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46252300000008

第8章 历法、气象趣谈(2)

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太阳常年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他们往往生有一个比湿热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鼻梁较高,鼻孔道较长。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脑骨容量平均为1386立方厘米,他们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以我国为例,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2778.7小时,武汉年日照时数为2085.3小时,广州年日照时数为1945.3小时,所以这些城市居民的身高依次由高到矮。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成为人体内所需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是骨骼吸收钙的前提,有促进骨钙化和长粗、长高的作用。

火灾的多发季节和时刻

就全国而言,冬春季是全国火灾的普遍高发季节。因为该季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稀少,空气干燥。而夏季中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所以是全年火灾最少的季节。以地区而言,淮河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和川西、云南等西南地区,火灾最频季节是冬季和春季,可称冬春型;秦岭淮河以南的江南华南地区,因为春季多雨所以火险以冬季和秋季为重,可称秋冬型;全国只有西北干旱地区,因为全年基本没有雨季,火情的季节变化不大,可称全年均匀型。

台湾省最北部基隆、台北附近地区,由于地形性冬雨多,湿度大,因而冬季火险反轻于夏季。但台湾省中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因为雨季在夏,10月至来年4月期间,少雨干燥,加上风速又较大,便是全年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了。

火灾在一天之内发生的机率也是不同的。白天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又较大,因此森林火灾都是白天多于夜间,尤其以午后12~17时最多。但城市火灾情况有所不同,往往夜间反比白天多,这是因为工作人员离开了工作场所,火险不能及时排除。例如据河北石家庄市最近20年统计,全天以18~23时火灾机率最大,约比白天高出2倍之多。这还因为这段时间内居民集中用火用电之故。

气象科学的未来

气象预报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天气的变化对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飞机的起飞、降落、侦察,船舶在海洋上航行,都与风、云、雨、雾有密切关系。还有灾害性天气,如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气象台每天把测出来的天气预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话及时告诉我们。让我们能够充分地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预防和克服不利的天气因素。

气象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然非常重要,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前景:

一、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将实现全面自动化,气象观测和资料传递主要由气象卫星来承担。

二、全球性气象自动测报网将连成一片,并由统一的电子计算机指挥中心进行管理。

三、各类天气图的填绘、分析也将实现自动化,使预报人员从操作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四、天气预报将进一步向准确化、定量化、客观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五、除了气象卫星外,未来各类新型的雷达,将在监视天气变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各类型的现代机器帮助人们绘制和分析天气图,能很快查出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类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进行天气预报。

七、未来的“气象日历”,只要你打开一看,就可以知道一年中任何一天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中专业用语的含义

时间气象预报中“白天”、”夜间”的划分,与人们日常概念不同。我国气象台预报天气时.以北京时间为准,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不同阶段:白天为8时至20时,夜间为20时至次日8时。

天气状况晴天:指天空中云的覆盖面不到天空的1/10,少云:指云的覆盖面占天空的1/10至4/10。多云:指云的覆盖面占天空的4/10至8/10。

阴天:指云的覆盖面占天空的8/10以上。小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至25毫米。大雨:

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毫米至50毫米。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小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2.5毫米以下,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形成积雪。中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为2.5~5毫米,能形成地面积雪。大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5毫米以上,地面形成积雪很快。

最高温度指一定时间内气温的最高值。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前后。

最低气温指一定时间内气温的最低值。在正常情况下,一天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出现。

风云缘何多西来

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卫星云图上不难发现,我国上空的风云系统大多自西向东移动。人们根据这一基本规律,似乎都能制作天气预报。原来,大气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偏向力及地表摩擦力等共同影响下,形成一些较有规律的基本流向,人们称之为大气环流。在北半球中纬度(30—60°N)地区大约离地面5—15千米处,大气基本流向自西向东沿纬圈方向环绕地球运行,这一带状风区被称为西风带,是全球大气环流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这条宽广的西风带内,还往往有若干宽几百千米、长数千千米、高几千米、风速达30米/秒以上的强风带,人们称之为西风急流。在西风急流附近,南北方向温差大,实际上它是中高纬地区冷性气团与低纬地区暖性气团的过渡带,也就是冷暖空气斗争的主战场。因此,在西风急流之下最易产生气旋、锋面等风云系统。西风急流的位置及强度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它制约着风、云、雨、雪等复杂天气的运行路径、活动范围及其强弱,是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历来受到气象学家的高度重视。

