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西汉时期,巨鹿东里(今河南新郑)有个7岁的牧羊小孩,名字叫路温舒。他家里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没法子,每天都要在牧羊时挖些野菜回来充饥。但是,他很想读书,看到那些在学堂读书的儿童,路温舒非常羡慕。他一听到读书声,就要竖起耳朵听;一看到村里的学堂,就出神地望着,舍不得离去。他常常想:如果我能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
本来,放羊的时候也是可以读书的。可是在西汉的时候,书籍主要是竹木简做的。这样的书,不但价钱很贵,而且也很重。路温舒哪里买得起这样的书。即使他有了这样的书,放羊的时候要带去阅读也非常不方便。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
但是,这没有难倒聪明的小路温舒。为了读书,他一有空就偷偷地躲在学堂外偷听。老师在学堂里面教,他就在窗外默默地念。他的记忆力很强,听了老师读几遍,他就会读。没多久,不少文章他就会读、会背了。
会读,还得会写,怎么办呢?路温舒一边牧羊,一边在地上划字,在树上划字,可这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有一天,路温舒赶着羊群来到一个池塘边,看见那里长着一丛丛的蒲草,又宽又长。他忽然灵机一动,心想:这种蒲草这么宽,不是很像古代抄书的木简吗?用它不是一样可以写字,可以做成书吗?这样的书,不仅不用花钱去买,而且也比竹木简做成的书要轻便得多,牧羊时就可以带着去阅读了。于是,他就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里,切成跟竹木简一样长短的片子,编织起来。然后向人家借来了书,挤时间抄写在加工过的蒲草上面,做成一册一册的蒲草书。
有了蒲草书,路温舒就不愁没书读了。他每次出去牧羊,身边都带着这种蒲草书,一边牧羊一边读。读完一本,再抄—本。路温舒这样克服困难、勤奋读书的事迹很快在乡里传开了。学堂里的老师听到后,很受感动,也抽空教他,给他解疑答难,还帮他借来了《尚书》。路温舒借到《尚书》后,日夜攻读,编蒲抄写,以惊人的毅力将《尚书》59篇全部抄完,而且基本上会背。
15岁那年,路温舒在听洛阳一学者讲《尚书》时,竟滔滔地念出《尚书》中《夏书》一卷中的一大段,指出那位学者讲解中的失误地方。那位学者和在场听众看到这位少年知识如此渊博,记忆力那么强,都钦佩不已。
路温舒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后,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便请求到狱里去做小吏。在做小吏时,他继续刻苦钻研,学习当时的律令,因而被提升为狱吏。县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找他出主意,想办法。他后来写的《尚德缓刑书》一文中的“画地为牢”、“死有余辜”等精炼的语言,成为后人常用的成语。
路温舒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终于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西汉时期一个有名的法律学家,对当时的刑法提出过很好的意见。
穷困的家庭境况和当时社会的环境让路温舒在幼年的时候没有足够好的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一切的困难、阻碍都是暂时的,都只是对那些没有坚强的求学意志的人来说的。路温舒的聪明和勤奋努力流传乡里成为一段佳话,他最终得以博览群书,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法律学家,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啊!所谓“天道酬勤”,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