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99

第299章

皇帝陛下将这个机会让给胡楚城,诱使胡楚城先出手。

为什么要诱使胡楚城先出手?

想了很长时间才明白——皇帝陛下,原来是想要占一个大义的名分。

胡楚城到底是当日从龙的功臣,当日天下混战,胡楚城就曾立下极大的功劳。而三年前,也正是胡楚城一力支持,皇帝陛下才能从景王的位置上变成皇帝。这样的泼天功劳,假如一句话不说就怀疑人家有不臣之心将人家拿下了,只怕天下的有识之士要寒心。这样,皇帝陛下就必须等胡楚城先动手。

然而,等胡楚城先动手——胡楚城却始终不动手。不管皇帝陛下怎么逼迫,胡楚城顶多就是后面做做小动作,就是不将事情摆到明面上来。胡楚城也在等待时机,等待最好的时机。这个最好的时机,估计就是皇帝陛下驾崩,太子即位之后。

这样的情景,让皇帝陛下不能忍受。

所以,皇帝陛下动了。他先犯了一个极其弱智的错误,让天下的人都以为皇帝陛下糊涂了;让胡楚城以为,天上掉下了一个超级馅饼。

为了逼令胡楚城动手,皇帝陛下又下了两招狠棋。

第一招狠棋,那就是安排了一个所谓的刺客,演了一场宰相刺君的把戏。然而,假惺惺的吩咐大理寺卿,将这个人给杀了,这件事情就此不论。胡楚城手眼通天,大理寺之中的事情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去。

听到了刺客这件事情之后,胡楚城会怎样分析?

胡楚城会分析,刺客事情多半不是皇帝陛下安排的,因为皇帝陛下如果安排了这样一场好戏的话,就不会在这场好戏的高潮阶段,突然收手。所以这出好戏,一定是自己的仇家安排的,目的就是嫁祸自己。只是皇帝陛下生生放弃了这样一个嫁祸自己的好机会而已。

胡楚城还会分析,皇帝陛下是惧怕了自己。皇帝陛下不想担起诛杀功臣的罪名。皇帝陛下认为现在还不是君臣兵戈相见的最好时机……

胡楚城还会分析,皇帝陛下为何急匆匆就囫囵结案而不是发回重审给自己一个清白,原因是他其实已经完全相信自己会去刺杀他。他现在将证据人物给杀了,不过是不想现在与自己摊牌而已。也就是说,留给胡楚城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

第二招狠棋,那就是——不但将自己送出去封禅,而且还将两个儿子都带上。

这一招狠棋子,是告诉胡楚城,现在动手,如果成功的话,那就是非常干净彻底了。因为皇帝陛下只剩下一个儿子,没有任何争议太子殿下就能登上皇位……

所有的信息,都告诉胡楚城,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让胡楚城相信,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取,更待何时?于是,胡楚城联系了这个归长安,在路上设下了埋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胡楚城做了螳螂,却不想蝉却突然变成了黄雀。皇帝陛下早就得知胡楚城的一切行动,早就在这山坡之上,早归长安一步,做好了准备。

皇帝陛下为了一举击溃叛军的所有斗智,可谓费尽心机。他先让敌军尽情射箭,尽情射箭。当敌军将箭镞消耗差不多的时候,才猛然发声叫喊,将自己的埋伏拿出来,让敌军的斗智,陡然之间崩溃。

这样的战争——可以称得上是完美。

只是,想着之间箭雨之中的那一幕,那种心寒的感觉,就如同落进清水之中的一滴墨汁一般,再也无法排斥出去了。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与归元有个万一,皇帝陛下心中会不会歉疚?

现在,皇帝陛下说了一句:“如果回去早了,也很成问题”。

皇帝陛下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因为皇帝陛下——必须将胡楚城连根拔起。

如果胡楚城已经在京师发动政变,那些跟随胡楚城的阿猫阿狗,都会跳出来,都会向胡楚城效忠。而真正忠诚于皇帝陛下的人,却会被胡楚城送进大牢……

京师之中,将会有一场忠臣对叛逆的斗争,这场斗争将异常残酷!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回去早了,那些胡楚城的党羽,不见得会全部都跳出来。那样的话,皇帝陛下做的这一招,意义就不大了。

皇帝陛下希望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然而,这拖延一天,会让多少人丧命?

