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违背了一个正直君子的德行?”田稷子承认说:“是一个下级官吏送我的。”母亲说:“我听说读书知礼的人应当有道德修养,行为要纯洁,不随便取不应有的报酬;办事要尽自己的努力,说话要老实,不能欺骗人;心里不想做不合仁义的事,不正当的钱财不拿到家里来;说的做的都一样,表里相符。现在,齐王封你这么大的官,俸禄也很优厚,你就应当一心努力把国家的事办好。作为一个大臣,治理国家,应当把所有的能力都拿出来,要忠于职守,至死不变,还要廉洁奉公,这样办事才能顺利,自己也可以避免灾祸。而你的做法,正好相反,距离一个忠臣的标准太远了。做大臣不忠,和做儿子不孝一样。不义之财,我不能要;不孝的儿子,我也不能要。”田稷子听了母亲这番教训,觉得很惭愧,他把人家行贿的钱全部退回,并且主动到齐宣王那里去请罪。
齐宣王知道之后,对田稷子的母亲大加赞扬,决定赦免田稷子的罪,并且褒奖他的母亲。
孔子庭训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
他的学生陈亢疑心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听到过夫子有什么特殊的教导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走过庭前,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
’不学《诗》,无以言。‘我后来就开始学《诗》。又有一次,我走过庭前时,又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还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回来以后就开始学《礼》。我听到过的就是这两点内容。”陈亢说:“我同一个问题,得到了三条收获。知道了要学《诗》,学《礼》,又知道了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什么偏私。”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孔子自己对学生也说过他的教育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他对儿子说的话是一致的。这也许可以算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性的一个较早的典型事例。
司马谈鼓励儿子远游
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负责编写汉代以及以前的历史。司马谈决心把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培养成一个专门的修史人才。
司马迁10岁后,司马谈就开始教他学古文。后来又让他向当时有名的学者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代历史和经典文献。
到司马迁20岁的时候,司马谈就鼓励他亲自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土人情,浏览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
这是一种很大胆的做法,按照儒教规矩,“父母在,不远游”,到远方旅行是“不孝”的行为。古代的交通又很不便利,孤身出外,危险是很多的。但是司马谈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应该做到的事情,特别是要纂写历史著作,在现存文字资料简略零碎的情况下,更是非亲身游历各地、博采众说,不能审辨真伪、扩大见闻。司马谈不但鼓励儿子远游,而且详细告诉他一路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怎样才能搜集到可靠材料的方法。
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过甫阳,到江陵,然后渡江南下,到汩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葬身之处。然后又来到九嶷山,瞻仰了舜的葬地。再到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遗迹。他到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到曲阜,了解孔子的生平。到淮阴,收集韩信的故事。看了汉高祖的家乡沛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他这样在全国绕了一个大圈子,走了二三年,为后来撰写《史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谈临死前,和司马迁作了一次长谈。他说:“我们家的祖先原先在周朝是作太史的,后来家道衰落了。我虽然当了太史,也搜集了许多资料,想著一部历史,但始终没有做成。难道我们家的事业就断绝在我的手里吗?我死了之后,如果你能再当太史,就可以继承我们的祖业了。
孟母三迁与断织
孟轲三岁时死了父亲,教养孟轲的责任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
孟轲小时候贪玩,不好好念书,当时他住的地方有一些坟墓。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们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类的游戏。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盂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搬家。
盂母第三次搬到了学宫旁边,学宫就是学校的校舍。学宫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读书人,文质彬彬,有时学宫里还举行祭祀,纪念那些逝去的著名学者。孟柯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也带着小朋友玩行礼的游戏。孟母见了,这才放下心来。
