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364

第364章

如意提起了母亲,我沉默了一下。李素月——三年了,我刻意将这个名字,锁在了心底,故意不将她想起。

我甚至没有与如意说起那日在御书房发生的一幕。所以,如意提起李素月的时候,还是满怀尊敬。

她根本不知道,李素月已经死了,在我与东方归元发呆的时候,她扑向了皇帝陛下。但是她身上缠满了绳索,手脚并不灵便,结果——还没有扑到皇帝陛下跟前,就被皇帝陛下刺死。

她只以为,她所尊敬的那个妇人,是为了我的前程,悄悄远行。

我不知如何去对待这个妇人——当初,是她与如意救了我。当初,是她在我与归元身上,下了蛊毒。当初,是她——故意让我与归元,心脉相合,甚至产生心灵相通的感觉,让我们相信,自己对对方,已经情根深种。她甚至潜伏在大兴皇宫里,她就等着那一刻,等着那一刻,将一切叫破,从而真正的打击皇帝陛下。

她曾经是前朝的宫女,她曾经在这处皇宫里住过好几年,她的武功也不错,悄悄潜伏进皇宫,根本不是难题。

苦心孤诣,筹谋数年。

她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报复我的父亲。

她是为了我的母亲,才去报复我的父亲。

用我作为报复的工具。用书宁公主的女儿,作为帮书宁公主复仇的工具。

皇帝陛下没有解释书宁公主之死。他没有解释,李素月的指控根本不合事实。或者,他认为,根本没有解释的必要。

我也没有追问,皇帝陛下在书宁公主之死之中,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一个原因是我不敢问,另一个原因是我不想问。

现实已经够残忍,我不能更残忍的将那个最大的疮疤揭开。

对皇帝陛下好一点,对自己也好一点——不追究了,不过问了。

过去了——都让他过去吧。

自从知道热恋的男子,是这具身子的兄长,我就对身边的一切,都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然而今天,静下心来想一想,我就明白,李素月的指控不是空穴来风。皇帝陛下有杀书宁公主的理由,胡楚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皇帝陛下默许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为他要夺取天下,而书宁公主,到了那个时候,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已经超过了帮助作用。

然而皇帝陛下——毕竟深爱着那个公主。所以,在书宁死后,他对胡楚城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甚至,他将对书宁公主的歉意,转移到我的身上。

他对我表现出来的疼爱,甚至超过了对东方归元,超过了对东方归一,超过了对东方常青。很难说这其中没有移情的影响……

这就是皇帝陛下,雄才大略的皇帝陛下。他对书宁公主的爱意是真实的,但是他对书宁公主的杀意也是真实的。这样矛盾的真实,造成了我的悲剧,造成了我与归元之间的悲剧。

所以,三年了,我未曾回京。一方面,是不想见归元,另一方面,是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去面对我的父亲,我的皇帝陛下。

然而——三年的任期马上满了,皇帝陛下会马上召我回京了。

我应该想好,我必须想好怎么面对他了……

我沉默着,如意却悄声说道:“尘,你就打算这样过一辈子?前些年,你与太子殿下关系极好——你难道没有做皇后的兴趣?”

我笑了一下,说道:“我对于做皇后,兴趣还真的不大——不过,如意,说真的,你如果看中了那一家的男子,我会帮你安排……”

“香墨就要给你嫁出去了,我再走,你怎么办?”如意再次叹息,说道:“你既然打算这样混下去,我就只好帮你。不过我告诉你,这个七品孺人,我却是做腻了,你好歹也要给我弄个夫人来当当……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

如意这样混闹,我却是忍不住笑了。笑了一场,躺下,睡觉。

次日早上起来,去办公。却见衙门门外,一群商人已经在等待了。一拥进来,七嘴八舌就问起商会的事情,又问起现在鄯城县的形势。其中一个老成的,就摸着胡子问道:“不是我们信不过玉大人。只是现在鄯州城这样的形势,我们的商路还能开不?这路上,不会不安全吧?”

