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我们在一线
45925500000104

第104章 第一百〇 灾难与责任面前

兰州市广电总台 任斌

近距离感受余震

到达天水的下午,我们就马上开始了采访工作。在听取天水市委宣传部对天水市整体受灾情况的介绍后,我们首先来到了天水市商务局,5月25日下午4点20分,正在了解天水市物资采购情况时,我们遇到一次大的余震。当时我正坐在天水市会议室做着记录,脚下的一震让我意识到发生了余震,整栋大楼在摇动,我立即拿起摄像机冲到了会议室外的阳台上,想第一时间拍到地震发生时的景象,同时所有在会议室的人急忙起身往楼下安全地带撤离。来到大街上,我看到天水市民纷纷聚向空旷地带,大家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这次余震,我们随即对人群进行了采访,感到市民们的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

除过这次余震,我们在天水还经历了两次余震。5月27日下午4点38分,我们在郭山行政村庄子小学采访时,又感受了一次强烈的余震,当时我正在帐篷外拍摄空镜,突然感到大地剧烈晃动,帐篷在摇摆,停着的摩托车在摆动,附近的家禽狂躁不安地叫了起来。帐篷教室中的一名学生大喊:“地震了,快跑!”正在上课的36名学生纷纷跑出帐篷站在安全地带,学校张校长不时地安慰学生。几十秒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学生们陆续返回继续上课。半个小时,接连发生两次强余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

朴实的受灾群众让我感动

在此次采访中,我们共去了两个受灾情况较严重的村庄,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郭家山村和清水县郭川乡田川村。这两个村内到处是残垣断壁,场景让人感到心痛。受到了这样大的灾难,这里的村民们却没有一个人坐在那里抱怨。“比起受灾重的地区我们没什么”,这句话是我们听到的村民们说得最多的话。秦州区郭家山村是一个有204户村民的山村,郭家山村的村主任吕刘娃接受我们采访时说:“我们村没有什么大的困难,现在只缺3顶帐篷,其余的困难我们能克服。”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却让我感慨万分,受灾群众没有借着地震灾害向政府要政策,要这要那,只是3顶帐篷。在田川村,村民们得知我们是兰州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时,很多村民说感谢你们,我们受灾的事让你们兰州人也操心了。看到我们在一直拍摄,村民们还给我们倒上了水,让我们休息一下。那一刻我的真实想法是做完采访,赶紧离去,我感到我受不起这份谢意,我们没有做什么。我注意到其他3名记者谁都没有去喝村民为我们倒的水,谁都没有去板凳上坐一下,我想他们的感受和我一样。在田川村的采访接近尾声时,一位村民找到了我,拿出了一条崭新的小毛巾说给我擦汗,我没有要,再三推托下,清水县的副县长李晓卫看到了,走来对我说,收下吧,那是这位村民刚才专门为你买的毛巾,你不收他会难为情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强忍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无言以对。我拿出钱给他,他一口回绝,我连这位村民叫什么都没来得及问,他一闪身就走了。老百姓在大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和朴实以及很多感动一直陪伴着我做完了在天水的采访。

受灾后政府反应迅速,党员干部尽职尽责

在采访中,我感到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这次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反应迅速,党员干部们来到群众当中,让老百姓感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田川村的采访是清水县政府的副县长李晓卫陪我们一起去的,一进村子,我就发现很多村民都认识李县长,我觉得很新鲜,就当着很多村民的面故意问:“这是谁你们认识吗?”村民们说:“这是我们县的李县长,地震后当晚7点多钟,李县长就来到了村里检查灾情,慰问群众。第二天还给我们拉来了帐篷和方便面、水。”后来我们得知,从“5·12”地震发生后,到5月26日我们来采访,李县长已经来过田川村6次,每次来都和村民们在一起。还有就是清水县郭川乡的副书记刘忠录,地震发生后,他3点钟就自个骑摩托车来到了田川村,进来之后就没再出过村,一待就是14天,天天和受灾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组织群众开展自救,我们看到他时他已经非常憔悴。在这些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田川村在5月19日就已经启动了异地重建工作,我们去采访时已经看到异地重建工程平整好的土地。这些党员干部的扎实作风也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