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412

第412章

两个月后,天气已经转凉。最后一路商队回来,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我沉声下令:“关上城门,封锁边塞。”

关上城门,封锁边塞,这是每天傍晚都会下的命令。当然不用惊惶,第二天早上,就会打开城门。

只是这一次,城门关的时间,略略长了一点。如此而已。

真的,没有多大的事……因为就在我关城门之前,朝廷的国书就已经送了出去。

朝廷答应吐蕃的联姻请求——而且,朝廷还将拿出最大的诚意。

朝廷拿出的诚意,就是皇帝陛下最心爱的女儿,天娇公主殿下。

天娇公主殿下的嫁妆已经准备好,天娇公主殿下已经坐在长安的府邸里,静悄悄等候。

朝廷之中,半数朝臣已经失声。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想不到,大兴朝与吐蕃关系,居然发展成这样。想到朝廷之中,一些腐儒们的反应,我不由微笑起来。

因为鄯州城被袭击甚至一度陷落的事件,朝野上下一片紧张。皇帝陛下多次发怒,试图说服政事堂,对吐蕃动兵。

只是——动兵?兵者国家大事,在朝廷的文臣们认定这次战斗并没有十足的战胜把握的时候,皇帝陛下的提议,被政事堂否决了下来。

政事堂否决了皇帝陛下的出兵计划。皇帝陛下砸破了三个花瓶!三个花瓶,割破了御书房地上的那片吐蕃进贡来的名贵羊毛地毯。

这个时代,皇帝陛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政事堂可以否决皇帝陛下的旨意,但是当皇帝陛下坚持的时候,政事堂还是要执行的。然而,皇帝陛下……不是一般的皇帝陛下。

他是一个很有令名欲的皇帝陛下。在政事堂扫他耳光子的时候,他并没有坚持。这样的不坚持,足以给他换来更好的名声。实际上,皇帝陛下的忍耐——我也很欣赏。

在任何时代,让一个人的权力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却没有任何制衡的力量,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没有任何制衡的君权是万恶的源头。皇帝陛下的做派可以写进史书,让后面的皇帝作为典范来欣赏。甚至,我还想过,我要将相权制衡君权的方法,变成律法。

只是——在我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这些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

话说回来。政事堂取得这一场胜利之后,却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的态度转变,竟然是如此之快!

皇帝陛下放弃了动兵的念头,却——马上提出,要与吐蕃——和亲!

其实这些年来,吐蕃一直坚持不懈的想要与大兴朝联姻。只是皇帝陛下一直没有答复罢了。就在鄯州事件之后一个月,吐蕃国君东德玉松,又再度向朝廷请求——和亲。

就在那段时间,天娇公主回了一趟京师。事实上,在外人眼里,天娇公主一直在京师里。到处乱跑的甚至主持了对吐蕃的全面间谍工作的,根本不是天娇公主——笑。

而后,皇帝陛下就在朝廷之上给臣子们看了吐蕃的国书,用毫不迟疑的态度告诉臣子们:他愿意答应吐蕃的要求,与吐蕃联姻,换取几年的和平!

面对着皇帝这样的转变,朝廷上下,竟然出现了短暂的失声。有反应过来的臣子想要反驳,却一一被皇帝陛下有条不紊的驳回了。

事实上,皇帝陛下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任何让人诟病的地方。在国家需要隐忍的时候,将妇女送出去,换取一时的和平,甚至用来麻痹敌人,这是最常见的策略。西施入吴是千古美谈,貂蝉离间也是千古佳话,至于有些凄惨味道的昭君出塞,也换取了大汉族与突厥暂时的和平,这些都是值得的。

问题在于——皇帝陛下决定送出去的是公主!

皇帝的亲生女儿!

这样的策略,让朝廷上下,目瞪口呆。

又有无数的御史开始上书,力陈这是国耻。如今大兴朝廷蒸蒸日上,虽然不能马上与吐蕃动兵,但是也不能也不需要采用这样耻辱的求和方式!

皇帝陛下将那些奏折放下,一笑而罢:“这不是耻辱,因为吐蕃与大兴,并未发生过任何战争,更没有战败赔女儿的笑话。现在是吐蕃求亲,大兴答应和亲,这是千古佳话。如果如昭君一般,只是选取宫廷女子和亲,又怎么能显示我大兴朝对吐蕃的真正善意?”