我虽然对鄯城县进行了消息封锁,但是昨天一群伤兵进出,消息早就封不住了。不过好在现在鄯州形势已经稳定下来,我也不隐瞒了,当下就将鄯州的事情说出来,笑道:“现在鄯州已经平定了。虽然暂时商路不能开,但是等朝廷大军前来,几万大军放在关口,这个商路还不是照旧妥妥帖帖?大家也不要着急,商会成立,大家回去收购商品也还要时间,根本误不了大家挣钱的。”

听我说得笃定,一群商人都笑起来。现在有了心情,就与一群商人说起商会的一些细节来。说实话,对于“贸易公司”这个玩意儿,我也不是非常清楚,不过是尽我所知,全盘告诉罢了。

正说着话,却见李篁站在门口,对我使了一个眼色。知道有事情发生,当下与这群商人再说了几句话,就让他们散了。

李篁低声说道:“刑弃棋将军又派人过来了——就在两个时辰之前,关口巡逻士兵发现了有大量的吐蕃骑兵,正向着鄯州城而来!”

吐蕃骑兵来了!我脸色一变,疾声说道:“多少人?鄯州城能不能守住?”

李篁摇头,说道:“刑将军特意派人过来,估计人不会少。刑将军说,他只能竭尽全力守住鄯州,但是鄯城县,却是顾不得了——还有,刑将军说,鄯州城里官仓被打开,粮草大半杯带走,现在鄯州城里的粮食,已经支撑不了十天了,要我们送一点粮食过去——但是又要谨防着突厥骑兵,在路上打劫!”

“这个刑弃棋,又要我支援粮草,又不给我帮忙!”我狠狠的咒骂了一句。不过心中也知道,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鄯州比我鄯城县重要多了,失去鄯州,就等于打开了一条吐蕃直接进入内力的大门。

如果鄯州有失,那鄯城县也肯定难以幸免。如果鄯州不失,有鄯州做抵挡,敌人绕小路来鄯城县抢劫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来人数也不会多,我鄯城县也能基本保住无失,就是苦了县城周围的百姓,被吐蕃流寇侵扰了。

当下吩咐道:“李篁,你传话过去给欧阳毅,叫附近的百姓,都迁移到鄯城县县城里面来。尽快将东西都搬迁进来。”当下又安排都尉詹远志,调遣了城中大户家所有的马车马匹,凑足了一百两大车,先送一千担粮食过去。

现在鄯州城中,居民士兵,至少也有六万人。六万人,一千担粮食,每人也不过十几斤,不过能吃上半个月而已。

不过这吐蕃骑兵,爱打的是游击战,不过是想要趁着防务空虚来打劫罢了,绝对不敢深入的。十几天,应该够用了。

不过这一千担粮食,却是不容有失,当下又将自己手下的杨三,带着三个弟兄,去帮助詹远志。詹远志在我身边做了三年的都尉,是知道我这一群护卫的,知道他们都曾经是皇帝的人,所以对他们也还客气,因此相处也还和睦,也肯放下官架子。

这些都是闲话。我自己却将城门严密看守起来,将士兵们分作三班,日夜巡逻守卫。

第二天傍晚,正在城头上巡视,心里想着杨三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却见远处烟尘滚滚,竟然是大队的人马,往这边飞驰过来!

站在我身边的蓝十三,苦笑道:“怕什么来什么……刑弃棋也忒没用,居然让吐蕃骑兵过这边来了?”

我眉头皱了一下,说道:“不是吐蕃骑兵!”

蓝十三皱眉,看了片刻,才说道:“你这么远就确定不是吐蕃骑兵了?”

我点头,说道:“吐蕃人不敢派正式的骑兵来到中原。因为他还不想与我们中原决裂。所以,他派来的,都是所谓的游骑——简单来说,就是流氓军队,朝廷责问起来,就可以推脱——但是事实上,吐蕃骑兵与突厥骑兵,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些人都是自幼在马上长大的,在走路之前就学会了骑马,由政府组织起来,那就是骑兵,如果在政府的暗示下自己组织起来去劫掠,那就是游骑。”

蓝十三微笑道:“我知道,但是你怎么看出来不是吐蕃游骑?”

“虽然说游骑与吐蕃正规骑兵都是一群人,但是还是有不一样的,正式的军队有正式的将领约束,行军列队就与游骑不同。游骑是真正的一窝蜂,但是正规军队却是令行禁止,别的且不说,带起的烟尘形状就大不相同……”脸上却蓦然变色,说道:“十三,难道是朝廷的军队?”

蓝十三惊道:“天哪,果然是朝廷军队的旗帜……那是季同云!你新提拔起来的季同云!季同云带人过来,那鄯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