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46304600000004

第4章 文明之邦(3)

中国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处于富贵之时不放肆,处于贫贱环境中志向不改变,处于权势的威逼压迫下不屈从,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东汉时期被称为“强项令”(硬脖子的县官)的董宣,就是一个很有操守的典范。

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有个家奴,仗势横行,在光天化日下杀了人,然后躲在宫中,官吏抓不住他。洛阳县令董宣为了维护正义,利用湖阳公主外出的机会,用计逮捕了这个家奴,并立即将他处死。湖阳公主回宫后在光武帝面前又哭又闹,说董宣藐视皇族。刘秀听后大发雷霆,即招董宣入朝,下令武士将他乱棍打死。董宣面不改色,对刘秀说:“公主纵容杀人,如不惩治,势必乱法;乱法则危君。我为君执法,而遇杖毙,何罪之有?”说罢用头去撞柱子,碰得头破血流。刘秀深感自己理屈,但又要给公主面子,就让董宣给公主叩头赔礼。可是,董宣坚决不干。刘秀命人按着他的头,董宣则以手撑地,挺直脖子,在喊:“臣无过,公主有过,不能赔礼!”董宣就是不低头。刘秀见状只好说:“强项令,下殿去吧。”后来,刘秀还用30万钱奖赏董宣,但他一钱也不要,全部分给了下属。

从此以后,董宣更加刚正不阿,严格执法,使豪强势力不敢为非作歹。当地的人称他为“卧虎”,并赞扬说:

“桴鼓所以不再鸣,因为出了董少平(董宣字少平)。”董宣当了5年的县官,74岁那年死在任上。光武帝派人去董家吊唁,只见布被盖尸,老婆孩子对着痛哭,一问才知他的家里只剩下几斛麦子,一辆破车。刘秀得知情况,十分哀恸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历史上,“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志士,举不胜举。

南北朝著名无神论者范缜不“卖论取官”;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愿趋炎附势同流合污;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等等。他门的品德流芳百世,传为美谈。

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的这一美德得到发扬光大。多少仁人志士、共产党人在同反动黑暗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同样令人钦佩。

傲骨之铭当渴求上进的徐悲鸿准备告别家乡去上海寻找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时,宜兴始齐女子学校的国文教员张祖芬赠给他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以此为座右铭,牢牢记在心上,成为他终生恪守的格言。

考进震旦大学后,徐悲鸿面对一些纨绔子弟的冷讽热嘲暗暗发誓:“我就是睡地板,喝西北风,也要争口气,和这势利小人比试比试,看看究竟谁有能耐!”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周围人视为强者。

1920年初夏,徐悲鸿在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国立巴黎最高美术学校。每到星期日,他便到罗浮宫、凡尔赛、罗丹、奇美等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恨不得把所有名画都临摹下来带回祖国研究。他常自问:“为什么外国人能画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就画不出来?中国人民是智慧的人民,只要我们肯于学习,敢于奋斗,外国人能创作出来世界美术名作,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创作出来!”应该说,徐悲鸿后来创作的《田横五百士》、《我后》、《愚公移山》等名画,正是这种决心的硕果。徐悲鸿在巴黎学习时,一个狂妄自大的洋学生故意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就是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天天让达·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材!”徐悲鸿马上愤怒地反击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比试比试,结业时看看谁是人材,谁是蠢材!”三年后,徐悲鸿的油画《远闻》、《怅望》等展示,惊动了巴黎。那个洋学生不得不向徐悲鸿鞠躬,承认错误说:“在竞赛中,你是胜利者。我是有眼不识泰山!”傲骨之铭,一直是徐悲鸿的生命支柱。在他整整一生的奋斗历程中,傲骨之例,不胜枚举。

朱自清不领“救济粮”“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吴晗‘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

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

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面粉”。

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告发诬蔑和侮辱的叫嚣。

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

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的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

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

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

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是干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很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对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

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具有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崇高品德。古往今来,大批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汩罗江。明惠帝侍讲学士方孝儒,拒绝为燕王登基起草诏书被诛十族(包括方的学生)。杰出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当一些朋友劝他迅速出逃以防不测时,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不幸被捕后,在刑场上,面对铡刀,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对着上万名围观者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赴义。

