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交通瞭望台
46344500000022

第22章 邮政与电信(2)

邮件的传递过程

邮件的传递过程按工序先后分收寄、分拣和封发、运输、投递四个环节。

1.收寄。邮件收寄通常有三种方式:①设置信箱、信筒,供寄件人就近投寄平常函件;②在邮局的营业窗口收寄;③流动服务。收寄工作包括验视邮件是否符合规定,核销邮票,填发收据等。

2.分拣和封发。分拣是按邮件寄往地点进行区分,把寄往同一地点和由该地经转的邮件分在一起;封发是将分妥的邮件分别封成邮件总包(袋、套),以便发运。由于邮件寄达地点不同,寄往各地的邮件多寡不一,因此分拣封发的组织工作特别繁复。我国的分拣封发工作是遵循直封和经转关系要合理,计划封发要周密的原则进行组织的。直封是按照邮件寄达地点直接分拣,并封成总包发给寄达地点的邮局。经转是按照邮件发寄路向发给中途位于交通枢纽的邮局;这些邮局收到后再次分拣封发,转发到寄达地点的邮局。直封和经转关系主要根据邮件流向(寄达地点或发寄方向)和各个流向的邮件流量确定,力求加快邮递速度、减少经转层次。计划封发是从加快邮件传递过程着眼,力求缩短邮件在邮局内和在途中的时间,同时注意邮件到达寄达地点邮局的时间同该局投递出班时间紧密衔接。有计划地选择发运路线和有效车次,可使邮件按规定的频次和时限发运。

3.运输。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将邮件总包分别经由规定的邮路运送到寄达地点。邮件运输工作包括:①转运,即邮路沿线的邮局(又称地面局)将本局分拣封发的邮件总包交邮运车船飞机等运走,并将收到的邮件总包运回本局。②押运,即押运邮件人员在邮运车船上与地面局交换邮件总包,并在运输途中负责邮件安全和部分函件的车上分拣封发工作。邮件运输是实现邮件空间转移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发往任何地方的邮件都能畅通运达。邮件运输除邮局自办运输以外,要受到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的线路和运行班次、时间以及载运量的制约。因此,邮件运输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并要有周密的发运计划和灵活的指挥调度,以便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邮件运转紧密衔接,避免迂回倒流和积压延误。

各国对邮件发运计划和指挥调度工作,大多规定有制度。我国是按行政体制将邮路分成干线邮路、省内邮路、市内邮路、县内邮路四级,实行分级管理。邮电部邮政总局统一规划和组织干线邮路,并统一管理和调度干线邮运工作;另外按铁路干线把全国划分为几个邮运调度区域,选择位于重要交通枢纽的邮局成立区调度室,在邮政总局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内的邮件发运计划和调度指挥工作。编制邮件发运计划不仅依据邮件运量及其变化规律,各种运输工具的最大运量和运行时间,而且考虑各类邮件发运顺序,从全程着眼选择合理的运邮路线、运输工具和班次。邮件发运顺序为信函、报纸、刊物、印刷品、盲人读物、电影片包裹、包裹、邮政公物。邮件量过大或遇到路阻等情况,邮件不能全部装运时,可按相反的顺序依次截留缓发。

4.投递。有按址投递和局内投交两种方式。①按址投递:按邮件封面所写收件地址投送邮件,是邮件投递的主要方式。组织按址投递工作,要合理规划投递区、投递段和投递路线,并根据信报进口时间,按规定频次、时限确定每日投递班次和时间。由于城市内高楼、大院有多户居住和农村地区辽阔、住户分散等原因,按址投递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将邮件直接送交收件人。有些国家规定三层和三层以上楼房必须在地面层入口处装设收信箱或设立收信处,以便投交邮件(如日本);有些国家规定寄给商户的邮件只在地面层和其上、下各一层投交,如超过这些层次而要求按所住层次投递,则须按年、按超过的层次另付投递费(如英国);有些国家研究和推行在底层设置邮政服务间和邮件自动升降设备,借此将邮件传送到各层的邮政间,由收件户按时领取或由邮政间工作人员分入各户收信箱(如美国、苏联)。我国提倡在地面层入口处装设接收信报箱。②局内投交:由收件人到指定邮局领取邮件。局内投交的邮件除写明邮政专用信箱或存局候领的邮件外,一般由投递邮局先填发通知单,按址通知收件人领取。

