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521

第521章

“云阳县与叛贼已经做了一路,要将我们全都杀光!”

“我们人多,冲过去,咬也咬死他们!”

“兄弟姐妹们,去城里抢粮食去……”

“进城,我们进城了!”

“孩子,我的孩子……天杀的,我的孩子……”妇人尖利的叫声淹没在一片嘈杂的声音里,一片兵刃的声音夹杂着无数惨叫声!

守城的小军官要吩咐关城门,可是城门根本关不上!

一时之间,汗如雨下!

无数老弱在推搡中摔倒,被踩死;无数青壮在争斗中被杀死,被砍伤!

城门口成了人间地狱!

远处一伙士兵拿着兵器赶到,但是面前的混乱局面,就是再多的士兵也起不了作用……

易凤歌三人被难民推搡着,就像大海中的三叶小舟!

关键时候,还是张大黑眼疾手快,拉着易凤歌,就往边上小弄堂钻。易凤歌三人退后到一个角落里,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一切——可怜的难民,可恨的难民!对孟江成道:“你大嗓门叫喊一声——城外三里铺,摆了粥棚!”

孟江成立即扯开嗓子,大叫了起来:“城外三里铺,摆了粥棚,一人一大碗,还有大白馒头……去晚了就没有了!”但是声音太过嘈杂,很多人听不到。孟江成看见前面有一个货架子,货主已经不知去向,当下一个箭步跳上去,放开嗓子,又叫了一遍。张大黑也一起叫喊起来。

饥饿的人,对于食物总是特别敏感。难民们声音虽然一片嘈杂,但是还有不少人听见了孟江成的声音!立即有人疾声问话:“真的?三里铺有粥棚?”

孟江成立即大声回答:“当然是真的……一个时辰之后,保证能吃上好的!”

饥饿的人总容易头脑发昏,这话果然不错。孟江成话音还刚落下,立即就有人大声叫了起来:“快点去三里铺,晚了就吃不上了!”转身就往城外挤。外面的人往里面挤,里面的人又想向外面挤,这个混乱,真是无法可想!

就在这一瞬间,又听见有声音响起:“城里,城里保证有吃的!三里铺太远,谁知道是不是真话呢……不行,我们还是进城!”

“我们还是进城!”立刻又有人附和起来!

孟江成大声说道:“进城不一定有吃住,三里铺却有!大家为什么还要往城里挤呢……”说话之间,却听见“铮”的一声弦响,有弓箭向孟江成射来!

好一个孟江成!就在这弓箭即将到来的一刹那,身子一个铁板桥往后仰去,避开了这一箭!

只听见身后一声惨呼,是一个难民被射伤了!

就在那一瞬间,又听见“铮”的一声弦响,是不远处那个还在观战的小军官,弓箭上弦,及时将那个敢暗算孟江成的难民,一箭射杀!

正在这时,易凤歌声音冷冷响起:“叛军即将进城,县令已经决定关上城门固守,拼到最后一人为止!大家都进城来,正好可以为守城尽一份力量……”

易凤歌声音不响,没有多少人听见。孟江成却是听明白了,当下一个激灵,立即复述了易凤歌的言语!

谣言的传播速度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易凤歌制造谎言,孟江成传播谎言,而有无数的人帮着传递谎言……

贪生畏死是人的本能。这些难民,大多也是畏死之徒,才会一路逃难。听闻县令将关上城门,坚守城池,拼到最后一人,不免有害怕起来。再加上食物的诱惑,难民们开始往城外挤去,已经进城的难民,也在患得患失之间,往城外而去。城门口的秩序逐渐恢复,守城的小军官才急忙吩咐,关闭城门,收拾残局。

远处那伙军人上前,其中领头的军官上前,对易凤歌三人作揖道:“云阳县都头李阳春,谢过三位援手之恩。”

孟江成看了易凤歌一眼。易凤歌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一步。孟江成上前,回礼道:“一点小事……我们应该的。”言语还不太利索。

李阳春道:“方才暴民为乱,若非义士急中生智,将乱民骗出城外,城中今日危矣。”三人之中,张大黑一脸憨厚,易凤歌面黄肌瘦,而且孟江成表现如此出挑,李阳春自然以孟江成为主。

孟江成摸摸自己的脑袋,颇有些不好意思。片刻之后才说道:“我们是雾灵山的村民,听闻叛军即将到来,特意前来求见县令大人,有退敌之策奉上。”又说道:“还没有谢过方才救命之恩。”

