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45886600000023

第23章 教师的外在素养(9)

1.手是人体敏锐的表意传情器官之一。手势对组织课堂教学和增强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用手势控制学生的分心。遇到上课打瞌睡的学生,要引起他的注意,一般用目光给予信号不起作用。有的教师要其旁边的同学将他推醒,这种做法不妥。如果教师边讲课边走下讲台,在不产生新异刺激以分散其他学生注意的前提下,非常自然地走近身旁,轻拍其肩,以控制学生的分心。当然如果打瞌睡的学生在最后排,最好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分心。

(2)用手势点缀、加强语气。教师在讲课时,应通过手势的变化来增强教学效果。老师讲课时的手势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阐述、分析时手势要柔缓舒展,不能匆匆收势;讲关键字句时手势应迅速有力不能平铺直叙:归纳、总结时手势应慢慢收拢不能随意乱挥。

当然,人的动作、姿势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每一个教师成功的动作、姿势都应该与所讲内容和自身的气质、性格、情感等因素相联系。动作、姿势的最大魅力并不在多少、新旧,而在自然、和谐、准确和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非言语教学技巧尽管不能增加知识量,但影响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大凡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都很重视非言语技巧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所以,熟练掌握和运用它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2.手势语在人体语言中具有独特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语不仅有助于有声语的陈述说明,强调有声语的表达重点,而且可以增强有声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牵制学生的注意。当然,并不是任何手势都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打手势必须注意:

(1)要和授课的内容相一致。必须明确打手势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授课内容的讲授,课堂上的手势既不可过多过乱,给人以心烦意乱的感觉。又不可垂手不动,给人以呆板木讷的印象;手势语和有声语的表述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两者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现象,口中讲的是一套,手势语“讲”的是另一套,势必引起学生思维的紊乱。

老师讲课时的手势,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需要迅速有力的就不能缓慢软绵,需要力落关键字句的就不能平铺直叙,需要柔缓舒展的就不能匆匆收势。要像看著名指挥家的指挥,即使听不懂音乐,但从手势上也能辨明其意。

(2)要讲求手势艺术。我们决不可将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手势语,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是一种艺术化的手势语,要自然得体,不可矫揉造作,装模作样,使人感到轻浮和厌恶,又不可过于死板拘束,扭扭捏捏,使人感到压抑和滑稽可笑。

在课堂上,教师的手势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奇。太少则死板,缺少生气和感染力;太多又显得琐碎缭乱,不利于内容的表达;太奇,则易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至于不雅观、不文明的手部动作,更应注意纠正。如遇确实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如搔痒,修饰散落的头发等,教师应利用回头板书或学生低头笔记时迅速解决。

(3)要动作准确。既不能不伦不类,画虎类狗,或花样百出,也不能不讲分寸,过于夸张,而应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慎重使用。陶行知先生说:“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教学不同于演讲,但在手势运用上却是一致的。在有经验的教师执教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时而以自然大方、平静安详的姿势作一般性讲述,时而以柔和舒展的手势表现诗情画意,时而以急剧的挥拳表现满腔义愤和无情鞭挞。在这些教师的教学中,手势的运用很讲究节律,决不搞得过频而使人眼花缭乱。

(4)应当避免消极的手势。课堂教学中的消极手势主要是指:指点或用粉笔头投掷学生、抠鼻子、揉眼睛、搔痒痒、敲桌子、拍黑板、捋胡须、理头发、手插裤兜、玩弄衣扣以及女同志玩弄辫稍、发卡等。这些消极手势就如有声语中的废话、假话、过头语,非但对于增强授课效果无补,反而会严重干扰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坚决摒弃。

七、课堂触摸技巧及其应用

人们在平常交际中,遇到久别重逢的同事好友,除了问好之外,还要情不自禁地握手、拥抱,用有规则的触摸行为传递友谊的信息。在有些情况下,好像没有触摸就不足以传达我们的情感似的。对于儿童和少年来说,他们都有触摸的需要,孩子们在日常见面时总喜欢用触摸来进行言语和视觉的交流,回到家里又常常从父母那里得到触摸的抚爱。这种触摸带给孩子的是理解、信任和支持的情感。有些研究者认为。触摸的缺乏会引起孩子对教师和环境的否定反应。

