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求知文库-航天科技博览
46318300000005

第5章 航空历程(3)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乔治·凯利虽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机,但是真正使人类实现像鸟儿那样飞翔的梦想,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1867—1912年)和奥维尔·莱特(1871—1984年)兄弟俩,他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并于1903年成功地飞行,从而开创了飞行新时代。

莱特兄弟的母亲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妇女,对机械很感兴趣,从小就培养兄弟俩热衷于制造机器的习惯。他们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他总是鼓励小哥俩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的飞行理想来源于父亲所送的一件用橡皮筋作动力的飞行玩具,其基本结构是一个中国的竹蜻蜓,即今天直升机的雏形。竹蜻蜓用一些竹或木削成细长扭曲薄片,中间装上一主轴,用双手急搓便飞快旋转而上升。兄弟俩把玩具各部分拆开研究,他们仿制了几个飞行玩具,都成功了。但是在仿制大尺寸的飞行玩具时,均遭到失败。虽然如此,飞行原理却铭记在他们心中。他们还留心观察在天空中飞行的风筝,及鸟翅膀在高空飞行时的展开和滑翔动作。莱特兄弟长大后,继续进行飞行研究。为了筹集研究工作需要的经费,1895年,他们开了一间自行车车铺,修理和制造自行车。他们阅读人们最初试图飞行的历史及最新实验报道,并从一些飞行先驱者的飞行试验资料、著作中获取经验,同时还学习了大量数学知识,以弥补他们缺乏正规高等教育的缺陷。

莱特兄弟依靠非凡的技术天才、勤奋好学和创造热情进行飞机的研究及制造。1900年,他们首次在海滩边完成了能带一个人的滑翔飞行,然而这第一架双翼滑翔机只能像风筝一样,依靠风力飞行。到1902年莱特兄弟又先后制成两架双翼滑翔机,他们在自己设计的“风洞”中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测得大量的数据(现代飞机设计仍采用风洞实验,从中选出最佳结果进行设计)。他们改进滑翔机的操纵器,给机翼加上可动部分,随后还设计制造了一台12马力的4缸活塞式发动机装到飞机上,发动机借助链条带动两个自制的二叶推进式螺旋桨转动。这样,世界上第一架用动力驱动、比空气重的飞行器制造出来了,莱特兄弟把首架飞机取名为“飞行者1”号。

当时人们在飞行动力实验方面遭到许多代价昂贵的失败,有些人甚至牺牲了生命,科学界由此得出了“比空气重的机器飞行似乎是不可能的”结论。但是30多岁的莱特兄弟并不灰心,他们在无数次飞行实验中所得到的飞行基本理论,已大大超过了当时那些科学家所知道的范畴。“飞行者1”号是用帆布和又轻又结实的木材制成,机长6.5米,双翼,翼展12.3米,全机重量为280千克,靠带轮的小车在滑轨上起飞,靠滑橇在沙滩上着陆。这架飞机的操纵系统与众不同,这正是莱特兄弟对航空事业的最伟大贡献。驾驶员靠机械装置改变重心来操纵飞机飞行,飞机安装有方向舵和升降舵。第一架飞机尽管原始,但是现代飞机转弯和做机动动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从它身上找到。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在美国东海岸的基蒂霍克,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动力飞机载人飞行。第一次飞行由32岁弟弟奥维尔驾驶,留空时间12秒,飞行距离36米。第二次飞行由36岁哥哥威尔伯驾驶,在59秒内飞行了260米。

莱特兄弟虽然制造了第一架飞机并飞行成功,但是人们不相信自行车铺的工人能造出飞机来,具有权威性的史密森飞行学会认为“兰利的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兰利(1834—1906年)是美国的科学家,1903年10月进行用内燃机作动力的飞机试飞失败,后经他人改进试飞成功。莱特兄弟进行诉讼、抗争,仍无法改变这种偏见和错误决定。在蒙受不公的日子里,兄弟俩并没有消沉,仍克服困难,坚持研究、改进和制造飞机。

