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4625000000059

第59章 植物的特异功能

第二篇第二十三章植物的特异功能

淹不死的植物

暴雨过后,积水的低洼土地上的植物都面临着灾

难。最怕涝的棉花,淹水一两天,叶片就自下而上发生

枯萎,然后脱落,只有顶部近生长点的幼小嫩叶,还能

保持一些绿色。大豆淹水一两天,叶片也会自动由下而

上地脱落。小麦幼苗淹水5~10天便会死亡。水稻算耐

涝植物,但是如果淹水深度超过株高的一半,时间久了

也会活得不景气。

淹水的土壤里氧气不足,根系缺乏氧气,它的吸收

水肥能力与利用水肥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水淹使植物

饥饿、衰老,造成生理障碍而致死,这几乎是普

遍现象。

但也有植物不怕水,是淹不死的植物。金鱼草就不

怕水,长年浸泡在水里也淹不死,金鱼草的植株体又柔

又细,轮生的叶,叶宽只有01~05毫米。这柔软的纤

草遍布世界各大洲的湖泊、池沼和水沟里。

金鱼草为什么淹不死呢?

它们的茎叶里有好多空洞,洞里有空

气,金鱼草可以从中获得氧气,进行呼吸,这种组织结

构就使它不会被淹死。它们的叶片分裂成丝状,表面没有

角质层,细胞壁很薄,这种结构使得茎叶表面任何部分

的细胞都可以吸收水分,接受光线,金鱼草没有陆地植

物那种支持茎干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又没有根。这

柔软的植物体利于抗水压,而不致被冲坏。

像金鱼草这样浸泡在水中生长的高

等植物还有几种,如茨藻、小茨藻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

地的淡水或咸水中。

各地池塘、河沟的浅水中还常见菱角和睡莲,它们

也是水生植物。荷花的茎高出水面,叶花都在水外生

存,对水也有很好的适应性。

水生植物的结构证明,植物若是不怕涝,就必须在

体内逐渐出现良好的空气通道,根的通气组织越发达,

根木质化越扩展,它的抗涝能力也越强。水稻的根在表

皮下就有显著的木质化的厚壁细胞,这就是它比旱地

作物抗涝性强的一个原因。

耐旱的小草

在北京等大城市街头,曾有一些外地来的小贩叫卖一种被称为九死还魂草的植物。

这种小草属于蕨类植物,正名叫卷柏,它

繁殖后代靠的是孢子囊穗上产生的孢子,因此永远也不会开花结果。

卷柏的奇特之处是它极耐干旱的本领和“死”而复生的特性。卷柏是一种分布十分广

的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但它的生长环境却很特殊,多是干燥的岩石缝隙或荒石

坡。在这样的环境中,水分的供应没有保障,仅在下雨时有一些过路水迅速流过,但卷柏

凭借着有水则生、无水则“死”的生存绝技,不但旱不死,反而代代相传,繁衍生息。在生

,卷柏枝叶舒展,翠绿可人,尽量吸收难得的水分。一旦失去水分供应,就将枝叶蜷曲抱团

并失去绿色,像枯死了一样。随着环境中水的有无,卷柏的生与“死”也交替进行。因此在

民间,人们又称它为还阳草、还魂草、长生草、万年青。科学家则称这种小草为“复苏植物

”,仿佛在干旱时它睡着了,遇到水又醒来似的。

在亚洲西陲、死海以北的耶利哥古城附近,也出产一种能“死”而复生的小草。更神

奇的是

,这种小草除了具有卷柏那种干旱时假死、遇水又生的本领外,还能靠随时搬家来变“死”

