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
孔夫子韦编三绝
孔夫子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和大教育家。他多才多艺,学问渊博。孔子曾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勤奋学习、努力钻研而得来的。
孔子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困,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通过自学来求得学问。他从十五岁起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多方向人请教。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不论学什么,都要问个明白。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表现出勤奋好学的精神。
孔子年青时曾周游列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到了晚年,孔子回到家乡,从事编书和讲学工作。这时他的工作很忙,但仍然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懂的古书,许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但是,孔子决心要读懂弄通。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一遍不懂,就读第二遍,还不懂就读第三遍。这样读来读去,因为读的遍数太多了,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多次,换了多次新带子。最后,他到底把这部书读懂了,并向弟子们详细地讲述了《周易》的内容。因为孔子读《周易》磨断了多次牛皮带子,后人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
(韦: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联起来的竹简书。三:概数,指多次;绝:断),以此形容孔夫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苏秦刺股
战国时候有个叫苏秦的人,年青时游说秦王,秦王没有采纳他的“联横”主张,结果落得贫乏形枯,回到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于言”。苏秦并不因此而恢心,立志发愤读书。当天,他就打开书籍,伏案诵读,研究兵法。夜晚读书到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一把锥子刺破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一年后,苏秦又以“合纵”的主张去游说六国,终于造成六国联合抗秦的局面,被授于六国相印。
编蒲抄书的故事
路温舒,字长君,西汉巨鹿东里(今河南新郑)人。他少年时代就非常热爱学习,但是由于家里穷,每天都要到野外去牧羊,没机会进学校读书。他常常想,如果我能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
本来,放羊的时候也是可以读书的。可是在西汉的时候,书籍主要是用竹木简做成的,这样的书,不仅价钱很贵,而且份量也很重。路温舒买不起这样的书,其实即使有了这样的书,牧羊时带去阅读也非常不方便。为此,他感到很苦恼。
有一天,路温舒赶着羊群来到一个池塘边,看见那里长着一丛丛的蒲草,又宽又长。他灵机一动:这种蒲草这么宽,不是很象古代抄书的竹木简吗?用它不是一样可以写字,可以作成书吗?这样的书,不仅不用花钱买,并且也比用竹木简做成的书要轻便得多,牧羊时就可以带着去阅读了。于是,他就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切成跟竹木简一样长短的片子,编联起来。然后向人家借了书,挤时间抄写在加工过的蒲草上面,做成一册一册的蒲草书。
有了蒲草书,路温舒就不愁没书读了。他每次出去牧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牧羊一边读。读完一本,再抄一本。这样学习了一段时间,获得了不少知识以后,他便请求到狱里去做小吏。乘着做小吏的机会,又刻苦钻研,学习了当时的律令,因而被提升为狱吏。县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找他出主意、想办法。
路温舒不怕困难,刻苦用功,终于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西汉时期一个有名的法律学家,对当时的刑法提出过很好的意见。
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喜欢读书钻研学问。可是家境贫困,给他学习带来了极大困难。白天,繁重的田间劳动,使匡衡无暇看书,晚上因买不起灯烛,也没法学习。后来他发现隔壁一家人家,经常点灯很晚才熄。他想,要是能把这家的灯光借来,不就可以解决看书问题了吗?于是,他用凿子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立刻从孔中射过来。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以后,匡衡每天干活回来,就蹲在这小孔之下借助一点微弱的灯光读书学习,直到邻家熄灯以后,他才上床睡觉。
不要工钱只读书
匡衡凿壁借光看书的勤学故事已被人所熟知,而他“不要工钱,只要借书给我读”的故事就很少被人知晓了。
也就是在凿壁借光以后,匡衡家里仅有的几册书,已经读得烂熟,又没有钱买新书,怎么办呢?他的一个同乡有很多书。他便托人介绍,要给他家当长工。条件是:“不要工钱,只要借书给他读。”那家主人见有利可图,便同意了匡衡的条件,匡衡便在劳动之余,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直到把那家的藏书全都读完,才辞去工作,另求学习之路。由于他刻苦学习,后来终于成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
王充站书店
