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开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与前七次改革不同,此次改革的特点是步伐大,速度快,难度大。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主体”转变。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流之中,相信这次改革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根本,是体现和支持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媒介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出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规模。另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完全印证了这种需要。
教育发展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教育相应的重大变革。这就是为什么20世纪被人们称作教育改革的世纪的原因。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人类发展最迅猛的一个世纪。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到需要,因此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革。上个世纪的改革涉及面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之多。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不计其数。
20世纪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使中国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中国教育同样如此。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都是大起大落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都至少进行了七次以上较大规模的改革。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借鉴的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虽然他们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以及其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也有各自的特点,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的教育又具有非常相似的共同特点,有其共性的一面。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都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至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追求的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经济价值,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人力资本理论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为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对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了改革。
一、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的改革要以时代特征为基础,对于本世纪的教育改革我们就应当建立在新世纪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之上。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
首先是社会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预示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就被我们广泛接受和运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与传统的产业工人有着巨大的差异。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因此,基于这个意义,知识经济又被称为“学习经济”。
其次是全球化下的国际激烈竞争。20世纪,人类经历过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进入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现出来,国际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的霸权主义削弱了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权威和本应发挥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具体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领先的优势,就必须具备人才的优势,进而表现为教育的强大。
最后是人类经过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在善良动机下滥用技术的“副产品”。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破坏之外,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和丧失,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正是由于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人们逐渐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还必须妥善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对于过去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的时代,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来、良好地开展工作和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去,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种种原因致使我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综合国力要有巨大的提升就必须依托强大的教育,只有教育发达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变得富强。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奋起直追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知识经济,既向我们了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人类生产方式转变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并加以充分利用,我们就可以尽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们。19世纪中期,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其基本国情就与我国清朝政府的命运相类似。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抓住了19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强国。其他如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所谓“后发型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崛起,都是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密切相关。这充分说明,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进国家跨越式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人口大国。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说,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非常关键。换句话说,过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为数不多的精英人物,而当前我们需要的是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无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人口众多”这个不可更改的事实面前,除了继续执行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期国策之外,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通过这个转化也必将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机遇,能否对我国的人力资源予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最终可能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基于对教育功能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传统的教育弊端扼杀了学生创造性,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我们的教育不但是一个趋势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主要原因有:
第一,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转变,这对人的素质培养影响很大并与时代对人的要求格格不入。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基本上就是“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客观可循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物质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于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引导下,学校教育就产生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死记硬背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变成了大众观点。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学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真实生活世界根本就不符合,教育、课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通常被作为额外的负担而予以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明显与时代的需要不适合。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显而易见,知识的获得与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我们的课程教育必须要促进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之体现为口号而未落到实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心中始终有一个“强国梦”,伴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我国教育特别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这就致使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表现出如下特征:对于书本知识和绝对理论的热衷促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围绕着考试而学、教师围绕着考试而教。现在,人们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