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193

第193章

又过了两天,就是文试殿试的日子。胸口还有些疼痛,却没有大碍。当下就乘着轿子,扶着香墨的手,先去了礼部报到。礼部的官员先教导了一堆规矩,才带着我们一群人去皇宫。在保和殿里,一群考生席地而坐,开始参加这辈子(估计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这次只有一个题目《论国富与民富》。知道皇帝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旱灾而苦恼……皇帝永远是一个最愁烦的当家人啊。当下思想着前生所读过的《国富论》,以及相关的资料,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写完了,看自己所写,的确也有些夺人眼球的地方,再加上皇帝的承诺,再也不着急,当下就誊抄好,交卷上去。

次日就是武试的殿试。这次殿试简单,一共只有二十三个人参加,我与风行烈是其中之二。因为在第二轮中脱颖而出的就只有我与风行烈,所以我们两个就是前三甲的不二人选。至于前三甲还有一个选谁,那就是看皇帝高兴了。

风行烈的手指严重受伤还没有全好,因此做兵法题目的时候,她的速度可算是蜗牛无比。我虽然有心让风行烈,但是想着大兴第一才子的美名,不能浪费了,当下只能写起来。

与文试殿试不同,武试殿试,我们交卷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一个太监吩咐我们在殿外站着等候。又吩咐我们:“不许说话!不许发出声音!不许东张西望!阅卷结束,马上就有恩旨下来!”

其实也不用太监吩咐,一群人哪里敢发出声音?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风行烈,也不免小心翼翼。倒不是怕皇帝,主要是那个气氛,让人心中不由自主凛然生惧。

而一群官员,估计是兵部的与枢密院的,当下就将我们的卷子拿去,交换阅卷。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就听见保和殿中,御座上发出一声朗笑:“看样子,本朝要出一个文试武试双科状元!”

双科状元?所有的考生,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当然,还有两道要杀人的目光……那就是那两个吐蕃人!

风行烈冲我树起了大拇指,笑嘻嘻做了一个鬼脸。边上的小太监看见,却也当做没看见。

虽然早有预料,心中还是有些喜悦,对风行烈又有些歉意,就对她做了一个“对不起”的眼神。

正当我与风行烈眉来眼去的时候,却听见里面传来了说话的声音:“皇上,以玉同尘为状元,而且是双科状元,这不妥!”

又有一个说话的声音:“玉同尘之才,天下皆知,然而此次科考,玉同尘可以为榜眼,可以为探花,却不能为状元!”

保和殿内声音传过来,几乎所有考生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往保和殿内看去。然而保和殿的大门却关着,里面的情况,根本看不清楚!

既然看不清楚,那些目光都掉转了过来,看着我的方向。目光之中,有询问,有劝慰,还有……幸灾乐祸的,当然是吐蕃人还有那个倭国人了。

毕竟共患难一场,这十九个考生,已经无形之中,以我为首了。

看着那些目光,心中有些温暖,报以微笑,心中却是不由急躁起来。

最后一轮殿试,前三甲的名单是由皇帝定的。皇帝陛下已经答应我,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文试状元,我是拿定了的。至于武试状元,我本来也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标准来说,这个武试状元是边上的一群考生让给我的,我的唯一功劳就是走险招将一个吐蕃人给赶下台。当我将一个吐蕃人赶下台的时候,任意是谁都可以将我拎下台,可是他们居然一个个都认输了。所以,今天早上,我对这个武试状元,也有几分期待。

只是没有想到,在皇帝说出这句话之后,居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分辨不出声音……其实,即使我在大殿上,也是认不出是谁。朝廷中枢的人,我认识的不超过五个手指头。

听见了皇帝陛下那惊讶的声音:“哦?宁爱卿,你可有理由?”

又听见一个声音响起:“皇上,如今正是旱灾在即的日子,朝廷选材,也要看民众所愿。”

又听见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来:“宁大人,不知您所谓的民众所愿是什么意思?玉同尘才华天下有目共睹,庆州城下故事现在已经成为说书先生四处传唱的唱词!别的且不说,殿试会试两篇文章,其中难道无振聋发聩之处?宁大人难道认为,玉同尘当不起这个状元?”