从此孟家就居住在这里。可见孟母在教育儿子上是多么煞费苦心,同时又表现出孟母的见识,她虽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懂得环境对小孩子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盂母还很懂得教育方法。孟轲长大一点,便就学于子思门下,但读书不用功,有一次竟逃学提前回了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早回来,诧异地问:“你已经学好了吗?”盂轲回答:“没有!”孟母拿起剪刀把织的布剪断了。孟轲紧张地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母亲说:“你中途停学,和我中途断织是一样的事。君子只有经过学和问才能有广博的知识,以后一生做的事情才能顺利,避免祸患。现在你没到放学就跑回来,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好比我们家是靠我织布生活的,现在我把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吃饭和穿衣的来源也就都断了。”母亲的教育方式给孟轲很深的印象,从此,他下决心刻苦读书,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
曾子杀猪
曾参(shen)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以孝著称的。《史记》上说,孔子以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论语》上还记载了曾参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孝敬父母,同时也懂得为父母之道。他强调做人要诚实,他也用这个原则来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衔。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
“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呢。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
“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结果,他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曾家的这口猪,也许还没有养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诚实的形象。同时,他的做法对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教育,让她记住:作为一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说假活。
曹操执法如山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自己是个有才华、有作为的人,也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秉公守法,干一番事业。
曹操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曹植是最有才华,学业长进最快的。曹植在父亲的教育下,读了大量的诗词文章,能过目成诵,文章写得极好,因而很讨曹操的喜欢。曹植23岁的时候,曹操勉励他说:“我当年作顿丘令的时候,也是23岁。那时我的所作所为,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到自豪。你已经23岁了,要更加磨砺自己,将来干一番事业。”曹植是曹操的四儿子,大儿子叫曹丕。在封建社会,都是立长子继承皇位。可是曹操想破例,立曹植为太子。
正在这时,曹植干了一件犯法的事。有一次曹操外出,曹植趁此机会私自打开了王宫的外大门,到“驰道”上玩了一趟。按法律规定,这大门和“驰道”,只有曹操一人才能通过。别人是绝对不能开,不能走的。
曹植的这一行动,触犯了父亲的禁令。曹操下了一道令文,严厉斥责了曹植的违法行为。并把曹植叫来,对他说,我是喜欢你的,但是,你违犯了法令,这是不能迁就的。
后来,曹操还是按照老规矩,立曹丕为太子。建安21年(公元216年),寿春、汉中等地需要派人去镇守。他对儿子们说:“派你们谁去担起这一重任,我还没有考虑好。你们小时候,我都很钟爱,但长大了,我就得严格要求,必须选择’慈孝不违吾令‘的人去镇守。对你们我要像对待部下一样,有功赏,犯罪罚,一视同仁。”过了两年,曹操派他的儿子曹彰带兵去讨伐代郡乌丸奴隶主的反叛。临行前,他对曹彰说:“咱们在家是父子关系;你接受任务外出打仗,就只君臣关系了。如果你不执行命令,出了差错,我就以王法从事!望你记住我的话。”孔明和他的儿子
三国有名的政治家诸葛亮早年没有生子,只好从他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嫡子。这个孩子名叫乔。
诸葛亮对乔的培养教育可精心啦。他经常给孩子讲历史上名人的故事,启发孩子效法古人,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立了志,有了正确的方向,还要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学到真本领。
乔长大之后,娶了刘备的女儿作妻,当了驸马。在那个社会,作为丞相的儿子,皇帝的女婿,乔完全可以荣华富贵,养尊处优了。可是,诸葛亮没有让儿子这样做,相反,让他与众将土打成一片。诸葛亮在屯兵汉中时,命令诸葛乔和诸将子弟一起,赶着车马在山谷中押运军需物资。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是件苦差事。诸葛亮坚决让儿子干这件事,是想锻炼锻炼乔。为了这件事,诸葛亮还特地给在东吴任职的哥哥诸葛瑾写了封信,作了解释:“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维宜同荣辱。
