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53

第53章 中美两国驻对方大使馆终于顺利举行开馆仪式(1)

他不在乎是否有人反对他当首任驻华大使,而在乎海鸥驻足在他的肩膀上

得知他要到国会山上来开会,年轻的妻子姗伦要他到林肯纪念堂前去试一试,让海鸥来检测一下他是恶还是善。她说,那里的海鸥很通灵性,绝不会落在恶人的肩上,只会落在心善者的肩头。

2月初的这天,国会参议院外委会要开会对他的首任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的任命进行确认。这个确认工作首先就是要在参院外委会进行一次程序性的辩论。他也知道,曾经有总统任命的驻外大使人选被参院外委会否决。对他的任命经国会确认后,他才能赶赴北京主持预定3月1日举行的美国驻华使馆的开馆仪式。卡特曾经对他说,鉴于他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这一任命是能在国会顺利通过的。对于听取这场与自己有关的辩论,他早就做了思想准备。但是他更感兴趣的,是按姗伦的意思来测一下善恶。于是,参院开会之前,他独自提前来到了国家大草坪。大草坪的东端是国会大厦,西端就是那座神殿似的林肯纪念堂。

当他沿着草坪走到林肯纪念堂前的时候,群集的海鸥在他身旁的倒影池边嬉戏。他想起,那年(1963年8月23日)20万人在这里举行和平集会,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纪念堂东台阶上,发表了那篇金声玉振的着名演说《我有一个梦》。姗伦还告诉他,马丁在演说开始前,就有好几只领头的海鸥轮流在其肩头驻足。想着想着,这时,他突然感觉到右肩头有一丝极为轻盈的颤动,竟然有一只海鸥收起翅膀驻足在他的肩膀上。他很高兴,似乎这只海鸥懂得他的心思。

他生怕惊飞了它,就小心侧脸望着这只海鸥。他心里甚至想,要是这次外委会有些人投反对票,他的首任驻华大使的任命通不过,他也不在乎。他在乎这些神灵似的小鸥鸟确认了他的心是善的。

他按时来到了国会大厦,出席在参议院会议大厅举行的外委会对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任命确认的程序性辩论。辩论会一开始,首先是与台湾关系很密切的参议员赫尔姆斯对他作了强烈的批评。赫尔姆斯说:“在建交谈判的过程中,伍德科克先生没有能够从中国人那里得到一个直接表示不会对台湾动武的承诺。我当然充分意识到,伍德科克大使所执行的政策是白宫和国务院所制定的;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伍德科克先生自己曾经主动介入,努力争取得到中国方面的承诺。”

针对赫尔姆斯的批评,他在答辩中为自己在建交谈判中的表观作了辩护:

“我个人认为,坚持要求中国放弃武力攻台,只会使建交谈判遇到路障、陷入僵局而已,因为所谈判的是主权问题。这实质上是试图让一个主权国家承诺不使用武力来对付认为是它境内一个省的问题。”

赫尔姆斯即刻反驳说:“在我看来,伍德科克先生不愿意在北京共产党政权那里为台湾的安全争得任何利益。”

伍德科克又辩驳说:“我们的确在建交谈判中明确地坚持了台湾问题应该和平解决的这一立场。我们完全有权力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任何行动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因而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已从中国政府得到了最好的保证。我当然不会反对在国会即将制定通过的有关美台新关系的法案中强调美国在台的安全利益;但是,我想提醒的就是,如果该法案的语言与中美建交协议相抵触的话,那将是最不幸的事情。”

雷纳德·伍德科克的驻华首任大使资格确认程序在2月8日参议院外委会上通过,投票结果是14比1。那张唯一的反对票就是赫尔姆斯参议员投的。

但是,在投票顺利通过后,又横生出波折来。

由于参议院的传统习惯允许个别参议员延迟对政府官员任命的确认,耿耿于怀的赫尔姆斯参议员威胁说,要动用这一惯例,“冻结”参议院大使确认投票。

外委会主席丘奇表示同意,将确认延迟至外委会结束对台湾关系法的审议工作。

丘奇解释说:“最好能让参议院知道,委员会对台湾问题提出何种建议,因为这样会影响部分议员们的选票。”

卡特获知后十分焦急,中美双方议定的3月1日双方同时开馆的时间就要到了。如果届时因确认问题伍德科克未能去北京,这将使白宫十分难堪,也会对卡特的对华新政策造成不良影响。2月12日,卡特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改变了过去的强硬态度,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不会接受来自国会的任何提案。我只是认为,任何提案在向台湾提供安全承诺方面都不能走得太远,否则将不会被接受。”

