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道德情感是人的高级情感之一。如果我们可以把情感分为自然情感与社会情感的话,那么,道德情感就属于最能反映人的社会化特征的情感。人的自然情感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方面人与动物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也正是这种共通之处,反映了人与动物在进化进程中的连续性。社会情感则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尽管它是以自然情感为基础的,但它可以强化或淡化乃至抑制自然情感,并把自然情感引向复杂的社会行为。可以肯定地说,社会情感的充分发展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道德情感又是一种有别于美感、理智感等社会情感的独特高级情感。当一个人因为自己过去的盗窃行为而感到羞耻,当一个人对别人破坏公共秩序而义愤填膺,当一个人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并因此而感到无比自豪,当一个人不顾自己飞夺泸定桥的安危而决心保护国家财产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始终是与个人的道德观念、与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个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并有可能触发某种诉诸具体行为的道德动机。因此,道德情感与其他高级情感的根本区别在于,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准则,依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对自身的行为和身外的各种事件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
视情感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是因为人的情感的性质、内容以及状态主宰着人的动机系统的指向与功能发挥。心理学家利珀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情绪本身就是动机的观点。他认为情绪表征人的欲望和需要。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快感,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苦恼。同时,情绪、情感不仅伴随着任何活动而出现,由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引发,而且反过来影响机体的需要,并且引导需要、调节需要。人的道德要求不是生物适应性需要,而是控制、调适某些生物适应性的需要。人的这些道德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本上说受制于人的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交往方式。其深层机制在于人的直接交往或间接交往中由人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一次次生活积累、一次次情感体验的强化和过滤,以至逐渐定向并迁移、泛化,最终实现价值体系化、人格化的结果。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指出:“不同的人们各有其不同的最理想的体验标准。任何人所极力追求的情感,体现着这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在全部道德行为的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自我肯定的情感来支持自己。这些情绪体验也许伴随着痛苦、羞愧、焦虑等负性情绪,但总使人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在幼儿期,人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以感受上的快乐调动激发情感或进行羞愧感的调节。在青少年期,追求自我同一感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伴随整个道德成长。成熟的人则以道德感维系自己的人格尊严。这其间的内在运动轨迹正在于人在品尝各种体验之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体验,并自愿追求这类体验,扩大这类体验的经验范围,从而产生了对某些价值偏爱的感情。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现状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给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困难。社会对儿童的宽容与家长对儿童的溺爱,使他们变得冲动、任性、缺乏自制力;同时,他们只希望别人爱自己,想不到也不会爱别人。在现实生活中,爱得到锻炼的机会减少了。许多教育家焦虑地感叹:现在的孩子知识很丰富,但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据对上海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该班小朋友在家里常任性发脾气的占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据对南京一重点中学和一普通中学的调查,发现有20%的人对待同学缺少帮助、关心和信任的积极情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据上海零点市场调查公司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7岁至12岁的儿童中,有关“父母失业”,“住家附近有违法犯罪活动”,“家里是否有足够的食物”等涉及家人及社会方面的事情,都是该年龄段绝大部分儿童“从不想的事情”。有61.6%的儿童经常想的事情是“在学校中表现良好”,其次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保护环境”,“让朋友们喜欢我”等。可见,很多“小太阳”们关心的只是自身及自我的发展,对父母、他人及社会却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倾向,这从反面证明了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
现代人面对的道德关系包含五大系列,即人与自然、人与操作对象、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应从这五方面展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培养对地球、自然以及自然界生物的关心、怜惜与爱的情感。在人与操作对象上,培养对操作对象客观特征、固有秩序的尊重、敬畏与爱恋之情。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培养对他人的同情、仁慈、宽容、体谅之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培养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爱祖国、爱人类的积极情感。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培养爱生活、爱生命的情感,以及自尊、自爱的自我适应感、自我同一感。
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应遵循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规律逐步展开。以中小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为例,小学阶段,从感受父母爱、老师爱和同学情着手,逐步扩展到感受家乡的可爱、感受祖国的可爱;初中阶段,从热爱校、班级做起,逐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高中阶段,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还要培养他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我们对某种事物缺乏认识,就不会有对这种事物的爱与恨。一个对祖国的过去和现在了解甚微的人,不可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常言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常常制约着他的道德情感水平,高级的伦理性道德情感总是在个体掌握一定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才形成的。因此,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是促进道德情感不断升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上海市金山县张堰中心小学的领导与教师,正是从让学生认识家乡开始,激起他们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的。他们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张堰》、《谈校情、话乡情、看国情》,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接着,他们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参观张堰的乡镇企业,市政工程建设成就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家庭小调查活动,从新旧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中具体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实施美育,陶冶学生情操
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美育的教育功能历来受到中外哲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们的重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美育这一独特的教育手段,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学校的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与现实生活中的美来进行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假、恶、丑的痛恨和唾弃。梁启超曾举例谈到小说对人发生熏陶、教育作用的情况。他说:“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之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自然环境对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熏陶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人们的思想情感受大自然感染、熏陶所致。自然的美是经过人民长期劳动改造的结果,因而它们常常与爱祖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感融为一体。现实生活中的美使人更加热爱生活,奋发向上。在实际教育中,可以向学生实施系列的审美教育讲座,讲授《中学生应该懂得美》、《中学生应该追求美》、《谈谈感受美》、《谈美的发现》、《中学生自身美的创造》等内容,同时辅之以艺术节、科技节活动以及参观、游览、春游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美的事物,参与审美实践活动。
三、创设情境,培养道德情感
根据中小学生易受情境影响的特点,我们可以创设以下一些情境以培养其道德情感: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条例内容,由学生编成戏剧小品,使学生在表演中受到情境感染;建立少先队尊师礼,文明监督岗,干部轮换制,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的民主选举,集体过生日等制度,使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布置寒暑假德育作业,运用实际情境,为学生提供在一定情境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如协助父母开一次家庭民主生活会,学做一些家务替父母减轻负担,帮助邻居小孩解决学业困难或思想问题,积极参加假期读书活动,等等。
四、实施移情训练,培养道德情感
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情绪、情感反映能力。移情,作为诸如助人、转让、抚慰、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的,能激发、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移情训练,在于设法消除学生的情感阻力,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积极的社会情感,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情理相融,相得益彰,为培养道德情感能力提供良好的“催化剂”。
很多实验证据表明,移情在引起亲社会行为动机上起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也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高相度关,即移情水平高的被试比移情能力低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心理学家斯陶布认为,助人行为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一是对不幸者的状态进行设身处地的设想和体验的能力,即移情能力;一是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因此,通过训练儿童的移情能力和实践如何助人的行为,可以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