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业精于勤——拥有勤奋
45975700000002

第2章 不耻下问和韦编三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王朝都尊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但是他本人却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我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他的学问全是学来的,问来的。《论语·八佾》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鲁国的太庙参加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去,就向人问这样问那样,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问到了。当时就有人讥笑他说:“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讥讽,毫不在意地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每件事都要问个明白,这恰恰是我要求懂得礼仪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一位大夫孔圉,死后谥号(古代帝王和官僚死后,朝廷给予表示褒贬的称号)叫做“文”,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对于这件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有疑惑不懂得,他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圉聪敏而勤学上进,不以向地位或学识比他低下的求教为可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和子贡的这番谈话,记载在《论语·公冶长》篇中。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那句话而来的。现在我们形容谦虚、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群众提问请教,就叫做“不耻下问”。

孔子本身就是“不耻下问”的榜样,不管是谁,也不论地位高低,孔子都能虚心向他求教。孔子曾向郯国(在今山东省郯城省一带)的国君请教官职的名称,向周敬王的大夫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鲁国的乐工师襄学过弹琴,向周朝的守藏吏老聃问礼,甚至向七岁的小孩项橐请教论道。

孔子也是好学的榜样,他一直到老,仍然不放松学习。到了晚年,他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懂得的一部古书,孔子却对它很感兴趣,一遍不懂,反复再读,直到读通为止。孔子对于《易经》,不但进行了研究,而且还把研究心得,写成了十篇文章,叫做《十翼》。由于孔子认真钻研《易经》,竟致“韦编三绝”。

韦,是一种柔软的牛皮。孔子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造纸,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这种竹片,叫做“竹简”。就是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用皮带子把一片片的竹简,像帘子似的编起来。孔子读《易经》,因为反复钻研,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断了一次,修好以后,又磨断了,前后断了多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后来成了成语,人们常用它来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生。

孔子历来被称为“圣人”,因为他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产生了深入骨髓的影响,他对后人在学问道德方面起到了千古垂范的作用。“不耻下问”和“纬编三绝”的故事表现的是孔子对学问的一种追求,对于“礼”这种儒家最为重视的东西,孔子在太庙像小孩一样四处询问,而且极为细致。这本身就是一种“礼”。孔子的行为其实就践行着他的道德文章,对后人有着永久的启示意义。贤达智慧如孔子亦不耻下问,读书为学纬编三绝,真是令末学后辈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