成功地运用触摸是一种教育的艺术。上海特级教师徐振维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1984年暑期。渭南地区教研所请徐振维老师做教改示范课教学,课题是说话训练,要学生根据“我希望……”说一段完整的话。上课的同学是临潼县城关初中临时凑起来的40多名学生,教室周围坐着100名外地听课的老师。面对这种环境,同学都有几分紧张,尽管徐老师几经启发,但谁都不敢先开口。课堂是一阵接一阵沉默。这时,徐老师依然镇定自若,她有目的地先后走向五六位同学身边。热情地拍拍他们的肩膀,轻轻抚摸他们的头发,悄声与每一位同学商量准备第几位发言。随后又回到第一排一位男同学身边,拍拍这位同学的肩膀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说好,那你就先说吧。”这位平素腼腆的孩子,从徐老师的触摸和鼓励中得到了支持和信赖,他出乎意料地说了一段完整的话,说得流畅而有层次。接着,其他同学都打开了话匣子。百余名听课者评论说,这堂课上得成功。这里固然有徐老师精心设计、相机诱导的教学功力,但同时也发挥了触摸技巧的特殊效用。尽管这种非言语交流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它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水平的催化剂;缺少它,课堂活动似乎就减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触摸能否取得积极效果,取决于触摸时机的掌握和教师的态度。一般来说,当学生面临困难的学习任务产生焦虑情绪时,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产生委屈情绪时,当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感到高兴时,似乎都会产生触摸的需要(他就是接受他人理解、赞同和支持的需要)。应该提醒的是,教师的触摸应该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应该有丝毫做作的痕迹。这样的触摸交流,学生才乐于接受,并产生好的效果。触摸交流也是一种教育技巧。只有道德修养与教育造诣很高的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它。

八、课堂表情的控制

这里说的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人的表情中最迅速而又最丰富的情绪表达。常言道:“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老师的脸也像月亮一样,常有“阴晴圆缺”。如果教师容光焕发,微露笑容地走近教室,这种热情愉快的情绪就会立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造成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如果教师脸拉得老长。摆出一副冷若冰霜不可冒犯的面孔,学生看到这种“晴转阴”的情况,不知要刮什么“风”,打什么“雷”,顿时情绪就会紧张起来,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迟钝、呆板,给传授知识带来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面部表情时悲时喜,时怒时乐,学生也会受到感染,渐入佳境,展开感情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教师常常用微微一笑,轻轻点头表示对学生的赞许,就会使学生感到欣慰;学生答错了题,教师面含微笑地予以纠正,示意坐下,学生同样会感到老师所给予的安慰和鼓励;对违反了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的微笑也会使他意识到这是善意的批评,比那严厉的斥责效果要好得多。

相反,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中直接获取教学活动中反馈的种种信息,从而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人的面部是人体语言的“稠密区”。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认为,全人类的面部表情都是一致的,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们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五官在一定限度上的位移和面部色彩的变换,可以向周围的人们发出信息,表示自己的快乐、郁闷、高兴、痛苦、惊奇、安详、害怕、生气、沮丧、不满、羞涩、惭愧、讨厌、感兴趣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在“众目睽睽”的境地,其外部器官除了面孔和手以外,都有遮掩物遮盖着,使学生的视线与这些器官之间有了一道屏障,因而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又由于教师的面孔和学生的视角之间正好形成一条直线,就使得教师的面孔成为学生的视线最易集中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面部语的运用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面部语的运用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自然

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不可做作,那样会失去学生的充分信任,从而干扰学生对信息的接纳。

2.要适度

主要指脸色脸形的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做到嬉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

3.要温和

教师的面孔如同一面荧光屏幕,各种情绪、心态都可以从这里无保留地透露出来。教育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当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平易、亲切时。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以至消失,这就不仅打通了师生间的感情通道,学生的思维之门也为之大开,接受有用信息的灵敏度也随之大大提高。反之,如果教师面孔冷漠,“老阴不晴”,甚至呵斥不断,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而妨碍师生的感情交融,阻塞学生的思维,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和学业带来不良影响。

