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84

第284章

回京?我不觉诧异。像我这样的地方官,不是该乖乖待在地方吗?皇上怎么三天两头要我进京?

香墨笑道:“传旨的人已经到了,找不到您,正忙着呢!那太监说,皇上今年过年之前,想要封禅泰山,要找人写两篇祭文——于是诏令公子回京。那太监还说,已经发文给在封地的吴王、越王等诸侯,让他们也赶快进京,扈从封禅!”

皇上,封禅?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是——香墨弄错了?

我怔住。封禅,在封建社会中可是大事!皇帝要封禅,那是向上天表明自己的功绩并顺带着向上天请求一下保佑……那可是劳民伤财的大事!

在中国历史上,敢去封禅的皇帝可不算多。一方面,这个皇帝文治武功上要有点成就,另一方面,国库中也要有足够的财富供他挥霍!

皇帝居然想要封禅!

回想起与皇上屡次相见的情景,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个还算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怎么会想要做这样荒唐事情?这样的事情,除了给自己脸上贴两块金之外,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疾声道:“皇帝陛下想要做这样的事情,京中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京师之中,没有官员会劝谏么?”

香墨苦笑道:“据说,皇上是大前天才定下的主意!年前就要封禅,那时间可紧张了,所以那太监当日就拿着皇上的圣旨出发,上这里来了……京师之中,官员会不会劝谏,那太监不敢说,我也不敢问!”

我叹气道:“皇上……真的是……”将后面半句话藏在肚子里,说道:“先回去看看再说。香墨,你上我的马。”当下就策马回去。

接了旨,安顿传旨太监住下,又将事情安排好,才去与东门诸人商议。东门叹气道:“公子,这事情,不对劲。”

我烦恼道:“这位皇帝陛下怎么就想起要封禅来?而且,封禅是大事,总要筹备上半年的,这样急火火的去封禅,不是闹笑话么?”

东门苦笑道:“是不对劲,而且是非常不对劲!第一,就是你说的,皇帝陛下怎么会突然想起封禅来?第二,还是你说的,皇帝陛下要封禅,也要慢慢来,怎么会要在年底之前将封禅的事情做好?这等脸面事情,是要越庄重越好的,这几天的时间,怎么够用?难不成皇帝陛下封禅也像我们赶路一般,一路奔驰?第三,最紧要的,这位皇帝陛下登基两年,所作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看得出,这位皇帝陛下,是励精图治的主!既然是励精图治的主,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听说,年前突厥寇边,皇上曾经想要起兵报复,风大人劝谏,皇上还是按捺下自己的性子。当时风大人的理由,就是国库空虚,经不起折腾。”

我苦笑道:“第四个不对劲的地方——皇上传旨,如果是京师之内的事情,或者会派太监,但是现在,却是传旨边关!按照前朝旧例,太监不能随便出京!让一个太监带着旨意出京,这样的事情,好生……奇怪。”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陈述自己现在的想法,我只能用一个词:奇怪。

欧阳毅沉吟了片刻,说道:“第五个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皇上身边,能写文章的文多得是。公子文采风流,名满天下,但是毕竟年轻,这等事情,理应轮不到公子!为封禅写祭文,那是何等荣耀——”又停顿了一下,才看着东门说道:“东门先生,您看,这事情——是不是假传……圣旨?”

这句话实在是问出了我心中的怀疑。

东门摇了摇头,对着圣旨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才说道:“这绢帛是对的。这字迹,是当今翰林侍诏林庆阳的手笔,我认得。林庆阳此人,应该不是肯屈从魑魅魍魉之人。这印玺……似乎也没有错。外面的车马式样,也没有错。”对我说道:“公子曾经进出皇宫,可曾见过这位传旨太监?”

我摇头,说道:“虽然进出过几次皇宫,但是见到的人实在有限。这个太监没有见过,也是正常。明天……”

东门想了片刻,说道:“疑窦甚多,不要走了。今天晚上先将那个所谓的祭文写好,叫这个太监带回去就是。就说邻近年关,我鄯城县事务极多,不能脱身。多送给这个太监一点钱财土产,反正公子您最近发了一笔财。这样的理由,就是皇帝陛下也不能挑出您的错来。”说完,哈哈大笑。

我也笑了笑。沉吟道:“不,这个祭文我不能写。”

东门怔了片刻,道:“公子这时候还在乎这些虚名?”