正在此时,中国开始了在中越两国接壤地区进行一次自卫还击军事行动,中国的战斗部队有节制地越过了边境线。

白宫高层人士早就知道这场战事会发生,这一行动也自然成了许多国会人士关注的焦点。赫尔姆斯更是借此反对对伍德科克大使的确认,这个极右参议员说:

“在中越战争爆发时确认伍德科克的大使资格,将在许多人心目中产生一种错觉,好像美国参议院同意中国的行动,在这件事上加盖了认可的图章。”

马里兰州共和党参议员查理·麦修斯和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参议员早川就表态说,他们之所以反对伍德科克的大使身份,主要是因为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惩罚行动。麦修斯如是说:“美国不应该向一个麻烦地区传递一个错误信息。我们将清楚地告诉中国人,他们不能一面进行战争,一面又期待着与我们的新关系得到发展。而传递这个信息的最好办法,是延缓对伍德科克大使的任命,延迟到将来较为合适的时候。”

丘奇主席则为卡特政府的任命辩护说:“我相信任命一个驻华大使并不意味着美国支持中国的行动。当总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他并没有建立一个与中国的盟国关系。承认中国并不是官方承认和批准那个政府的所有政策。总统所做的一切只表明……美国30年来的亚洲政策一直抱有的一种幻觉,终于被打破了。过去这个幻觉便是,中国政府只有一个,而且在福摩萨(台湾)岛上。”

伍德科克大使在国会为台湾问题激辩。

多数党领袖罗伯特·伯德参议员持有与丘奇相同的观点。他说:“要是我们参议院推迟确认伍德科克的大使资格,那将使苏联人乐得手舞足蹈,他们会得到他们不应得到的好处。苏联人知道美国与中国两国关系正常化是一个事实,但是他们一定非常愿意看到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又增加了一种障碍。”

参议院在程序表决之后就是全体会议最后表决。赞成票与反对票的比例是82比9。伍德科克的大使任命最终获得通过。除了民主党议员查理·麦修斯以外,所有反对票都是保守的共和党参议员投的。有趣的是,国会里一些最为保守的人士,诸如巴里·戈德华特和保罗·拉克索尔特也投票支持伍德科克。虽然戈德华特曾经在早先的程序投票中反对伍德科克,但他最后改投赞成票。戈德华特说:“总统是有权力选择他自己的大使的。”

伍德科克终于在3月1日开馆仪式前赶到了北京。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国首任大使柴泽民于同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中国驻美大使馆开馆仪式。

1979年3月1日,中国驻美大使馆正式开馆,换下了中国驻美联络处的老牌子。

几经曲折,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终于顺利举行开馆仪式

中越边境战事2月17日凌晨打响刚一个钟头,信息就传到了白宫。

当时正是华盛顿时间2月16日下午。就在这数天前,伊朗正发生霍梅尼的革命,被称为“真主的灵魂”的霍梅尼从巴黎飞回德黑兰,宣布废除帝制,美国驻伊朗使馆两天前曾经短时间被人占领,在伊朗东北部监视苏联导弹试验的一个情报监听所里一些美国空军雇员被抓走了;经过几天努力,使馆已经恢复正常,被抓走的美国雇员也已经获得释放。为此紧张了几天的卡特正要松一口气时,就传来了中越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

由于邓小平访问华盛顿期间,与他秘密地讨论过中国要对越南惩罚的事,因而他对这场战事爆发并不感到意外。他一直是十分关注着邓小平访美之后的有关反应和邓小平的动态的。

据说,在邓小平离开后,他曾经分别询问过万斯和布热津斯基:“中国人会不会真正地对越南进行邓说的惩罚战争?”

作为国务卿的万斯如是说:“我看不会。越南人刚刚跟苏联人结盟。真要打起来,苏联根据盟约必然介入,中国人目前还不是苏联人的对手。再说,邓小平也不傻,虚张声势要打而已,有《孙子兵法》传统的中国人绝不会去同时面对一南一北两个敌手。”

万斯是有名的律师出身,因而卡特笑着说:“你这是律师的观点。根据是苏联人不会违背刚刚签订的苏越盟约。”

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如是说:“我看中国人准会教训越南人。

我从与邓的这次接触中,感觉要打。中国《孙子兵法》有‘远交近攻’之说,邓此次访美解决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从战略眼光考虑,他可以惩罚越南这个近邻了。”

卡特问:“你觉得打起来苏联会介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