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46302600000015

第15章 教师如何做教育经验(2)

教育经验的叙事研究就是由教师本人叙述和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探索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教育事件。透过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和叙述,教师积累、保存和公开自己的教育经验,进行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修养和水平。这种表达方式改变以往抽象的议论式和说明式的理论陈述或逻辑推导,转向记叙文式、散文式、手记式的表达方式,运用口语化的讲故事的形式,谈体会。这种方式可以指向课堂教学叙事、学校生活叙事和教师自传叙事。对此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不再赘述。

三、教育经验序列化

这其实是以一种列举的方式去组织各种经验事实。特别是当实践经验主要体现为各种具体“做法”,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的时候,经验是以某种序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当然,这种序列化了的经验也须有一个中心,须围绕一定的主题,须依据内在的叙述逻辑,但它的重点或意图并不仅在于抽象和概括出理论的认识,而在于记述各种具体化操作样式。许多经验研究都是循着这种发散、具体化的思维方式而进行的。

案例点击

北京市牌坊小学,针对主体教育刚刚开始时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要求。通过教师的实践,这一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最后,学校将这些做法归类为“六不”:不要简单否定孩子的想法,不要丑化孩子的形象,不要说孩子“不可救药”的话,不要动不动就揭示孩子的短处,不要强制孩子一定照大人的意见做事,不要让孩子在公众面前难堪。

教育经验总结的步骤与方法

一、教师经验总结的基本步骤

一项成功的经验不是在头脑中自发生成的,也不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而是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中产生的,它既是教师实践的产物,又是教师不断思索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首先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发掘,再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加以提炼和总结,既要从操作层面上来反映你的经验,又要从理论层面上来阐述你的经验。

(一)积累与搜集材料

经验性材料是指存在于教师记忆深处的或蕴藏在教师的教案、教学笔记之中,能直接或间接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各种形式的原始材料。材料的搜集是经验总结的第一步,也是教师经验总结的基础。教师要多方面地搜集自己的经验性材料,包括教案、教学笔记、教学心得、随笔、自己编写的练习卷、习题集、摄制的录像课等。教师还可以从同事、学校领导和一些教育专家那里以及学生的反应中了解他们的看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积累材料,不仅要进行材料保存、归档,还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思考的问题记载下来,或在教案上注上自己的意图和设想,写一些上课后的心得体会,写一些教学随笔、教后感之类的文章,及时记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受,记录下自己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及所取得的效果。

(二)分析和提炼材料

这是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分析、加工的过程,也是对各种教学经验进行概括与组合的过程。通过这种分析、加工,在自己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关于经验的主要内容与整体框架。对经验的分析着重在对各种材料进行筛选归类的过程,揭示各种材料的内在价值,找出各种做法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分析和提炼教学经验,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一是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所用的方法与以前所用的方法相比较,看有哪些不同,什么地方是需要改变的;二是横向比较,即把自己的做法与其他教师的做法相比较,看有什么区别,自己的做法有何特点。要注意提炼自己有特色的经验和与众不同的、且有明显效果的经验,即使是一些与其他教师有相同意义和相似内容的经验,也要总结出其中不同的做法,发掘出自己不同的思考点。

(三)撰写总结报告

撰写经验总结报告的过程是对原有材料进行重新整理与组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使之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在写经验总结报告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自己经验的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来选择材料。选择那些有价值的,能充分揭示你的经验主题的材料,而把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舍去。然后构建文章的框架,根据文章的框架,把各种材料放到相应的框架内,使各种材料在整体上形成一个逻辑体系,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

经验总结报告鲜明的主题要通过具体的内容来体现。要通过记叙、描述、举例等方法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具体地写出来,使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后,能清楚地了解你是怎么教学的;要尽量写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独特之处,体现出个性,对于某些有丰富内容的经验,可以写一篇总的经验报告,也可以抓住某些经验点,写出不同方面的总结文章,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你的教学经验。

(四)运用并发展教学经验

教师写出了经验文章,不是经验总结的结束,而应当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去探索与尝试新的方法、手段,以获取新的认识和新的经验,把这些新的认识和方法补充到原有的经验体系中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二、总结教育经验的几种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并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或特殊诀窍,它总是因人、因内容而异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①直接发掘教学经验中的亮点。发掘教师经验中的亮点,要特别关注三种类型的教学经验:有特色的经验;有内在价值的经验;当前还不够成熟,但有发展价值的经验。

案例点击

一、有特色的经验

有特色的经验是指在做法上独特、有新意并有显著效果的经验。对于这样的经验,主要经过分析与提炼,发掘其内在的意义。洋泾中学的某老师在一次经验介绍时说,他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比喻来解释化学中的一些概念,如用金庸笔下的杨过与小龙女“双剑合璧”的故事做比喻,让学生来理解硝酸的氧化性原理;在讲授“化学平衡”一节中勒沙特列原理时,用“有人存在逆反心理,叫他朝东偏要向西”作比喻,使学生加深对勒沙特列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做法,通过这种“寓教于趣”的方法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有内在价值的经验

有些经验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平常,但实质上蕴涵着非常大的价值。对于这样的经验,要透过其表面现象,发掘内在的闪光点,使教师认识到它的意义所在。洋泾中学的沈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查词典,初一看,这一做法很普通,但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后发现,这位老师不是把查词典仅仅作为一种方法教给学生,而是作为一种能力与习惯来培养学生,把查词典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查词典的方法,而且让学生在课外不断地运用巩固,教师经常加以督促与检查。由此,我们看到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查词典的过程中,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蕴涵在“指导学生查词典”这一平常的行为之中。

