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这两种活动,尽管在性质、任务、方式、条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在教学目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一系列教学媒介的作用下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少任何一种活动,教学过程就会终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就是教师进行的对学生施加各种教育影响的过程。教师的教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此时,教师和学生是一种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教师是认识和改造的主体,学生是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教师在教的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认识活动,如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等,这些活动都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自我的过程。学生的学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他们通过获得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个体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为了验证书本知识,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也需要参加一些科学实验、课外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改革的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变革人类的学习方式比变革技术更重要。教学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这种传统的教育观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忽视技能的培养,使工业生产和发展缺乏必要的劳动者,造成青少年人力闲置。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鉴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教育必须迅速适应时代的需求,走改革创新之路,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教学的环境、教学的设计等环节是教学改革最深广、最能发挥潜力的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包括:
(1)智力。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智力是创新的生理基础,智力是与人的各种认识活动相联系的一种潜在能力,抽象思维在智力中具有核心意义。可以说,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与能力同属于个性的范畴,即它们都是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的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和能力有一定区别,一般地说,智力偏重认识,它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是保证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能力偏重活动,它着重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它是保证顺利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我们知道,认识和活动是统一的,认识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基础;活动又必须有认识参与。所以智力与能力互相制约、互为前提。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分不开的。其次,能力中有智力,智力中有能力。智力和能力的总称叫智能。事实上,不管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和能力的首要特点。在中小学教学中所说的能力,主要是指智力。智力由思维、感知(观念)、记忆、想象、言语和操作技能组成,其中操作技能既作为能力的组成因素,又是智力的基本成分。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其中教育是智力发展中的主导性因素。
(2)知识。即有关的经验体验、知识结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从本质上来说主要依赖知识的进步以及知识的生产能力、知识的积聚能力、知识的获取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得到发展的经济。2l世纪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教育本身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教育越是发展,知识的生产能力、积聚能力、获取能力、应用能力也就越强。只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知识进步,也只有教育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使知识经济的特征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发展能力。当然,个体的知识背景可能会约束其创造力的发挥,使人循规蹈矩。
(3)认知风格。即认知活动过程的风格和倾向性。斯腾伯格和克登认为认知风格有三种类型:立法式认知风格(即乐于建立自己的规则和善于解决非预制的问题)、执行式认知风格(偏向于用现成的规则解决具有现成结构的问题)和司法式认知风格(用判断、分析和批判倾向看待事物,他们乐于对规则和程序作出评价,对现有的结构作出判断,从而来检查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创造型个体常常具有立法式认知风格。
(4)人格特征。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人格特征是指一种神经心理结构,是一种先定的倾向,有引起一贯的行为方式的作用。人格有时也用作个性的同义词。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动机、兴趣、意志、情绪等。在创新活动中,个性特征为创新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背景。通过引发、促进、调节和监控创新力以及与创新力协调配合来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创新活动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保障,比如勤奋、谦逊和自我批评等。其次,兴趣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发挥和发展创新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它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同时兴趣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创新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第三,自觉、果断、坚持、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保障。第四,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创新敏感性,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提高创新效率,同时良好的心境还是灵感发生的重要情绪条件。激情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意识和敏感性,充分调动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热情具有持续性和行动性的特点。热情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力,是创新者迷恋于创新活动,注意力集中于创新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的因素。
(5)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所谓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如兴趣和爱好;外部动机是指个体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如为了得到奖赏或逃避惩罚。许多经验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内在的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发展。
(6)环境。环境是指环绕一定事物并与该事物发生一定关系的现实境况。环境可分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般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各类组织或个人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就学校而言,一般环境是学校组织面临的外部客观环境。工作环境是指只对特定的组织及个人直接发生影响的环境。对学校来说,工作环境是学校成员具体从事学习、工作活动的环境,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学术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抑制创新能力的发挥。
上述六种因素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以综合效果发挥作用的。斯腾伯格和洛巴特根据这一理论特别指出,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六种因素的投入和它们之间的凝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低创新能力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投入足够并且合适的成分,这六种因素须经有效聚合后才能产生出高创新能力来。这个理论对于研究创新能力是很有启发性的,它要求人们在研究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时,不要忽略传统上忽视的个性和环境因素。
2.围绕教学各环节,结合影响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1)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使学生掌握有某种文化价值的内容,诸如知识、概念、法则、技术基础、初步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等。“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研究“怎么教”问题的教师多,而研究“教什么”的教师较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面临着挑战:其一,随着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对学校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在人口方面出现人口数量剧增,人口分布不均,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老龄人口不断增多等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社会的发展。由此,与人口有关的问题应成为新的教学内容。如曾经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土地、空气、能源、森林等自然资源问题,将成为困扰人类的严重问题。教育必须关注环境问题,不仅关注环境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关注面对环境的态度和改变环境能力的培养。其二,原有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知识是教学内容的基础。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新的理解,教学内容的重心将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一切的知识都源于借助理性所显示的确凿公理。一些定理、公式、公理的明确的知识充斥在自然科学教科书中,学生记住其结果即可;语文教学也是常被教条化的基础知识划成截然独立的“小区”。在信息时代,以前需要死记的知识并不需要刻意背诵,这些东西从电脑、书籍中随时可以查到;相反,学会学习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用知识的能力等会变成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在科学技术教育中,过去的科学教育侧重于对已有的观点、理论、原理的理解,技术教育则偏重于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职业选择自由频繁的当今社会,科技教育就会向不断吸收科技研究最新成果、培养人们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创新发现能力的方向转移。第三,教学内容开放性的问题。当今人类的生活空间已扩展到全球范围,学校应该把教学内容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开放,以培养青年爱好和平、尊重人权、重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学会关注世界的重大问题,适应世界。面对挑战,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发展要着力于以下几方面的转变:①教学内容从旧三层(知识一能力、技能一价值观念、态度)向新三层(价值观念、态度—能力、技能一知识)转移;②教学中科技教育内容含量增大。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并不止于掌握科学理论,更要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如观察事实、实验室操作、分析现实状况等;③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由共同掌握内容向共同掌握内容与选择性内容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即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重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可以把不同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共同的,所有人都需掌握的最低限度内容;另一部分是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共同的内容包括社会认为其一切成员都应该具备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选择性内容则是一套可根据学生愿望、兴趣、才能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需要来确定的专门内容。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能产生新知识,融合电能产生新知识。无论是突破还是融合,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内容;对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与参加社会实践.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关心和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增强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加以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达成不同结果的各种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常采用讲解法、讲述法、引导法和点拨法。这种教学方法论与现代教学论相悖。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信息传递,而讲授法只是师生间的单项信息传递;讲授不能替代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必将挤占自学和练习时间,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得到实施。二次大战以后,教学模式、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变得空前活跃,出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经典性教学方法、探索性教学方法、程序性教学方法和开放性教学方法。所谓经典性教学方法是指那些合理地继承了传统教学过程理论最基本的原理、以研究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特征的教学方法。探索性教学方法是在新知识“激增”、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产生的。这类教学方法的倡导者认为,教学过程对于学习来说,不应该是一种接收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探索过程。比如“发现法”教学模式和“探究一研讨”教学方法。程序性教学方法是将教学过程具体地程序化、算法化。或者说用许多有严密逻辑联系的“小步子”组成教学过程。开放性教学方法试图另辟蹊径,通过一定的方法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使人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正处在摸索阶段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将会给教育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