回演出,并两度访问苏联。1983年,P.马丁斯和罗宾斯接替巴兰钦的工作,担任首席芭蕾编导。多年来,剧团在巴兰钦的主持下,把俄罗斯芭蕾传统和当代的美国舞蹈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剧目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从古典芭蕾到具有美国风格的作品,从情绪舞蹈到大型舞剧都有,其中无情节芭蕾最为突出。在巴兰钦的作品中,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他与现代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合作,为本团编导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有《阿贡》等。该团保留剧目大部分是巴兰钦的作品,如《火鸟》(1949)、《浪子历程》(1954)、《堂吉诃德》(1965)等。该剧团的主要著名演员有M.托尔奇夫、M.海顿、S.法雷尔等。

著名剧院及组织

华盛顿中心舞台剧场

1961年建于华盛顿。是现代剧场中较早采用观众席从四面围绕舞台的剧场,影响广泛。剧场设计师是海瑞·魏斯。剧场的中心舞台长10.97米,宽9.14米,舞台平面低于前排观众席位0.15米,舞台台板均为活板。大坡度的观众席环绕着舞台。由于观众席有4个方向,大大缩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纽约市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1966年建成。全部建筑由大都会歌剧院、纽约州立剧场、爱乐音乐厅、维维恩·彼欧蒙特剧场、演出艺术图书博物馆、朱利亚德学院及露天舞台等组成,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大都会歌剧院是艺术中心中最重要的演出场所,规模庞大,观众席设有5层包厢,共容观众3788人。它是目前世界上设备最完善、声响效果最佳的剧院之一。维维恩·彼欧蒙特剧场是专用的话剧剧场,它与演出艺术图书博物馆同在一幢建筑内。纽约州立剧场是专门演出轻歌剧及芭蕾舞剧的剧场。

百老汇

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其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自19世纪中叶起,百老汇剧院逐渐增多而使这条大街灯火辉煌,获得了“伟大的白色大道”之称。20世纪初,百老汇剧院约有20多家,1925年百老汇的剧院曾多达80家,由于其他娱乐形式的竞争至1980年只剩下40家,在1927—1928年度的演出季节,百老汇上演的剧目多达280出,但在20世纪70年代已降为50出左右。百老汇上演各种样式的戏剧,主要以豪华壮观、有歌有舞、场面宏大的音乐剧招徕观众。这种音乐歌舞剧已成为美国特有的剧种和百老汇的命脉。美国剧联于1946年以美国著名女演员兼导演安托尼特·佩雷的名字设立了托尼奖,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每年颁发19项给百老汇戏剧,有最佳戏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音乐剧本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奖、最佳音乐剧歌词奖、最佳音乐剧舞蹈编导奖、最佳音乐剧男女演员奖、最佳舞美设计奖、最佳灯光设计奖、最佳音乐剧男女配角奖、最佳重演剧目奖和特别奖。当前,此奖在美国剧院和演出人联盟以及美国剧联的领导下,由12位剧评家和学者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最后由戏剧艺术家组织的600多名成员投票表决得出,获奖者只领取金质奖章,无奖金。

外百老汇是指纽约商业性戏剧中心之外的戏剧活动,多半由一些剧团在第41街至第56街的剧院或租用的旧厅堂和地下室演出。它早在20世纪初就曾以先锋派姿态出现,主要特征是以较低成本进行戏剧实验,并为百老汇不加赏识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演出机会。两座早期知名的外百老汇剧院都成立于纽约格林威治村。其一是1914年成立的华盛顿广场剧院,演出一些为商业性剧院忽视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戏剧,后于1919年演变成同仁剧院,在提高美国戏剧的水平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其二是普罗文斯顿剧社,由华盛顿广场剧院的一些成员于1915年在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顿建立,旨在“给美国剧作家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1916年移至格林威治村,一直活跃了十几年,尤以首先演出E.奥尼尔的剧作而闻名。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外百老汇曾是上演工人戏剧和具有左翼政治思想的剧作的场所,其中最知名的剧团是加·哥里利克的集体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百老汇不仅上演新剧目,也复演百老汇演出失败的剧目,而且勇于在导、表演和演出风格上进行大胆探索,从而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外百老汇运动。60年代,外百老汇每年约上演80多个剧目,包括古典剧、严肃剧、喜剧、实验剧和歌舞剧等各种流派的戏剧作品。但是外百老汇在20世纪60年代后也渐趋商业化,演出费用不断上涨。一些年轻剧作家便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些咖啡馆、酒吧、顶楼或教堂以极低成本演出更加新颖的实验剧。这种趋势发展迅速,到1972年已有30多个剧组成立了一个外百老汇联合会,从而又出现了一个外外百老汇运动。外外百老汇的主要创建人是G.西诺和E.斯图尔特。西诺自1958年起把他的咖啡馆提供给诗人、音乐家、演员等艺术家,使他们能把自己的创作呈现在顾客面前。西诺因此而被誉为“外外百老汇之父”。E.斯图尔特所开设的拉妈妈咖啡馆,从1962年起便不断上演新戏,因此她被誉为“外外百老汇之母”。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外外百老汇已有78个主要剧组,每年约演出630余场节目。

百老汇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因演出成本增高,票价上涨,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以及地区剧院和大学剧院逐渐打破了以往百老汇对戏剧演出的垄断地位。百老汇的演出商为了牟利,也常把别处已上演成功的剧目搬来上演,渐渐成为美国戏剧的一个展览窗口,展示美国各地出现的成功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