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蒲松龄
194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造过第一台机电式“马克1号”计算机的霍德华·艾肯教授领衔担任着计算机实验室的主任。哈佛的学者此时正与宾夕法尼亚和普林斯顿大学较着劲儿,不愿因电子计算机研究项目而仰人项背。6月初的那天,艾肯教授在实验室里思前想后,召来了报到上班刚刚三天的新任研究员。推门进来的这位,黄皮肤黑眼珠,正是来自中国的博士生。
艾肯翻阅着他的履历:中国人,年方28岁,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5年留学哈佛大学,先后受业于两位知名教授,均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从硕士到博士仅用了16个月,是电机工程系闻名遐迩的高材生。
教授用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打量着青年人:“交给你一项紧急的任务。请你尽快想出一种方案,一种不通过机械方式记录和读出存储信息的方法。”这位青年人听着艾肯话语,居然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艾肯不太放心,又强调道:“存储器,你明白吗?不是现在用的水银延迟线,而是另外别的什么东西。”
中国博士又何尝不明白,艾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研制新的储存装置谈何容易!还在求学读书时,时刻关注着计算机发展的他就得知,当时那些第一代电脑,储存程序和数据的装置都是机电继电器和水银延迟线装置,人们绞尽脑汁也没能找到一种存储二进制数的最好办法。不过,教授下达的课题正中他的下怀,他正想用高难度的研究证明自己的学识,为海外华人争口气。于是,他肯定地答复说:“没问题,我保证在一个月内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以后的三周,青年人把自己关在哈佛实验室,吃住都不跨出门槛,一门心思用来探索存储器的奥秘。当他再次跨进艾肯办公室时,不显山不露水,双手捧着一把黑乎乎的小玩意儿,走到教授面前。他说这些东西是用镍铁合金材料做成,名称叫做“磁芯”。
艾肯伸出两个手指拾起一只小磁芯,小心翼翼放在放大镜下观察。透过镜片看,这些磁芯真像只油炸圈饼,但这“圈饼”也未免太小,直径不到1毫米,只有芝麻粒大小,用极细的导线穿成一串。从不喜形于色的艾肯微笑了,因为他深知这项发明意味着什么:圈饼式的磁芯将引起计算机存储器的一场革命!
这位华人学者名叫王安。1949年10月,他提出了磁芯的专利申请,他后来在磁芯存储器领域的发明专利共有34项之多。不久,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弗雷斯特博士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磁芯储存阵列,首次使用于“旋风”高速计算机里,从而使这种磁芯阵列从第一代、第二代直到第三代电脑,统治了电脑存储器近20年之久,直到集成电路存储器诞生。
1988年,美国发明家纪念馆将王安列为继爱迪生等人之后的第69位伟大发明家。
王安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他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价值的,但成功对于他来说也并非一帆风顺、轻而易举。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在各种条件都齐备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王安有这样几个条件:
1.受过高层次教育,具备发明创造的专业能力。
2.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3.有水滴石穿的专注精神。
4.有对事业孜孜不倦的热情。
亲爱的朋友们,你具备这些条件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成功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