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4625000000048

第48章 奇形怪状的两栖和爬行动物

第二篇第十二章奇形怪状的两栖和爬行动物

黄鳝的怪事

广东各地的池塘、水田或水圳中,都有黄鳝的足迹。黄鳝的

肉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味道鲜美,人们都喜欢吃,在餐馆的桌上

有豉椒鳝片、炒黄鳝丝、生爆鳝片、红烧鳝片和蟮煲等名菜。你

可知道它有多少怪事吗?

黄鳝有钻泥掘穴的本领。每当秋冬季节,它们栖息的地方没

有水时,就施展钻穴打洞的本领钻进泥底,居住在自己所掘的洞

穴中度过严寒。次年春季,它们又从洞穴中钻出来,在水中捕食

小鱼小虾过日子。尤其在晚上,它们都出来在水田里或水圳中觅

食,这是捉获黄鳝的最好机会。由于黄鳝过惯钻洞穴居

的生活,形状就变得离奇古怪了,身体细长像一根圆棍,头很

小,两个鼻孔也相隔很远,尾尖细,身体光滑无鳞,也没有成对

的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也已经退化变成没有鳍条的一层膜,

看起来就像条蛇。这是第一怪,其实黄鳝是地地道道的鱼,

它用鳃呼吸,身体内还有一条从头至尾的脊柱。

在浅水中生活的黄鳝常常竖直前半段身体,将吻端伸出水面

吸气,一有动静就缩回洞中隐匿不见了。为什么黄鳝要如此吞食

空气呢?这是因为它的鳃非常退化,不能独立完成水中的呼吸作

用。在口腔表皮下面,密布着毛细血管,吞取的空气到了这里,

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体内,使黄鳝不至于闷死。由于口腔有这

种辅助呼吸的特殊装置,所以喉部显得特别肿大,看起来活像发

脾气的样子,这是第二怪(图2-9)。

第三,黄鳝的护卵也很奇怪。要产卵时,黄鳝在水草丛生和

被水淹没的石块之间吐沫筑巢,这些地方能够阻止其他鱼类进

入,确保安全。然后把卵产在泡沫之中,把比水重的鱼卵借泡沫

的浮力浮到水面孵化。产卵后,雌雄黄鳝日夜守护在巢边,常常

把头露出水面,窥察四方的动静,严防敌害的突然袭击。这时的

黄鳝变得异常凶猛,摆出一副战斗的姿态,如果你的手

放在巢边,它还敢咬你一口呢!

除上面讲的三件怪事之外,更怪的莫过于黄鳝的雌雄之变

了,从小黄鳝到性成熟时期,体内只有一个卵巢,只能产卵,

为雌黄鳝;可是产卵后,卵巢内部就发生改变,慢慢地变成了精

巢,繁殖时排出来的是精子而不是卵子,这样雌黄鳝变成了雄黄

鳝,而且一变之后就再也不会复变为雌黄鳝了。几乎每条黄鳝的

一生都经过雌雄两个阶段,我们平时捉到的大黄鳝绝大多数是雄

性的。这就是动物王国中罕见的性逆转现象。

毒蛇可怕吗

毒蛇是凶恶的动物,它有毒牙和产生毒液的毒腺相连。毒蛇咬人时,毒液通过毒牙注射到

人体里,使人中毒死亡。但是,只要人们掌握了毒蛇的习性及活动规律,就有办法防止毒蛇

的危害了。

毒蛇并不是到处都有,更不是任何时候都在威胁人们,而是

在一定的栖息环境里和一定的时间内出来活动。如眼镜蛇习惯栖

于平原丘陵地区,常在晚上活动。毒蛇是怕人的,受到惊扰就会

迅速逃跑,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当你不留心踩到或去抓毒蛇

时,它出于防卫才咬人。因为蛇毒是捕食的武器,也是帮它

消化的重要物质,所以不能轻易浪费,也就不随便咬人了。在毒

蛇栖息活动的环境中工作或走动时,注意周围有无毒蛇,并加以

适当防护,蛇伤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眼镜蛇的身长约1~15米,颈部两边有眼镜状的斑纹,因