我知道,与政变同时发生的,那就是乱兵。与乱兵同时发生的,那就是抢劫与杀戮!就是平民百姓,不参与这等宫闱政变的,也难免要成为受害者!

皇帝陛下带出了几万禁卫军,这些禁卫军,很多都是京城人。胡楚城为了控制禁卫军,说不定会对着这群无辜的家属下手!

想到这里,我的脸色有些发白。皇帝陛下已经将棋盒子收拾好,将一堆棋子分给我们四个人:“朕已经安排好了。凡是曾经劝阻朕不要封禅的臣子,朕都已经将他们看守起来。至于其他的,朕也只能指望他们自求多福。”

东方归元脸色有些苍白:“那……禁卫军的家眷呢?儿臣担心……万一,会造成军心动摇!”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至于禁卫军的家眷,早就借口要整肃军队,将他们挪移到城外去了。”

东方归一拍手说道:“你们看,父皇将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我终于平复了脸色,道:“皇上明见万里。”

心却依然纠成了一团。皇帝陛下是对的。为了解决朝廷心腹之患,就该这样下狠手。而且在之前,能给忠臣军属都作出安排,已经很是难能。

只是,那些六品以下的,比如风行烈之类的小官吏呢?没有机会给朝廷上书反对封禅的小官吏呢?

还有……我的亲人呢?

正在这时,前面的队伍,缓慢的停下了。前面传来了士兵的呼喊声:“什么人?”

“皇上,有人闯了进来!”

“皇上——是个女人!”

“皇上,这个人居然拿着枢密院的虎符!”

皇帝陛下脸色一肃,沉声说道:“递进来!”

一瞬之间,我们都是心怦怦乱跳。京师之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来的那个女人,到底是谁?

一天之前。

狂风卷集着乌云。天色愈加的黑了。风雪即将来临,站在宫墙之上,风行烈的双手,已经全是汗水。

原因很简单,因为风行烈知道,他……很可能要面对一场战斗!

皇帝陛下坚持要出去封禅,父亲就将她叫进屋子谈论过很长时间。父亲告诉他:这样的事情出来,胡楚城多半会有异动,但是,皇帝陛下居然不听劝!

作为从六品的一个小小都尉,风行烈还没有上朝议事的资格,但是身上的担子却已经不算轻。

因为皇帝陛下,几天之前,将她调到了东门城防处。东门城防处,上面有一个东门将军,下面是六个都尉。现在的东门将军叫沈濂,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虽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形象,但是风行烈却不敢小觑了这位将军。这位将军,当年可是跟随着皇帝陛下征战天下的人物,据说曾经在一场大战之中,亲手连斩杀了对方三个将领!

六个都尉,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风行烈虽然是一个武榜眼出身,但是在这群人眼中,还算是低了。见风行烈这么年轻就混上都尉,都有不服之色。好在沈濂威严极重,只是稍稍看上几眼,那几个同僚就不再说话了。

风行烈虽然有时粗莽一些,但是这些人情世故还是懂得的。想起父亲的话,知道自己要赶紧与这些同僚处好关系,当下费尽心机,与这些同僚打了两场架,又拉出去一起喝了一场酒,两天功夫,才算让这些大兵接受了自己。

然而,这么几天功夫,要与自己手下的三百士兵完全磨合,怎么可能?

风行烈只能尽力而为。几天时间,她让自己的士兵喜欢自己,相信了自己——但是仅此而已!

城防军都是大老爷们。作为拱卫京师的第二支军队,这些士兵,大多是当年在战场之上流过血的。风行烈是一个功臣子弟,父亲的名望对他帮助很大。但是,正因为父亲名望太大了,这些大老爷们,也曾将风行烈看做纨绔,对风行烈抱着怀疑的态度。在他们眼中,每年的武举那根本不算玩意——哼哼,能考试能写文章的才能中武状元,这算啥子?这个风行烈,难道不是靠着父亲的关系,才弄到武榜眼的位置?

尽管风行烈也与这群兵油子打过架,得到他们的认可,但是距离风行烈的那种要求,距离还很遥远。

风将风行烈悠悠的叹息,吹下了城头,吹散在灰尘里。今天是风行烈轮值,他与他的三百士兵,守在城头。

整个天空都已经被云雾布满,连太阳所在的位置,也难以找到一丝光亮。风行烈看着下面的城门,随口问道:“江一楼,现在什么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