令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陶侃的母亲
东晋人陶侃,有一位非常贤明的母亲,姓湛。
湛氏嫁到陶家,丈夫死得很早,家境贫寒,她就天天纺纱织布,维持生活。她待人宽厚,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亲自教儿子读书识字,特别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
陶侃长大以后,在寻阳县里当差,曾负责管理鱼塘。大概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他捞了几条鱼,做成了腌鱼、并写了一封信,托人捎给母亲。湛氏从信里知道,这是儿子闲时抓来的,没有花钱。心想,儿子管理鱼塘,所有的鱼都是公家的,他却拿来孝敬我,这是一种损公利己的行为,万万不可放纵,于是写了一封复信,和鱼一起托人带了回去。
陶侃打开家信一看,母亲写道:“你当差管理鱼塘,却把公家的鱼弄来给我吃,这对我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陶侃非常惭愧,从此更加严格要求自已,后来成为一名勤于职守,廉洁奉公,品德高尚的人,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刘邦教子学书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亭长起兵做了皇帝,自知学识不够,书法也差,所以就教导儿子刘盈要多读书,写好字。在刘邦老家沛县曾发现《汉高帝手敕碑》,是他的一道敕令,被后人刻石。碑文约200余字,内容是教导刘盈的话:我生于乱世,不曾读书,做了皇帝以后才知道读书、写字的重要,虽然努力弥补,但仍觉得学问不够,字也写得不好。现在看你写的字还不如我。你应勤于学习,以后给我写信时要亲自写,不要让人代笔。他还教导儿子要礼貌待人,要照顾弟弟等。其实,刘邦早年也曾读书写字,这在《汉书》中就有记载,他所作的《大风歌》便是一篇传世的佳作。他在敕令中那样说,只是为了用高标准教导儿子罢了。
王羲之教子习字的秘诀
王羲之,字逸少,晋代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尊为“书圣”。后人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8个字来形容他书法笔势的潇洒、矫健。
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从小便跟着父亲学写字。
相传,王献之曾向父亲请教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中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对写字入迷的情景,听了这话一点也不觉得是夸大其词。
王献之从头练起基本功来。他天天照着父亲的字,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了2年,才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天天练各种各样的钩,足足练了2年,又拿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作声。妈妈评论说:“有点橡银钩呐。”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写上4年,再把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仍然摇头叹气,看到有个“大”字,嫌架势有点上紧下松,于是在下面点了一点,成为“太”字。王献之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一张一张地端详,看了3天才看完,最后叹口气说:“我儿练字3000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惊得简直发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正是父亲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啊!
王献之惭愧已极,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有一天,王羲之悄悄走到儿子身后,猛然间拔他手里的笔杆,没有拔动,感叹地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他知道王献之写字有手劲了,就进一步悉心教导他。
后来,王献之果然也成了名震后世的书法家,与王羲之齐名,被人们并称为“二王”。
宋太祖教诲永庆公主
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入宫觐见匡胤。宋太祖见女儿穿着一件华丽的贴绣铺翠的短袄,很不高兴地说:“你把衣服脱下,以后不能再穿它!”公主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一件短袄用得了多少翠羽,有什么要紧?”宋太祖严厉斥责女儿:“你怎么这样说!你身为公主,穿这样的服装,必然会引起宫里宫外许多人的效仿。翠羽价高,这么一来你知道浪费多少钱财呀!按说你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应该珍惜你的幸福。为什么偏偏要带头铺张?”公主没有办法,只好把翠羽袄脱下。可是她坐在一旁思忖着:你既是皇上又是我的父亲,对我们要求这样严,看你对自己怎么样?想到这里,便对太祖试探地说:
“爸爸,您做皇帝也很久了,出出进进的老是用那么一顶轿子,也该用黄金装饰装饰了吧?
“太祖说:“我是一国之主,掌握着全国的财政,把宫殿用黄金装饰起来也能办到,何况一顶轿子!古人说:’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人供奉一人。‘如果我一人奢侈,必然会出现更多人的奢侈。到那时,全国的老百姓就会怨恨我反对我,对我议论纷纷。你说怎么能带头干这个?”公主一边听着,一边琢磨着每句话,觉得父亲说得很有道理,慌忙叩头谢罪。