共产党员夏明翰,在狱中给大姐及其女儿的遗书中说。

“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敌人的镣铐锁不住烈士对真理的迫求,死亡动摇不了烈士对真理的信仰。向警予在狱中对难友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的牺牲自己。”在敌人法庭上,她义正词严:

试问,“为祖国争取独立、民主和解放,为无产阶级争自由、平等和幸福,犯了什么罪”?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西汉苏武作为使者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匈奴单于曾多方诱降,甚至把他囚于地窖中,断绝饮食;后又把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声称要公羊产羔,才放他回去。但苏武始终不为名利所动,不被威胁所屈,不以个人身家性命为念,忠于汉朝,受到人们的敬仰。

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五坡岭而被俘。在燕京被囚三年,面对各种威胁和利诱,但他坚贞不屈,还写了一首气贯长虹的“正气歌”。这首60句、300字的长诗,热情洋溢地宣扬了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优良传统。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誓言。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为千古所传颂。

广州起义失败后,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继续扮演假夫妻返回广州,不幸同时被捕。敌人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们,后又施以严刑酷打,都未能使他们屈服。敌人强迫周文雍写“自首书”,他挥毫揭露敌人的种种罪行,后又用“头可断,肢可裂,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绝笔诗作结言,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陈铁军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斩钉截铁地说:“要杀就杀,废话少说!”敌人将他俩同时押赴刑场,陈铁军向群众发表演说:过去我俩一直是纯洁的同志关系,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把生命献给党时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望你们勇敢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说完,她迈开步伐走到周文雍跟前,热烈亲吻他,两人拥抱在一起,在刑场上举行别具一格的庄严婚礼。

名震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热泪盈眶,谢绝在美国担任终身教授的重聘,于1950年2月毅然携妻带子回国。其他侨居国外的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童第周、茅以升、钱三强、谢希德等,也都坚决舍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战胜各种困难,先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汽车、洋房、美金和荣誉,都留不住他们,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囚吴3年,替吴王夫差养马,受尽屈辱。但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在取得夫差信任而被放回后,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获得振兴,并最终打败了吴国。左丘明双目失明还撰《国语》,孙子遭膑刑仍著《孙子兵法》,屈原遭放逐,乃成《离骚》,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都是在逆境中成就大事业。

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蒙受屈辱,但“位卑未敢忘忧国”,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中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独立自主、不容欺侮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贯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作用。

著名科学家王贤才,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坐了9年冤狱,遭受了各种磨难。但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毅力,花了28年的时间,译出《希氏内科学》这部1000多万字的世界医学巨著的最新版本(第15版),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出版这部最新译著的国家。1984年,他被国家科委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挚友深交淡淡如水我们的民族历来注重人情。《诗经》中就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思是说,鸟儿嘤嘤地叫,意在求得友谊的回声。

请看鸟儿之间尚且本能地寻求朋友,更何况是人呢,能不寻找朋友吗?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讨论朋友关系的问题了。在我国历史上,有个动人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很善弹琴,可是很少被人理解,为此,他十分苦恼。后来,他遇到一位叫钟子期的樵夫,此人非常欣赏他的演技。伯牙弹琴时想着高山,子期听了说,“好啊,就像是见到了巍峨壮观的泰山。”伯牙想着流水,子期听了说:“妙极了,又如奔腾的长江大河!”伯牙为遇到这样的知音而高兴,两人遂待为“知音契友”,并约好第二年中秋到此相会。到了第二年,伯牙如约赴会,久等子期未遇,一打听才得知子期已于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伯牙听到这一不幸消息,悲痛欲绝,在子期墓前抚琴伤悼。哀曲奏毕,伯牙想,从此再无知音,琴瑟又对谁弹,于是将琴摔得粉碎,以此酬谢子期这位“知音”。

这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千古。“知音”不仅成为知心朋友的代名词,也是朋友关系中高尚友谊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在交友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说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于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相互交往,以真诚相待,肝胆相照,像水一样清淡;而小人之间的交往,相互恭维,甘言蜜语像甜酒一样。君子之间看似清淡而友谊真挚、深厚,小人之间看似甜蜜,但很容易破裂。庄子的交友之道,千百年来在中国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