听见另外一个声音:“宁大人的意思是说,玉同尘之才,确实是天下少见。然而当日诗谶,民间纷纷传言,是玉同尘当日之诗才造成今日大旱……所以,宁大人才说,玉同尘不宜为状元。毕竟状元榜眼探花,一样可以为国效力。”

诗谶?

一时之间,目瞪口呆。

一时之间,在殿外等候的考生,全部石化。

诗谶?到底是怎么回事?

冷汗涔涔而下,我蓦然之间,想起皇帝那天对我说的那句话了。他劝说我……不要写诗!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诗谶”,是早已传开了。只是我们正埋头读书练武,根本没注意而已。

一瞬之间,历史上的无数文字狱故事浮上心头!

即便是异常开明的宋代,即便是文坛领袖苏东坡,在遭遇小人的暗算的时候,也是被发配到海南岛钓鱼的命!

还有清代,一句诗杀掉一家人的故事,很不少!更厉害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我比苏轼如何?

在才华上,靠着我的剽窃,或者还可以与苏轼相提并论。可是苏轼当时已经是文坛泰斗……文坛泰斗在遭遇文字狱的时候,还是这个命,更何况是我这样一个无根基的小人物!

我唯一的指望,就是皇帝的宠爱啊……可是现在这个帽子,实在太大太大了!

诗谶!

是哪两句诗?

很快就想起来,皇帝陛下那天,特意与我说过那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一瞬之间,冷汗再次涔涔而下。现在仔细读这两句诗,人家要说我那是反诗,都不为过!

反诗啊反诗……我有三个脑袋也不够砍!

幸好,背这首诗的时候,我是在庆州城墙之下!幸好,在背了这首诗之后,我就割了一回脖子……在那样的情形之下,谁也不敢说我写的是反诗!

不能说我是反诗,就说我那是诗谶……那群家伙,是要将吴王往死里整啊!

他们一定知道我中状元之后会怎么做。所以,一定要将我的状元给整掉!所以,在我埋头读书练武的时候,谣言就已经散布开来了!在这个关键时候,将谣言拿上朝廷,光明正大的要求皇帝,剥夺我的状元荣光!

那是为国家考虑!那是一片忠心!那绝对不是算计啊……

心中思想明白,却已经错过了朝廷之上的部分争论。只听见朝廷之上,一个声音很清朗:“皇上。诗谶之说,向来不可信。不过是凑巧罢了。玉同尘当时作‘缚住苍龙’句子,不过是心中思想着这突厥猖獗,想要为国效力罢了。如何就与旱灾搭上了,纯粹是无稽之谈,如果要因为这个理由更换状元,只怕天下耻笑。”

却又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皇上,玉同尘才华,天下皆知,而庆州城下,以诗换命之事,更是博得天下人之心。若是因为庆州城下诗歌,剥夺其状元身份,只怕天下百姓,都要为玉同尘愤愤不平……而非宁大人所说。”

大殿之上的声音,让一群在外面的考生,脸色好看了很多。

却听见里面又有一个讨厌的声音响起来:“皇上,然而民间也有愚昧之人,将这首诗与旱灾凑在了一起。自从玉同尘作诗之后,京畿省各地,绝大多数州县,就未曾下过雨。时间上太过凑巧,虽然民间多爱重玉同尘之才之心,然而也有愚昧之人,已经将玉同尘看做灾祸来源。玉同尘为状元还是为榜眼,乃是小事,但是若因此酿成民变,那就是巨祸。即便皇上用玉同尘为榜眼,也能重用玉同尘,玉同尘照样也能为国效力,皇上奈何一定要拘泥于一个名分呢?”

脚已经算了,我悄悄挪动了一下身子,眼睛却无奈的往殿外的蓝天上看去。我能不能中状元,居然与这个老天爷直接相关……真是天大的笑话。

天色有些阴沉,风行烈压低声音,咬牙切齿说道:“如果现在马上下场雨,这些唧唧歪歪的家伙就不会多嘴了。我父亲也真是,这么长时间了,居然听不到他的声音。”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你参加考试,你父亲要避嫌的。”

边上的太监看着我们低声说话,居然也没有来干涉。那太监看着我的眼神,居然也有几分同情的神色。

云从龙低声说道:“这雨……这几天,天气也阴沉过几回了,只是每次都是有云没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