李阳春脸上顿显欢喜之色,道:“三位竟是为此而来!大敌当前,大家束手,义士若是有策,云阳县十万百姓,就先谢过义士了!”竟然对着孟江成作了一揖。

云阳县县衙。县令李卓光脸上一片焦灼,见李阳春带着一群人回来,不免露出喜色,急急问道:“如何?”看见跟着李阳春的一群陌生人,露出询问神色。李阳春连忙介绍。指着孟江成道:“这三位是雾灵山的村民,听闻叛军即将经过的消息,特意前来护卫家园。方才东门之外,难民暴乱,若非三位援手,东门乱矣。”指着孟江成道:“这位是孟江成,这位是张大黑,这位……”指着易凤歌,却一时忘了易凤歌的姓名。

易凤歌笑了一笑,道:“在下易冷香。”

李阳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李卓光道:“孟兄说有退敌之策奉上。”

李卓光大喜,急忙将三人让进来。孟江成见县令如此礼遇,心中满意,面上却不露得色。与李阳春说了一路话,已经找到说话的感觉,当下问道:“请问大人,叛军即将到来,大人准备怎么办?可有退敌之策?”

李卓光苦笑了一下,说道:“朝廷将云阳县交给李某,李某守土有责。如今叛军势大,云阳县势力孤单。虽然召集全县青壮入城御敌,然而也是乌合之众。如今也只有死守一路而已。”见面前的青年侃侃而谈,不免起了三分指望,当下也有实话实说。

孟江成沉吟了片刻,说道:“大人如若下定决定死守报国,在下三人倒有一计,似乎可行。”这些言语已经与易凤歌演练过好几遍,说来丝毫不见慌乱。

李卓光大喜,说道:“义士只管说来。”

孟江成道:“我这位……易兄弟,她是易将军……!”

一句话如平地惊雷,李卓光李阳春两人几乎站立不稳,来不及听清孟江成的后半句话,李卓光就截断了孟江成的话:“哪位易将军?”易凤歌离世已经两年,但是现在天下人说起“易将军”,依然是指易凤歌,尽管天下姓易的将军不止易凤歌一个!

“易凤歌。”孟江成的声音,就像是遥远的天籁!

“你是易凤歌易将军?”李卓光再也站不住了,望着易凤歌,声音在颤抖,“您……是易将军?”

“不可能!……你……不可能是易将军!”李阳春的声音也在颤抖,“不……”

眼睛中是怀疑,是不能相信!

“我是易将军的兄弟。”易凤歌声音平平静静的,“我是易将军的兄弟,方才孟兄弟的话,两位大人没有听全。”

“易凤歌易将军的兄弟!”李阳春退后一步,不可置信的看着易凤歌,片刻之后才忍不住喃喃自语:“像……果然很像!”眼睛中的怀疑淡去,“果然很像!”他又重复了一句。

“易凤歌将军的兄弟!”李卓光身子再次颤了一颤,随即惊喜的上前一步,握住了易凤歌的手,说道:“易将军一代军神!易兄弟既然是将军的兄弟,定然也熟知军事……你既然前来,我云阳县就有救了!”随即疑惑道,“怎么未曾听说过易将军有兄弟?”

易凤歌抽回了自己的手,“兄长少年离乱,离开家乡,就未曾回去过。外人不知,也是难怪。在下其实不懂多少军事,不过是客居云阳县,云阳县有难,就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李卓光听易凤歌这样说来,忍不住露出失望之色,又仔细看了易凤歌一遍,才说道:“也是,你这样孱弱的身子,如何上得了战场。尽管是易将军的兄弟,却也……”没有将伤人的话说下来。

李阳春道:“县令大人此言差矣。易兄弟身子孱弱,却是忠肝义胆。再说现在大敌当前,多一人就多一分力量。”

李卓光听下属反驳自己,忍不住苦笑,对易凤歌道:“失言莫怪。”易凤歌笑过。李卓光又问道:“敢问义士退敌之策。”

孟江成早已胸有成竹,道:“不过是‘借威’二字而已!”

李卓光疾声道:“借威?借谁的威?”

“易将军威名尚在,我们就可以一借!”孟江成声音里,意气风发,“易兄弟与易将军外貌,并无二致。让易兄弟装扮成易将军,树立易字大旗,将易将军未死重归之事广为传播……叛军畏惧,定然会择路而走,绕开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