而得名,当眼镜蛇发怒的时候,它可以把身体的前三分之一竖起

来,颈部急速地扩张并发出“呼呼”的声音,这是由于颈部肋骨

向两侧扩张的结果(图2-10)。眼镜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它具有神经毒,

主要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被眼镜蛇咬伤的人会感到全身麻

木,使人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抢救,几小

时就会昏睡而死。与眼镜蛇相似的眼镜王蛇,体长5~6米,

头背面有一对特有的枕鳞,颈部膨扁时,无眼镜蛇那样的眼镜状

斑纹,而是倒写的“V”字形白斑(图2-11)。它白天出来活动,行动迅

速,并主动向人及动物发起攻击。银环蛇与金环蛇是因为它们在

身体的黑底上有着一道道白色或金黄色横纹而得名。五步蛇头呈

三角形,吻尖突而上翘,全长1米左右。它的体色与树林中的落

叶或山洞溪边的岩石相似,它往往盘在那里不动,人不易发现,

走路时容易踩到它而被咬伤。此蛇毒为血液毒,被咬者全身发淤

血斑,切忌扩创排毒,不然会促进血毒循环于全身,加速死亡。

但只要及早治疗,就可以脱离险境的。

毒蛇身上有许多有用的东西,蛇肉是滋味香美、营养丰富的食品。蛇皮是制造三弦、二胡等

乐器的主要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皮鞋、手提包、皮带等。

毒蛇还能用来治病。三百多年前我国就有用毒蛇来治病的事例。《本草纲目》里有详细的记

载:毒蛇的皮能治疗肿恶疮,肉能治皮肤病和麻风,胆能杀寄生虫,骨头烧灰能治疗赤痢,

甚至毒蛇的粪便还可以用来治疗痔疮。可见,说毒蛇全身都是宝,一点也不假。

林中仙女——树蛙

提起青蛙,人们的脑海里立刻会勾画出一种丑陋的形象,但是你可不能

以貌相屈煞它啊!因为青蛙大多都是人类的益友,它能

帮助人类吞噬大量蚊虫,被人们誉为“灭蚊能手”。即使

在相貌上,它也不是长得那么可怕,相反的倒有一些蛙

类长得很美丽。

例如在美洲的墨西哥、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

瓜等地区,就有一种漂亮奇特的树蛙,被人们誉为“林

中仙女”。这种蛙生于水中,长在岸边,栖于树上。

有的红眼晴、绿身子、橙黄色的四肢,背上还有一

条细长的白色脊柱线,整个体色配合得十分和谐、鲜

艳,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可爱的“仙女”在卖弄它的服

装。据说它的这种美丽外衣是作保护色用的。它能随着

它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换着它的体色,有的装得

很像树叶,有的又变得像一棵果实。真是一个出色的环

境模仿家,难怪树蛙又有“变色树蛙”之称。

树蛙的另一特点就是,旱季长眠,雨季活跃,据观

察,它在雨季到来的5月初,就成群结队地离开洞穴,

四处活动。白天在树枝上,夜晚苏醒,发出一种短促的

欢叫声,成为大自然中生物“合唱团”的歌唱家之一。同

时它又以“林中仙女”的风姿,或敏捷地跳跃于树上,玩

耍嬉戏,或跳入水中,轻游慢泳,整个动作显得那样悠

然自得。

眼睛喷血的怪物——角蟾

在墨西哥的沙漠中,栖息着一种小怪物,叫做角

蟾。听其名字,它应该归蟾蜍科,然而从它的形态及其

构造特征看,除了外表有点像蟾外,其他地方均不同于

蟾蜍,动物学家只好把它归为蜥蜴类。

角蟾有什么奇异的特点呢?这种动物体形长

得很小,身躯总长度也只有10厘米。从这一点看,它在

爬虫界准会受别的动物欺凌,成为其他动物的“阶下

囚”。但是为了生存自立,它在适应环境选择中,也练就

了几手本领,来弥补它身躯弱小的不足。

首先一招是长有“护身剑”。它的外貌长得十分奇怪:头上生着角,全身长着密密麻麻的

长刺,特别

是头后的一些角刺,长得尤其粗大锐利。如果它有十多

米长的话,那就活像史前时代的恐龙了。遇到敌兽跑不

脱时,它的这些“护身剑”就会发生巨大作用。别说它的

模样吓人,其他动物一见这些锐刺,恐怕早已畏惧三

分。

第二手是拟态。角蟾生活在缺水的热带荒漠,因

为它没有足够的阳光和温度条件,是不能生存的。可见

它是一种阳光爱好者,又是一种适应干旱气候的耐渴

动物。据说它只是早晨从植物叶片上吸吮一点露水,就可

以对付一天的干渴。奇异的是,它有一种拟态的本领。

所谓“拟”,就是模仿沙砾的颜色和形状。当它静卧在沙

砾中时,色调和形态几乎与沙砾一模一样。

更奇异的是第三手: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角蟾为了保护自己,眼睛开始变红,接着便从眼睛

里喷出一股鲜血,射程可达一米,就像妖龙喷火一样,难怪墨西哥人称它“妖魔”了。角蟾

这一杀手锏很厉害,凡是要吞噬它的动物,看到这种喷血怪物,无不吓得惊惶失措,退避三

舍,而角蟾则可乘机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