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君当作磐石
45900400000001

第1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

五更的打更声已经过去有一会了,榻上的人终于动了动,最后像是伸了个懒腰,然后将被子蹬到了一边,整个人直挺挺地躺在榻上,就是不愿意起身。

最后听着院子里一声声的鸡鸣,颇为不情愿地坐了起来,手背遮掩着嘴,打着哈欠。

“啊。春困秋乏。”

嘴里感叹着,手上却麻利地穿好了衣服。洗漱完之后,便匆匆去了灶房。

今日她阿爹要去蒙城,路程有些远,她需要早早起来准备干粮。

进了灶房后,生了火,先烧一锅白菜粥,再蒸一笼包子。现在已经入了秋,早晨已经带了寒意。她阿爹准备一早就赶路,须得让他们吃些热和的汤水,路上身子暖和不会冷。

将米下了锅以后,她一边熟练的揉着面团,一边发起呆来。

原来家中的这些都是她两个姐姐包揽了。后来姐姐们都出嫁了,家中的大小事务便落在了她的头上。

她家中姐弟四人,上头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弟弟。她阿爹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分别为他们取名,又以花色替他们取了小名。是以她大姐便叫玉梅,小名阿红,二姐叫做玉兰,小名叫阿白,她便叫玉竹,小名阿碧;小弟因为是男孩子,以菊为名显得女气了些,所以她阿爹变通了一下,小弟便叫玉墨,小名阿黄。

玉竹发了会呆,手里的活儿却不停。闻着锅里青菜粥溢出来的香味儿,知道粥已经差不过好了,便停了和面,将粥盛了起来。切了几样自己腌制的咸菜,用碟子装了一些。又掀起蒸笼,溢出的热气烫了一下,急忙松开手,捏住耳垂。然后拿起抹布裹住手再去掀开蒸笼。肉包子的香味扑面而来,玉竹赶紧拣了七八个包子,放进食盒里,又将粥和小菜放了进去,然后提着食盒,去了偏厅。

玉竹进了偏厅,没看见她阿爹。她知道阿爹现在定是在前头屋子里摆弄药材,又提着食盒去了前头。

玉竹阿爹是清水村唯一的大夫。有两类人经常上他们家医馆,一种是生病了的,还有一种是说媒的。早些年玉竹阿娘刚去了没多久,就有媒人上门了。只不过说媒对象是她阿爹。据媒人介绍的时候都说玉大夫是个优质郎君,懂医术不说,相貌也不好,还有个医馆作为产业。虽说家中有四个孩子,但是前三个都是女儿,早晚要嫁出去的,最后一个小子才七岁多,嫁过去以后自己从小养着,以后长大了也会顾念着养育之恩对继母孝顺有加。因此方圆百里的大龄未婚女子又或是已婚丧偶的,都被媒婆说的动了几分心。

然后那时才十三四岁的玉竹发现自家门槛都快被人给踩踏了。

只是那些来说媒的,无一不是被玉竹阿爹给拒绝了,理由清一色的思念亡妻。媒人回去对着那些动了心的姑娘家一说,于是玉竹她阿爹便又多了个痴情、专情的优点。如此一来,上门说媒的人就更多了,更甚至有些来看病的在瞧病的时候向玉大夫推销自家女儿、妹子或是大姑子、小姨子。

只是所有说媒的都被玉竹她爹温言拒绝了。时间长了,那些人也就歇了给玉大夫说媒的念头,但是还是不停的往她家医馆跑,只是说媒对象换成了她已经到了适婚年纪的两个姐姐。

玉竹穿过院子,进了前头的医馆,果然看见阿爹正在柜台里查看药材。

“爹,快些吃点早饭吧。不然晚了你就只能在路上啃干粮了。”

玉大夫回头,见着玉竹正往桌上摆早饭,一大碗青菜粥,堆得高高的一盘子包子,还有几碟小菜。玉竹今年已经十九了,个子欣长,样貌随了她阿娘,一副江南女子温婉的样子,正式女子最美好的年纪。她两个姐姐嫁出去后,家中的大小事务她都照料的仅仅有序。

玉大夫颇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叹。只是,唉,他不想说那“只是”。

玉竹摆好早饭,看向她阿爹。见他正双目放空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她怕粥和包子凉了,便出声道:

“阿爹,您若是现在不用早饭,到时候刘叔他们来了直接把您拖了赶路,您可就只能啃干粮了啊。”

玉大夫磨蹭了半天,最后还是坐到了位子上。只见他一脸莫名的神色,然后有些悲壮的伸手拿起那包子,颤抖着手往嘴里送。

刚咬了一口,立刻将手中的包子放了下来,迅速拿起盛好的粥喝了一口,然后又迅速地啃起来了包子。玉大夫动作神速地解决了两个包子一碗粥,然后摆摆手表示已经吃好了,抿着嘴就出去了。

玉竹皱着眉,亏她还拿了七八个包子过来,结果她阿爹就只吃了两个。她也坐了下来,忙活到现在也饿了。玉竹也吃了两个包子,喝了碗粥,而后便收拾了。

味道多好啊,就吃这么点儿,亏得她一早起来忙活。算了,都留给小弟吧。

正在被窝里酣睡的玉小弟若是听到这话,怕是要“感动”地流下泪来。他三姐做的东西,味道真是“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