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战国时代的《将相和》,赞赏的是宰相的气度,却千古传为美谈。赵国蔺相如,原是一位普通门客,在出使秦国期间,先后在智取赵国珍宝“和氏璧”和赵“渑池之会”的外交中,为赵国屡建奇功,被封为上卿,地位在将军廉颇之上。廉颇不满,公开扬言:“我做将军,多次攻城野战,立下了大功。蔺相如素来平贱,只不过凭着嘴巴会说,地位倒反而在我之上。我以这种情形为耻!如果碰到了蔺相如,我一定要当面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每次外出,只要看见廉颇,就远远地便指挥手下人赶车躲开,相如手下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耻辱。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进攻赵国,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有我们二人在。如果我与廉颇对立,就好像两只猛虎打架,肯定不会都活下来。先考虑国家利益,后考虑个人恩仇,这就是我躲避廉将军的原因。”
廉听到了,打着赤膊,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那里请罪,最后两人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蔺相如的大局观是千古以来人们所钦佩不已的,从他的身上就透露出宽和博大的道德感染力。生活当中一次两次对人忍让、以和为贵是容易的,难的是时时事事谨慎小心、谦卑有礼。宽和成为一种处事的习惯是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的,他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高尚、有大局观的境界来要求自己。当你在感觉不到自己是在用意志力来制约自己的时候,“道”的境界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