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63

第263章

接着,哭爹喊娘的声音,猛然凝固了!接着,是丢东西的声音,是齐刷刷跪倒的声音,是山呼万岁的声音。那些书生,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是见过皇帝的估计也是极少数,当下我甚至能从其中分辨出不少颤抖的调子。

接着,听见了常威侯讷讷的声音:“皇上……皇上,我在帮您教训这群不懂事的家伙。”

皇帝陛下冷冷哼了一声,说道:“皇叔左右无事,先回去歇着吧。”声音顿了一顿,厉声说道:“你们……都是书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是谁教你们目无君上,在这宫门之外闹事?”

“回皇上!”片刻之后,终于有颤抖的声音响了起来,显然回话的人,内心是异常激动,“皇上,没有任何人指使我们,我们也没有在宫门之外闹事……”

“没有人指使你们,你们却为何齐聚在宫门之外?没有任何人指使你们,你们在这里却做什么?”皇帝陛下的声音有些冷冷的意味,“念着你们都是有功名在身,念着你们年少不懂事,朕不追究今日之事!现在就速速散去吧!”

“不,皇上!”却有倔强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想来已经收到我们的奏折!皇上素来体念民生疾苦,当然知道,鼎革之初,民间百姓,最最不喜的,就是国朝之法,一日三变!正因为这一日三变,给天下民间,多增加了多少事情……所以我等联名上书,请皇上为国家万世基业计,答应天下百姓,不改国朝税法!”

“你……”皇帝的声音迟滞了一下,随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的话。学生是去年的举人,名叫华风。”

“你刚才这番话,倒是有理有据。告诉朕,是谁教你的?”

“回皇上的话,这番话,都是学生自己想的!学生翻开历史,得知汉朝鼎革之初,行的是黄老之策,轻徭薄赋,行简易之法,法度既定,决不轻动!由此休养生息,成就汉武盛世!此后蜀朝立国,鼎革之初,亦是如此!而今……我朝立国,不过十多年,皇上就听闻少年之言,有改税法之心……所以大胆上书,请皇上收回成命!”

后面是一叠声的呼喊:“请皇上收回成命!”

不知皇帝说了些什么,却听见领头那华风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皇上!学生等也知道,玉同尘诗词才华,举世无双!只是国朝之事,与才华无关,只怕皇上错爱,以至坏了国家大事!我等是一片为国为民为皇上之心,皇上若要因此怪罪,学生愿引颈就戮,绝无怨言!”

接着,我听见了一大片“嘭嘭”的磕头声,无数嘶哑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请三思!”“皇上,学生等愿意用颈上热血,换取皇上一个回复!”

“你们都是读书人。”却听见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当然知道,天地君亲师,那是五伦。今日你们却聚集在宫门之外,逼迫皇上答应你们的条件……这等事情,不忠不孝,却不知将平日里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那是陆望远的声音,“你们是读书人,天下人之中,读书人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你们是大兴朝的希望,你们是大兴朝的将来,但是……现在,你们却做些什么!”

“陆大人!”却是另外一个书生的声音,“您讲的道理,我们都听过,我们都懂得!只是我们也曾听说过:天下之事,人人有责!义之所在,九死不悔!如今朝廷将有大事发生,我等眼见朝廷将有大错却不加阻止,这才是有愧于圣人学说!”

“你们如何见得朝廷就是大错?”皇帝陛下的声音响了起来,“你们错在哪里?道听途说,不加分辨,不知真假,就聚集宫门之外,惊动中外!如此糊涂,怎么可以说是‘义之所在,九死不悔’?”声音再度高了起来,“速速散去,不要留一个千古笑话!”

“皇上!”还是那个华风的声音,“皇上!税法之事,还望皇上给我们一个承诺……如今建国之初,百姓实不堪重负,如果再将一百亩两担的税负,改为五十亩两担,天下百姓,生计将更加艰难……实在不是休养生息之道!”

又听见嘭嘭磕头的声音:“皇上,请给我们一个承诺!如果皇上不愿意给这个承诺,皇上……我们愿意长跪不起!”

“皇上,江山为重,休养生息!给皇上这个建议的人……实是居心叵测!”在一片呼喊声中,一个尖利的声音响了起来,“请皇上将居心叵测之徒驱出朝廷,从此不再影响皇上的圣明!”

