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个民族神经贯穿世世代代,将他们联结为一个共同的、持久的和进步的实体。
——威·史密斯
古时候,有一位县令爱画老虎。但画来画去总画不出虎的威风,反而总像猫。
然而,他有一个习惯:每当完成一幅“作品”,都爱在厅堂内展出,让手下的差人们评论,评论时只能赞扬,不能批评,谁要说实活“像猫不像虎”,那就会遭到他的惩罚,轻则挨打,重则革职。
后来,县衙门来了一个年轻的差役,脑子聪明,口才伶俐,伙伴们都鼓动他瞅机会在县官面前替大伙说句真话,让县令知道自己的画像猫不像虎。
一天,县令又完成了一幅“新作”,悬挂厅堂,又召集全体差役来欣赏。差役们两厢站立,县令洋洋自得地问:“各位先瞧瞧本官画的是什么呀?”
众差役低头不语。县令见无反应,于是,他一眼就瞅上了那个新来的差役,问:“好,你先来说吧。”
“老爷,我有点怕。”新来的差役战战兢兢地回答。
“哎,怕什么?别怕。老爷我就什么也不怕。”
差役说:“老爷,您也怕。”
“什么?老爷我也怕?我怕什么?说!”
“怕天子。老爷,您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唔!”县令语塞,“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就什么也不怕,嘻嘻,天子就什么也不怕了。”县令又自得起来。
“不,天子怕天。”新来的差役说。
“天子是天老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县令来了兴趣,追问他:“那天老爷又怕什么?”
“怕云。怕云遮天。”差役胸有成竹。
“云又怕什么?”
“怕风。”
“风怕什么?”
“怕墙。”
“墙怕什么?”
“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唔,对,对,老鼠打洞,毁了墙,有理,有理。”县令已经十分欣赏这个新差役的机智和口才了。
于是接着又问:
“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新差役伸手一指:“老鼠最怕它!”
顺着差役指的方向看去,正是县令的新作。县令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厅堂内全体差役忍不住捧腹大笑。
语言的最终意义其实表现在它展现出世界的真实,只有追求了事物的真,世界上才有善和美。机灵的差役让人欣赏、佩服,只是因为他说出了他所认为的真。从技巧上来讲差役的言语绕了个大圈,从客观上转移了县令的注意力,在结果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让县令有台阶可下。语言真是一门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