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君当作磐石
45900400000004

第4章 玉大夫回来了

玉竹在玉大姐的一番洗脑之下,心生长姐如母的感叹。

玉小弟带着玩累了的小侄子回来,姐弟三人又说了一番话,玉小弟表示还要去二姐夫家看看。

临走的时候,玉小弟将他的包袱拎起来,玉大姐见了,“小弟,你出来带个包袱做甚么?”

玉小弟闻言,“。。额,我想起镇上有许多吃食是村子里没有的,便想买些回去带给阿爹尝尝。”

玉家大姐闻弦歌而知雅意,吩咐下人打包了几盒点心和饴糖,添到玉小弟的包袱里。玉大姐送她们出门,掏出一个荷包递给玉小弟,叮嘱道:“小弟,有什么喜欢吃的便买着吃,不要。。”

玉家大姐话还未说完,便被玉竹打断:“大姐,小弟已经长大了,不能这么惯着他。他在家中一日三餐的,不会饿着着的,放心吧。”

玉大姐闻言,嘴角不着痕迹地抽了抽。她家三妹的手艺,她是尝过的,所以每次她回娘家都是晌午过后到,晚饭前就赶回去,就怕一不小心赶上了饭点。原本她旁敲侧击的提过阿爹看诊忙,让玉竹跟着阿爹仔细学,然后家中请个婆子做些打扫煮饭的活。可以被她家三妹表示没关系,自己可以忙得过来,然后无比节俭地拒绝了。

大姐玉梅想要再说些什么,玉竹却已经拉着小弟走了。玉大姐谈了口气,只得转身回去了。

玉竹领着玉小弟又到了镇子东边的玉家二姐玉兰家里。

二姐夫家中有三房,玉家二姐公婆去的早,二姐夫是家中小儿子,年纪小二姐夫的大哥大姐许多。同样是长姐如母,长兄如妇,所以玉竹去了二姐夫家,先是在中堂拜见了二姐夫的大哥一家,然户再跟着自家二姐去了他们的院子。

玉小弟还是一进屋子就被小侄子抱住了大腿,然后认命的拿出纸鸢,带着小侄子又出去玩了遍纸鸢,留下二姐和三姐说话。

玉家二姐瞧着她,心下想的心思和大姐是一样一样的。她正琢磨着开口,却听见玉竹开口了。

“二姐,你是不是也和大姐一样觉得我该嫁人了?”

玉兰一愣,“..呵呵,是啊。阿碧十九了,不是小姑娘了。那,你可以中意的男子?”

玉竹:“没有,半个中意的男子都没有。

“阿碧,你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如果觉着身边有适合的男子,可要好好把握。虽说男女之事,应该男子主动些,可你若是真看上了,女儿家主动些也是可以的。”玉二姐说着说着,然后探过身子,凑到玉竹耳边,“..事后生米煮成熟饭,便是再也推脱不了的。”

玉竹听了她家二姐的悄悄话,已经震惊了。她虽是个天然呆的,却也知道世间风气,无论是寒门闺女还是世家贵女,都是主张矜贵自持的,没想到她家二姐竟然如此开明。

玉二姐看着自家妹子一副“二姐你竟然如此豪放”的神色,面上还是有些羞涩的。玉兰夫婿在镇子上开了个书斋,平日里那些个话本,她趁着闲时看了不少。此刻,玉二姐一心想着玉竹能够开窍,便依着话本上的桥段,撺掇着妹妹。

玉竹这回来看两个姐姐,却被两人的一番苦口婆心说得头昏脑胀。便是连晚饭也没留下来吃,带着玉小弟回家了。原本在打算在哪个姐姐家住上两天的玉小弟只得背上又被二姐塞了许多吃食的包袱,绷着一张脸跟在他三姐后头。

接下来的十几日,玉竹每日在医馆中翻看医书,辨认药材,打发时间;玉小弟每日照常去学堂上学,他从临安镇买的、还有大姐二姐送的吃食早已被挥霍了。

玉竹坐在医馆里,手里捧着医书,看着外头的街道发愣。

看着外头挂的那个牌子,她心里算着阿爹差不多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不知这回又进了些什么好药材。

大姐有个说她是大姑娘,一个说她不是小姑娘了,反则都是说她要嫁人了。嫁人?嫁给谁?若是她嫁人和夫家住在一起,那阿爹和小弟谁来照顾呢?

她不想嫁人。

嫁人以后就要生孩子,可是阿娘就是生小弟的时候死的。她从小就打定主意不生孩子的。

反正她跟着阿爹后面学医,以后开个医馆给人看诊,不愁吃喝。在哪个地方呆的厌烦了,就去各地行医,自己一个人潇洒地过日子,颇有些话本子里写的江湖中人的味道。

临近傍晚,玉竹在灶房里忙活得差不过多的时候,玉小弟一溜烟地跑进来告诉她“三姐,阿爹和刘叔回来了”,然后又一溜烟地跑出去。她忙将手洗净,然后出了灶房,往前头的医馆去了。

玉竹进了医馆,阿爹正和刘叔在医馆里说着话。

“刘大哥,这一趟幸苦大哥了,陪着小弟跑了大半个蒙城。离家半月,家里定是想你的紧,你快回去吧,小弟就不留你吃饭了。”玉竹他爹想起自己女儿的那手艺,啧啧,还是不要祸害别人了。

刘叔听了也想立马点头,但是又想起马车上的货,又摆摆手便回道:“没事没事。我们庄稼人,这点路不算什么的。我回去了,那车上的货怎么办?”

玉大夫:“不过是些药材,没甚么重量,让阿碧和阿黄姐弟俩搭把手就可以了。刘大哥回去吧,若是回去完了,家里只怕用过晚饭了。”

玉竹听着,她阿爹不留刘叔吃饭不说,怎么还一个劲儿的催他回家呢。

刘叔听后,点点头,然后道了声“那我便回去了”就走了。

“阿爹,那我们现在搬货么?”

玉大夫定定的看着停在医馆门外的马车,摇了摇头,“不急,先吃饭吧。等会儿再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