三、当前还不成熟,但有发展价值的经验

任何教学经验的形成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发现一些好的经验苗子,有目的地加以培育与扶持,使其快速地发展,这也是经验总结的一种方法。

有一次,我们偶然听到一位教师说,她在教学生写作文时,经常让学生在作文中画上一幅小插图,使文与画相配,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很有特色的做法,但又觉得这位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成熟,于是,就与这位教师一起就这一做法进行了仔细的讨论,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以“小学绘画—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为经验总结的题目,并初步构建了这一经验的总结框架:“绘画—作文”的现实意义、“绘画—作文”的实施步骤、“绘画—作文”的教学方法、“绘画—作文”的操作要点等,从内容形式上作了进一步的实践构想,这位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后,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教学经验。

②对分散的、零碎的经验进行优化组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积累起来的各种经验(我们称之为经验点),往往有散乱、零碎的特点,没有一个中心的思想贯穿在其中,各种做法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种散乱、零碎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找出其共同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一个主题,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教师的各种经验点纳入到相应的结构层次中去,从而形成一个有主题、有序列、有层次的经验整体。

③提炼出主题,再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经验。如果说,“零件组合”的方式运用的是归纳的方法,则“逐步扩展”的方式主要运用的是演绎的方法。通常可以先根据某教师的教学实际定出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寻找相关的经验材料,逐步丰富经验的内容,使经验系统更趋完善。

教育经验研究的成果

一、改进实践的效果

教育经验研究对于教师发展和学校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经验研究的成果首先表现为它“改进实践”的效果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说,教育经验研究是对教师“人力资源”的一种开发,让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默会”知识显现出来、鲜活起来,就能变为自觉性的“理念”,很好地指导实践,进而形成教育智慧;教育经验研究还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元能力”。教育经验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也为教师群体的互动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从学校建设的角度讲,教育经验研究实质上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教育经验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学校建设的精神财富,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潜在课程”,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

二、专题经验总结

教师的教育经验研究成果也是用一种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作为教师“论文”的专题经验总结。

专题经验总结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其内容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况的详细介绍,包括面临的情况、问题和工作条件,自己作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有什么进展或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绩效或起色,等等,这部分必须写得清清楚楚,有事实、有数据,有生动典型的例证,有具体易行的措施;另一方面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概括出的经验教训与体会——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可按三种结构形式来组织。

第一,条例式。这种专题总结报告常用数字标明分段顺序,把过去、现在和将来,成绩、经验和教训,形势、任务和意义等方面,分条穿插叙写,有事例,有分析,有比较,有结论,形式新颖,别具一格。

第二,小标题式。把主要经验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写在一段的开头,然后分段叙写。这种结构形式,中心突出,层次井然,引人人胜。

第三,全文贯通式。全文不用条例,也不用小标题,而是围绕中心,先叙述情况,后写体会和经验教训,一气呵成,融为一体。

撰写专题经验总结一般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空洞,也就是没有消化丰富的材料。克服这个毛病的办法当然要在搜集和梳理材料上下功夫,使自己在动笔前就已经掌握丰富的事实和依据——既占有足够的背景材料(对工作和事实发生的历史情况、自然环境、原有条件、物质基础等方面的材料),又占有当前的“点”和“面”的材料,还占有正面的和反面的材料,这样,写出的专题总结就会具体、实在。

二是杂乱,也就是没有选用恰当材料,突出主要观点。克服这个毛病的办法是力求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通常的做法是:用典型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用一组材料说明一个观点,用对比材料说明一个观点,用统计数字证明观点。

三是就事论事,抽象概括不出规律性的东西。克服这个毛病的办法从根本上说是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理论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多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面作一些思维“加工”。在撰写时注意三点:首先,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去研究事物发展的特点,并找出它的内部联系;其次,从各个不同的具体经验中找出共同的因果关系;第三,从多种不同事实的对比中,找出存在共同点和差异点的原因,从而既揭示一般规律,又揭示特殊规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认识客观事物、进行合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恰当策略和做出最优决策的必不可少的方法。校本研究离不开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事实和数据。教育调查研究就属于一种以事实研究为主的实证性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在校本研究中,许多教师倾向于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质性方法,而对实证研究方法心存畏惧,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实证研究是一类以事实研究、定量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它强调的是,以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来证明结论,并包含着对数量分析的明确要求。校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

我国学者杨小微曾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作了如下归纳:

①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对象的客观性、独立性;②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③在形成研究思路时,要求事先设计并严格控制实施过程;④在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观测预定变量并检验假设;⑤在选择研究工具时,重视采用标准的量化检测手段。我们这里介绍的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和下面介绍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都具有以上特征。

二、校本研究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可用于校本研究许多重要环节

除了运用于问题的发现和课题选择外,课题研究的前期会广泛地运用实证方法,如,通过调查了解研究现状,以便研究后期进行效果检测和对比,发现研究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对解决问题提供实践依据等。

(二)实证研究也会贯穿于产生研究结果的全过程为了使研究的结论更有说服力,需要搜集证据性的“信息”,如实验研究确定实验因子后,需要观测实验结果或观测反应变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写观察笔记、访谈笔记和教育日志等文字记录法,录音、录像等媒体记录法。这些方法所积累的资料是检测实验效果、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依据。从教师提交的研究报告中不难发现,他们大量采用了观察、调查和小型实验等实证方法去研究自己的教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