1905年,莱特兄弟设计制造了第三代飞行者飞机,“飞行者3”号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实用的飞机,它能够做倾斜、转弯、圆圈和8字飞行,留空时间达38分钟,飞行距离达38.6千米。1908年威尔伯在法国进行公开飞行表演,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表演的飞机自重363千克,飞行速度为56-64千米/小时。在5个月的100多次飞行中,约有60次是带乘客飞行,最长一次飞行时间达2小时20分。在法国表演后,法国人买下了莱特兄弟飞机的制造权。与此同时,奥维尔也在美国作了轰动一时的飞行表演,并为美国陆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军用飞机。这样,莱特兄弟同时在欧洲和美国制造飞机。

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莱特兄弟一直生活在一起,终生未婚,飞机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不幸的是1912年45岁的威尔伯死于伤寒病,弟弟奥维尔1915年就退休,直到1948年去世。1942年新的史密森学会主席才改变错误的决定,公开向莱特兄弟道歉。1943年奥维尔同意将“飞行者1”号飞机赠给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现在这架飞机存放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馆中。

莱特兄弟的功绩除了完成有动力的飞机飞行外,绕3个轴操纵飞机(即能向两侧倾斜,能升降,能向左右转弯)是他们对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他们的一生中,不管事业顺利还是遭遇挫折,都不能动摇他们进行飞机研究制作的决心,靠着对飞行事业的热爱,靠着恒心和毅力,莱特兄弟终于取得了成功。他们作为发明家、飞行家和制造商,实现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他们进一步发展了飞机,并教会人们怎么飞行,开辟了航空科学的新纪元。

现代超音速飞机的出现

自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架飞机以来,科学家们就着手研究怎样使飞机飞得更快和更高。要提高飞行速度,就要增大发动机功率,减轻飞机重量。早期的飞机采用活塞式发动机,最终靠螺旋桨转动带动飞机飞行。那么要飞机飞得快,就要使螺旋桨转动得快,但是这样飞机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因此它的效率就大大地降低,速度仍无法提高。再者增大活塞式发动机功率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汽缸容量,这样飞机重量将增加非常大,而无法起飞,由此产生了新型发动机——喷气发动机。

1928年,一名英国空军军官提出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但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935年6月才开始研制,1937年4月试制完成。这种发动机从前端进气口吸入空气,经压缩升温送入燃烧室,与雾化燃料混合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此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因此,喷气发动机的作用是直接产生反冲推力,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飞机前进的机械能,而不需要通过能量转变的中间环节——活塞、螺旋桨等等,这就减少了能量的损失,飞机重量也减轻,大大提高了飞机的飞行速度及飞行高度。1939年8月德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He-178升空,时速达640千米。

喷气发动机的出现,为提高飞行速度和高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又出现了新问题:音障和热障。我们先看一下音障问题。

声音传播是一种振动传播过程,它的传播速度称为声速或音速。在标准大气压下,声波在15℃空气中的音速为340米/秒,即1224千米/小时。通常人们把飞行速度为0.1-0.8倍音速(即马赫数M=0.1-0.8)的飞行称为亚音速飞行,0.8-1.2倍音速称为跨音速飞行,1.2-5.0倍音速的称为超音速飞行,5.0倍音速以上的称为高超音速飞行。

当一个高速飞行物体的速度接近音速时,前方的空气因来不及散开而受到严重压缩,密度、温度和压力急剧增加,仿佛有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阻止该物体向前飞去,这种现象就叫做音障。

活塞式战斗机虽然速度低,但当它时速为六七百千米时,如果再连续俯冲,飞机速度就会加大,在接近音速时,整架飞机会突然发生震颤,操纵机构失灵,阻力增大,并且由于发动机功率和机翼、尾翼等部件强度不够,飞机就像撞到一堵墙上一样,突然爆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飞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事了。飞行员们也意识到接近音速飞行的危险性,只是不知道这是音障在捣鬼。一名叫哈利逊的美国飞行员在飞机爆炸前的瞬间跳伞逃出飞机,他回忆说:“简直像在梦中,机翼咯嗒咯嗒剧烈颤抖起来,舵就像被卡死了一样,怎么也搬不动。突然,砰的一声,飞机就被一把无形的大锤打得粉碎。”

要使高速飞行的飞机冲破这堵无形的高压空气墙,克服音障飞行,首先要增大发动机功率,同时还要增加飞机各部件及连接处的强度,使飞机外表面尽可能光滑,改进飞机外部形状等等。早期的喷气式飞机虽然飞行速度有所提高,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克服音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