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其难容于城市的困境
一、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这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居民与农民两个不同的群体第一次在城市空间的大规模的直接互动,难免产生群体性摩擦。在城市体制没有根本改革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城市“福利城堡”中的市民,天然地具有获得社会资源与竞争方面的优势,形成“一等公民”的身份优势意识。“一等公民”心态实际上已内化为一种城市的市民性格,许多有偏见或歧视行为的市民,他们按照几十年来演化的“刻板印象”来判断事物,将农民工视作“外来人”,认为他们没有权利享受城市的优越条件,在心理上将“他们”视作异类,在认识上表现出偏见,在行为上表现出歧视。职业歧视、教育歧视、人格歧视这种不平等现实,使民工在心理上有受歧视感和地位低劣感,这从社会心理上形成了无形的屏障,阻止了农民工对城市与市民的认同、靠拢与适应。市民与农民工这两大群体生存在同一空间中,表面上是有所交往的,但在社会心理上,农民工存在着高度疏离感,成为游离于城市的、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镇居民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不同,归根结底不是农民工的素质问题,而是机会不同所致。
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圈子通常局限于同类之中,形成了“城市中的村庄”与“城市中的老乡”这一特殊的居住场合与社交圈,使农民工与市民减少了互动的广度,而经济社会地位、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农民工与市民缺少生活中的感情互动,降低了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深度。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力弱与城市的排斥力量迫使他们固守在狭隘的交往圈,客观上形成了社会隔离状况,使农民工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成为客观上的“城市中的村民”。而“村民”心态使农民工对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只有自卑的“陌生人”的感觉;而“过客”心态使农民工思想上对城市先进的新事物、新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不是主动地接受,而是被动地适应。
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正在稀释着农民工的传统心理和文化意识的浓度,带来了农民工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但是,农民工在总体上对城市的适应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适应,离城市同化还有漫长的距离。农民工适应城市的障碍主要不是来自农民工本身,而是来自城市的排斥力量,来自于制度与政策的因素。按照现在的城市管理政策与制度,农民工只能成为城市无归属的群体和事实上的二等公民。农民工阶层将无法按照城市文明的要求,转化成为高素质的市民。农民工与城市始终是一种油与水的关系,我国的城市化将会受到阻碍。农民工如长期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的主流文化,他们将在心理上抵御城市社会化,将会产生与之对立的亚文化,形成鲜明的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与对立的集团意识,成为城市不稳定的矛盾源。农民工作为个人存在着重新回到农村,成为农民的可能性,但是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可能再回归农村、成为农民。恰恰相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将在城市长期生存下去并向市民阶层转变。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农民工阶层的社会适应
什么是适应?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变化。”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同样源于进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对他们来说,城市经历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节,从而顺应他们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
《社会学百科辞典》中没有适应这一条目,有与之接近的“调适”、“同化”两词:“即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或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经过调适,产生彼此和谐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调适,即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同化”指“具有不同性质的人、集团或民族接触以后,融合成新的文化单位的过程。同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化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但不会触动社会根本制度”。适应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同化,同化从字面上看有消极、被动的含义,适应比同化更具主动积极的意义,调适更加接近适应的本意。
《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和“社会化”关系密切。社会化与适应是一个事物从两个方面的不同表述。社会化是从社会对人教化的角度而言,强调的是执行社会化的各种主体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而适应主要地是从接受社会化的个体角度而言,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化的过程的接受程度。社会化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改造和再适应、再改造的复杂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和社会的整个过程,适应也贯穿于人的一生。具体到进城农民工的适应,则表现为一种成人的社会化。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了完全不同于农村的一种生活环境,担任了另一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进城农民工的这种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迫使着他们进行自身调整,在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城市社区环境。显然,进城农民工的适应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
从城市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从微观角度看,现代化是指“个人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复杂的、技术先进和不断变动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沃思认为,“城市性”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性的不同,城市具有其有别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英克尔斯认为,“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帕克认为:“城市环境的最终产物,表现为它培养成的各种新型人格。”城市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它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农民工的城市化,基本的含义是指农民工进城后的转变及对城市的认同、适应过程。个人城市化进程与个人现代性的获得基本上是同步的。农民工的转变是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正如传统的变迁方向是现代一样。
“社群隔离”和它对农民工的心理影响
一、什么是“社群隔离”