东汉时有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叫王充,浙江人。他出身贫寒,无钱买书。但当时的书店允许读者进店阅读。王充便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拼命地读书,不分春夏秋冬,不论阴天晴天。每天大清早,他就带上干粮,等书店一开门就进去阅读。他跑了这家书店,又跑那家书店,一直读到傍晚书店关门,他几乎读遍了洛阳所有的书店,博通“百家之言”,写了《论衡》这部充满唯物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还写了《问孔》、《刺孟》等反射封建正统思想的书,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学者。
悬梁、负薪、囊萤
汉朝的孙敬,读书常到深夜。为了防止瞌睡,他在房梁上拴了一条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到绳上。只要一打盹,马上被绳拉醒,然后又继续读书。
汉朝的朱买臣,家境贫寒,靠卖柴维持生活。他刻苦好学,常常一面背着柴走路,一面读书。
晋朝的车胤,夜读无钱买灯油。夏天,他捉了许多萤火虫,装在一个薄而透亮的夏布小袋里,借助萤火虫放出来的光,照书阅读,坚持不懈。当然,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以上的学习方法未必可取,但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和值得学习提倡的。
祖莹苦读
从刚刚懂事时开始,祖莹就爱上了书籍,他家里的书籍堆满了沿墙壁放置的书架。他先是有些好奇,看大人不在时,就爬上爬下地取下来翻看。他不断地向父亲询问,识的字越来越多,看书的兴趣也越发浓厚,常常是展开书卷看个不止,忘记了吃饭,耽误了睡觉。
父母注意到这情形,担心孩子劳累成病,就出面制止,不让祖莹再读书。但是,对于好学的孩子,那能禁止得住。祖莹把将要熄灭的炉灰,让它重新燃烧起来,于是祖莹便摊开书兴致勃勃地尽情阅读。
刚满八岁时,他已经能把《诗经》和《尚书》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这一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惊奇,争着传说祖家出了个“圣小儿”(神童)。
这消息引起了北魏当政人的注意,选拔祖莹去做“中书学生”。这使祖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加上他不懈的攻读,进步很快,不仅获得了更渊博的知识,并且还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映雪、映月
晋朝的孙康,家贫没有灯油。冬夜,他常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来的微光看书。由于专心致志,刺骨的寒冷他不觉得。
南北朝人江泌,他夜里读书点不起灯,就借助月亮的光照来读,每当月亮西斜,光线被房子挡住的时候,他就爬到房顶上去读。有一次困极了,险些从房顶上摔下来,把睡意也吓跑了。接着,他便又捧起了书本,苦读起来。
古庙夜读
施洋幼年贫寒,晚上读书点不起油灯。当时,村子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了一盏长明灯,日夜都亮着。施洋晚上就到庙里去,坐在神像前,借助长明灯的光亮读书。天气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又光又滑圆木棍,把它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用脚不停的来回搓,搓暖了脚,也就能安下心来读书了。
苏东坡抄《汉书》
苏东坡读书非常刻苦认真。一天,友人朱载上登门拜访,等了很久才见东坡急急忙忙地出来迎接。苏东坡道歉说:“刚才我作些每日要作的作业,竟忘了朋友,实在无礼,望友见谅。
”说罢和朱载上步入客厅,落座后,朱载上问东坡:“刚才先生说的作业是什么?”东坡说:“抄《汉书》。”朱载上说:“以先生的天才,看一遍就可终生不忘,何苦还要用手抄录呀!东坡笑笑说:“我读《汉书》时每叙一段事我抄三个字为题目,作为提示,便于背诵。
第二遍时减为抄两个字为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为题目,这样背诵起来就不会忘记了。”朱载上赞道:“怪不得先生才学超群,原来先生是如此下功夫读书的。”
苏东坡续对
苏东坡少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每每受到别人的称赞,因而年少气盛,颇有些飘飘然。有一次,他乘兴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没几天,门前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口称特来登门向小苏求教,苏东坡接过书本一看,不觉愣住了:书上的字,自己竟连一个也认不得!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苏东坡越发脸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先生原谅小生一时兴狂。”老翁走后,苏东坡赶紧提笔将对联改了一下: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黄鲁直苦读
宋朝有一个很爱写作的人,名叫黄鲁直,他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找来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昼夜苦读。有一天,他到开封相国寺去,得到一本宋子京写的《唐史》初稿,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本初稿宋子京修改了很多地方,有的字已经看不清了。稿纸的空白地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煞是难认。黄鲁直没有退却,以坚韧的毅力细心攻读。对于宋子京所改动的字句,从遣词造句、拟形摹声,到修辞用字、表情达意,进行精心的学习研究。他把修改前的文字抄在一个本子上,又把修改后的文字抄在一个本子上。前后对比,探索作者删、增的奥妙,弄清繁简的原因,找出修改的道理、用意。黄鲁直的写作水平逐日提高,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文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要多读,二要深读。
