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情去理解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
——茨威格
一位脚步匆匆的士兵被神情焦急的护士引领着来到一间病房。护士对病床上形容枯槁的老人说:“您的儿子来看您了!”重复几遍之后,老人的眼睛才睁开。因为注射了很多药剂,他的视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只能模糊地看到一个年轻的军人站在床边,辨不清容颜。他颤抖地伸出一只手。
士兵马上握住了老人干枯瘦弱的手,用无声的语言传达着安慰。护士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让他坐在床边。他就这样握着老人的手,整夜陪伴在光线暗淡的病房里,给老人鼓励和安慰。
护士不时提醒他休息一会儿,但每次他都拒绝了。护士进病房的时候,知道士兵一定注意到了自己,但是她给病人换氧气瓶,夜班人员互致问候,其他病人的呻吟,这些吵闹的声音好像对士兵都没有什么影响。老人躺在床上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握着儿子的手。
到黎明的时候,老人去世了。士兵放下老人的手,走出去通知护士。当护士来处理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等待。最后,护士把一切做完后,开始安慰他,但是他打断了护士的话。
“这个老人是谁?”他问。
护士吃了一惊,问:“他难道不是您的父亲吗?”
“不,他不是。”士兵回答,“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那么,为什么在你刚见到他的时候不说呢?”
“当我被叫来守护这位老人的时候,我已经猜到这是一个误会。但是老人非常需要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却不在这里,病人已经认不出自己的亲人,我留下来顶替他的亲人会给他带来温暖,我就这样做了。”
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他的愿望就是在弥留时刻能够有亲人陪伴。素不相识的士兵对这件事是采取的合作态度,他由己及人从自己的感受来推及老人的感受,让老人不留遗憾地离开人世。
人世间的大爱就是对社会的合作态度,对整个社会的认同和热爱就会让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对社会的认同和合作有时候是无声的,他需要不图名利的付出,也许在自己困苦危难的时候别人同样会伸出援助之手。在社会这个庞大的合作体中,大爱是默默无声的,但往往有“润物细无声”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