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读本
46115500000007

第7章 创业路上奔小康——农民的就业与创业(1)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乃民富之源,就业创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如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是,农民工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也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中的新问题。我们唯有用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告诉大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我们还将告诉大家一些掌握就业的技巧。相信通过努力,你和你的朋友一定能学会科学合理选择创业门类,走好自己的创业之路。

案例呈现

庄稼汉种植芦笋致富

在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问起“芦笋大王”赵发钢,几乎无人不知。在投资农业之前,赵发钢做建筑工程积累了一定资金,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04年底到山东潍坊、日照的一次农业考察,让他对种植芦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芦笋嫩茎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公认的保健蔬菜,国内的鲜芦笋在日、韩等国十分畅销。而当时武汉大超市销售的芦笋不仅售价高,而且主要从外地采购。他因此认准了芦笋种植业的潜在商机。

说干就干,他当年投资80万元建起了芦笋种植基地,其中部分采用投入较高、防病害能力较强的大棚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有几千农户也种起芦笋来。

2006年,赵发钢又购进设备,加工芦笋高端产品一一芦笋茶。由芦笋嫩尖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芦笋茶,口感清澈,还有杀菌、防癌等保健功效,但由于产量不高,芦笋茶每公斤的售价高达2400多元,且供不应求。

如今的赵发钢不仅大面积种植芦笋,生产加工俏销的芦笋茶,还投资建了一个芦笋特色休闲农庄。每逢周末,有不少城里人到农庄做客,余兴未了还可以住上一宿。

现年53岁的赵发钢对二次创业充满信心。2008年,他打算将自有的1180亩芦笋基地扩建至1800亩。为了弥补流动资金不足,他正着手向农村信用社申请上百万元的贴息贷款。

知识采撷

农民进城就业,形成了我国的一个特殊阶层一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以市场机制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无法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

用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之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

《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农民工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遵守劳动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只有充分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才有可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据调查,我国农民创业的原动力表现为希望通过创业改变生活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希望摆脱贫困、拥有更多的财富希望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等。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导致我国大量企业裁编减员,不少农民工失业。一些农民工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

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才的支撑。返乡农民工多为青壮年,不少人在打工过程中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知识和资金,很适合在“三农”领域创业就业。事实上,这些年已经有一批打工农民返乡,回到“三农”领域创业就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2008年底1.3亿外出务工农民工中,累计有4%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共有520万人。据对100个县的100个乡镇调查,这些镇有招商引资企业199家,而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数为2970家,安排农民就业是前者的3.7倍。

农民工回乡创业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又是富民安民的着力点。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带回了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能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家乡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能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拓宽农村就业领域,缓解农村就业压力;能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有效配置,逐步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政朿平台

1.2003年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提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要采取“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原则。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