世界“雨极”

1861年,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时隔99年之后,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下雨量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自己的纪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26461.2毫米比起台湾省火烧寮于1912年创造的我国“雨极”纪录8408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

乞拉朋齐为什么会下这么多的雨呢?这是因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当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西藏高原时,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湿润空气被逼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雨滴,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它成为世界“雨极”。

世界上的定时雨

世界上一些地方,下雨竟能遵守时间,到时必下,故称“定时雨”,例如: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的危恩斯堡,在每年7月29日,即使前一天还是万里无云,烈日当空,可一到这一天,雨水就会从天而降。所以当地人把每年的7月29日确定为“降雨日”。

在巴西的巴拉城,每天都要下几场雨,且每次降雨时间大致相同,因此该市居民习惯于用下雨的次数作时间,如约定见面时间,不说在几点钟,而是说上午(或下午)第几次雨前(或雨后)。

印尼爪哇岛的土隆加贡地区,每天都有两场准时降临的大雨。当地小学下午上学或放学都不用时钟报时,而是把两次下雨时间分别作为上课和放学时间。

华北秋夜为何雨

华北地区,进入深秋季节较早,而且普遍有降夜雨的特点,于是群众流行着“深秋夜雨透心凉”的谚语。

为何在深秋季节中多出现夜雨呢?这主要是我国受季风环流影响,在立秋以后,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开始减弱,北方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一般每6一9天就有一次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一次降雨过程。由于冷空气南下时,把原来盘踞在这里的暖湿空气抬升,使水汽凝结成云,白天由于太阳直射强,空气的温度高,水汽还不饱和,只能形成小块的云,而到夜间,云体本身不受太阳照射,而且还要向天空散热,致使温度下降快,水汽就容易达到饱和,于是水汽不断凝结,云层水滴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重量时,空气浮力承受不住,便形成雨落到地面上。特别是在下半夜到早晨,热量损失多,降温速度就越快,水汽饱和达到最大限度,降雨也就开始了。这就是深秋夜雨多的原因。在降雨时,由于雨滴不断蒸发而消耗热量,致使温度下降,再加上冷空气的影响造成降温,使人感到十分凉快,所以群众中便有“一场秋雨一场凉”和“深秋夜雨透心凉”的说法。

新疆有个月月飘雪的地方

新疆巴里坤草原四面环山,虽处中温带,但属于地域性气候,无霜期仅60——80天,历称“六月飞雪八月霜”。1995年7月20日,这里绵绵细雨使气温剧降,转而变成一场大雪,飘飘洒洒从中午下到下午7时,绿色草原及农作物全被大雪覆盖,使大面积正值盛花期的油菜遭霜冻,万余只羊被冻死。这场雪,打破了这里7月无霜雪的历史,成为我国月月都下雪的地方。

“三大火炉”并非是中国最热处

我国最热的地方不是长江“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而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它每年炎热日平均有100多天,酷热日有38.2天,绝对最高气温为48.9℃,被称为我国的“热极”,是全国最热的“火炉”。其原因是:纬度较高,夏季日照长吐鲁番盆地位于北纬43°,夏季,那里昼长夜短,白天长达15小时,高空云雾少,太阳幅射强,日照长。炎热的光照,几乎全部用于地面和空气增温,致使盆地内气温猛升。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它地处我国士旱的内陆区,距海遥远,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量仅16.6毫米。没有足够的水分蒸发,吸收热量,来调节温度,使之降低。

地势低洼,不易散热吐鲁番盆地是天山

地区陷落最深的盆地,艾丁湖湖面海拔—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部分。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地势低洼闭塞。在夏季,这样的地形,使盆地内受热上升的空气不易散发,热量大量积蓄,外来气流进入盆地时,沿山坡下沉增温,具有干热性质,增加了炎热程度。

综上所述,吐鲁番盆地炎热是与距海遥远、纬度较高、地势低洼有关。

中外“火炉”谁为最

“世界火炉”谁领衔?这无疑要让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了。

因为那里最高气温可达50℃,且每月都会出现38℃以上的高温,超过49℃的酷热天气也是家常便饭。有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外国雇员,一天午后因急事外出,未带手套便冒冒失失去拉烈日暴晒下的汽车门,倾刻,手被烫起了许多水泡。

