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乃至超越人类的现有认识水平。创新有层次之分,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早就曾这样说:“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些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在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与实验,不能简单地用创造技法的教育取代创新精神的养成。
完全统一体制、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答案的教育模式,只能束缚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那种单向说教的灌输教育,将使学生缺少实践体验的过程;整齐划一的均衡教育,将会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是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的关键。
六、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的人才,但学校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作业不应当仅限于简单的文字摘抄和解题训练,新的作业方式可以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课题。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件用品制作、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自己生活的作业,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今天在学校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七、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面向全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每个少年儿童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只是单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需要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以适合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教师应当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
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八、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体的脑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国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
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学校不能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塑造人格,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其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能力更强,发展潜力和成功几率也最大。学有所长,业有所专,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什么学科都学得很好,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这是正常的情况。人无全才,如果只限于、忙于“补短”,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扬长”。“全面发展”、“平等对待”不等于“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求全责备有可能导致平庸。每个学生都有特殊的天赋和潜能,教育应当成为“扬长”的教育,不能只忙于“补短”而压抑有特长的学生。
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承认差异,扬长避短,人人都会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关注信息技术
一、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如果在一定年龄段里,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教育应“跳出学科看教学”,避免因为学科分类而割裂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教学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与研究潜能。课程要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新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人们特别关注学会“是什么”与“为什么”的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规律知识),而进入信息社会后,掌握“如何做”与“由谁做”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和人际知识),将具有同样的意义与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我们的教育代替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很难有震撼心灵而刻骨铭心的东西,于是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复习旧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知识。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教师备课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他的认知基础、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务的能力。
二、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与时共进地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
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今天的计算机不仅用于处理数学、逻辑运算和有限度地处理文字,还增加了处理声音、图像、影视、三维动画等功能,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交流、对话。于是,计算机在不断扩展应用范围的同时,从根本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而且使计算机变得更加简单易学。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历史性意义。
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联网。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越来越孤陋寡闻。
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获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万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的挑战同样是强烈而急剧。当成年人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被迫“换笔”的时候,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使成年人望尘莫及。了解这种全新的阅读与写作方式之后,就不难想像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新的读写能力,迫切需要给教师和家长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
当计算机应用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之后,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直接的条件下,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拥有强化训练计算能力的丰富经验,我们更需要探索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应用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