一片嘈杂的呼喊声中,人的头脑很容易发热。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就有很多人跟着帮腔:“请皇上将惑乱君心之徒驱赶出朝廷,从此不再干涉国政!”

“如果皇上不愿意答应这两个条件,我等愿长跪不起!”

“如果皇上不答应这两个条件,我等愿意长跪不起!”

我的脸,一寸一寸的变白。

面对书生这样的逼迫……皇帝陛下,已经没有招架之力了。

是的,他可以用暴力手段,将这群书生驱赶开。

然而……他能用暴力手段吗?我愿意……他用暴力手段吗?

这样的事情,只要开一个头,后果就将不可想象。

除了皇帝陛下将留下一个恶名,除了这个世上的书生将对皇家多一份寒心之外,这件事,还将留下这样一个后果——那就是给后来的人一个不好的榜样,让后来的人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即便是书生,也不用太尊重!

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得以传承,靠的就是对读书人的尊重。当读书人的尊严都被无情践踏的时候,整个华夏民族,将再无人权可言!

明朝践踏了读书人的尊严,此后就有清朝,践踏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尊严!

我……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一阵风吹过,瑟瑟的有些冷意。

秋天来了……又是一年的秋天!

蓦然之间,心中爆发出了一阵悲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的悲凉!

一时之间,我竟然开始怀疑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我到底在为什么奋斗?

我努力将这块庞大无比的石头滚上山去,然而现在,这块石头……却将砸死我自己!

在这块石头砸死我之前,我……还必须将这块石头滚上山去!

这就是……我的悲剧。在这个孤独的时代里,无可避免的悲剧!

我迟早都是牺牲——我自己的祭台上的牺牲,我将自己……献祭给我所谓的理想,所谓的事业!

然而,这些思想,都只是一瞬。我知道,我必须做出选择了。当下也不管是否逾越,我高声说道:“诸位学兄,你们说的人,是玉同尘吗?”

在一群诧异的眼神里,我不再守着我的班位,穿过了人丛,来到了皇帝的跟前,也来到了那一群书生的跟前:“在诸位眼睛里,玉同尘是不肖之人,玉同尘惑乱君心,其罪当诛,是也不是?”

四周,竟然是一片寂静。片刻之后,才有艰难的声音响起来:“玉大人,您是绝世才子,这……我们承认!然而这件事情,您是错了,正是因为您,这天下才有民心不稳……你动摇了我国朝的基业,就论此事,你……是有罪!”那华风的声音,极其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来,“我们曾在奏折里写道,请皇上——杀了你,以平息谣言!我知道,写了这句话,我就将被后世之人痛恨——然而,杀你,确实是平息谣言的最好选择!”

我微笑,笑容里是难以掩饰的悲凉——想不到,想不到!我所重视的读书人,我所重视的读书人,居然恨不得杀了我——只是心底,我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面上,我依然是笑容:“玉同尘无才,愿意就今天这桩公案,与诸位学兄,一论短长!如若诸位学兄能说服玉同尘,玉同尘就拿性命祭了这段公案,又有何妨?”

轻飘飘一句话落下,四周无数惊呼的声音响了起来!

接着,我听见皇帝陛下的声音:“玉同尘,你……君前失仪!还不速速退下!”

我回头,看着皇上:“皇上,今日,就看玉同尘为您教训这群不懂事的小子,帮您出了这口恶气,您难道不乐意吗?”对皇帝行礼,再度转头,淡淡说道:“假如我能说服你们,从此国朝税法之事,你们要竭力支持,至不济再也不能指手画脚,这等目无君上之事,再也做不得,你们可愿意答应?”

“东门先生!”香墨连连跺脚,“方才人家都跑来说了,一群书生,一群酸书生,不懂事的狗屁书生,居然跑到宫门外去闹了!这事情越闹越大……这下子,皇上……说不定都顶不住!您……我知道,您手中有力量,您早就在准备了,这京师里的书生,您至少能叫起来一半!既然这样,你……怎么不叫我们的人也去?咱们不去闹,边上看着也好,也好让皇上明白,天下的书生,其实大半是赞同我们公子的……这样,公子的压力,也不至于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