为生。它的搬家术与沙漠中的风滚草相似,在环境干旱时,将身体缩成一团,根也脱离了土

地,随风滚动,去寻找有水的环境,遇到水后,就展开茎叶,再现绿容,扎根吸水,

生长发育。从外形上看,这种会跑的复生草很像卷柏,但一旦开花结果就显露出被子植物

的真实身份。它的花朵白色,4枚花瓣呈“十”字形排列,花后结出角果,原来是一种十字

花科植物。人们出于对它的喜爱,给它起了一个动听的俗名——耶利哥玫瑰。但这种能“死

”而复生、遇旱搬家的小草,并非耶利哥的“专利”,从伊朗南部到摩洛哥的广大西亚、北

非沙漠地带都有它的踪迹。

如今,卷柏和耶利哥玫瑰都已作为袖珍观赏植物进入了人们的居室。养花者可以用控

制浇水的方法,在案头见识它们“死”而复生的奇景。但在演练耶利哥玫瑰的假死本领时,

要关好门窗,以防它逃离“死”境。

天然的贮水池——猴面包树

在非洲大陆的热带地区,有看广阔的稀树草原。那里每年长达几个月的旱季,不但降

稀少,而且炎热的天气使地面的水分大量蒸发。面对着水的匮乏,树木退却了,热带雨林中

繁多的树种在草原上踪迹全无,就连雨季时茁壮生长的绿草,也纷纷枯黄了。但草原上偶尔

出现的猴面包树,却无视干旱的威胁,将自己极为肥胖的身躯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地暴露在烈

日之下,成为世界上特有的植物景观。

猴面包树学名叫波巴布树,又名猢狲木,别称猴面包树或酸瓠树,是大型落叶乔木。猴面

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奇百怪,酷似树根,远看就像是摔了个“倒栽葱”。它树干很粗,最粗

的直径可达12米,要40个人手拉手才能围它一圈,但它个头又不高,只有10多米。因此,整

棵树显得像一个大肚子啤酒桶。远远望去,树似乎不是长在地上,而是插在一个大肚子的花

瓶里,因此又称“瓶树”。

猴面包树的树形壮观,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

的美味。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所以它有“猴面包树

”的称呼。

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

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

旱季节慢慢享用。据说,它能贮几千公斤的水,最多时能贮水4万公斤以上。简直可以称为

荒原的贮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动用“储备”,只需用小刀在随处可见的猴面包树的肚子上

一个洞,清泉便喷涌而出,这时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畅饮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

说,“猴面包树与生命同在,只要有猴面包树,在沙漠里旅行就不必担心。”

食虫的植物

大家知道,动物吃植物,如马、牛、羊吃草,似乎天经地义,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然也有植物捕食动物,这就是食虫植物。食虫植物不仅能够捕捉活的昆虫,有的甚至能

够捕捉青蛙、蜻蜓、小鸟等一些小动物,因此人们又称它们为食肉植物。

食虫植物虽然不常见,但是它们分布范围却很广泛,主要分布在热

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食虫植物有500多种。食虫植物这个家族在植物界

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等食虫植物,一类是低等食虫植物。常见

的高等食虫植物有猪笼草科、瓶子草科、茅膏菜科、狸藻科等。茅膏菜科又分为茅膏菜属、

露凤梨属、捕蝇草属、无根捕蝇草属,狸藻科又分为狸藻属和捕虫草属。低等食虫植物有食

虫真菌。

你也许会奇怪地问:食虫植物为什么要吃肉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众所周知

我们常见到的绿色植物都是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以叶片和茎

上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靠叶绿体吸收太阳光为能源,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

合物,这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除了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外,还需要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元素是通过土壤供应的。但是,由于食虫植物原产地的生长环境特殊,有的生长在酸性

沼泽地或泥炭地上,有的生长在丘陵或高山上,有的还生长在水里,这些地方的土壤大多贫

瘠而缺氮;同时,它们的根系不发达,有的甚至完全退化,因此若不能从其他方面取得氮素

来补充,它们就无法生存。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中,食虫植物的叶片逐渐演变,形

成了各种各样的奇妙的“捕虫器”,以捕食昆虫等来获取氮素的补充,维持自己的生命。

食虫植物的捕虫方式非常奇特,有的设陷阱来捕获昆虫,有的叶片能分泌黏液将昆虫粘住…

…根据其捕捉猎物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食虫植物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被动捕

捉型食虫植物,以自身的美丽颜色,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或以特殊的结构来引诱昆虫,然

后把昆虫囚禁起来,加以消化吸收,如猪笼草、瓶子草、茅膏菜等。而主动型食

虫植物则要通过自身的运动,将猎物捕获,再慢慢地消化,如捕蝇草、狸藻等。

现在人们在植物园和公园中栽种一些食虫植物,供参观者欣赏。还有一些植物爱好者在

房前屋后栽上几盆食虫植物,不仅在自己的家中就可观赏到大自然的奇景,而且还

可以帮助人们消灭蚊蝇,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