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完了有关的概念和术语之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下WWW的基本原理。用WWW获取信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对服务器而言,拥有用HTML语言编写的文档,包括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HTML文件存放在硬盘上。对客户机而言,需要安装一个WWW客户浏览器应用程序,例如最流行的浏览器应用程序:NetscapeNavigator和InternetExplorer。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键入一个URL地址,或用鼠标选屏幕上一个醒目标志的链接时,浏览器根据协议方式,例如Http协议、Telnet协议、Ftp协议等,与URL指定的服务器建立链接,请求使用信息资源。这个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把这一数据文件按照你所指定的协议方式所规定的文件格式传送给客户机。如果用户用鼠标点中屏幕上另一个链接,就开始了下一个请求和响应过程。通过鼠标一个个的点击动作,链接点在不同的WWW信息站点上飞跃,用户可以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调到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现。
浏览器之争
要想在环球信息网WWW上尽情地遨游,我们必须借助浏览器这类工具。这就如同航海要借助船舶,在空中遨游要借助航空产品一样。犹如Windows是PC机的软件平台一样,浏览器已成为Internet的系统平台,毫无疑问,谁能称霸这一市场,谁能在未来的Internet世界里占据绝对有利的地位。
网景先入为主
在浏览器之争中,网景公司抢先一步,抓住了机会。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吉姆·克拉克,在他的同行们于1994年正激烈地争论如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抢先做出了大胆判断:开发基于WWW的浏览器软件。于是,他找到了马克·安德森。
安德森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他深感到Internet上信息量浩如烟海,于是就开发出了一个叫做“Mosaic”的软件。Mosaic使漫游环球网成为一件轻松事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取得所需要的一切。它将Internet相互分割的文本文件一举转化成为一个巨大的、超链接的多媒体网络。这个软件就是一个网络浏览器,它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正是它把“万维网”变成了每个用户的计算平台。
安德森在1993年开始在网上免费散发他设计的“Mosaic”浏览器,不久就被克拉克注意到了。克拉克马上意识到一场网络革命开始了。于是,他给安德森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合作开发新事业,对于安德森而言,能同克拉克这样的前辈合作,简直是一生难求的机会。1994年4月,二人一起创办了Mosaic通信公司,克拉克投资400万美金,把安德森的大部分同事都雇到硅谷,集中全力开发浏览器。后来公司很快更名为网景通信公司,把安德森的Mosaic更名为Netscapenavigator(网景航海家)。
1995年,刚刚成立一年的网景公司营业收入高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在创办初年成长最快的公司。尽管1995年网景亏损140万美元,但是在1996年开始出现赢利。1996年第三季度,它的销售额为1亿美元,利润达770万美元。这在美国虽然只能算中等企业规模,但是网景的成功,已使整个电脑业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有的公司都开始重新配制资源,开发Internet技术。
网景公司先后推出了浏览器软件NetscapeNavigator1.0、2.0、3.0版及1997年6月的升级版NetscapeCommunicator,即Netscape4.0,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浏览器软件。
微软引发浏览器市场烽烟滚滚
软件业巨子微软公司也不例外,它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网景占据。微软以前简单地认为Internet属于未来,但是后来它已意识到不及时进Internet市场,就有可能失去这块市场。于是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一改往日对网络不冷不热的态度,赶紧见风使舵,开发出自己的浏览器,这就是InternetExplor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E。
