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君当作磐石
45900400000011

第11章 闲来无事且调侃一二

玉竹想着给杨正找书,便往书房去了。路过李青云的房间,敲门进去。玉竹这几日查看他伤口,见他伤势已经好了小半,肩上和胸前的刀剑伤外表早已经结痂了,皮肉内里还是没有愈合,不能过度用力否则伤口还是会裂开。虽然如此,已是比寻常人愈合的速度快了许多,果然习武之人体魄强过常人。若是普通人受了这等伤流了一身血在野外躺个四五天,只怕早就去见阎王了,运气不佳的就是未死也可能碰上野狗被吃了,别说像李青云一样养个半个多月就能下地随意走动的。玉竹进了房内,见他正盘腿坐在榻上调理内息,便放缓了步子,准备往外走。

李青云听见玉竹怕吵着他特意放轻的脚步声,还是收了调息功法,微笑着睁眼看向她,“你今日怎么没有在前头给人看病?”

这话说的含义颇深。通常玉竹都是白日里忙得没空来后院的,他不问“你现下怎么有空过来?”,而是用丝毫不见疑惑的语气问她今日怎的没有看诊。说白了,李青云就是想调侃一下玉竹今日起晚了,只可惜他碰上了个呆的,玉竹完全没有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玉竹见自己还是打扰到了他,听见他说话了,便又转身进去坐了下来,有些不自然地摸摸鼻子,“嗯,今日阿爹在看诊,说是让我休息一日。”她自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起晚了,她阿爹便又自己上阵了。

李青云也不继续点破,起身坐到她对面,配合地点了点头,只是笑着应了声,“嗯。”

玉竹见眼前人自他进来便一直带着笑意,温风一般的笑意浸润着她,让她也不自觉地微笑了起来。她原是想同他说左右她今日白天有空,能不能趁着白天继续教她武功。现下却在想自己会不会太麻烦他,便按下不提了。

“杨正那个孩子像是很喜欢你,经常往你这儿跑。”她想了想还是挑了个话题,总不能两人这般面对面坐着干瞪眼吧,那样看起来多傻。

“嗯,那孩子和玉墨一样,也喜欢听些山精鬼怪一类的故事。”

玉竹点点头,把玩着手里的杯子,一时间也不知道继续说些什么。李青云却接过她手中的杯子,倒了杯水给她。

玉竹就这样看着李青云递过一杯茶放在她面前,然后修长的手抬起来,碰了碰她的嘴角。玉竹呆愣地看着他,心想,,她被这动作弄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想。

李青云收回手,脸上笑意越深,“早上吃的包子?”

玉竹只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脸颊发烫。她她她,她将包子屑吃到了嘴角上去,竟然还忘了擦嘴,呜呜呜。

好丢人!!!

玉竹被人“调戏”了还不自知,只心中觉得羞愤不已,立马站起来走人,“我还要去给阿正找医术,不打扰你了,你继续调息吧。嗯,你这半个多月一直都是待在房内,左右你已经可以走动了,趁着空闲的时间多出去走走吧,于身心有益。”

李青云看着她逃也似的背影,笑得越发深了,趁着她还未逃出门,应了声“好”。见玉竹走了,又出神坐了会,然后又继续回榻上调息。李青云盘腿坐了会,脑海里一直浮现方才的情形,始终静不下神来,无奈地叹了口气。

——想起自己在蒙城受到的围击,围攻他的几个人具是黑衣蒙面的高手,而且暗中还藏了射箭之人,他们出手时招招欲致人于死地,所以他才会伤的那么重。万幸的是那些人托大,见他受伤严重昏死过去,以为他必死无疑,就离开了,才让他捡回了一条命。如此行事风格倒不像是杀手或死士,他怀疑极有可能是江湖中人。

——现在想来,只怕是那位知道此事暗查起来牵涉甚广,定是会有人从中阻挠。他李家一门清流,父亲是朝中诤臣,向来与结党营私之流不睦,而他从十六岁起便一直在军中,这么多年过去,京中能认出他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那位才会命他去暗查当年之事。可是他没料到不仅有人暗中阻止,竟然还怕人来围杀他,这件事只怕比他原本想的还要麻烦。

——他被玉大夫所救在玉家养伤,万一出去被人认出引得那些人来可能还会害了玉竹一家,虽然在这个村子里被认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还是不得不小心,于是终日待在屋里调息,连院子也很少去。

***

玉竹在书房里翻找了一会,取了一本《药草集》、一本《医论》打算给杨正。她拿了书出了书房,想了想还是去问问她阿爹吧。毕竟自己是跟在阿爹后头看着他看诊配药,才慢慢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自己对如何教人行医一事并不清楚。并且这件事儿,也需要征得她阿爹的同意,自己不能贸贸然做主。

呀,糟了,她之前没问过阿爹便自己同杨正说了教他医术,万一她阿爹不同意呢?那该如何是好啊。

玉竹去了前头,王叔已经走了。

“阿爹,你觉得阿正这孩子怎么样?”先试探试探。

玉大夫闻言抬头看向她。原来是问杨正,看她这些日子同那受伤的小子走得挺近,还以为她突然要问那小子人怎么样然后给他找个女婿呢?

“阿正嘛,那孩子手脚勤快,脑子也聪明,十分不错。”手艺也好,玉大夫对自己招的这个药童很是满意。

玉竹听得自家阿爹夸杨正的说辞和她一样,便直接交代:“嗯嗯,我观察了几日,发现阿正这孩子也很懂事也很好学,我想教他医术。”

玉大夫皱了皱眉,“你教他医术?”

“是啊,阿爹。虽然我自个儿也是个半调子,不及您的万一,,,只是我瞧着阿正很喜欢医道,还是个好学的、又识字,而且年纪小小的便没了娘亲。”

“嗯,既然你想教便教吧,我不反对。”玉大夫被自家女儿一顿马屁拍的心里舒坦的很,况且他觉得杨正这孩子确实不错,抚了抚胡子,也不待玉竹提,就主动说:“只是你毕竟经验尚浅,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

末了,玉大夫还补了句:“可别误人子弟了。”

玉竹:。有这么说自己女儿的么。

“我拿了本《药草集》和《医论》先让他看着,您看着可行?”

玉大夫接过书去翻看了两眼,“嗯,这两本书尚可,给他看着吧。”

玉竹拿回书,谢过自家阿爹,乐呵呵地去了后院。

“阿正,这两本书你先看着。《医论》乃是医道入门,对于医道衍化历史记载的很是详细。《药草集》收录了行医时常见及不常见、常用和不常用的药草,这些药材形态、辨别之法、药性以及生长环境等,皆需要你熟记下来。当然不是要你立刻就了解得一清二楚,许多都是见了具体实物才能辨得清的,待日后这些药材你见的多了,自然也就能都了解清楚。”

杨正欢喜地应了,真诚地道过谢,然后便捧着书,坐在院子里翻看起来。

玉竹见他看得认真,也不好打扰他,离开前叮嘱了一句若是有不懂之处便去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