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463

第463章

“剑南道道路险阻,要开凿道路,必须征调民夫,如此艰难的工程,自是难免扰民,所以前朝也好,本朝也好,一直没有想过要给蜀地多开凿几条道路。而现在,却有了绝佳的机会。”

我这样说话,一直不说话的陈亮宇却是忍不住开口了:“玉子微,你是说,召集流民,开凿道路,发放工钱?”

我点头说道:“正是,以工代赈!朝廷发文给相关州县,让他们发布告示,召集流民,开凿道路!先从州县的官仓里调集粮食,给劳动的流民发放工钱!这些流民不用冒造反的危险就可以填饱肚子,甚至还能攒几个钱养活老婆孩子,甚至还能攒几个钱等到明年春天回乡,何乐而不为?这样消息一传出去,只怕那些聚集了大量流民的地方,就开始散伙了!更要紧的一条,那就是即便拿出本地的粮食来赈济灾民,本地的百姓却也难以说半个不字,因为那些流民,是在为自己家劳动!”

“不行。”说话的还是户部尚书,这厮刚才吃了皇帝陛下一个软钉子,心中郁闷着呢,听我侃侃而谈,就忍不住要反驳一下,显示自己的能耐。

我笑了一下,说道:“不错,如果只这样做还是不行。本地粮仓里粮食到底有限,如果全都给灾民发工钱了,那本地的粮店就卖不出粮食了!本地的百姓吃什么?还有,要修路,那可是大工程,就靠着粮仓里那么一点粮食,又怎么够?就是流民工钱省些,却也还不够。”

“既然不够,那就该如何是好?”

“既然不够……那就另外想办法。”我淡淡一笑,“既然是修路,那最得利的人是谁?当然是本地的大商人。路修好了,东西就能利利索索运送出来运送进来,能节省多少人工?又少多少风险?所以,当地州县的父母官,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本地的大商人:现在是在帮你们挣钱呢,你们好歹也要拿出点东西来表示表示吧?”

“这就是募捐了。”陆望远点头,“不过用这个因由,商户也不会反对。”

“更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本地的大户也出钱出粮食。”叶凉说道,“毕竟流民作乱,本地大户首当其冲。现在有办法安抚流民,本地大户也应该付出一点钱来。”

“只是这样做,难免让人觉得朝廷对他们索取太多……而修路是一个无底洞,那蜀地道路又特别险阻,现在要修路,花的钱……谁也无法预料。”沉吟说话的是风宙。

“朝廷还有办法让这些大户心甘情愿出钱。比如说,出钱多少万贯以上,朝廷可以给他们立一个功德牌坊。立功德牌坊还是太花钱了,朝廷可以给他们颁发一个铜牌或者匾额什么的,褒奖他们的功德,允许他们将这个东西挂在厅堂之上。”我微笑,“商人社会地位太低下了,他们最希望的是能长点面子……嗯,如果在办法匾额的时候顺路颁布一个皇上的褒奖圣旨,让他们世世代代供着,只怕那些商人会挤破头去出钱。”

“既然这样,朝廷还可以规定,出钱最多的几个人才有褒奖。”户部尚书到底是最有头脑的,立即反应过来,说道,“人人都有褒奖,一万贯与十万贯一样褒奖,就没有刺激作用了。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将大户的积极性刺激出来。”

“如此也不好。”我笑了一下,说道,“最有钱的几户人家才有褒奖,下面斗不过这几户人家的寻常商人,就没有出钱的积极性了。我还有一个主意,那就是不管出钱多少,咱们剑南道地方,都在道路边上,树立一个大大的功德碑,将花过钱的人名字都镌刻在上面,当然是按照钱多钱少来排序。这样钱少的人也能有让人感激的机会,大家也不会不积极了。”

一番讨论下来,皇帝陛下就拍板:“就这样办吧。陆望远,你先下去拟定旨意,直接用上政事堂的章给太子送去……玉同尘,你随着朕来。”

皇帝陛下带着我去的地方,自然是御书房。沐辰走在最前面,打开了门,就侍立在门侧。等我进去的时候,沐辰递给我一个“小心谨慎”的眼神。

我笑了一下。似乎除了笑之外找不到其他表情了。皇帝陛下挥手叫沐辰出去,吩咐他在门口守着。偌大的御书房里,只剩下了我与皇帝陛下两个人。一时之间,只觉得空空荡荡。

皇帝陛下的眼睛就盯住了我,沉声说道:“玉同尘——朕看到你的表情了。”

我看着皇帝陛下,声音也毫不迟疑,说道:“臣——也看到皇帝陛下的眼神了。”

皇帝陛下的声音蓦然高亢起来,厉声说道;“你还敢委屈是不是?”