4.要配合有声语言的讲授

表情的作用是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政治和文史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讲授某一政治观点和历史事件时,语言铿锵有力,面部表情却无动于衷,漠然置之,学生“听其言,观其形”,就难免要怀疑教师口中所讲的话是不是发自内心,是不是具有真理性,从而使授课内容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下降,减弱授课的效果。

5.运用面部语增大课堂信息的发射量

教师登上讲台,应当在利用有声语言作用于学生听觉系统的同时,运用自己的面部语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以形成知识信息对学生的综合性“多觉辐射”。教师又应当用自己面部的坚定与自信,随时告诉学生“我讲的内容正确无误”。试想,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面部表情总是将信将疑、铁板一块,或者变化无常,势必引起学生的心理紊乱,从而使信息输入过程受阻。

6.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戴上“假面具”

人的面孔是人的情绪的“晴雨表”,对于一般人来说,心情的愉快、烦闷、轻松、沉重、忧愁、淡漠等等,时常都一览无余地挂在脸上。生活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从至高无上的君主到默默无闻的山野布衣,谁也不可能万事如意,因而也不可能做到笑颜常开。如果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挫折,遭到了某种不幸,或者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切不可把自己的悲哀、烦躁、愤怒、失望等种种不良情绪挂在脸上带进课堂,以免打乱学生听课时的平静心境。在这种时候,教师应当选择一个适宜于自己戴的“假面具”戴在脸上,以使自己的面部语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协调起来。

九、课堂情绪“转传”艺术

教师在不同情况、不同客观外界面前,有着不同的心境、激情、喜怒哀乐等。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呢?传统的观点认为:当教师来到课堂上,站在学生面前时,不管有怎样的痛苦、烦恼、哀怒、悲伤甚至欣喜、快乐等,都应掩藏起来,不能形之于色,尽量保持自然神情。这就是“自我掩饰”。从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维护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来讲,这么做不无道理,但从教师本身来讲,这却是人的个性心理的“自我压抑”。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过分地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应该代之以情绪的“转传”。

所谓情绪的“转传”,是指教师把自己课前的某种心境或激情带到课堂后转移和传递给别人,实质上就是给学生。这种转移和传递不是“转嫁”和“传授”,目的不是让学生受感染后与教师一起沉浸在某种情绪中,而是要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自己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或共同分享积极情绪。

转传的方式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直接把自己遇到的不幸、不愉快等事情以及与此相应的个人心情,简要地告诉学生,以求得学生理解。比如:当你跟领导、同志发生矛盾或跟家人吵架后,可跟学生说:“对不起,同学们,我刚刚与某某发生了一点误会,心情还不太平静,请原谅。”当失去亲人正沉浸在悲痛中时,可说:“原谅我,同学们,我的某某去世了,情绪一时还没恢复。”当你狂喜得难以自制时,也可说:“真对不起,同学们,我遇到了一件使我太高兴的事,请原谅我的得意忘形……”

不要小看这一两句话的情绪转传,它的作用却很大。

首先,教师把郁结在心中的情绪一吐为快,把自身的痛苦、忧愁、悲伤等分给了全班几十名学生承担(不是恶意的),把喜悦和欢快分给了几十名学生去享受,这在教师心理上减轻了负担,不免生出几分轻松和解脱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尽快脱离原有的情绪氛围,进入新的讲课情境,增强课堂效果。

其次,当学生接受到教师转传的情绪时,除了感受到了教师的坦诚外,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正常心境。因为随着教师心情的稳定,讲课的进行,学生无暇分散注意力,也不再有刺激物去改变他们的心境,所以,课堂效果不会减弱。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能体现出一种师生间情绪的双向交流。也就是说,当课上教师把情绪转传给学生时,课后,聪明的学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言语、行动、表情等给老师应有的慰藉和支持等,使教师在这种亲切友好的“关怀”中,加速摆脱原有情绪的束缚,变消极为积极。

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的转传优于教师情绪的自我掩饰,而且,这种方式视情况不同,不仅适用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学生,也适用于包括一年级在内的小学儿童。只要转传得当,就有益无害。

当然,教师在转传自己的情绪时,受自尊心和某些事件性质的影响,觉得在学生面前很难于启齿。这就取决于教师的个性修养以及与学生的平时关系如何。其实,只要不是隐私,没有见不得人的事,相信广大学生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的。

十、调控教学心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