由于微软公司在Internet产品市场上起步稍晚,为了迎头赶上并成为业界领先者,微软公司采用了各种策略。首先它购买了WWW浏览器的开山鼻祖——NCSAMosaic的源代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NCSAMosaic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超级计算应用程序国家中心(NCSA)开发的。IE还利用了RSADataSecurity公司的安全保护程序及JPEG工作组的程序模块。其次,它采用了非常的推广策略——免费奉送。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IE这个相对的新产品,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被大批用户所接受。
现在的InternetExplorer已经包括了Navigator所拥有的很多最好功能。美国在线公司本来打算向自己的800万用户提供Navigator,但是很快转向Explorer,因为微软公司能为它提供网景无法提供的东西——在Windows95内部增加它的入口。为此,网景已向美国司法部投诉微软采取了不正当竞争手段。
因此,1996年以来,微软和网景在浏览器市场上的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成为Internet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娇娃”出生,举世瞩目
简单地说,JAVA是一个由SUN公司开发而成的新一代编程语言,被戏称为“娇娃”。JAVA的目标是为满足在一个充满各式各样不同种机器、不同种操作平台的网络环境中开发软件。这也正是为什么不论你使用的是哪一种WWW浏览器,哪一种计算机,哪一种操作系统,只要WWW浏览器上面注明了“支持JAVA”,你就可以看到生动的起始页的原因。
利用JAVA编程语言,你可以在你的起始页中加入各式各样的动态效果,你可以放上一段动画,可以在起始页上建立霓虹灯式的看板,让你的名字在上面不停地转动。如果你愿意,就像一般的窗口程序一样,你还可以放上菜单和按钮,以及滚动条。只要使用JAVA,没有什么你做不到的。
为什么JAVA可以做到这些传统起始页上做不到的动态演示呢?没有别的原因,在加入JAVA的支持后,你的起始页已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文件”,而是配合JAVA程序的一个活生生的程序实体。正因为这一点,在你使用NetscapeNavigator或者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观看各地起始页时,你所用的WWW浏览器不但要负责将HTML格式的文件以正确的格式显示出来,同时也必须负责在你所使用的机器上,执行伴随而来的JAVA程序。
事实上,对这样一种伴随起始页而来的JAVA程序,我们取了一种特殊的名称,叫做Applet,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程序。JAVA除了开发附在起始页上的小应用程序外,也具备有开发大型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能力,并且同样可以跨越不同种类的机器、不同种类的操作平台的限制,在各地执行。
网上专用搜索工具——搜索引擎
网上WWW服务器的作用是分类、整理、储存各种信息资源,响应世界各地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请求,把用户所需的资源传送到用户的设备上。因此,当用户有了对信息的需求时,就要查找储存所需信息的服务器地址,然后才能浏览其页面。
目前,WWW在世界上发展迅速,每一个上网的人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变化万千的信息资源,怎么能从中迅速、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为此一种叫做网上搜索引擎的网上搜索工具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是某些站点提供的用于网上查询的程序。
WWW的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的主从结构系统,我们使用的IE浏览器是一种客户端的程序,与客户端相对的服务器端有另一种服务器程序在运行。在浏览的过程中,客户端的浏览器将用户的要求发给服务器端的程序,服务器端的程序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处理后,将信息传递给客户端,再由客户端的浏览器将内容翻译到用户的屏幕上。
搜索工具就是一个服务器端的处理程序,这个程序负责定期对Internet上的新信息进行探察。当发现新的信息,就对它进行分类或建立索引,并与它所在的URL上的分类目录联系起来,提供对这些信息的检索,也就是常说的搜集、储存、分类等工作。这样在搜索工具所在的服务器上,就建立了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库”。我们在搜索一个特定的信息时,实际上是借助搜索工具在这个特定的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找到相匹配的信息后,给出指定存放这些信息的链接点的清单。由于搜索工具建立了高效率的分类索引,所以使用查询工具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查询工作。
这样的搜索工具有很多种,我们通常提到的搜索工具是指网页搜索工具。由于WWW对于我们太庞大了,我们不可能访问所有的网页,因此我们需要从网页中挑出我们感兴趣的内容。WWW的搜索工具就是帮助我们完成这种任务的。
网上有许多站点提供这些搜索工具,我们也就把这些具有搜索工具的站点称为搜索站点。在网上有很多的搜索站点,其中包括中文搜索站点和英文搜索站点。以前的搜索站点主要是英文的,后来,中文搜索站点开始发展起来。这也说明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的重要作用。