我的声音也高起来,说道;“臣不知道皇帝陛下导演这样一场闹剧,到底是什么意思?您——似乎很乐意看着我出丑?您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这个朝廷之中到处都有我的仇人,我只有抱紧您的粗腿,才能保住安然无恙,是也不是?皇上——您的做法,很没有必要!”

我的声音又尖又利,连我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应该说我不是一个受不了委屈的人,可是这一回进京,莫名其妙的闹剧一场接着一场,我受不了了,我也不想再掩饰下去。玉同尘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人,即便欺负玉同尘的人,是皇帝陛下!

“不错,你看出来了,朕也不想隐瞒你。今天这些好笑的弹劾,都是朕预先安排的——御史台到底是朕的御史台,朕要他们弹劾谁,他们就弹劾谁!”

“是的,御史台的人,都是皇帝陛下提拔上来的,包括政事堂的人都一样!没有道理,皇帝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昭告了您老人家对臣下的宠爱与宽容,御史台还是这样不知趣!而且——就靠着御史台那几个人的能耐,似乎还不能这样准确的调查到我在夏州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那是因为——皇帝陛下,您做出了宠爱我的姿态的同时,却派人在调查我,或者说,在派人监视我!”

我知道我一定疯了,天底下,皇帝监视臣子的事情不计其数,却只有我,敢于这样与皇帝陛下当面叫板,将一切都裸的揭出来!

皇帝陛下面色沉冷,说道:“朕原先很宠爱你,朕……原先将你当做最骄傲的孩子!尽管……你有一个那样的母亲,但是——朕还是相信你!当夏州有难的时候,朕毫不迟疑的将国家的重担,一股脑儿都交给了你!”

“多谢皇帝陛下的厚爱。”我的声音,简直是牙缝里挤出来的。

“可是你却叫朕失望——事实上,在朕接到那份密报之前,朕从来不曾怀疑你……从来也不曾怀疑,朕的女儿,朕最骄傲的女儿,会对这大兴江山,怀有异心!”皇帝陛下的声音终于颤抖起来了,他在御案上一阵翻检,检出一张纸来,顺手就砸下来,“你自己捡起来看看——那是什么东西?”

在那瞬间,头脑竟然出现了短暂的空白。头脑中只剩下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东窗事发。

当初去鄯州的时候,在东门的建议之下,我也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应该由我自己来掌握。当然,我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因为对皇帝陛下的……不信任。

皇帝陛下毕竟只是一个皇帝,一个封建帝制下成长起来的人物。而我,却是一个来自更先进的社会的人物,我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由我来掌握这个世界的走向,似乎更加合适……我当时就这样告诉自己。

可是事实上,我在夏州三年,大炮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些大炮……始终也没有发挥过作用!

说没有用场也是错的,至少我曾经利用这些还在研制的大炮,吓唬过吐蕃的王子殿下。

我并非不想将大炮派上用场。只是大炮沉重,守城方便,要派出去攻击却是很不方便。而在于对吐蕃的一战之中,之前守城战的时候,大炮还没有开发出来,而后来,战场挪移到高原之上,也就没有多费心机。鄯州城外的作坊里,只有几尊作为实验的大炮,我甚至没有展开大规模生产。

我离开鄯州的时候,也曾作出安排,将那些负责研制大炮的工匠都供养起来。只等有一天,这个时代能经得起热兵器的轰炸了,我再将大炮搬出来。

当然,我也知道,朝廷也在进行大炮的研究。不过依照朝廷的能力,要将我制造过的几尊大炮给复制出来,很容易;想要将大炮的研制提高到我这边这个档次,很难。

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张大炮的图纸,竟然落到了皇帝陛下的手中!

皇帝陛下得到大炮图纸,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不会是我去夏州之前,那时候皇帝陛下对我——还是满怀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