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67

第267章

然而,虽然是盲从,但是这声音,依然造成极大的威势!

站在前面的一些百姓,已经完全激动起来了,根本忘了自己是谁了——或者,其中很多,并不完全是百姓,不过我根本没法分辨——他们推搡着,拥挤着,要上前!

有些禁卫军手中的刀,已经出鞘!

****,一触即发!

“皇上!”有臣子跪下:“皇上,今天的事情已经不可收拾……请皇上趁早决断!”

“乱臣贼子!”皇帝陛下的声音嘶哑,“禁卫军,将这些乱臣贼子,全都给朕……驱散!驱散!”

“不可!”疾声说话的却是陆望远,当下厉声喝住了正要传令的将军,“皇上,请三思!”

“皇上!”又有臣子跪下,“请皇上三思,这时候动不得刀兵!”

“皇上,请三思!”几十个臣子,齐刷刷的跪下。

传令的将军站着,眼睛看着皇帝陛下。

东方啸鸣的眼睛,缓缓的掠过群臣,而后……他的眼睛,落在了我的身上。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绝望,看到了不舍,看到了……浓浓的内疚!

那是一个君王,对一个臣子的内疚……

就在那一刹那,我猛然之间感到,这辈子,值了!

东方啸鸣,是一代君王,不但是君王,他还是雄主,生杀予夺,从来不当一回事的雄主。而现在,这个雄主的眼神里,却流露出了不舍与内疚。

值了!这十万块钱,值了!

这一场咱输了,咱再花十万块钱穿回来!

咱是打不死的小强!

直视着皇帝,我也缓缓跪下,沉声说道:“皇上,京师之内,动刀兵不祥——请皇上决断。”

外面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我的面前,我的周围,却是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的眼睛都集中在我身上。

“玉同尘!”耳边响起了的是张潜渊的声音:“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根本无罪!”

“皇上。”我没有回答张先生的话,只面对着皇帝,“臣愿无罪而受诛,只愿皇上不要因为臣而擅自动刀兵。臣两年来深受皇上知遇之恩,今天……是该到回报的时候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请皇上下令罢!”

“玉同尘!”高高的御座之上,皇帝的脸色一片铁青——他的手指在颤抖,他的嘴唇在哆嗦。他发不出声音!

我叹了一口气,端端正正向着皇帝,磕了三个响头。这个头,无关奴颜卑膝,只为了皇帝……不忍牺牲我的这份知遇之情。

成为了皇帝不忍牺牲的一个臣子,此生似乎也没有遗憾了——似乎,也是一种解脱,是也不是?面前,却突然闪过一个人的面影——没有再见他,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不管怎样,千百年之后,总有人会将我的名字记起。千百年后,总有人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且,我还有穿回来的希望!

站了起来,我走向边上,走向一个禁卫军:“这位……兄弟,请借你的刀,给我一用。”

那禁卫军呆了一呆,片刻之后才将刀拔了出来,双手捧着递给我。

“玉同尘!”蓦然之间听到了一个声音,“此事不可啊不可……请皇上下旨,请皇上下旨!若是真有此事……只怕三日之内,庆州就将****!皇上!”

出列的,竟然是站在对方阵营里的一个书生——那书生匍匐上前,厉声说道,“皇上,玉同尘于庆州实有大恩,于夏州也有大恩——若是两地****,国家……真的就生变了!”

那书生话音落下,四周蓦然之间——一片寂静!

得了那书生一言提醒,对方阵营里的另一个书生,也蓦然发出一声大吼:“皇上……玉同尘乃是天上谪仙转世,如果无罪受诛,只恐上天责罚!”

那书生的话,不是叫给皇帝听的,却是叫给后面——那群盲从的百姓听得!

“玉同尘乃上天谪仙!”那书生又重复了一句,厉声说道,“对我京师百姓,还有一场求雨的大恩!恩将仇报,上天必定责罚我京师百姓!”转头,对着外面的人丛,再次厉声叫道:“你们都忘了,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雨了吗?”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巨大的扫帚,从那书生所在的位置开始,逐渐的扫将过去,将无数嘈杂的声音……都扫掉了!

就在那瞬间,我听见了极遥远的地方,传来了几十人齐声的叫喊:“吴县百姓万里进京,求见皇上!”

