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424

第424章

扎巴坚增围攻我们的人马,基本上被消灭殆尽。高原之上最强悍的王子势力大损,就为另外两个王子创造了机会。

次仁旺杰不会允许司如贡堆得到最大利益,司如贡堆也不会允许次仁旺杰获得最大利益。而大兴朝的间谍们,也及时煽风点火。

然后,这场为了大兴公主而掀起的战斗,很快就扩大化,变成了燃烧遍整个高原的一场大战。这一战,就是整整两年。大兴朝也没有忘记顺带卖一点武器,战争年代,武器是最发财的货物。

当然,都是次一等的刀具。

顺带提一句,身子骨本来就不好的公主殿下,在遇刺事件之后不久,病情就加重了。在前往拉萨的路上,公主终于香消玉损。

当这边几个王子的仗打到了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打的时候,大兴朝的战马,终于踏上的高原。

大兴朝的旗号,是……为公主复仇。

坐在马上,看着建在高原上的城池,心中没有喜悦,却只有……沧桑。

我身边的是天娇公主殿下,她现在的身份,是我的亲兵。

青城天下幽。

暑热已经退去,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一天没有打扫,山间小路上,这落叶又已经积满厚厚的一层了。

尽管现在不是游客如织的旺季,但是一早起来,路上零零星星的,还是有不少行人。内中有虔诚想要上山去某个道观求神的村姑村妇,也有游山玩水寻找风雅的书生墨客。偶尔也能见到几个挂着宝剑做出一副英姿勃勃样子的,那是侠客。

大兴朝建国三十余年,尽管皇朝不再提倡,但是游侠之风也未曾完全淡去。更因为去年皇朝对吐蕃用兵大胜,民间武风也因此大盛。许多其实不懂武艺的书生,出外行走,也喜欢挂把宝剑,显示自己文武双全。

说实话,张二牛最讨厌的就是书生。

先介绍一下张二牛。张二牛是一个二十七岁的汉子,家里有弟弟一人老婆一人孩子三人,一家子人靠的就是他挑山过活。上清宫的道士们倒也不难说话,很快就答应将一道观每日的送菜业务交给他。而且还同意让他挑点小吃食,上道观门口摆个小摊子。不过有个附带条件,那就是要将上上清宫的一条路,扫干净。每两天扫一次。当然了,路上几个亭子柱子上,经常有装风雅的书生题词写字,也要张二牛擦干净。

这个任务可不是一个轻省的任务。特别是人多的旺季,一条路扫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更讨厌的是擦柱子了。

张二牛想不通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在柱子上乱写乱画的。上清宫外面不是专门给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生们准备了两面****墙么?怎么就喜欢上柱子上乱写?柱子上乱写还不算,甚至还将字写上亭子的梁子了——也不晓得那书生是怎么爬上去的。

要将柱子擦干净,就得找抹布。找了抹布还不算,得找水源。上蹿下跳的,多了多少麻烦!

基于这个理由,张二牛毫不迟疑的将书生归入“最讨厌”的行列。不过虽然讨厌书生,却不妨碍他将自己的弟弟送进书院,让书院的先生狠狠收拾弟弟的顽劣性子。

今天落叶特别多,扫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了,才扫到路边的亭子。还剩下一半路。张二牛将扫帚一放,先坐下歇息一会。

正在这时,却听见山路下面,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公子,东门先生捎了信来,京城之中都说会尽力帮您周旋,请您……”

却又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香墨,现在游山玩水,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声音沙哑,却是相当动听。

又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公子,青城山的风景,与江南地方的纯粹秀美,与高原地方的雄奇伟丽,又是大不相同——为何不赋诗一首?”

其他的话,张二牛也是半懂不懂。不过“赋诗”两个字,却是听得懂。当下一个激灵,坐正了身子。

爷爷奶奶啊,下面这几个臭书生,千万可别上这里来写什么诗!要知道今天张二牛可没有带抹布过来,若是这些臭书生,上这里来写什么诗,自己可要多跑一趟了。

说着话,却看见山路下方,出现了三个人。内中两人是书生打扮,另一个却是书童打扮。见着中间那人,张二牛却不由怔了一怔,一颗心,陡然停跳了片刻。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心中却是在惊叹道:天下竟然有这样好看的人?