英文搜索站点
网上有很多搜索站点,其中最著名的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是Yahoo!和AltaVista。
AltaVista是网上最好的搜索站点之一,其网址是http://www.altavista.com,它搜索的内容包括2200万个网页中的110亿个索引词和13000个新闻组。这个搜索工具属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于1995年12月投入使用,每天有800万人次访问使用。
AltaVista的优点在于搜索速度快,而且搜索总能返回有用的信息。由于从前没有对内容进行选择,它的“信噪比”也是最小的,在返回的信息中有很多和搜索内容无关的内容。AltaVista允许用户对网页采用的语言进行选择,如英语、法语、德语和汉语等等,这为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浏览网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AltaVista提供主题词搜索,直接在搜索引擎的主页中填入要查找信息的关键词,然后点击查询即可,搜索引擎会找出包含该关键字的有关网站。如果用AltaVista搜索有关中国音乐方面的网页,总共会得到几十万个有关的网页,可见其返回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另一个著名的搜索站点是Yahoo!,中文译成雅虎。Yahoo!的历史可以从1994年说起,当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两名博士研究生DavidFilo和JerryYang(杨致远)在编制他们自己网页时,感觉到目录太长不容易查找和管理,于是他们自己动手将这些网页的目录编成了一个数据库,并设计了管理这个数据库的程序。在其后的日子中,这个数据库开始为周围小圈子内的用户服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就是Yahoo!的雏形。后来,Yahoo!转到了Netscape公司的大型主机上,并随着WWW的发展不断完善,现在Yahoo!已经成为网上最流行的搜索引擎。
经常有人猜测Yahoo!这个站点的含义,有人认为这是分层数据库的简称,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象声的感叹词,还有很多奇特的解释。而两位创始人在解释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时说,这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乡巴佬”(yahoo的英文意思)。但相信每一个使用过Yahoo!的用户都知道这实在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Yahoo!这个站点连接速度快,包含范围广,数据容量大,简便易用。
中文搜索站点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与应用,因特网上的中文信息也越来越多。目前,比较著名的中文搜索引擎如搜狐(Sohoo)、中文雅虎(Yahoo)、悠游(Goyogo)、网易(Yeah)、百度(baidu)、谷歌(google)等。使用这些搜索工具,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就像出门靠地图,搜索引擎将为你在因特网这个信息的海洋里导航。
悠游搜索引擎的英文名字是Gogoyo,这个站点是香港优联克(Unilinx)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5月推出的,现在有香港、美国、北京、台北4个分站,其北京网址为http://www.goyogo.com.cn。
悠游中文搜索引擎是一个由中国人设计的面向全球中文读者的网站与网页查询系统。它搜罗了大量的互联网上的简体字与繁体字网站与网页。这里不仅有像中文雅虎那样的网站分类目录与网站关键词查询,而且有像AltaVista那样的网页关键词查询。在这里的简体字界面中可以同时查到简体字与繁体字的网站与网页。最为独特的是,如果你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是繁体字写的,即使你在机器里没有安装显示繁体字的软件,你也可以点击浏览,而不像在其他网站那样只能看到一堆乱码。在这里,系统会自动地为你把繁体字转为简体字。所以,只有用悠游中文搜索引擎,你才能在所有的中文网页中尽情驰骋,而决不会扫兴。悠游引擎对查询系统的输入要求不严格,你只要按平时写中文的习惯将要查的内容输入就可以了,字与字之间的空格可有可无,而且长的字串不会造成查询失败。系统会很智能地将字串中的词分出,然后按词进行查询,这样就避免了其他搜索引擎按字来查询所造成的错误。但有时这种处理也会带来副作用,比如在查一些人名、地名、公司名时系统会处理错。
在悠游引擎网站除了最常用的网站查询与网页查询外,还有其他查询方法。如果你需要类似AltaVista的功能,你可试试它的精确匹配;如果你想查网址的URL中的字串,你还可试试其网址查询方法。悠游中文搜索引擎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它那里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的确值得一“游”。
“搜狐”是爱特信公司于1998年2月25日在北京隆重推出的大型网上中文分类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