“社群隔离”一词是社会群体隔离的简称,主要指由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社会心理距离而导致社会群体间隔阂和疏远的现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一大批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来到城市,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成为当前我国城市中两大主要群体,他们之间产生的社群隔离现象也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隔离对农民工的心理影响
1.从人本主义角度透析农民工心理。
农民工作为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城乡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不一样,使得这群人涌向城市的时候,产生了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认识、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咨询的一个话题。下面将结合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社会现状来进行分析、认识,从而努力形成一个较完整、较全面的农民工心理面貌。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比较直接的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伴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农民工作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其心理与情绪状况是社会运行的一面“镜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主观感受情况。前不久,我们对河南省外出民工的心理与情绪状况进行专题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我们发现,农民工不仅是一个收入低下、生活贫困的群体,而且是一个面临强烈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的群体,有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在调查中,我们感到,虽然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有的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年甚至将近20年了,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制度性歧视仍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居民由于先天具有的城里人身份,不需通过后天努力就可获得许多社会公共资源,在社会生活方面能够享受到诸多特权,在社会竞争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无论在现实利益和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种身份差别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虽然农民工从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城里人的承认和接纳,但农民身份又使他们在面对城里人时往往显得非常自卑,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里人交往,形成自我隔离的状况。很多农民工进城已经十多年了,却几乎没有城里人朋友。农民工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很多农民工将在街上溜达、看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三五结伴的农民工踯躅在街头,与城市中万家灯火所营造的温馨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被剥夺心理和不满情绪。城乡贫富差距的逐年加大是导致农民工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城市职工的工资普遍有所提高,又有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加上农产品物价比较稳定,粮食等食品类价格较低,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够较为从容地生活。而农民工虽然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的工作,但在收益的分配上,却是受益最少的群体。即使在同一个工厂里,城市工与农民工也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干的是最重、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活,拿的却是很低的报酬,并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拖欠,有的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甚至连一分钱也拿不到。很少的工资收入和养家糊口的繁重负担,使得农民工在生活上只能维持很低的水平。对于在家务农的农民而言,由于农户与农户之间贫富差距较小,对农民个人的心理刺激也小,而农民工身处城市,对城乡差别有直接而强烈的心理体验。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以至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近年来,一些城市不断发生因老板克扣农民工工资和虐待工人而导致农民工绑架甚至杀害老板及家人的恶性案件;有些地方还多次发生农民工因对政府和社会不满而冲击政府机关、制造突发事件、报复富人群体的事件。
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在走访中我们感到,与生活上的贫困相比,更难以忍受的是农民工不被城市接受,不能与城里人正常交往与合作,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有的居民以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歧视农民工,将农民工视为“外来人”,将他们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甚至故意在公共场所欺负、捉弄农民工;有些城市居民对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农民工(装修工、保姆等)缺乏信任、理解和尊重,甚至故意刁难,丢了东西就认定是农民工所为,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有些城市执法人员在执法和城市管理过程中对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持双重标准,对农民工动辄罚款、毁坏东西甚至任意打骂;有些商场、酒店、浴池等公共场所以衣冠不整、有碍店容或影响其他人消费等种种借口拒绝农民工进入。大多数农民工坦言,他们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城里人看不起自己,个别城市人还以对农民工进行刁难和人格侮辱为乐,这很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族群对立”,他们中的个别人则可能在人格受损时以破坏城市公共设施、偷窃、群殴等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怨恨情绪。
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说是人心的稳定。我国有九亿农民,据统计,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超过一亿人,动态地看,今后几年,这一城市边缘群体的队伍还会呈扩大的趋势。农民工因日趋加大的城乡差别、相当困难的生存条件以及种种不公正对待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正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2.农民工的心理现状。农民工是国家建设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城乡不同的文化氛围塑造了他们特殊的心理。只有充分地认识了解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同时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