内中的那个少年,看年纪也不过二十来岁罢了。那脸上五官,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是那眼睛,似乎是两汪看不见底的深潭,一眼看去,就要将人的整颗心都吸引进去。

有了这样一双眼睛,面前这个少年,竟然有了不同一般的魅力。也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的五官,在这样一双眼睛的领袖之下,竟然是显得异常和谐起来。加上那脸上如春风一般的笑容,直让张二牛觉得,这天下——再也没有比这少年更出色的人了。

那少年一行人,缓步上了山路。那少年走路的步态,竟然是说不出的舒缓从容。张二牛知道,这条路不短,要这样舒舒缓缓的走上来,相当不易。不由又对那少年多看了两眼。

前面那个青年,约莫三十岁左右,器宇轩昂,也是不凡。率先上前,进了亭子,笑道:“先歇息一会吧。”

内中那个少年答应了。当下就进了亭子来。见这样的少年进了亭子,张二牛不觉自惭形秽,当下就低头抓起扫把,要出了亭子。却听那少年微笑道:“这个亭子地方宽敞,这位小哥,其实不必让开的。”

张二牛听中间那个少年如此说话,却不知怎么,就又站住了脚步。却又不知是站着好,还是坐下好,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见那书童上前,拿出一块方巾,将位置铺了,笑对那少年说道:“石凳上凉,公子略垫一垫吧。”那少年笑着坐上去了,口中却嗔道:“路上哪里有这么多规矩。”笑着看着张二牛,眼睛却落在张二牛手中的扫帚上。张二牛不觉手脚僵硬,当下就将扫帚藏到身后。

却听那少年笑着问道:“你是山上道观的佣工么?”

张二牛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答话,当下点了点头。

那少年笑道:“你不用紧张,我不过是问几句闲话罢了——这几天扫落叶,可将你们忙坏了。”

听着那少年一句听起来淡淡实际上却是十分贴心的言语,不知怎么,张二牛就有些激动起来,当下说道:“也没有什么——不扫,树叶烂了,路就滑了,人就难走了。总要……有人扫的。”

那少年略怔了一怔,眼睛在张二牛的脸上扫了一扫,才说道:“这话不错。世上百行百业,总是要有人干的。”

却听见那书童说道:“公子这话不错。百行百业总是要有人干的,公子……您漫无目的的,已经走了大半年了。”

张二牛再笨的人,听这样的话也不由怔了一怔。不敢直视那个少年,心中却不由暗自思忖。书童这样与主子说话——这样的主子,好像很少见呢。

却听见那书生苦笑了一声,说道:“香墨,你这话已经说了几十回了。”

那书童香墨,哼了一声。却听见那个青年说道:“公子,我这路上,倒是想起你当日写过的两句诗了——‘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倒是有几分合景。”

却听那香墨怒道:“欧阳,正说正经话呢,你来打岔作甚?”

那少年笑道:“不过是胡乱编撰的罢了,谁知合景不合景……”

听他们说起诗歌,张二牛的精神不由提起来。不过面对着这样的少年,阻止的话也不好说出口。心中只想,如果他们真的要在这里题诗,那自己也不好阻止了,只能等他们下山之后,再去拿抹布擦干净吧。

好在这一群人,谈论的重点显然不在诗歌上。因为那小书童关注的重点,不在诗歌上。当下就听见那小书童絮絮叨叨说话:“你们少给我编撰什么狗屁诗。公子的诗好,天下第一,人人都知道了,用不着来这里显摆……”

那少年连连挥手,说道:“香墨,你再胡乱说话,这好山好水,都要被你玷污了……”

香墨气呼呼坐下来,说道:“难道我香墨长得这么难看么?”

香墨话音还没有落下,却听见山下传来一声尖脆的笑:“天下第一,明川兄,这里居然有人敢自称天下第一……”

张二牛眉毛一跳,心道:“来了!”

张二牛自然知道山下来的是什么人。山下来的一伙人,是成都天府书院的书生。内中几个领头的,一个叫江明川,一个叫楚云岚,都是眼睛长在额头顶上的角色。

这群书生说是书生,其实心思却不在读书上。隔三差五就上青城山来游玩。张二牛也隐隐听山上的道士们提起,说是这群书生其实是看上了山上的几个女冠。打着游山玩水的借口,上山来骚扰女道士。既然要骚扰女道士,自然要表现一下书生风雅,所以笔墨砚台,他们都随身携带。一路之上,也不知荼毒了多少岩石墙壁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