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00

第200章

避开杨大人的目光,我直视着胡楚城:“胡大人,学生一是为太子殿下解忧,二是为天下解忧。需要知道,皇家天伦,乃是天下注目中心。皇家有事也是天下之事,学生此举,正是为天下解忧。第三也是出于学生的一点私心。当日学生被人俘虏,全靠吴王殿下相救,能为吴王殿下了结此事,学生心中也可放下一块石头。”纯粹的无耻之语,虽然没有人反驳,但是传出去也没有相信,所以,为了我的名声,最后还是要说一点实话的。

胡楚城被我这样一堵,竟然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来。他一滞,皇帝陛下含笑的声音就响起来:“既然如此,虽然不合规矩,然而玉状元一颗忠君爱国之心,却是天人共鉴。六首及第,世间所无,双科状元,人间仅见!既然如此,朕就为你破例,许了你一次忠心,那又如何?”

我心中一喜,当下道:“谢皇上。”铁板上赶紧敲钉钉,将这件事情落实了再说。只是……心中,莫名的,竟然涌起了一股淡淡的忧伤……

结束了,这回真的结束了。

为了你,我这辈子,第一次睁眼说瞎话。

为了你,我冒险求雨,压上了我的前程,压上了我一辈子的理想与追求。

为了你……也许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的心安理得,为了从此之后,不再将你想起。

回家之后,竟然发烧了。梦中来来往往许多人影,但是惟独没有他的面影。睡了两天才起来,见秋如意正在我床沿抹眼泪,说道:“你这身子骨,说是好了,却到底弱了。”

我笑了笑,说道:“不过是累着了,又淋了场雨,就是铁打的身子骨也容易生病,别想那么多了。”

秋如意叹了一口气,说道:“命只有一回,你可千万不要太拼命了。”又说道:“吴王殿下来过几次了,朝廷已经下了文。”

我坐了起来,说道:“那他还不赶紧回封地去,来这里作甚?”

秋如意苦笑道:“公子爷啊,你用你的状元机会给他求情,但是朝廷法度还在,他这回犯的事那么大,朝廷哪能轻易放过呢。命保住了,但是苦头还是要吃的。朝廷下文,他的吴王封号是保住了,但是封地却变了,食邑五千户变成五百户,后天就要到封地去了。”

我顺口问道:“封地,在哪里?还在晋州?”

秋如意摇头,说道:“变成南方了。他不是吴王吗,这回的封地,是江南的一个小县……就在太湖边上,皇帝陛下算是按照他的封号给了封地了。”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朝廷也算是会折腾了。”

却听见窗外有声音道:“吴王在晋州半年,居然闹出一支五千人的无敌队伍来,五千新兵,居然一路疾驰到庆州,将突厥人打了个屁滚尿流……朝廷上那群人,哪里还敢让吴王继续呆在庆州?总要将他的老本给剥夺了才好。”正是东门。后面跟着蓝十三。

秋如意忙起身接待。我急忙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子,很好,身上衣服还算完整。当下苦笑道:“南方可是有钱地方,那朝廷里的臣子们不担心么。”

东门笑了一下,说道:“食邑五千户与五百户,那完全是两个概念。更何况那封地在太湖边上,太湖边上那是什么地方?风景优美,却是年年水灾,吴王殿下靠这么点人口地方,能混出名堂来才怪!”看着我说道,“吴王殿下还在外面等着。欧阳毅陪着呢。他要来谢谢你。你身子如果好了,就见一见吧……很多事情,也好盘算盘算。”

我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不见也罢。”对秋如意道:“你出去说一声,就说我身子不好,任何客人都不见了,请吴王回去罢。”

秋如意与东门都怔了一怔。蓝十三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秋如意迟疑的说道:“不见?”

我点头道:“请转告吴王,从现在开始,玉同尘就是朝廷臣子了,与吴王的私交就此作罢。请他……”还要说什么话,却说不出口,当下就说道:“你就这样说去吧。”

秋如意看着我,默然片刻,终于出去了。蓝十三张了张口,终于说道:“你不要后悔。”

我淡淡笑:“后悔?后悔什么?”