漫步喀土穆街头,常可见到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以阻挡热气入侵。如果人们不得已必须外出,为防止皮肤被烈日灼伤,都得全身武装,头缠厚厚的白毛巾或戴上小白帽,穿白长袍,让你看上去个个像“白衣天使”。

南极企鹅喊热

据科学家透露,在过去50年里,南极半岛的气温已上升了5华氏度,是全球气温上升幅度的10倍,南极隆冬的平均温度则上升了9华氏度。气温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正常的气候波动,也可能是温室效应的结果。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在地球两极尤其明显。当地球中纬度地区还未觉察出这种变化以前,南北极就已先知了。在变暖了的南极,新出的小企鹅极易感染的一种致命的家禽病毒,确实在一些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的群落中发作过。

南极变暖的结果使南极空气湿度增加,而在南极,这就意味着降雪量增加,那么在雪融化时,冰冷的雪水将会降低企鹅蛋的温度,从而影响孵化。科学家对南极附近5个岛屿上的阿德利企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自1975年以来,这些岛上能够繁殖的企鹅已经从1.52万对减为9200对,6个集群已经绝种。一个较暖的南极还意味着较少的海冰。每年秋天,大约从3月或者4月开始,南极周围海域就开始结冰,从大陆向外冻结,形成大片的浮冰,这就是冰棚。冰棚覆盖的面积有两个美国那么大。这些海冰至少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它给磷虾提供了生存的地方。磷虾吃单细胞的浮游植物,企鹅吃磷虾,因而磷虾就成了南极食物链的中枢环节。磷虾减少,也就断了企鹅的生路。其次,冰层底部也是单细胞海藻的栖息场所,没了海冰,也就没了海藻。

自80年代初以来,南极洲富含磷虾的地区已减少了60%到90%,取而代之的是凝胶状的一种叫樽海鞘的动物,企鹅不吃这种东西。环境变化的结果使阿德利企鹅的孵化存活率从1987年前后的22%下降到现在的10%,成年阿德利企鹅的数量也减少了35%,从1万只减到5000~6000只。不过专家预计,南极气候的改变还不至于使企鹅绝迹。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帝企鹅的数量还没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冷”也是财富

冷也是财富——因为冷也是资源和能源,同样可以加以开发利用,使其为人类造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国际瀑布城——这座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小镇号称“美国冰箱”,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中播音员都播出“本日最低气温在国际瀑布城”。正是这种极冷的气候条件,给小镇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州政府拨款200万美元建立了寒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心,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前往建立新型车辆试验场,还有西尔斯和罗伯克等公司也建立了汽车电瓶试验场,等等。

此外,经冷冻处理后的高尔夫球被杖击时会飞得更远,尼龙袜子经冷冻处理后耐磨性能大为提高,用冷的产物——雪水饲养家禽家畜会更健康和成长更快,以及产蛋、产奶、长膘和出肉率都大增。

冷作为能源。低温超导——在极冷的低温超低温条件下,不少导体的导电电阻消失,可实现无损耗输送电能。还有利用雪水作冷源和利用地热作热源的温差发电站,已在许多国家变成为现实。

我国存在一些寒暑颠倒的宝地,在辽宁省桓仁县沙尖子满族镇内,有一块长为200米、宽为80米的地面,夏季周围气温为30摄氏度时,其地下1米深处的温度为零下12摄氏度;冬季周围气温为零下30摄氏度时,该地下深1米处的温度为17摄氏度。据说在河南省的林县境内,也有一块这样的“宝地”。显然,在这类“宝地”

建立温差发电站条件非常优越。还可建立专门“特殊资源”利用研究机构,开发新产品。

寒冷也分等级

为准确表述天气寒冷程度,气象工作者通过多方探索与不断研究,总结出一份“寒冷程度等级表”,可使人准确地说出“今天天气有多冷”。

一级:极寒,气温低于—40℃;

二级:酷寒,气温—39.9℃到—30℃;

三级:严寒,气温—29.9℃到—20℃;

四级:大寒,气温—19.9℃到—10℃;

五级:小寒,气温—9.9℃到—5℃;

六级:轻寒,气温—4.9℃到0℃;

七级:微寒,气温0.1℃到4.9℃;

八级:凉,气温5℃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