我端正了脸色,说道:“且不说这个祭文实在难写。行文规矩极多,又是骈五骈六的,我写不好,就是我能写好,我能写这个祭文么?皇帝陛下浪费民脂民膏做这等荒唐之事,我若在其中附和,只怕要天下之人,全都失望。让天下之人失望的事情,我不能做。”

欧阳毅道:“公子,难不成,您还想要进京,劝谏皇帝?”

我点头道:“正是。”

东门道:“不行……谁也不能肯定这个太监是不是在假传圣旨。如果是在假传圣旨,那事情就一定在路上。如果路上有个万一,公子,我们向谁哭去?如果不是假传圣旨,公子你进京,不但不肯写那个祭文,还要劝谏君王不要行这样光彪史册的大事,皇上能不发怒?皇上发怒,公子或者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丢了性命,但是公子的帝皇宠,就算是到头了!公子,无论如何,您都不能进京!按照我说的方案,是最好的方案!如果您不想写这个祭文,也可以,您故意在格式上明显犯几个错误——让皇上不能用,也就是了!犯错误,皇帝陛下不能用,自然会用别人的——正如仲坚所说,天下能写文章的人多得是,皇帝身边,这样的人,从来不少!”

我思忖道:“可是,不行。万一我写了,皇上让人略作改动,依然向天下宣扬是我的作品,怎么办?”

我在说话,却听见边上传来清清朗朗的声音:“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好犯难的——我护送公子进京去!我身边还有皇上派给公子的十个护卫,能保证公子平安到京师!”

蓝十三双手抱着剑,站在门口,看着我们,脸上的神色,是毫不在乎:“不是假传圣旨也就罢了,如果是假传圣旨却想拿公子乱动的话,我们正好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东门看着蓝十三,脸色沉凝下来:“是的,这是一个弄明白事情真相的好机会。如果公子不走,那就很可能永远都弄不清真相!然而,蓝十三,你能保证,公子能绝对安全么?你能保证,公子这一路之上,不会碰到任何意外?”

蓝十三淡笑了一声,说道:“公子的武功不咋的,但是轻功,我敢说天下没有几个人能超过她。东门先生,我向您保证,如果有个万一,我们就是拼死也要拖住敌人,让公子有跑路的机会!”

东门叹气,说道:“万一呢?”

蓝十三倔强的摇头:“没有万一。”

两人还要争论,我打断了两人的话:“好,就这样……先生,您留在鄯城县主持大局。香墨与仲坚与我一道走。”

东门站起来,疾声说道:“与上次一样,我与公子一道走。”

我看着东门,哈哈大笑,说道:“东门先生,难不成您不相信我与仲坚两人不成?”

东门苦笑道:“我自然不是信不过仲坚。只是……仲坚不擅长……”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怀疑路上会有事情。仲坚弓马娴熟,东门先生,这方面,您不如学生。”欧阳毅开口,这事情就不用再争论。

东门看了看自己的两条腿,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对我交代道:“公子是熟读史书的。这路上的事情也不说了。如果真的有事,蓝十三必定会拼命保住你安全,何况公子还是熟悉兵法的,十多个高手也够您使唤了。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万一事情是真的,公子将如何劝谏皇上?”

我笑了笑,说道:“先生,我见机行事就是。”

东门交代道:“这话是不错,不过公子您一定要记住,凡事不能一冲动就与人争论。您的口才是天下少见,您也曾靠着一张嘴巴战胜天下人,然而,那些人都不是皇帝。要劝谏皇上,有直谏与曲谏之分。我们这位皇上与历史上的昏庸皇上虽然不同,但是君王总是要面子的,公子您要劝谏,也不要在公众场合。让君王下不来台,那就不是好事了。”

东门殷殷教导,我连连称是。猛然之间想起一件事,我对蓝十三道:“十三,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那太监说,皇上还下了圣旨给各地的藩王,让他们一起进京,做封禅的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