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最大误区。首先它否定、剥夺的是学校的主体性。学校本是教育系统中的主体(群主体),因此它应该享有自主权,应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应试教育”使所有基础教育都围着考试升学的指挥棒转:不管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也不管是普通中学还是职业中学,皆由“应试教育”规定的划一性的教育内容、划一性的教育评价标准,指挥、操纵、制约着教育活动。其次它否定、剥夺的是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他们有改革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有选择教育内容、规范教育的责任,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更应奉行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他们不应是“教书匠”,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性劳动,教师面对活生生的各具个性的学生,是独立自主、自由能动、积极创造地塑造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的主体。但是,“应试教育”不需要也不允许他们有思想、有教育信念,不允许他们改革、选择和创造,也不需要他们的能动性,更不允许他们有教育的自主和自由,只需他们像机器一样,把全国统一化的应试教育内容机械地加工一番灌输给学生,答案已是现成的标准答案,评价标准是任何人都不能怀疑和更改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第三,“应试教育”更否定、剥夺和扼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现实个性,应该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他们已具有程度不同的主体性,教育更应培植他们的主体性,将他们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主、能动和创造的主体。但是,“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将所有学生都异化成了书本、考试、分数和升学的奴隶。
成人教育中的“学历至上”实质是“应试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特殊表现,说到底它也是划一性教育,是否定、剥夺和扼杀主体性的教育。因为成人教育的对象是从事一定职业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的主旨是授予他们以先进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他们的全部素质。但“学历至上”异化了成人教育,受教育者成了“学历”、“文凭”的奴隶。换言之,也就是“考试”和“分数”的奴隶。学前教育知识化是“应试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特殊反映。它否定了儿童的好奇心,不顾儿童身心特点,剥夺儿童的游戏和活动的自由,实质上是扼杀了儿童的主体性发展。
由此可见,否定、剥夺和扼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教育误区的实质,亦即当代中国教育问题中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要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解决问题要抓关键,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也不例外。要使当代中国教育走出误区就要抓住否定、剥夺和扼杀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主要问题。从此意义上说,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是使当代中国教育走出误区的需要。
主体性教育的意蕴
主体性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最初重在阐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继而延伸到阐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又深入到试图说明整个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社会现象的主体地位,现在已经深化到构建较系统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和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阶段。“这是教育自我意识的一次大觉醒,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大飞跃”。但是已有的研究是仅就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验而作的探讨。从当代个性教育的视角,怎样理解主体性教育呢?笔者认为,主体性教育既是一种富有时代感的个性教育思想,又是当代个性教育的首要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活动。
一、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富有时代感的个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首先是一种个性教育思想,但不是一般的个性教育思想,而是针对时代问题,反映时代精神,富有强烈时代感的个性教育思想。其主要思想如下:
1.主体地位思想
弘扬、提高主体地位,强化主体意识是贯穿于主体性教育始终的一个主导思想和特色思想。如前所述,教育中的主体包括群主体和个主体两大类。因此教育中主体地位的思想包括弘扬、提高教育群主体地位和个主体地位等两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弘扬、提高个主体地位,即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地位是其主要旨趣。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且是具有较强主体性的主体。他们是教育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他们应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参谋、决策、改革教育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但是,“实际上许多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得要么是不够,要么是不合理。在‘不够’的方面看,一是教育者受到体制的、思想的、文化的束缚,一般都把教育过程看做是知识的传递、传授和传播的过程。这是无需教育者的什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他可用已有的、统一的规则去要求受教育者;他可能受到文化的或社会的压力用最简单的办法——灌输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二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教育者及其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从‘不合理的’方面看,人们把人的主体性往往理解为人的独断性、惟意志性或主观随意性,似乎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就是指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想让学生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教师要增强主体意识,正确理解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含义,这是培养受教育者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根本前提。
学生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与教师主体相比,学生是具有潜在主体性的主体或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主体,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更需要发掘和培养。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人,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个性教育强调“检验教育者主体性高低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受教育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和发展。”
2.主体性境界思想
如前所述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和创造性仅是人的主体性的一般特征。其实人的主体性具有十分丰富的个性表征,“它是一种境界,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立、自强、自律的,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有高昂的人世精神,是自我意识的高度觉醒,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这种人有自我教育、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施展才华;他志向高远,豁达开朗,宽容大度;他睿智灵活,富有创造性,敢为天下先,决不僵化保守;他热爱真理,坚持真理,颠沛必如是,流离必如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身正气,卓然而立;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主体性的人对自身而言,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对他人对社会而言,不仅能适应,而且积极努力,做出贡献。有主体性的人是大写的人,对主体性的呼唤就是对真正人的呼唤。”笔者认为,主体性境界不限于上述描述,它更是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境界,是良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境界,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完美之人”的境界。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富有时代感的个性教育思想,还包括主体之间的平等、民主、合作、交流的思想。
二、主体性教育是当代个性教育的首要基本原则所谓主体性教育原则,即尊重、弘扬、培育、发展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个性教育应做到:第一,正视教育中的诸多主体。教育中有学校、班级、党团组织、少先队、教研室等众多群主体和领导、教师、学生等众多个主体。他们是教育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没有他们就无所谓教育。个性教育首先要客观地正视、承认他们是教育中的主体。这是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的前提。第二,尊重教育中的诸多主体,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教育中的主体都是拥有自己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因此个性教育应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待之。还给他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其价值和地位。第三,引导、培植主体间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和交流的主体间关系。教育中的上述诸多主体只有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才能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交流、民主、合作基础上的主体与主体、主人与主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个性教育既将这种关系作为教育的手段,又将其视为教育的目标。第四,强化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生长发挥的内因条件,没有主体意识就谈不上真正的主体性。目前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普遍需要强化,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较为淡化,应该是强化主体意识的重点。第五,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原则归根结底是培养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的原则,这是主体性教育原则的核心,也是主体性教育原则追求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