“吴县百姓万里进京,求见皇上,谢我主隆恩!”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声音已经极为切近。

一时之间,不知是喜是悲,手中的刀,桄榔一声掉在地上。

吴县……吴王殿下,出手了!

每次在我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他的出现!

如同天神一般……

皇帝陛下精神一振,高声说道:“宣!”

外围的百姓,自动让出了一条道路。随后,我看见了一支三四十人的队伍,全都是老年或者壮年的农民,进入了中心区!

那些农民——应该是农民,有些手脚都在颤抖,有些嘴巴哆嗦的不知喃喃自语些什么,只有最前面一人,却是强自镇定,按着太监的指示,带着一群人远远跪下,山呼万岁。

皇帝陛下面上已经转向温和,问道:“你等都是吴县百姓?”

那领头的壮年男子,声音也有些哆嗦了:“回……皇上,小人正是!”停了一下,随即想起什么事情似地,急忙说道:“小人正是吴县长桥村的人,名叫张宝,是长桥村张氏的族长……皇上天恩,减免了小人们的赋税,因此全族凑齐了盘缠,让小人进京,向皇上叩谢天恩!”

这话音落下,对方阵营里,已经响起来低低的惊呼声!远处的百姓,却是听不见这些对话,自然有听见的百姓,一层层的往外传递。却听见惊呼声,如同波浪一般的逐步扩大,随即,质疑的声音,渐渐嘈杂起来!

“撒谎!”对方阵营之中,一个书生厉声问道,“皇上,面前这些人,定然不是吴县的百姓!定然是别处来的刁民……玉同尘方案,只是增税,不是减税,如何能收买这么多人心?”

赞同的声音纷纷响起,那领头的张宝大怒,他是农夫,估计吴王也没有多少时间教他规矩,当下就站起来,厉声说道:“皇上,小人是世世代代的吴县良民,从汉末迁居江南开始,到现在已经在吴县居住了十六代!我家祖上,第十一代青玄公,曾中过蜀朝进士!小人整个家族,虽然说读书人不多,但是家教从来没有落下。家教之中最紧要的一条,就是不撒谎!这……这书生,明明不认识小人,怎么就一口咬定小人假冒?皇上……小人是真的,皇上派人去吴县县南,查访一下,就知道小人说的是真是假!”

那张宝厉声说话,又有皇帝侍卫,厉声喝道:“皇上跟前,不得失仪!不许无礼!”

那张宝才再次悻悻跪下,说道:“皇上,小人没有扯谎!那书生信口说话,胡乱猜疑!”

张宝如此无礼,皇帝却不生气,当下温言说道:“那书生不知详细情况,你解说给他听就是了。”

那张宝当下又来了劲,对着那边书生,气哼哼道:“皇上要我说给你听,我就说给你们听了!按照原来的办法,我家十三口人,成丁五口,本来每年是要缴纳十担粮食做赋税的。可是今年,吴王殿下前来,颁布了新的法令,却是只要我们缴纳四担粮食了!这不是皇上的恩典?我们族里,一共三百多户人,其中有两百九十四户人家,减少了赋税……因此大家都感念着皇上的恩德,因此……当有人说起要进京来叩谢皇上的时候,我们族里就将我给派上了……”

“不可能!”“不对……”“少数几户人家减少赋税那还可说,绝大多数人家都减少赋税……那简直是不可想象……无法解释!”“皇上,这张宝欺君!”

“我不欺君!”张宝大声叫道:“我不欺君!不信,你们问大家,大家都是族里选派出来的,肚子里都是有账本的!我们几十个村子里都是减少了赋税的……其实,我们整个县,大多数人家里,都是减少了赋税的!”

“皇上!”一个五品官员的声音响了起来,“如今,吴县的百姓亲自进京,说是减少了赋税。而吴县的吴王殿下与县令,都曾奏报说今年吴县多收了赋税,已经押送进京。其中粮食的数量,几乎是去年的两倍!既然如此,微臣以为,吴王殿下,定然是加税了,而这些所谓的百姓,是吴王殿下亲自选派来的。请皇上将这些刁民送进刑部,大刑伺候,定然能叫他们说出真相!”

“不用再说,朕知道了。”皇帝不耐烦的挥手,转头看着我,说道:“玉同尘,你且大声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你所用的办法,其实是减税而不是加税?吴王殿下多收的这些赋税,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