无法投递的邮件,一般退给寄件人。包件按寄件人意见处理。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邮件,称无着邮件。我国规定无着邮件由各省、中央直辖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指定的机构集中开拆。开拆后能查出投退线索的,予以投退;查不出投退线索的,保管一定期限后按规定销毁或作其他处理。

寄件人在邮件交寄后,如有需要可按规定向收寄局申请撤回,或者更改收件人地址、姓名;在交寄之日起一年以内,可以向收寄局申请查询所寄给据邮件是否已经妥投。

电信

电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象或语言等信息的通信方式。电信的发展,把社会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空间,节约时间,加速联系,促进了人类交际活动。电信已成为国内、国际或全球性的重要通信工具。

发展简况

电信是在19世纪30年代有线电报通信试验成功后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19世纪下半叶,有线电话、无线电通信相继出现,并获得广泛应用。20世纪初,随着电子管的出现和发展,以及20世纪40~50年代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信技术日趋成熟。20世纪50~60年代,数字通信网、程控交换、卫星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应用,把电信传输和交换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开始在电信传输上发展成一个新的领域。

电信业务

主要有电话、电报、传真电报、数据通信、广播节目传送、电视节目传送等。电话主要用于传送语言,通话双方可以利用电话交谈。属于电话业务范围的还有:利用电话设备召开会议的会议电话;在讲话的同时可以看到对方形象的可视电话;在移动中(如在汽车、船舶、飞机上)进行通话的移动电话等。电报用于传送文字、符号。由发报人送交邮电局代为拍发投送的叫做公众电报;电报机设在用户处,由用户操作,用户之间直接通报的叫做用户电报。传真电报用以传送图、表、相片等图象,也可传送发报人手迹。数据通信是人和电子计算机之间、电子计算机相互之间的通信。广播节目传送和电视节目传送指自一地到另一地(即点对点)的传送。

随着人们对通信要求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电信业务不断出现。公众使用的电信业务,有的国家由政府经管,有的国家由政府和私人合营,有的国家由私营电信公司经营管理。在我国,邮电部是国家主管电信的机关,负责全国电信网的规划、建设和电信业务的经营管理。

系统构成

电信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所组成。

终端设备有电话机、电报机、传真机以及各种类型的数据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用以将语言、文字、图象、数据等转变为电信号并发出,也用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为语言、文字、图象、数据等。

传输设备用以将终端设备发出的电信号传送到远处,其主要传输方式有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两种。有线电通信的电信号用金属导线传送,受天气影响较小,保密性较好。无线电通信的电信号用无线电波传送,建设投资较少,运用比较灵活。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各有特点,世界各国大多采取综合利用的方针。

有线电通信的传输线路有架空明线线路、电缆线路、海底电缆线路以及光纤通信线路。无线电通信有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等方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光纤通信,由于它具有频带宽、干扰小等特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普遍使用。

为了节约投资、扩大通信能力,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在传输过程中均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即在一对导线上或一个波道中同时传送若干路电话或电报而不互相干扰。多路复用的方式有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两种。频分多路复用的设备有载波电话机、载波电报机等。时分多路复用主要有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等方式。

交换设备是用以将收、发两端所连接的传输线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接续,有电话交换、电报交换和数据交换等。

电信网路

在某一地区内,将许多通信点用传输线路联接起来构成一个电信系统的总体,称为电信网路。它可使网内所有电信用户相互通信。电信网有电话网、电报网、数据网等。合理组织电信网路可以提高通信效率,节省建设投资,保证通信安全可靠。

现在,我国除了少数僻远地区存在着信号盲区外,大部分地区均有电信信号,能通过手机或其他媒体进行沟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