东门点头道:“公子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好的,今天这么急切来找公子,主要是为了一件事……眼下皇榜已经公布,公子是双科状元,马上就要安排职务了。公子身份特殊,皇宠又在,一定有选择机会……不知公子如何打算?”

我略怔了怔,说道:“如何打算?”

东门笑道:“寻常的进士,官职都是由吏部说了算。然而公子不同,文试武试双科状元,官职是由皇帝亲自指派的。按照寻常规矩,文试前三甲都是进翰林院的,所以翰林院不用说了,公子才名满天下,他们早就在翰林院中排出了位置。然而公子又是武进士及第,而且还是前三甲,按照规矩是要进兵部或者枢密院的。枢密院的风大人,是不会要公子的,因为枢密院就是一养老地方,不能耽误了公子。而兵部侍郎梁大人,也就是这科武举的主考官,对公子是极度欣赏,定然想要将公子要过去。梁大人与叶尚书向来交好,梁大人既然想要,叶尚书也没有反对的道理,何况当初公子还送给兵部一个天大的人情。还有吏部,……”冷笑了一声,说道:“他们也巴不得得到公子,发配到小地方去折腾呢。”

东门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我笑了笑,说道:“只怕也不由我挑选。如果我有选择机会,我将选择哪里最好?”

东门凝视着我,片刻之后才说道:“公子现在处境很不好。”

我自然知道很不好,摇头叹气道:“我不想出风头的,但是……”

东门苦笑道:“不是这个意思,其实民望高了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现在,那些人想要动公子还要看看百姓们的反应。入翰林院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经常面圣,可以保证皇宠不衰。然而,翰林院那里,不容易干出实事。如果那批人着意算计,公子你这辈子就是一个词臣,顶多就是写写《资治通鉴》,博一个青史留名而已。没有实际政绩,将来也没了执政的可能,所以,翰林院就不必去了。至于兵部,如果留在朝中,那也不是人呆的地方。如果去地方,也容易被人掣肘。本朝用兵之法,弊端颇多,公子亲眼所见,又不免生气,就您这个少年冲动的性子,又容易给人留下话柄……不如外放做个地方官。”

我不由一笑,说道:“说实话,你还是担心……我做事情冲动了。担心我带兵带出问题来。”

东门苦笑道:“你这样冲动的性子,我能不给你打算么。而况现在朝廷国库吃紧,要去带兵也没有打仗的机会。毕竟夏州地方轮不到你去,庆州那样的事情也是偶然……你先在地方建功立业,顺带熟悉本朝兵制,建立更多的名望,积累更多的本钱。等到朝廷有事,再与风行烈联系,怕没有你的机会么?”

听东门考虑周到,当下就笑着点头。东门当下就与蓝十三一道出去了,临走之前说道:“虽然决议要请求外放,但是朝廷之中的人气不能随便放过了。我已经与林子陌说了,趁着朝廷还没有分派职务之际,开几次文会,顺带……”轻轻笑道,“收拢几个落第举子,下点功夫培养,以作将来臂助。我先去与他安排去。”说着话,笑着走了。

却见秋如意走了过来,说道:“公子,你当真不去见吴王了么?他明天就要去封地了。”

似乎是被一根丝线轻轻拉了一下,心软软的有些疼。下了床,走到门前,又站住,淡淡笑道:“不见,就不见罢……他明天早上走?”

明天早上走……坚持住,不见他,时间是最好的药,再大的伤口,也总有痊愈的一天……

我躺回床上,软软的说道:“我再睡一觉。”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次日早上。林子陌已经前来,说道:“东门先生吩咐的都安排了,第一次文会就安排在今天城外灞桥边上,顺带为几位回乡的庆州同案送行……兄长,你要不要参加?”

我笑:“身子好了,当然参加。”

大雨过后,灞桥的柳树,已经吐出嫩芽。灞桥上下,游人如织。渡口边上,送别的人正在做儿女沾巾之状。皇榜已经发布了,来皇城赴考的落第举子,将陆续回家而去。灞桥上下,竟然是泪雨滂沱。

心脏蓦然停跳。我竭力的将自己的头扭过去……是的,那个人,就在那个方向……

竭力将自己的头扭过去……扭过去……我没有看见,我没有看见……

是的,我没有看见,距离遥远,我也看不清楚。我只是感受到了,他就在那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