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淮南子
梁颢是宋朝人,在985年的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被选为状元。
梁颢小时候,父母早逝,叔父收养了他。他自幼喜好读书,可是,叔父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梁颢只好去借别人的书。他不但对借来的书籍倍加爱护,而且向来是按时归还,很守信用。
一个冬天的晚上,梁颢又在抄书。当时,屋子里灯光微弱,又冷得出奇。他抄了一会儿,就冻得手脚僵硬了。
叔父一觉醒来,发现梁颢屋里的灯还亮着,于是就心疼地说:“颢儿,今天你从早到晚抄了一整天,现在又抄到了大半夜,天又这么冷,这样下去会搞坏身体的。快收拾一下,等到明天再抄吧。”
梁颢说:“这不行,我已经答应明天就把书还给人家了,如果今晚抄不完,明天还了书,我就没什么可读的了。”
叔父笑笑说:“傻孩子,他们家里有好多书,不等着用这一本,你跟他们说明情况,晚还一天也没什么要紧的。”
梁颢一脸严肃地说:“做人要讲信用,我怎么能因为这点小困难就失信呢。我答应明天还给人家,明天就一定要还给人家。”说完,又低下头继续抄书。
第二天,梁颢按时把书送还给主人。主人惊讶地说:“真没想到你读书这么快。”
梁颢说:“我还没有读呢,只是连夜把它抄了下来。”
那人一听,惊得目瞪口呆,说:“你真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我这里还有很多书,你要借哪一本都可以,什么时候还都行。”
梁颢非常感激,随后就经常前去借书,而且总是按时归还,从没失信过。
梁颢信守诺言,按时还书,赢得了借书人的信任,从而为他钻研学问、积累知识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守信可以在取得名声的同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又为自己学习、办事打好良好的人际基础。对于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