警枕苦读的司马光
在我国的史学著作中,有一部浩繁的巨著——《资治通鉴》,这部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历史名著,在史学界有重要的价值。此书作者就是以枕圆木“警枕”而出名的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公元1019年出生于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
小
时候他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便一个个丢开书本,溜到院子里玩耍去了。唯有司马光独自伏案,一遍又一遍地高声诵读,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他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常常忘记饥饿和疲倦,家里人喊他吃饭,直到饭菜冰凉,他还顾不上吃。他常对人说:
“读重要的书,不可不背诵。因为只有能够背诵,才能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间,或者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一面默诵字句,一面思考它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收获大,进步快。”
十九岁那年,司马光科举成名做了谏官,虽然任官朝廷,但他刻苦学习的勤奋精神丝毫不减。他笃爱史学,博览群书。每天紧张地处理完繁杂琐碎的公务后,便捧起《汉书》、《唐书》等书籍认真阅读。《史记》以下的正史,以及野史杂说、公文案卷,他无所不览,因此上下数千年的重要历史事件,他都了如指掌。
为了抓紧时间读书,他在自己的房子里专门设计了一套别致的特殊卧具:一张坚硬的木板床和一个小圆木枕头。他为什么要用粗糙的圆木做枕头呢?原来,他读书入迷,经常看到深夜,困倦了一躺下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醒后,又常常责怪自己。为了刺激自己读书学习,他想了好多办法,都不理想。后来,他便做了一个小圆木枕头,因为硬梆梆的圆木枕头,放在木板床上容易滚动,入睡后,只要一翻身,或者头稍稍一动,那“枕头”就滚落地上,脑袋便会磕在木板床上,从而立即惊醒,马上又可继续攻读。司马光风趣地给这个小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这个“枕头”整整伴随了他一生。
长期的勤学苦读,扩大了司马光的知识领域,为他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1066年,司马光开始主持编写著名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这部重要的历史书籍前后花了19个春秋。这部书根据大量史料,考证事实,剪裁润色,上至战国,下迄五代,囊括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史实,计294卷、300多万字。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述经济、文化、法律等。书名起用《资治通鉴》,目的在于使封建统治阶级从历史治乱兴亡的重大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浩繁巨著《资治通鉴》,为史学界留下了一座丰碑,光焰照人,永世长存。
岳飞的学习精神
家境贫寒的岳飞,从小就喜爱读书,白天拾柴,也从不放过空余时间,边走路边读书。晚上点不起油灯,岳飞就把白天拾来的枯柴点起来照明诵读。有时入迷了,整夜的读呀、背呀。
学习启发岳飞的智慧,锻炼了他的记忆力。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并能精读熟背,他通过勤读苦练,写得一手好文章。那有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就是他的杰作之一,还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诗句。
陶宗仪摘叶著书
你听说过有在树叶上著书立说的吗?长达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就是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陶宗仪在一片片树叶上写出的。
陶宗仪,浙江黄岩人,自幼励志成才,酷爱读书,百家学说,历代史书以及医农杂著无不涉猎。他因生活困难,不得已离乡背井,流落到江苏、松江,置了几亩薄地。每当种田空暇的时候,就到田边的树荫下歇息,想到一点东西,立即取出随身所带的笔墨记下。
当时因纸价昂贵,陶宗仪吃穿尚且勉强,那有这么多钱买纸?心里想,若能以树叶代纸,岂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摘几叶一试,果然可用。以后,他就将自己的治学心得及所见所闻及时记在树叶上。写完一页,便放在旁边一种大腹敛口的瓮里,装满了一瓮就埋在树下土里。如此日复一日,积满了十多瓮树叶。
转眼十年已过,陶宗仪把瓮里的树叶取出来,在学生帮助下逐叶抄录整理,编撰成书,取名为《南村辍耕录》。此书内容广泛,记载了许多元代政事,典章制度及文物建筑、文学艺术等,在史学和文学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读遍天下书的人”
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自幼勤学。他六岁时启蒙,十岁就开始读兵书、史书、文学名著。他每天都要给自己规定读书计划。有时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每天读完后还要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三年之间,他读完了《资治通鉴》,也抄完了一部《资治通鉴》,使一部书变为两部书。
顾炎武读书时还非常注意做笔记,学习心得。如《日知录》,原是他少年时代读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后来成为一部重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