朝臣反对的奏折叠成了小山,皇帝陛下再不耐烦,当下告诉臣子们:“子女成亲,乃是皇帝家事。既然是家事,诸位爱卿就不必再多说什么建议了。从今天起,这类奏折,不必再送进礼部,不必再送进政事堂,更不必送到御书房来了。”

皇帝陛下终于表现出了他的强硬态度。在这样的强硬态度下,这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看着城门缓缓的关上,我回过身来,笑着问身边的香墨:“最近的谍报来了没有?国书送到吐蕃,吐蕃反应如何?”

香墨抿嘴笑道:“这事情我可不知道……不过最清楚这件事情的人已经来了,正在书房等着您呢,您去不去见她?”

下了城墙,穿过两条街道,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现在我已经离开了鄯城县,住进了鄯州城。虽然舍不得鄯城县,可是我毕竟是鄯州知州了。

两个月,已经足够让我将鄯州城城墙都修缮了一遍。水泥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虽然坚固程度上,与最古老的糯米石灰法子还有些距离,但是——它比糯米要便宜。

当然顺带着,我也将鄯州知州府邸修缮了一番。那次暴乱,房屋损坏很多是该修修了。

进了后院,穿过花园,就听见书房里传来了笑声:“将城门关上了?不打算再开了?”

我笑了笑,说道:“公主殿下——您可太随意了一些,如果让外人知道您现在不在京师里待嫁,却出现在我这里,只怕东德玉松要将我当做仇人……”

天娇微微一笑。香墨已经将门打开,看着我进去,又顺路将门关上了。门外有天娇几个侍女,隔着门,就听见她们叽叽喳喳的低声说话。

天娇轻轻笑了一笑,说道:“这么着急见我,是想知道吐蕃的消息?”

我一笑,说道:“吐蕃——傻了吗?”

天娇笑道:“能不傻吗——东德玉松已经乐疯了。一个糟老头子,眼见就要进棺材了,却突然从天上掉下这样一件美事,居然能娶上来自大兴朝的公主……”

我笑了一笑,说道:“吐蕃朝中呢?那几个王子呢?”

天娇脸色沉凝了一下,说道:“你所料不差。那个扎巴坚增是坚决反对的。次仁旺杰也反对,只是没有扎巴坚增坚决。司如贡堆表示沉默,格桑旺堆态度却有些松动。”

格桑旺堆态度松动,那是我预料之中。这些年也派了不少和尚进入吐蕃,做学术交流。当然了,这个时代没有这么时髦的词汇。那些和尚也不是为了学术交流而去的,他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格桑旺堆。

很显然,这些年来的努力见到了成果。

我笑了一下,“那些臣子们呢?”

“臣子们反应各异。其中一些老狐狸,认定大兴朝突然答应和亲,是有阴谋诡计。但是还有很多没脑子的,却认定这是吐蕃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认定是大兴朝屈从于吐蕃蒸蒸日上的势头无可奈何的屈服。”天娇轻轻笑,“看样子,答应还是不答应,吐蕃很难决断呢。”

“不答应,我们大兴朝就有了正宗的出兵借口。求亲在前,大兴朝答应和亲之后却毁约,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借口吗?不答应,却怕大兴朝趁着和亲一事,提出过分的要求,更担心天娇公主殿下借着大兴朝的威风,在拉萨作威作福兴风作浪……实在为难他们了。”天娇咯咯笑起来,说道,“你这样一招,可真将他们给为难坏了。”

“这一招可不是我想的,是公主殿下自己决定的。”我急忙摆手,轻笑道,“后面的才是我想的……我可不能抢了公主殿下的功劳。”

天娇收敛起笑容,沉默了片刻才说道:“你说……他们会答应不?”

我笑了笑,说道:“会答应,但是会拖延。”

天娇面色沉凝下来:“会答应,第一是因为东德玉松是个老糊涂,第二是吐蕃不敢真正冒着送大兴借口的危险。会拖延,是因为吐蕃国内的压力?”

我点头,说道:“东德玉松必须将儿子们的怒气压下来,才能敢放开胆子迎娶你。拉萨那边如何安置你,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他们必须想好处置你的对策,才能将你迎进拉萨。”

天娇“啊”了一声,说道:“知道这么头疼,早些就不要宫殿了。”

我笑:“宫殿是必须要的。”

大兴朝公主下嫁,非同小可。大兴朝给吐蕃的国书里,就明确提出了一条,大兴朝公主来到吐蕃,一路歇宿,应该有专门的行宫,而在拉萨,更应该给大兴公主安置专门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